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最终稿.doc_第1页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最终稿.doc_第2页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最终稿.doc_第3页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最终稿.doc_第4页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最终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2 2020 年 项目顾问 黄廷兰 原副厅长 高工 金伟良 副院长 教授 臧威延 教 授 项目负责 孙志林 博导 教授 项目成员 周 超黄赛花朱晓星 鲁平泉朱理伟薛 雷 陈妙福卓观园留寿贤 姚胜初黄 煜吴 珂 朱文华洪叶平袁杜帆 孙平峰祝丽丽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 目 录 前前 言言 3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5 一 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5 二 规划编制依据 8 三 规划范围与期限 9 四 规划结论 9 第二章第二章 流域自然条件流域自然条件 11 一 流域水系及地形 11 二 水文气象 13 三 自然资源 15 四 流域水力资源开发 16 第三章第三章 交通运输现状交通运输现状 19 一 陆路交通现状 19 二 水路运输现状 21 三 存在问题 25 第四章第四章 水运需求与运量预测水运需求与运量预测 26 一 水运需求分析一 水运需求分析 26 1 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需求 26 2 工业发展对水运的需求 26 3 城市化建设对港口的需求 27 4 腹地资源开发对水运的需求 28 5 人民生活水平对水运的需求 28 6 河海联运对港口运输的需求 29 二 运量预测思路 29 1 概述 29 2 基本思路 30 三 预测方法 31 1 复合预测法 31 2 灰色预测 32 3 时间序列分析法 33 四 运量预测及分析 34 1 运输总量预测 34 2 主要运输货物预测 39 3 运量分配 42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 4 结果分析 49 第五章第五章 水流数学模型及水运潜力分析水流数学模型及水运潜力分析 52 一 水流数学模型 52 1 控制方程 52 2 定解条件 54 3 离散方法 55 4 二维模型的验证 56 二 水运潜力分析 58 第六章第六章 航道规划航道规划 60 一 青田 温溪 梅岙大桥 60 二 丽水 青田 61 三 滩坑 三溪口 63 四 龙泉 丽水 64 五 松阴溪 65 第七章第七章 船型发展预测船型发展预测 67 第八章第八章 港口布局规划港口布局规划 69 一 宏观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69 1 所处的政治与法律环境 70 2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72 二 腹地经济 73 1 直接腹地 73 2 间接腹地 74 三 港口规划构想 75 四 枢纽港与毗邻港口腹地的关系 78 五 枢纽港发展战略 79 第九章政策与措施第九章政策与措施 82 一 水运强省战略与经济发展需求统一 82 二 水电与航运共建 82 三 疏浚与采砂结合 83 四 政府引导与市场经济协调 83 五 加大水运科技投入 83 六 注重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 84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3 前前 言言 浙江省第二大河 瓯江 发源于龙泉与庆元交界的锅冒尖 横 贯浙南山地丘陵区 曲折东流 经金华 丽水 台州和温州 4 市 19 个县 市 于黄华 灵昆岛外温州湾注入东海 干流以大港头和三溪 口为界分三个河段 习称龙泉溪 大溪和瓯江 全长 384km 落差 逾 1800m 沿途支流众多 流域面积超过 1000km2并具有航运开发 价值的主要支流有松阴溪 好溪 小溪和楠溪江 瓯江水系流域总 面积 18217km2 其中山区面积超过 80 河流中上游坡陡流急 浅 滩急弯甚多 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 自然状态下不利于航运 随着瓯江中上游水库电站梯级开发 河流采砂浚深等人类活动的 循序开展 有计划地对局部浅滩段进行治理 瓯江干流及主要支流 的水深和水流条件可望逐步改善 对发展水运极为有利 并使水电 灌溉 采砂与航运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 但 若各有关部门不从全局角度统筹考虑 