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物理总复习 1分子动理论 内能考题演练(含解析)(选修33).doc_第1页
(全国通用)高考物理总复习 1分子动理论 内能考题演练(含解析)(选修33).doc_第2页
(全国通用)高考物理总复习 1分子动理论 内能考题演练(含解析)(选修33).doc_第3页
(全国通用)高考物理总复习 1分子动理论 内能考题演练(含解析)(选修3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物理总复习 1分子动理论 内能考题演练(含解析)(选修3-3)1.(2014上海高考)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解析】选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2.(2015台州模拟)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他把小颗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的折线就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b.图中的折线就是水分子的运动轨迹c.从整体上看粉笔末的运动是无规则的d.图中折线表明水分子在短时间内运动是有规则的【解析】选c。图中的折线是小颗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连线,不是运动轨迹,a、b错;折线表明粉笔末的运动是无规则的,表明水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c对,d错。3.(多选)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1时,分子间势能ep最小d.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e.当r大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解析】选b、d、e。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是斥力也可能是引力,a错;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b对;当r等于r1时,分子间势能为零但不是最小,c错;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斥力做正功,d对;当r大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e对。【加固训练】(多选)(2014宁波模拟)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r0时为引力,随着距离r的减小,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间距离rr0时为斥力,分子力一直增大至最大,故选项a错误;在两分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引力做正功、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运动,只有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选项e正确。5.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温度高b.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同,内能就相同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解析】选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对个别分子没有意义,a项错误;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温度、体积有关,所以b项错误;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是分子势能不同,冰熔化为水要吸收热量,所以水的内能大,c项错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体积变化也会引起内能的变化,d项正确。6.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决定的d.pm2.5必然有内能【解析】选d。pm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c错误。pm2.5必然有内能,d正确。7.(1)若以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v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关系错误的有()a.na=vmb.=navc.navd.m=na(2)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1,密度=0.895103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021023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v=16d3,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选b。由于=v,则na=m=vm,变形得m=na,故a、d正确;由于分子之间有空隙,所以navv,水蒸气的密度为=vnav,故c正确,b错误。所以选b。(2)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v=mna分子直径为d=36mna最大面积s=110-8m3d代入数据得:s=1101m2答案:(1)b(2)1101m28.(1)(多选)以下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2时水已经结为冰,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c.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e.扩散和布朗运动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大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试分析其原因。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扩散现象,试分析其原因。【解析】(1)选a、c、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a对;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错;r=r0时,分子势能有最小值,故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对;由分子力曲线知,d对;扩散现象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颗粒的运动,e错。(2)水分子对玻璃板下表面分子有吸引作用,要拉起必须施加大于玻璃重力和分子吸引力合力的拉力。红墨水分子进入水中为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答案:(1)a、c、d(2)见解析9.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题指南】(1)注意“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的顺序。(2)先计算出纯油酸的体积,再由d=vs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解析】(1)实验操作开始之前要先配制油酸酒精溶液,确定每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所以步骤放在首位。实验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