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检测题 苏教版(1).doc_第1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检测题 苏教版(1).doc_第2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检测题 苏教版(1).doc_第3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检测题 苏教版(1).doc_第4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检测题 苏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2.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并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a.血小板 b.白细胞和红细胞 c.红细胞 d.白细胞3.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有效最经济的是输入( )a.全血 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血浆 d.浓缩的血小板悬液4.下图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的细胞内无细胞核 b.的功能是吞噬病菌 c.的功能是运输氧气 d.人体出现炎症时的数量会增多 5.在abo血型系统中,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由于输得过快,发生了凝集反应,这是因为( )a.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发生了凝集反应b.b型血中的b凝集原与a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发生了凝集反应c.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b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d.b型血中的抗a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a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6.动脉是指( )a.将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c.流有动脉血的血管d.人体内最粗的血管7.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 )a.促进血液循环b.排出多余水分c.进行气体交换d.吸收营养物质8.红细胞并排时,一般不能通过下列哪种管道?(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9.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胶管扎紧前臂,在被扎处的远心端静脉积血膨大突起,这说明( )a.静脉内血液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b.静脉的分布位置都十分浅c.静脉的管腔很大,管壁的弹性大 d.静脉血管内无瓣膜10.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a.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和肺动脉c.肺静脉和肺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11.下列哪一种瓣膜只存在于血管和心脏的连通处?( )a.静脉瓣 b.房室瓣 c.动脉瓣和静脉瓣 d.动脉瓣12.动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经途径是( )a.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c.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13.下图表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1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观察到下列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血管是动脉血管b.乙图所示的血管是静脉血管c.丙图所示的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d.甲图所示的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15.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常人血涂片视野示意图,其中表示白细胞的是( )a. b. c. d.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是( )a.能减缓血液循环 b.心肌发达,收缩有力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 d.因运动过度而损害心脏的功能17.人的鼻腔内,能清洁空气的结构是( )鼻毛 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 黏膜内嗅细胞 黏膜分泌的黏液a. b. c. d.18.当我们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过多 b.气管、支气管分泌的黏液过多c.鼻黏膜充血膨胀 d.扁桃体肿大19.气体在肺泡和肺部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依赖于( )a.呼吸运动 b.血液循环c.呼吸作用 d.气体扩散作用20.痰的形成部位是(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 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d.食道黏膜2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其中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肺泡数量很多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肺泡分布广泛a. b. c. d.2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 )a.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增加 b.呼吸的频率加大,深度变浅c.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减小 d.频率变慢,深度加大23.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扩大是由于( )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c.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d.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24.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 )a.呼吸 b.呼吸运动 c.肺的通气 d.气体扩散25.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温度升高水分增加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取5 ml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振荡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下图所示现象。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图中所示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量筒中出现了 现象。(2)量筒中1、2、3三层中的物质依次是 、 、 ,2、3层的细胞总称为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 和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27.(10分)以下是与人体生理活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作出解释。(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过程,分别是 。(2)给病人输液时,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这是因为静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层,并且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是 。(3)请将下图中a、b、c、d四条血管与心脏上相应的血管连接起来。28.(10分)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循环系统是我们体内繁忙的物质运输线,这一运输线的动力来自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有动脉血液流过的是 和 (填序号)。心房和心室都有血液流入时,心房和心室处于 状态。(3)当和收缩时,腔内的血液被分别射入到 和 (填序号)这两条血管中。(4)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由图中 (填序号)处进入血液。(5)血液流经器官小肠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 变少了,此时血液变成了 (填“动脉”或“静脉”)血。(6)如果在手部静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最先发现该药品的是 。29.(10分)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在做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实验后,提出了“不同的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数量是否一样多”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取3片背面标有格线(如下图甲所示)、正面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分别放在标13号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第二步:第1位同学携带1号实验器具到树林,第2位同学携带2号实验器具到公路旁,第3位同学携带3号实验器具到教室外阳台,并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第三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并计数测算尘埃数量。(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实验假设是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在实验的第二步中,设计了“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其目的是 。(3)该实验采用了“五点取样法”测算尘埃粒子数,请你用笔在图甲中划出所要观察和计量尘埃数的区域。(4)图乙是根据实验测算数据绘制的柱状图,由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 。(5)该实验在三个不同的环境中只放了一套实验器具,你认为这样是否科学? 。(6)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车辆能污染空气”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把 号实验视为对照实验。根据这一结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30.(10分)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气体在人体内的两个交换过程,p o2和p co2分别代表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压强(压强越大,浓度越高),括号内数字的单位是千帕(kpa)。请回答问题。 甲 乙(1)通过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压强(浓度)变化,可以判断图甲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2)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是以 形式实现的。(3)图乙中,血管d与血管c相比,血管d的结构特点是 。(4)血管a与血管c相比,其内流动的血液的主要差别是血管a内的血液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参考答案1.b 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可以被小肠吸收,当血液流经小肠时,小肠中的葡萄糖可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加,a项符合题意。