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甚至 造成无可挽回的资源损失 例如 河道上建库筑坝而无合适的过船 设施 势必限制航运的发展 河道内无序挖砂会使床面凌乱不堪 航道水深参差不齐 给航运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因而对瓯江中上游 航运进行规划 以使航运资源与其他资源利用和谐发展 已显得十 分必要 尤其重要的是 瓯江中上游自然资源 包括矿产 建材 水上旅游资源等 开发 大型企业发展业已受到落后水运业的制约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4 若无舟楫之利 则难以繁荣经济 水运是古今中外区域经济发展的 关键要素 在对外开放程度和外贸经济比重日益提高的将来 水运 在运输业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 而港口及航道建设与发展 必须规划先行 以使航运开发有法可依 因此 科学地规划瓯江航 运 最大限度地利用瓯江水系航运资源 与包括金丽温高速公路和 金温铁路在内的陆路运输配套发展 在瓯江流域内特别是沿江城市 逐步形成以陆为主过渡到水陆并重的运输格局 对于促进区域经济 持续高速增长意义甚为重大 我们受浙江省交通厅港口航运管理局委托 编制瓯江中上游航运 规划 期间得到省交通厅港口航运管理局和交通厅规划处领导的支 持和指导 蒙丽水市航管处 丽水市所属县 市 温州市港务局和 温州市航管处等部门给予大力帮助和密切配合 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5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一 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一 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密围绕 十六 大提出的 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的伟大 战略目标 大力推进水运现代化和内河航道网络化 使瓯江内河航 运紧跟或超越现代化建设步伐 推动瓯江流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彻底改变浙南山区落后面貌 充分发挥瓯江水系在浙南地区独特的 水运优势 有计划地建设中型内河港口 改善航道水深 提高通航 标准 形成中小泊位配套 水陆运输协调 布局合理 功能互补并 逐渐过渡到水陆并重的运输格局 为将浙江省建设成为水运强省 实现内河干线 1000km 航道高等级化作出应有贡献 并促进沿江城 镇逐步形成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结合港口建设 加快瓯江沿岸的城 市化进程 流域航运规划目前虽无成熟的规范可循 但一般宜涉及到规划编 制依据 规划基本思想 或原则 流域自然条件 货物运量预测 沿岸港口布局 航道规划等级以及河流治理设想等问题 重点应围 绕流域水运需求 河流水运潜力及如何实现水运三个主题开展工作 体现出规划的科学性 前瞻性 超前性 和指导性 合理的运量预 测是规划科学性的基础 主要解决本流域有无航运需求问题 水运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6 潜力则反映规划的前瞻性 说明流域水系能够运输货物的限度 流 域经济腹地可能创造的运量及其相互关系 而河流治理设想系根据 规划去指导河流治理的具体实践 是规划指导性的部分体现 旨在 解决如何实现规划所要求的水运条件 航运规划的基本宗旨是指导瓯江中上游航运开发 彻底改变瓯江 水运与沿岸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局面 建立完善的水上运 输系统 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联系 促进瓯江中上游地区水上运输 业日益繁荣 将瓯江中上游建设成为浙江南部重要的内河运输枢纽 水道 青田港和丽水港成为浙南内河主要枢纽港和物资集散中心 并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1 充分发挥瓯江水运优势 逐步形成水陆并重运输格局 瓯江中上游流域极大部分处山地丘陵区 陆路运输颇为不便 水 运为最好的运输方式 振兴水运 充分发挥瓯江水运优势 按照 浅水浅用 深水深用 的原则 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挖掘沿岸 水运潜力 通过规划方案的实施 极大地改善航运条件 提高通航 标准 实现干线航道高等级化 干支流航道网络化 促进中小港口 群配套建设 水陆运输业协调发展 逐步形成以陆为主过渡到水陆 并重的运输格局 有计划 有重点地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2 带动流域矿产资源开发 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瓯江中上游流域矿产资源种类多 