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及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2.各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及草稿纸上。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她憔悴(cu)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b我暗暗地在那里匿(n)笑,却一声儿不响。c我松了一下蜷(qun)曲的手脚,好像舒服了一些。d.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ki)万分。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瘫痪 烂漫 丈义 形影不离b沐浴 祷告 攀附 花支招展c须臾 离谱 绽开 美不胜收d曹杂 唯恐 烘托 洗耳恭听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b今天上课我听得非常认真,老师所讲知识我都模模糊糊的掌握了。c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d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为了避免城市供水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b.3月24日,重庆万州消防支队组织官兵开展了隐患举报投诉宣传的活动。c.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d.通过不懈努力,我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秋天的怀念节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北京人。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法国女作家、教育家。c.春选自朱自清散文集,作者朱自清,著有诗文集踪迹。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6.下面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家门口有一口水波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的鱼塘。b.子曰:“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为师矣。”c.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的瓜果。d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形容声音响亮)的曲子。7 探究与实践我校响应重庆教育局“营造书香校园”的号召,准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说出两点即可)(4分)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合,拾取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投放到公共场合,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_(2)你的朋友想在他的书的扉页上写几句话,他已写了两句,请你再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且话题统一。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4分)(3)学校准备于5月29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图书漂流”活动开启仪式,由你代表学校去邀请此次活动发起人李教授来参加本次活动,请你把对李教授说的话写出来。(4分)_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8 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每空l分)(l)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 ,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6)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7)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9)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一12题。(15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1)俄而雪骤, 俄而:_(2)公欣然曰 欣然:_(3)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_(4)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_10. 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_。(2) 白雪纷纷何所似? _。1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分)_。12.用“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请你再说出一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4分)_。三、现代文阅读(40 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317题。(20分) 将军和士兵 月光如水。 枪刺在月光下闪烁出一道寒光。士兵威严的站立在哨位上。 将军踏着月光走来了。身后跟着一大帮陪同和随从人员。哨兵以规整的姿势迎接将军的到来。 将军打量了一下哨兵,以几十年戎马生涯铸就的威严口吻发问: “想不想家呀?” “报告首长,为了革命,不想家!” “放屁!”将军剑眉一竖,大声斥责。 哨兵的腿发抖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将军是战争年代被称为“常胜将军”的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 “革命就不要家了?没有家哪来的国?连家都不想咋保国?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人们被震住了。在这突出政治的年代,谁敢说这样的话? “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将军看出了哨兵的紧张,走上前去,拍了拍还稚嫩的肩,“记着,要想着家里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将军走了。 士兵的眼睛湿润了。不由悄悄将手伸进裤兜里去摸那封已看了无数次的家信。 13“月光如水”属于什么描写?在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14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士兵是想家的?(找出原句,并分析)(4分) 15将军为什么斥责士兵?(4分) 16你认为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17如果你是士兵,此刻你最想对将军说的是什么?(不超过50个字)(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8-22题 (20分) 唤 叶倾城她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常带她去大学的露天电影院看电影。开演前几分钟,她忽然跑去买冰棒。买好了一回头,所有的灯都灭了,墨黢黢的场上,无数黑压压的人头和背。试着向记忆里的方向走几步,全没有相关线索。一急,她带着哭腔大喊,“爸,爸爸”顿时无数此起彼落的应答和笑声,十七八岁的大学生们,在占她便宜。她都快放声大哭了,父亲从人群里挤出来,微蹲身把她一牵。 一次为什么事,迫不得已要去父亲办公室找他。脚步踩在木地板上,激起巨大回声,她噤声不敢动。有人过来问她找谁,她一时混乱不堪,“我”是该说“我爸”还是父亲的名字?就噎住了。忘了是什么事这么着急,不能再等下去,她只得小声小气叫一声,“爸”声音像飞不起来的鸟,到半途就折翼跌落。连隔壁办公室的人也没回过头来。脚步却匆匆响起,父亲从上一层楼急急跑下来。时光是冷酷的跷跷板。她一天一天走向生命之巅,也就是父母缓慢地退场。(6)一昼夜的仓促,已足够决定生死了。(7)早上七点,刚吃完早餐的父亲突然呕吐;八点,他独自到医院打针;上午十点,她去医院看父亲,一眼看见殷红的血,正一点一滴输入父亲血管;中午,父亲转入危重病房;下午,她和姐妹们,把隐瞒已久的父亲的病情向母亲和盘托出;傍晚,身为医生的二姐,听完主治医生的最后陈述,极力克制、尽量冷静地说,“是,我们选择不手术。是,我来签字。”早在三个月前,已经知道手术的徒劳。(8)而仍然一无所知的父亲,还在病房里,打听她北京的新居,絮絮叮嘱细节。父亲周身插满管子,每一根里面都是一个生的希望。他只觉不耐,说这针怎么总也打不完,屡屡想要调快点甚至拔下来。她连忙安抚父亲,“房子装修好了,你和妈去住一段时间吧。”父亲想一想,“等明年春天吧。”(9)夜深了,父亲渐渐睡去。她宁愿相信这是睡,而不是时断时续的昏迷。第二天凌晨七点,父亲恍惚地醒一下,嘟哝几句,口齿已经很不清了,却都听得懂,是让在他身边守了彻夜的女儿们去休息。(10)八点,医生过来,喊父亲“胡老师”,父亲眼皮动一动,是残存的一点意识;八点半,再喊他“胡老师”,没反应;喊名字,也没有。(11)她倾身上前,轻轻叫一声:“爸,爸,你听见了吗?”(12)父亲的头,微微向她的方向动一下,嘴里含混地“唔”一声。(13) 这是父亲给世界留下的最后声音。而血压计的指数,一格一格 跌落八点五十三分,医生关掉了所有仪器。(14)痛与恨紧密相连。她自此不信鬼神,诸天神佛都瞎了眼;每一位桑榆暮景的老者,她都看着不顺眼,为什么人人都比父亲多了时光,却又一次次,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们。(15)深冬时节,她上班。看见门外有灰灰的微光终一生,她都是孤儿了,天气与心态,一定悲凉。出门才看清是落雪,已经来不及,踩成雪后成冰的台阶上,一跤滑倒,“哎呀”一声。分明是叫天天不应,她却听见耳侧有低微的一声“嗯”,跟父亲临终前的那一声完全一样。又一次,在遥远的地方的父亲,回答她的呼唤。(16)霎时间,她跪在冰冷污脏的雪地里,泪如雨下。(17)这一生,风来雨往,俯里仰里,她都会听见父亲最后那微弱的一应。(18)她只做了父亲三十年的女儿,而父亲的疼爱和宠眷,却要长长久久地,伴她一生。18本文围绕“唤”,一共写了父亲在世时的三件事,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19试分析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4分)她只得小声小气叫一声,“爸”声音像飞不起来的鸟,到半途就折翼跌落。 20文中第 段说“痛与恨紧密相连”,如何理解该句中“痛”与“恨”?(4分) 21文章第与第段划线部分两次写到了父亲临终前的应答,有什么不同?(4分) 22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