血液流经肺部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项不符合题意。血液流经肌肉时,两者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肌肉细胞,肌肉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项符合题意。从平原进入高原后,由于高原空气中的氧气稀薄,人体会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量来满足对氧气的需求,d项符合题意。2.d 解析: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在组织液中将病菌吞噬。3.b 解析: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成分输血:如给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最好输入血浆,补充大量丢失的血浆成分;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好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以解决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不足的问题;给出血性病人输血,最好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4.c 解析:图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由此可以判断是红细胞,a项叙述正确。白细胞体积最大,具有细胞核,因此是白细胞。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保护作用。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白细胞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伤口周围常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发炎”。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检验白细胞的数量来诊断人体是否有炎症,b、d两项叙述正确。是血小板,其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红细胞能够运输氧气,c项叙述不正确。5.d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b型血和ab型血的红细胞中和血清中所含凝集原和凝集素的种类,然后再作选择。b型血的红细胞中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的红细胞中含a、b两种凝集原,其血清中不含凝集素,可见,如果发生凝集反应,一定是ab型血中的a凝集原与b型血中的抗a凝集素之间发生了凝集反应。6.b 解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和静脉是根据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命名的,与血管内血液的性质以及血管的粗细无关。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7.c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进出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8.c 解析: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静脉管腔最大,动脉管腔较大,毛细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9.a 解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静脉内的血液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静脉内有静脉瓣。10.c 解析: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有肺静脉和上、下腔静脉,其中流动脉血的是肺静脉;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有肺动脉与主动脉,其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是肺动脉。11.d 解析:在心脏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12.a 解析:心脏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是互相隔开的。体循环的循环路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组织各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路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主动脉和肺静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和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13.a 解析: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而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氧气会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减少。图中所示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符合氧气的含量变化,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14.c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乙血管;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如甲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如丙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15.c 解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根据红细胞数目最多,白细胞较大,血小板较小的特点,判断在题图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常人血图片视野中,是血浆,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是红细胞,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是白细胞,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功能;是血小板,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16.b 17.b 解析: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吸附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以上两者均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黏膜中的嗅细胞能接受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刺激,然后在大脑皮层嗅觉中枢产生嗅觉;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对吸入鼻腔的冷空气进行加温。18.c 解析:受凉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膨胀甚至阻塞鼻腔,导致呼吸困难。19.d 解析:肺泡和肺部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多是刚吸入的新鲜气体,含氧多,肺部毛细血管内流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由于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存在着同种气体的浓度差,而气体具有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的特性。所以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则由血液扩散到肺泡内。20.c 解析: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的,它通过黏膜表面的纤毛不断地向喉部做麦浪式摆动而逐步推向喉。有的同学习惯上认为痰是由喉部咳嗽出来的,就是由喉腔产生的,这是错误的。21.a 解析: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很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物质进出,即有利于气体交换。22.a 解析:平静状态下,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是相对稳定的;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组织细胞的需氧量增加,使呼吸频率和深度都相应地增加。23.b 解析:肺泡的弹性较大,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人体胸廓扩大,肺也随之扩张,肺泡体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较明显,低于外界气压。24.c 解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而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它仅仅是呼吸的一个环节,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的通气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气体扩散。25.b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即将呼出的气体同吸入的气体从“组成成分的含量”上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同时呼气时还能排出少量的水蒸气,但是含量变化较小。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有明显变化的是氧气、二氧化碳。另外,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所以呼出的气体温度升高、水分增加。26.(1)分层 (2)血浆 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3)血浆 血细胞 (4)防止血液凝固 解析:本题考查血液的成分。新鲜的血液加入柠檬酸钠后,静置后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上层为血浆,中间一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为红细胞。27.(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2)瓣膜(静脉瓣) 红细胞(血红蛋白) (3)参考下图(其他连接方式只要合理也可)。28.(1)心脏 (2) 舒张 (3) (4) (5)氧气 静脉 (6)(或右心房)解析:(1)心脏跳动时,首先心房收缩,心室舒张;然后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接着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心脏完成一次跳动。心脏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流动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心脏的跳动。(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体循环的结果:血液由鲜红色的动脉血变为暗红色的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肺循环的结果:血液由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有动脉血流过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心房和心室都有血液流入时,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3)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所以能收缩和舒张;当心室收缩时,由于心室和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所以血液经动脉流出;而心房收缩时,心室舒张,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