蕴量大 质量优 沸石 叶腊 石 陶瓷土 岩金 钼矿 钴矿等储量占全省探明储量的 56 100 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由于水运是矿石运输不可替代的主要方式 因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7 而发展瓯江中上游水运已成为开发流域矿产资源以使资源优势变为 经济优势的关键 为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矿产资源宜循序或 限量开发 而矿石码头应考虑优化布置以使多矿区总运输费用最低 3 推进沿江城市化建设 繁荣流域旅游产业 城以港兴 港为城用 港口建设与城市化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 系 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一致 既有利于港口更好地城市货物 运输服务 吸引区域交通量的发生 以便充分发挥港口的运输枢纽 作用 同时水运业的兴起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特别是 瓯江山清水秀 旅游潜力极大 江上游艇 漂流等既吸引游客 又 为游客去沿岸人文景点旅游提供方便 因而以水运为沿江旅游发展 的契机 使瓯江中上游地区旅游业尽快繁荣起来 也是航运规划应 予重视的 4 发展沿江开放型经济 推动外向型企业建设 沿江地区倚仗便利的水运特别是外贸运输 宜于发展开放型经济 与封闭式经济的自然低增长模式不同 开放式经济呈指数高增长率 发展 开发瓯江中上游水运业可有力地推动沿江外向型企业建设 后者又反过来增加水上运输需求 促进水运业繁荣 5 水利与交通协调 水电与水运兼顾 水路交通与水利工程一样 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两者应互 相协调 共同发展 瓯江山区性河流水力资源丰富 但水浅流急不 利航运 随着水电站梯级开发 可使水库及回水变动区水位抬高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8 流速降低 从而改善航运条件 而水运为企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带动企业用电需求 从而发挥电力资源效益 因此 水电与水运兼 顾 无疑对发展当地经济极为有利 二 规划编制依据二 规划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 5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 6 浙江省航道管理办法 7 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 2001 2015 8 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 2003 2020 9 瓯江流域综合规划 10 浙江省内河航道技术等级 11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 12 丽水市和温州市及其所属县 市 的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 十五 规划和 2015 年远景目标纲要 13 瓯江流域防洪规划 14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 15 丽水市旅游规划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9 16 丽水市矿产资源规划 三 规划范围与三 规划范围与期限期限 本次规划的重点在瓯江干流自梅岙大桥至丽水河段 同时考虑干 流大溪自丽水至龙泉溪的玉溪水库 石塘水库 紧水滩电站库区 支 流小溪自三溪口至滩坑电站 30km 库区至景宁 此外适当涉及支 流松阴溪部分河段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 2002 年至 2020 年 规划水平年为 2005 2010 2020 年 规划基年为 2000 年 四四 规划结论规划结论 瓯江为浙南山区最重要水道 辐射浙江中南部地区与闽赣部分地 区 水运具有极大潜力和明显优势 有规划地开发瓯江中上游航运 使之成为我省内河航运的重要干线 逐步形成瓯江流域水陆并重的 运输格局 对于丽水和温州两市的经济发展影响尤为深远 根据瓯江水域自然条件 航道建设应考虑划分不同河段 分期实 施之 自梅岙大桥至青田城关河段大部属于感潮河流 通航水深良 好 规划建设高等级航道 近期对四都港汇流口浅段 约 200m 进 行采砂疏浚并适当修正航道规划线内床面即可达到四级航道标准 中期或远期宜对四都港浅段和温溪汊道进口段通过导引采砂疏浚以 实现三级航道标准 青田城关上游瓯江 大溪和龙泉溪 及支流为坡陡 流急 滩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0 多的山溪性河流 