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山东教育版) 第五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水尤清冽(li) 往来翕忽(x) 觥筹交错(gng) 脱笼之鹄(h)b.坻(ch) 悄怆幽邃(cung) 淫雨霏霏(fi) 曝沙之鸟(p)c.往来翕忽(x) 浩浩汤汤(tng) 林壑尤美(h) 呷浪之鳞(xi)d.俶尔远逝(ch) 薄暮冥冥(mng) 飞沙走砾(l) 瀚海阑干(hn)2.下列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豁然开朗 满目萧然 b.或异二者之为 山峦为晴雪所洗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3.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走送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溪深而鱼肥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 b.百废具兴c.偕数友出东直 d.属予作文以记之5.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观刈麦)(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5)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努力“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尽所能”需要人尽其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听到:“呜呼! ?”(韩愈马说)的感叹;“各得其所”需要住有所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呼喊:“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你“ , ”;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热情地鼓励你“ , ”;生活信念动摇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谆谆告诫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 综合性学习。(11分)为了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联合举办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你所在的学校也参与了这次活动。(1)请研读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他们能成为道德模范候选人的理由。(3分)材料一:刘兴勇,在妻子生下女儿因病撒手人寰后,他就担负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不仅要照顾襁褓中的女儿,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伺候智障的妻哥。这样的日子,他已坚持了二十多年。材料二:刘安容,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几十年来,月收入仅30元的他顶风冒雨,巡视在山高坡陡的林场。每天10余公里的跋涉,总里程10余万公里的艰辛,使他管护的森林,不曾有一起乱砍滥伐的案件和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材料三:郑定祥,一位力哥。在与雇主走散后,守着两包价值两万余元的崭新羽绒服,忍着病痛折磨,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中,寻找雇主十四天。当雇主给他感谢费时,他婉言拒绝。 (2)请你参考示例,为下面材料中的候选人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4分)示例:材料:郑定祥事迹(见材料三)推荐语:“缺钱不缺德”,贫穷不失信;两包羽绒服,一颗朴实心。风雪中的坚持,让冬天不再寒冷。材料:小学生小张,父亲因矿难瘫痪;妈妈外出打工,一去就没了音讯;爷爷奶奶相继病逝小张不仅要料理好自己的生活,穿越崎岖的山路独自上学,还得担负起照顾爸爸的重担。他常安慰爸爸:“爸爸不哭,我们都是男子汉”推荐语: (3)如果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这次活动进行采访,请根据下面确定的采访对象,拟定两个问题。(4分)采访社区老大爷时你问: 采访市宣传部长时你问: 二、阅读理解(35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6分)即 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7.“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8.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9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9.本文作者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1分)10.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4分) 11.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戴 逵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人。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儿童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恨吾不得见其盛时。”逵曾就范宣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选自历代名画记)【注释】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郑玄:人名。范宣:人名。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动心:打动人心。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 )(2)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恨吾不得见其盛时。 (2)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14.