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预测试卷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蜡烛熔化c食品发霉d干冰升华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过滤d点燃酒精灯5下图是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caobal2o3csio2dfe3o48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是可以分的9下列的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单质的是()acubnchdco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b石墨用作制铅笔芯c活性炭除去电冰箱的异味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1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12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3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表示离子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它们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同一种元素1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5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甲醚属于氧化物b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二甲醚中含有9个原子d二甲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6下列有关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错误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用澄清石灰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d用紫色石蕊试液17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bh2chcldhclo18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表示为2a+ba2b192015年11月24日,甘肃西和县锑矿发生尾砂泄漏,致使西汉河水锑含量严重超标如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c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d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二、我会填空和简答(本题包括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1)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氮分子; m个铝离子;硫酸铁; 3个钙离子(2)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fe2+; h2o22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不是纯水,在净水时往往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4)小华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3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2)图、对应三种碳单质:图单质的名称是,图单质的名称是,图单质的化学式是(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4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co co2 so2 no2(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 天然气 石油 酒精 煤(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2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3)针对常见的灭火实例,填写所对应的灭火原理用灯帽盖在酒精灯火焰上,熄灭酒精灯;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三、我能探究(本题包括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26在实验室开放日,实验室准备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1)小凡同学一眼就认出仪器d是(2)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填编号)(3)量取6ml稀硫酸,应选用(4)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27乐乐、苗苗和欢欢都是化学学习兴趣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如图)得出以下结论,请将以下空格补充完整(1)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2)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性28根据图9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法集气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可用装置b制取多种气体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仪器中加入的药品为,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实验室中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29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化学式2na2co33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四、我会计算(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30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计算:(1)c15h22o5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c15h22o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3)14.1g青蒿素中含有g氧元素31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一种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稀盐酸的用量第1次加入5克第2次加入5克第3次加入5克第4次加入5克剩余固体的质量1.315克0.63克0.3克0.3克问:(1)2克石灰石样品中,有杂质多少克?(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3)100千克这种纯度的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固体多少千克?2015-2016学年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预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解答【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故答案选b【点评】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要准确记忆,如空气的成分、氢氧化钠的俗称等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蜡烛熔化c食品发霉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香水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品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冰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蔗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过滤d点燃酒精灯【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形底面相平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形底面相平,正确;b、给液体加热时应关注: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与水平面成45,用外焰加热等,故b错误;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故错;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中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5下图是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同不同种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解答】解:a、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如图所示物质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故a不正确;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如图所示物质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故b不正确;c、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如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c正确;d、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是两种不同物质的单质,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分子同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caobal2o3csio2dfe3o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故选b【点评】熟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并能对他们进行分类8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是可以分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通过分析诗句意思,可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解答】解: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选:b【点评】诗歌,以精炼的语句描绘出如画一般的意境,从化学的角度应用微粒的观点可以解释其中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9下列的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单质的是()acubnchdc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单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单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bn属于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h属于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b石墨用作制铅笔芯c活性炭除去电冰箱的异味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石墨用作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活性炭除去电冰箱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1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各物质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b、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正确;d、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易净水器的净化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其中各物质的用途进行12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3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表示离子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它们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同一种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金大酒店;b、根据相对稳定结构: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大于或等于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进行解答;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d、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判断;【解答】解:a、根据图示图中第二种微粒为原子,因为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故a说法错误;b、根据相对稳定结构: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大于或等于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依据图示可知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b说法正确;c、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是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相同,正确;d、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前三种质子数不同表示三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故选bc【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掌握元素的概念1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解答】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故选:d【点评】增大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会使燃烧更充分,更旺15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甲醚属于氧化物b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二甲醚中含有9个原子d二甲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学式的宏观意义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二甲醚的化学式可知,