宜结合水库电站的梯级开发和有规划的河流采砂 浚深活动 逐步改善通航条件 提高航道等级标准 其中青田至丽 水城关在规划近期和中期可通过采砂疏浚按六级航道标准实施 并 靠近五级航道水平 实六靠五 远期则利用水库和浚深确保五 级航道通航标准 并趋于四级航道标准 保五趋四 丽水上游干流和支流小溪依靠电站水库 其水深能达到五级航道 水平 考虑船闸等多种因素 中期可实施七级航道标准 远期视经 济发展需要实现六级甚至五级航道通航要求 必要时改建船闸 支 流松阴溪则按七级航道标准实施 根据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规划到 2005 年 瓯江中上游地区潜在 水运量为 323 485 万吨 中期 2010 年 可能水运量为 795 994 万吨 而远期的潜在水运量可达 1310 1572 万吨 而按时间序列分 析预测各规划年潜在水运量相应为 275 413 万吨 673 841 万吨 和 1233 1480 万吨 两种方法预测结果较为接近 未来运量预测值 表明 瓯江中上游具有建设中型内河港口的迫切需求 瓯江中上游规划建设两个区域性内河枢纽港 青田港和丽水港 与列入全国 20 个主枢纽港之一的温州港配套发展 实现江海联运 争取将瓯江中上游地区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规划中期前重点建 设青田港 远期着重发展丽水港 使之成为瓯江中上游地区的水陆 联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成为我省六大内河枢纽港之一 规划在瓯江沿江县市各建设一个卫星港 大型水库 紧水滩和滩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2 坑 附近设立电站码头以及重要风景区建造旅游码头 形成布局合 理 大小港口群配套发展的水运系统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3 第二章第二章 流域自然条件流域自然条件 一 流域水系及地形一 流域水系及地形 瓯江流域水系分布如图 1 习惯上 瓯江干流自源头至大港头称 龙泉溪 河长 196 5km 为瓯江上游段 河道坡降为 1 2 14 7 紧水滩电站位于大港头上游约 35km 处 龙泉溪接 纳松阴溪后称大溪 自大港头至湖边河段长 94 6km 河宽 250 400m 其中碧湖至丽水城关河段宽 400 800m 大溪与小溪 在湖边村汇合后称瓯江 河长 92 9km 瓯江中游应包括大溪及圩仁 以上干流河段 长约 102 5km 河道坡降为 0 7 0 8 自圩仁以 下为感潮河段 长 85km 河道坡降为 0 1 0 7 可视为干流下 游段 河宽逐渐放大 龙湾河段宽达 2400m 瓯江全流域面积 18217 km2 其中大港头和圩仁断面控制流域面 积分别为 5388 km2和 13500 km2 瓯江流域支流众多 流域面积 F 大于 200km2的一级支流 14 条 二级支流 9 条 干支流大体呈树枝 状分布 沿程汇集的具航运开发潜力的较大支流有 松阴溪 好溪 小溪和楠溪江 前三条位于瓯江中上游 各支流主要特征见表 1 瓯江流域受仙霞岭 括苍山和洞宫山三大山脉控制 地势西南高 东北低 洞宫山脉主峰黄茅尖海拔高度 1921m 为浙江省第一高峰 河流上游基本上穿行于山谷之中 自西南向东北贯穿整个浙南山区 干支流分布多与山脉走向平行 流域内山地丘陵面积高达 95 属 典型的山溪性河流 流域内盆地面积不足 5 大多分布在干流及主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4 要支流河道沿岸 如碧湖 丽水盆地 壶镇盆地 松古盆地等 河 谷两岸地形陡峻 河道纵向底坡较大 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 河床 物质以卵石和块石为主 甚至基岩裸露 河道及河谷宽窄不均 深 潭与浅滩相间 受两岸山谷约束 水流湍急 卡口急弯甚多 表表 1 瓯江中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特征瓯江中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特征 1 河流名称 集水面积 km2 河长 km 平均比降 瓯 江182173843 4 小 溪35742197 3 楠溪江24361416 0 松阴溪19811196 6 好 溪13401294 3 宣平溪831777 1 小安溪5586810 5 八都溪3964419 8 船寮港3584119 5 浮云溪3382839 7 四都溪3014518 3 戌浦溪2474422 8 岩樟溪2292826 8 祯埠溪2253522 1 一级 支流 均 溪2072751 5 小楠溪6448813 2 小 港4976412 2 英川溪4034328 9 标 溪3644422 8 东皋溪3104117 0 章 溪2834219 6 岩坦溪2674120 0 左溪2543323 3 二级 支流 炉西坑2023831 4 瓯江中游自大港头至丽水河段走向继续呈西南 东北向 大溪与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5 