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烟雨武夷山在一个烟雨迷蒙的日子来到武夷山。雨是雾状的,雨雾中的武夷山,像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这给予了我更多的想象。一路上我都在想,这样的面纱倘若能永远不被揭开该有多好,我们实在不缺乏对奥秘探究的所谓勇气,我们更为需要的是,对大自然保留一份神秘感,对未知的事物怀着怕和爱。这也让我想起不久前游览的雁荡山,以及它的命名。据说古时那里的山顶上有一个湖,湖中水草丛生,芦花映带,秋雁南飞时,常栖集在那里过冬,人们于是把那湖叫做“雁湖”,后来亦称“雁荡”。问了一些当地人,很少有亲见山顶雁荡的,主要是因为山太高太险。关于“雁荡”的想象,于是变得更加神秘和富有诗意。在高山之巅,那些南来北往的大雁,究竟从远方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讯息?它们是未知的。它们在雁荡山沉积了下来,最终成为山的一部分。石头上长树,这是武夷山的奇观,也是武夷山的常态。巨大的石,上有树,下有水,山与水缠绕,水与树遥相呼应,于是这巨石不再单调呆板,平添了若干灵性。树长在石头上,树根与石头之间该有着怎样的一种默契?石头内部的秘密,唯有树的根是深知的。据说在妙高台上,有一株罕见的红豆树,到了成熟季节,山风轻拂,豆荚就会纷纷掉下,殷红的豆粒于是滚落满地。我觉得,这些殷红的豆粒,带着树根的嘱托与石头的秘密,生长,成熟,然后怦然落地,重新又回到树的根部,完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循环。可惜这样的一个细节,被熙熙攘攘的游人忽略了。山路的台阶是直接在山体上开凿的,我们的脚步叩击山体,像在与这山对话。攀爬累了的时候,驻足回望,水绕山,心中自有涟漪荡漾开来。在山顶,偶尔听到山蛙的鸣叫。我停下步子,在草丛遮掩的一湾水边屏息静听,断断续续传来蛙的鸣叫,只闻其声,未见其影,问及同行的当地人,果然是山蛙。这么高的山,那蛙是如何来到山顶的?山上长树,山顶有蛙鸣,这都是我不曾预料到的。我四处寻访,最终也没有见到那鸣叫的蛙。这山太深,水太长,听得到蛙鸣,却看不到蛙在哪里。游山的过程中,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似乎没有解开。我说不清这疑问是什么,但我总觉得有个疑问留在心里。上山,然后下山,临别前再次回望武夷山,我蓦然明白了,那个疑问原来是:一块石头,即是一座山。如此巨大的石,为何却没有让人感到笨拙和沉闷?水,是水赋予了这石头以生机和灵性。九曲溪环绕武夷山,把36峰、99岩连成一个整体,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山水缠绕,使这幅图画有了动感,有了情趣,有了更多的风情和韵味。(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5.作者在游山的过程中调动了哪几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发现了武夷山的哪些奇观?试加以概括。(4分) 16.阅读全文,说说文章的写作顺序。(4分)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雨是雾状的,雨雾中的武夷山,像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这给予了我更多的想象”。(4分) 三、写作(4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八年级语文(上)(山东教育版) 第五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1.a(b.cungchung ;c.tngshng;d.hnhn。)2.b(解释为“心理活动”,解释为“被”。)3.a(a.代词;b.当做,因为;c.在,从;d.表转折关系,表并列关系。)4.c(a.“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b.“具”通“俱”,全、皆。d.“属”通“嘱”,嘱咐。)5.(1)化作春泥更护花 (2)五月人倍忙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5)其真无马邪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2)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3)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4)记清楚古诗文中每个字的写法,杜绝出现错别字。 6.(1)刘兴勇:孝老爱亲,困难面前不低头。刘安容:爱岗敬业,默默无闻作贡献。郑定祥:诚实守信,朴实厚道暖人心。 (2)示例:年少意坚,勇于担当。病床前的身影是他的孝顺,山路上的跋涉是他的勤奋。他的话语感动了人们,他的行动诠释了坚强。 (3)示例:大爷,您好!您对评选市道德模范人物有何看法?部长,您好!本次活动对提升市民的思想素质有何作用?(1)注意题目要求中的“分别概括”,要求我们将三个人物的事迹都概括出来,概括时要扣住“道德模范”的要求,语言简练。(2)此题要求为这位小学生写推荐语,应扣着“道德”方面来写,写时要模仿示例,最好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读起来要朗朗上口。(3)回答时要有称呼、问候语,问题设计要有价值,符合对象的身份。7.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这一联,是王安石写自己在小山村中午小睡、黄昏散步。“静”指“清静之处”,“静憩”指“小憩于清静之处”,这里指的是午睡,所以接着以“鸡鸣午”补足之。“荒”指“幽僻角落”,“荒寻”指“探寻村里村外的幽僻角落”,这里说的是黄昏散步,所以接着以“犬吠昏”补足之。鸡是早上报晓的,但中午也喜啼鸣。“鸡鸣午”更显出小山村的宁静。狗是活跃分子,见客人散步,更要吠个不停。“犬吠昏”也更增添散步的趣味。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荒寻”一词,此词不常见,在句中是“寻幽探胜”的意思。)8.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武陵源”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人发现的世外桃源。联系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以推知本诗想要表达的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想要归隐的感情。)9.北宋(宋)(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知识,范仲淹所处的朝代是北宋。)10.