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甲醚是由二甲醚分子构成的,1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9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甲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氧化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下列有关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错误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用澄清石灰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d用紫色石蕊试液【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颜色考虑;b、根据二氧化碳的特性考虑;c、根据氧气的性质考虑;d、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考虑【解答】解:a、常温下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颜色都是无色的,故a不能鉴别,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所以能鉴别,故b错;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能,所以能鉴别,故c错;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鉴别,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不同,只要加入试剂后呈现的现象不同就行17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bh2chcldhcl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x+naclo+h2o,反应物中氯、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8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表示为2a+ba2b【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利用微观反应的图示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对该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及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并依据分子的结构情况书写出相关的方程式【解答】解: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正确;b、结合图示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正确;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正确;d、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2+b22a2b;故选d【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92015年11月24日,甘肃西和县锑矿发生尾砂泄漏,致使西汉河水锑含量严重超标如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c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d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锑,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1,表示原子序数为5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1,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1,表示原子序数为5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1,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在一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x的待测值;则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可推测反应物与生成物等信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10+2.2+16.2+0.9=a+4.4+8.1+1.8,故a=15克,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则可推测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a、由以上推测可知,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故a错误;b、a=15,故b正确;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2.2):(1.80.9)=22:9,故c正确;d、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该反应为z物质分解为xyw三种物质,故z为化合物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单质与化合物的判别方法二、我会填空和简答(本题包括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1)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氮分子2n2; m个铝离子mal3+;硫酸铁fe2(so4)3; 3个钙离子3ca2+(2)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可知: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分子可以表示为:2n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m个铝离子可表示为:mal3+;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so4)3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3个钙离子可表示为:3ca2+;(2)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h2o中数字“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答案为:(1)2n2;mal3+;fe2(so4)3 ;3ca2+;(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不是纯水,在净水时往往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加速沉降(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4)小华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20ml(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大颗粒易于沉降;(2)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细菌微生物高温已失去活性;(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氧气和负极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5)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分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填加速沉降;(2)过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3)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填:煮沸;(4)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2,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20ml;(5)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答案:(1)加速沉降;(2)引流;(3)煮沸;(4)20ml;(5)ch4+2o2co2+2h2o【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以及常用物质的用途、电解水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3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2)图、对应三种碳单质:图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单质的名称是石墨,图单质的化学式是c60(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cl4【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回答,根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分析回答;(2)根据常见的碳单质的结构分析回答,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空间网状结构,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是层状结构,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由60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4)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合价会写出化学式【解答】解:(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其变化;(2)由碳单质的结构可知,图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的碳原子的排列是层状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名称是石墨;图由60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化学式是c60;(3)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cl4故答为:(1)4,不活泼; (2)金刚石,石墨,c60; (3)ccl4【点评】本题考查了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碳的单质,应了解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着差异24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co co2 so2 no2(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 天然气 石油 酒精 煤(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考虑;(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3)根据pm2.5的意思考虑【解答】解:(1)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三种气体都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的气体,而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3)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故正确;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故正确;pm2.5的颗粒大小要比分子大的太多;故错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故正确;故答案为:(1);(2);(3)【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通过呼吸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3)针对常见的灭火实例,填写所对应的灭火原理用灯帽盖在酒精灯火焰上,熄灭酒精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作出解答;(2)根据分析造成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的因素进行;(3)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解答】解:(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呼吸作用的原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2)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这些都是清洁可循环利用的能源,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符合题意可选;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在目前来说还不现实,只有开发出大量的新能源来取代它们,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本选项不符合题意;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符合题意可选;(3)盖上灯帽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时,水蒸发时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是:(1)光合、呼吸;(2);(3)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点评】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现在大力倡导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我能探究(本题包括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26在实验室开放日,实验室准备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1)小凡同学一眼就认出仪器d是漏斗(2)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c(填编号)(3)量取6ml稀硫酸,应选用a(4)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2)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坩埚钳;(3)量取6ml稀硫酸用量筒;(4)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解答】解:(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图中d是漏斗;(2)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坩埚钳;(3)量取6ml稀硫酸用量筒;(4)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故答案为:(1)漏斗;(2)c;(3)a;(4)石棉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选择,以及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需要同学们细心审题,仔细考虑,方可做好此题27乐乐、苗苗和欢欢都是化学学习兴趣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如图)得出以下结论,请将以下空格补充完整(1)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2)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