好溪汇合后呈西北 东南走向 水面相对较宽 水流略趋平稳 但仍 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 域内植被覆盖好 流域产沙少 河流含沙量 较低 河床组成以砾石夹砂和砂夹砾石为主 其间汇入的瓯江最大 支流 小溪全部流经山区峡谷 两岸山坡陡峭 河流曲折 水湍流急 河床物质较干流 大溪为粗 瓯江下游为潮汐河口区 水面相对开阔 域内以丘陵为主 散 布地势平坦的海冲积平原 根据径潮流势力强弱对比 潮汐河流分 为径流段 过渡段和潮流段 圩仁至梅岙河段属于潮汐河口区的径 流段 带有一定的山区河流性质 河床演变主要受径流控制 当然 也受潮汐影响 河床主要造床物质为砂夹砾石 潮流带来的淤泥物 质主要沉积于岸坡和沙洲顶部 越往下游 淤泥沉积越多 二 水文气象二 水文气象 瓯江流域地处浙江省南部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其气候的主要 特点是温暖湿润 降水充沛 四季分明 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 17 5 20 5 年际变差较小 冬季最低气温 流域下游为 4 5 中上游山区约 5 10 夏季流域下游高温日数较少 如温州市 35 高温日数平均每年只有 3 4 天 而流域中上游高温日数较多 如丽水市为全省高温地区 极端最高气温为 41 5 瓯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在 1500 2100mm 之间 地域差异较大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6 总趋势是山区大于河谷平原 迎风坡大于背风坡 降水量年际变化 亦较大 如干旱的 1967 年年降水量仅为最丰年的三分之一 降水量 年内分配不均 其中 4 9 月的雨量占年总量的 70 以上 4 6 月 以梅雨为主 7 9 月以台风雨为主 年均降雨天数丽水市为 168 天 圩仁为 170 天 多年平均雾日丽水港为 16 3 天 青田港为 4 9 天 表 2 瓯江中上游径流特征 河名河名站名站名 集水面积集水面积 kmkm2 2 平均流量平均流量 m m3 3 s s 平均径流平均径流 深深 mm mm C Cv v 洪峰流量洪峰流量 m m3 3 s s 含沙量含沙量 kg m kg m3 3 统计统计 年年 龙泉溪龙泉溪均溪均溪 3407113 41050 40 3233600 1530 大溪大溪五里亭五里亭 8870263 0935 70 3166800 1436 瓯江瓯江圩仁圩仁 13500446 01042 60 30230000 1436 松阴溪松阴溪靖居口靖居口 185755 8947 80 3218600 1344 好溪好溪黄渡黄渡 127034 6860 60 3215700 2342 小溪小溪白岩白岩 3255117 01134 30 2842700 1447 瓯江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 因而径流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与降 雨分布规律一致 年际和年内季节性变化亦与降水量大致同步 干 流和各支流实测多年平均径流深度最大为四都港秋芦站 1372 6mm 最小为好溪黄渡站 860 6mm 流域平均约 1060mm 瓯江干流和主 要支流多年平均流量 洪峰流量和含沙量等特征值列于表 2 除支 流好溪流域植被较差 土壤侵蚀相对严重因而含沙量较高 0 23 kg m3 外 其余流域产沙率较低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7 三 自然资源三 自然资源 瓯江中上游流域自然资源丰富 尤以矿产资源为甚 据地矿部门 勘查 丽水市 地区 探明大 中型矿床 52 个 小型矿床 125 个 发现矿产 57 种 其中金属矿产 25 种 非金属矿产 32 种 矿产地多 达 494 处 按地矿部规定方法计算 金属矿产理论潜在价值 37 73 亿元 非金属矿产潜在价值 634 5 亿元 可利用固体矿产资源潜在 价值 116 6 亿元 主要矿种为金 银 铅锌 钼 稀土 叶腊石 萤石 高岭土 沸石 珍珠岩 陶瓷粘土 花岗岩等 其中叶腊石 和沸石为我省优势矿种 沸石已广泛用于建材 环保 造纸 塑料 人造革 合成洗涤剂 牙膏摩擦剂和农药载体等方面 沸石岩集中分布在缙云县老虎头 天 井山一带 探明资源储量 1 07 亿吨 占全省沸石总储量的 99 3 预计远景资源量可达 3 亿吨 与沸石共生的珍珠岩 探明储量 149 万吨 远景资源储量 0 6 亿吨 缙云已成为沸石 珍珠岩的生产基 地 2000 年加工产品产值逾 1000 万元 省矿产资源规划预测的 2005 年开采量为 40 万吨 若保持此开采量不变 可望开采 250 余 年 叶腊石主要分布在青田县 其次是云和县 龙泉市和景宁县 目 前探明资源储量 0 24 亿吨 占全省储量的 61 9 且以质地优良为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8 特色 叶腊石在开发陶瓷 耐火材料 玻璃纤维等功能材料方面前 景看好 青田县现有叶腊石矿山 19 座 