提示:围绕“湖水接着远山,吞吐长江,浩瀚宽阔,无边无际”回答即可,可以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本题考查了读写结合的能力,注重对语言运用的考查,而且还要求同学们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11.提示: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回答本题要紧紧围绕岳阳楼记的主旨展开,从阅读引向现实生活,注重学以致用、古为今用。可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谈现实意义,言之有理即可。)12.(1)通“无”,没有 (2)擅长或善于(这道题表面上是对课外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考查,实际上是考查对已学词语的迁移理解。愚公移山中有“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1)题中的“亡”与之同义。(2)中的“善”与口技中“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同义,都是“擅长”或“善于”的意思。)13.(1)这小孩子不只能画画,最终能取得大成就,遗憾的是我不能见到他鼎盛的时候。(2)范宣看完赞叹不已,认为(作画)很有好处,于是也学画画。(可以联系上下文,弄懂大意,然后再字字对译。(1)中“独”是“只,仅仅”的意思;“恨”是古今异义词,遗憾;“盛”,鼎盛。(2)中“毕”,完毕;“乃”,于是,就。)14.巧慧(聪悟)、博学;虚心好学、精益求精(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章叙述的故事中归纳戴逵取得成就的原因。如“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足见其虚心好学、精益求精。)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小时候就富有巧艺,聪明智慧学识渊博。他擅长弹琴,工于书法绘画。当他是儿童时,就用白瓦屑、鸡卵汁和溲制作了小碑子(并写了碑文),命名为郑玄碑,当时的人们都称赞(郑玄碑)文辞优美书法精湛,器具巧妙绝伦。他画古人山水非常精妙,十几岁时,在瓦棺寺中画画,王长史看见了说:“这小孩子不只能画画,最终能取得大成就,遗憾的是我不能见到他鼎盛的时候。”戴逵曾经跟随范宣学习,范宣看见戴逵画画,认为(画画)是没用的事情,不应该劳心费神。戴逵于是就画了一幅南都赋交给范宣。范宣看完赞叹不已,认为(作画)很有好处,于是也学画画。戴逵既富有巧艺,又善于铸造佛像及雕刻。他曾经雕刻了一尊无量寿佛木像,高一丈六尺,又雕刻了一尊菩萨像。戴逵认为遵照古制画的佛像质朴敦厚,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不能够打动人心,于是就悄悄地坐在帷帐后面,秘密地听众人议论(佛像)。把所听到的好的不好的评论、意见都记下来,然后详细研究,反复思考、修改,三年时间才雕刻完佛像。15.视觉、听觉。石头上长树,在山顶听到山蛙的鸣叫,却看不到蛙影。(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题时可从文章中找相关的关键句入手,然后再结合实际内容分析观察时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从“石头上长树,这是武夷山的奇观”“在山顶,偶尔听到山蛙的鸣叫”“山上长树,山顶有蛙鸣,这都是我不曾预料到的”中可知作者眼中所看、耳中所听之奇观。)16.作者移步换景,以游踪为顺序。“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视点和要叙述、说明的对象都在移换。此题考查作者的游踪。能体现作者游踪的句子一般出现在段首或句首,且句中会有较为明显的方位词出现。比如“一路上我都在想”“山路的台阶是直接在山体上开凿的,我们的脚步叩击山体”“上山,然后下山”等。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雾”比作“一层神秘面纱”,写出了雨雾中的武夷山的朦胧美和神秘美,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好处。解题时首先应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妙处。妙处应从表现的情感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加以分析。)18.思路点拨:审提示语。一看提示。提示语已经言明,在“那儿”,写满了友谊,必定有一个“我”与他或与她发生了一个或多个友谊天长地久的故事,自然也给“我”留下些许感动或启发;在“那儿”,充满了欢乐和温馨,那些让你“我”欢乐温馨的事、人自然给我们的还是感动和启发;在“那儿”,还有关爱、掌声、鲜花、失落、泪水、美丽(更多的是心灵的美丽)、坚韧只要在“那儿”存在一种感觉、一种启发、一种感动、一种真情、一种爱与被爱都必将伴随着一个或者几个动人的故事发生。这就是提示语给我们提供的写作思路和灵感启发。二看限制。“那儿”一词,设定了写作的内容应该是在一个地点或某个限定的范围内发生的事,选择的地点和范围的切入口越小,则越容易写作。补好题目。提示语给出“友谊、感动、期盼、关爱、欢乐、温馨、鲜花、掌声、失落、泪水、美丽、坚韧”的相关提示,我们可以直接化用填上,也可以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内容填写。补题时,我们要考虑选择的内容是否与众不同,是否新颖独特。比如喜欢“阅读”的同学,不妨写写阅读给你带来的收获,不妨命题“那儿,充满了收获”;熟悉“母爱”的同学,不妨写写母亲给你的关爱,不妨命题“那儿,有母亲的微笑”;喜欢“思考”的同学,不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表井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人防物资调配与储存管理方案
-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重难点知识速记与巧练(含答案)
- 氢能产业园氢能燃料电池商业化推广策略
- 隧道水文勘察与分析
- 学生宿舍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方案
- 水电站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知识点3.2造型要素设计构成设计造型75课件
- 水电工安全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过程变更管理技术指导原则
- 建筑施工现场签证单(模板)
- GBZ(卫生)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 GB/T 9729-2007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检验委托书模板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