年产矿石 44 89 万吨 年加 工能力 30 万吨 年产值高达 3 亿元 成为重要的叶腊石开发区 属于瓯江中上游流域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采区还有松阳峰洞岩地 开石开发区 遂昌治岭头金银及多金属开发区 以及若干限制开采 区 上述矿产资源的开发有赖于水上运输业的发展 客观上为瓯江中 上游航运提供为数不小的运量需求 叶腊石矿区因临近瓯江和青田 县城而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蔼瓯江流域山青水秀 生态环境优美 人文景观诱人 旅游资源 十分宝贵 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和电站水库的梯级开发 发展生态 旅游的时机渐趋成熟 有计划地在库区和沿江开辟旅游航线 极利 于旅游业的繁荣 保护并美化环境 发展生态旅游 是致富的重要 途径 四 流域水力资源开发四 流域水力资源开发 瓯江流域水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 平均年淡水径流总量达 193 108m3 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 226 108kw h 可开发装机容量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19 280 万 kw 至今已建大小水库近 290 座 总库容量达 18 9 108m3 库容量超过 107m3的大中型水库就有 21 座 已建水电站 436 座 装 机总容量 71 5 万 kw 占可开发装机容量的 25 5 其中装机容量 1 万 kw 以上的大中型电站 10 座 装机总容量 52 万 kw 在规划所及 的瓯江干 支流中 有大中型电站水库如紧水滩 石塘 玉溪等 滩坑水库和开潭水库也在建设之中 1986 年建成的紧水滩水库位于龙泉溪上 大坝离大港头 35km 水库控制集水面积 2761km2 占丽水市城区以上流域面积的 38 8 紧水滩水库按万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 192 70m 正常蓄水位 184m 总库容为 13 93 亿 m3 电站装机容量 30 万 kw 多年平均发 电量 4 9 亿 kw h 在紧水滩水库下游龙泉溪上还相继建成装机容量 为 7 8 万 kw 的石塘水库 1989 年建成 和 4 0 万 kw 的玉溪水库 紧水滩和石塘水利枢纽均设升船机 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航运等级 玉溪水库计划设过坝船闸 对通航较为有利 成屏一级水库位于松阴溪上游 距遂昌县城 12km 坝址以上集 水面积 185km2 占遂昌县城以上汇水面积的 52 总库容 5230 万 m3 以水力发电为主未设防洪库容 滩坑水库位于瓯江支流小溪上 坝址距瓯江干流约 30km 控制 集水面积 3330km2 占小溪流域面积的 94 滩坑水库以发电为主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0 兼有防洪等综合功能 是小溪流域骨干水电开发工程 水库总库容 39 91 亿 m3 正常蓄水库容 35 2 亿 m3 为多年调节性水库 装机容 量 60 万 kw 多年平均发电量 10 21 亿 kw h 正常蓄水位 160m 年 均下泄流量 120 m3 s 滩坑水利枢纽按六级航道设置升船道 开潭水库位于丽水市城区下游 7km 的干流大溪上 控制集水面 积 8544 km2 设计正常蓄水位 47 5m 发电尾水位 37 2m 开潭水利 枢纽规划按六级航道设置船闸 但实际仅建造 100 吨升船机 影响 丽水港的建设规模 在瓯江干流紧水滩水库与开潭水库之间以及开潭水库下游 规划 拟建一系列梯级电站水库 各水库设计特征参数列于表 3 水库间 的上下游关系由紧水滩和开潭水库的先后次序来反映 表 3 瓯江干流电站设计特征参数 水利枢纽名称 紧水 滩 蔡村九龙苏埠开潭 五里 亭 外雄 三溪 口 滩坑 坝址集水面积 km2 2761 5464 5515 6525 8544 8870 9265 13380 3330 年平均流量 m3 s 174 8 205 6 265 8 274 7 285 7 429 7 120 0 校核洪水位 m 71 48 61 48 53 76 46 43 38 06 24 68 正常蓄水位 m 184 0 66 5 61 0 55 0 47 5 36 5 28 0 18 0 160 0 发电死水位 m 66 5 55 0 46 0 35 5 27 0 17 0 总库容 108m3 13 93 0 58 0 85 0 84 0 59 0 77 1 23 39 91 正常蓄水库容 108m3 10 35 0 11 0 20 0 29 0 20 0 14 0 53 35 20 调节库容 108m3 0 00 0 05 0 06 0 04 0 03 0 11 发电尾水位 m 61 5 50 0 37 2 29 0 20 0 7 0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1 发电水头 m 5 0 4 7 5 0 8 8 6 5 7 0 10 0 114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2 第三章第三章 交通运输现状交通运输现状 一 陆路交通现状一 陆路交通现状 瓯江中上游地处浙南山区 道路崎岖 水运不畅 历史上长期 处于交通落后状态 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 随着金 华 丽 水 温 州 铁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建成 以及丽 水 龙 泉 庆 元 高速公路 龙 游 丽 水 高速公路和台 州 缙 云 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 现已初 步形成以铁路 330 国道线和 11 条省道线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陆路 运输体系 见图 2 金丽温铁路进丽水后沿瓯江东行 直达浙南重 要海港城市 温州 是该地区重要的客货运输方式 公路则因其快捷 而成为该地区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但公路运输成本高 效率低 况且公路网远未通达所有乡镇 特别是浙南若干贫困县公路里程短 等级低 路面质量差 需要加大投资继续建设 因此 从区域经济 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 应该也必须发挥瓯江独特的水运资源优势 瓯江干流下游梅岙大桥净空高度 13 5 米 可通航 1000 吨级内河 船舶 温溪 龙泉有跨江大桥 17 座 主要支流小溪和松阴溪各有跨 江大桥 10 座和 4 座 各桥梁的通航净空高度列于表 4 丽水溪口和 白岩两条高速公路大桥及青田县腊口大桥 其净空高度各为 8 82m 12 5m 和 9 03m 均能满足高等级航道通航要求 丽水城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3 关下游的青田县太鹤大桥 西门大桥和丽水塔山大桥净空高分别为 6 0m 6 23m 和 6 88m 仅满足五级航道要求 不利于四级航道向青 田上游延伸 丽水上游有些桥梁未达五级航道要求 从而限制了航 道等级的提升 瓯江干流温溪至龙泉段桥梁瓯江干流温溪至龙泉段桥梁 序号序号 桥梁名称桥梁名称 结构结构 形式形式 桥梁桥梁 类型类型 跨径跨径 m 净高净高 m 净宽净宽 m 梁底标高梁底标高 吴淞 吴淞 所在地点所在地点 1太鹤大桥 钢架 拱桥 道路1236 0 左右 90 中 120 22 80青田鹤城镇 2西门大桥砼梁桥公路906 2383 423 55青田鹤城镇 3腊口大桥砼梁桥公路359 0333 646 93青田腊口镇 4塔下大桥砼梁桥铁路306 8823 756 26丽水莲都镇 5 小水门 大桥 砼拱桥公路504 594256 49丽水莲都镇 6溪口大桥砼梁桥 高速 公路 358 82 28 559 59丽水莲都镇 7桃山大桥砼拱桥公路305 273054 65丽水莲都镇 8白岩大桥砼梁桥 高速 公路 3012 528 571 74丽水莲都镇 9碧湖大桥砼梁桥公路35430 070 22丽水莲都镇 10北埠大桥砼梁桥公路35430 076 68丽水莲都镇 11规溪大桥砼梁桥公路204 4218 5云和规溪 12石塘大桥砼梁桥公路303 52887 03云和石塘 13石浦大桥砼梁桥公路258 823 8云和石浦 14 紧水滩 大桥 砼梁桥公路36 86 236119 58云和紧水滩 15水南坞桥砼拱桥公路3011 628 5龙泉水南 16武潭桥砼拱桥公路307 9828 5龙泉武滩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4 17东大桥砼拱桥公路546 2350201 06龙泉市区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5 小溪三溪口至沙湾桥梁小溪三溪口至沙湾桥梁 序号序号 桥梁名桥梁名 称称 结构结构 形式形式 桥梁桥梁 类型类型 跨径跨径 m 净高净高 m 净宽净宽 m 梁底标高梁底标高 吴淞 吴淞 所在地点所在地点备注备注 1 湖边铁 路桥 砼梁 桥 铁路3016 628 526 20 青田鹤城 镇 2仁宫桥 砼梁 桥 公路304 528 826 27 青田仁宫 乡 3 北山大 桥 砼梁 桥 公路356 3932 49 71 青田北山 镇 4 大都铁 索桥 钢索 桥 公路8310 5080景宁渤海 标高不 详 5 外舍大 桥 砼梁 桥 公路18916 81156 40景宁外舍 老桥标 高不详 6 溪口大 桥 砼梁 桥 公路2513 523景宁鹤溪 7 伏坑铁 索桥 钢索 桥 人行8313 580景宁大均 标高不 详 8 梧桐大 桥 砼梁 桥 公路2510 523景宁梧桐 9 仙姑大 桥 砼拱 拱 道路1610 514景宁沙湾 老桥标 高不详 10 沙湾大 桥 砼拱 桥 公路2510 522230 14景宁沙湾 老桥标 高不详 瓯江支流瓯江支流 松阴溪桥梁松阴溪桥梁 序号序号 桥梁名桥梁名 称称 结构结构 形式形式 桥梁桥梁 类型类型 跨径跨径 m 净高净高 m 净宽净宽 m 梁底标高梁底标高 吴淞 吴淞 所在地点所在地点备注备注 1 港口大 桥 石拱 桥 公路456 238112 77 松阳县港 口 2 南州大 桥 双曲 拱桥 道路354 530101 11 松阳县南 州 3 小槎大 桥 双曲 拱桥 道路303 52690 14 松阳县小 槎 4 象溪大 桥 双曲 拱桥 道路302 02696 11 松阳县象 溪 二 水路运输现状二 水路运输现状 瓯江航运历来以温州港为中心 青田港作为内河港口虽曾发挥一 定作用甚至有过辉煌时期 但瓯江中上游水运总体处于落后状态 八十年代末期以来 国家大力发展高速公路 倾注了交通建设的绝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6 大部分资金 对水运建设的投入相对很少 以致瓯江中上游航运业 停滞不前并有逐年萎缩之势 如不及时调整战略 任水运占整个运 输业的比重继续滑坡 势必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瓯江感潮河段航道明显优于中上游 梅岙大桥至青田县城河段尽 管存在个别浅滩 但总体水深良好 该河段内已有温溪和鹤城两个 港区 青田港 以及港头叶腊石简易码头 近十年来更因建筑采砂 而浚深河道 致使感潮河段有所上溯 航道水深普遍加大 通航能 力得到较大提高 通过规范采砂活动 使之成为有计划的疏浚 已 使 300 吨级船舶基本能直航青田港区 500 吨级海轮可候潮抵达温 溪港区 图 3 为某基面下梅岙 青田河段数字化地形等深线图 由图 可见 该河段 3m 等深线全程贯通 梅岙 温溪航道达到三级通航水 平似不致有太大问题 并有可能延伸到青田鹤城港区 瓯江干流青田县城至丽水河段长约 62km 丽水港位于丽水市区 河道穿行于峡谷之中 平均比降 0 55 局部河段下切很深 河床 物质多为卵石 沿程有多处水深不足 1m 的浅滩 滩上流速可达 2m s 个别大于 2 5m s 丽水下游建有一座跨江铁路大桥 青田腊 口有一公路大桥 青田县城有两条公路桥梁 由于水深限制 目前 可通航 50 吨级船舶 表 4 为 2000 年丽水市公路运输和水运情况 该表传递了三个基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7 本信息 无论货运与客运 整个丽水市以陆路运输占绝对优势 说明当前 瓯江中上游水运条件比较落后 青田县货物运输中 水上货运量占全部货运的 45 意味着只要 具备水运条件 则水运的地位就十分突出 这为未来瓯江中上游 航运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表 4 2000 年丽水市客货运量 货运量 万吨 陆运量 万吨 水运量 万吨 客运量 万人 陆运量 万人 水运量 万人 市本级 49949904644640 莲都区 26926092662660 青田县 38020817238636818 缙云县 32332305185180 遂昌县 24824802192163 松阳县 17917902352350 云和县 123120318817117 庆元县 10310302302300 景宁县 7360131381380 龙泉市 18017195315274 合计 237721712063175313342 瓯江中上游两个重要港口 青田港和丽水港 目前丽水港的水 运量明显低于青田港 此与港区及航道水深条件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丽水港及下游航道水深条件因电站梯级开发而改善 丽水 港的水运量可望大幅提高 据调查 2000 年瓯江梅岙 丽水河段挖砂量为 938 万吨 1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8 而黄砂运输主要为水运 因而表 4 中统计水运量不包括黄砂运 量 瓯江干流自龙泉至丽水航道长 126km 其中龙泉至紧水滩长 66km 为紧水滩库区 紧水滩至石塘库区长 20km 石塘下游 40km 航运水深条件较好 紧水滩与石塘水库的过坝通航设施近期 为 30 吨 远期 50 吨级的升船机 玉溪电站拟建过坝船闸 基本上 通航 30 吨级以下船舶 支流小溪自景宁县沙湾至青田县溪口 通航里程 141km 可季节 性通航 10 吨级船舶 随着滩坑水库的蓄水 库区通航条件可明显改 善 规划设置与 级航道相称的船闸 而滩坑下游由于电站泄水 枯季流量和水位增加 亦可提高通航吨级 支流松阴溪自松阳县的西屏至丽水市大港头 通航里程 41km 可季节性通航 3 吨级船舶 上游有西屏水库 库区通航水深优于下 游 瓯江干流丽水上游段 支流小溪和松阴溪均无港口 1 丽水市统计的 2002 年黄砂水运量 550 万吨 而全市水泥用量 340 吨 根据 混凝土配置估算 黄砂量明显偏小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29 三 存在问题三 存在问题 瓯江中上游水运存在规模小 运程短 运输能力低 效率差 发 展缓慢有时甚至无序等一系列问题 已经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 造成瓯江内河水运落后局面的原因包括自然和社会多方面因素 瓯江中上游为典型山区河流 水浅流急 急弯卡口甚多 自然通 航条件远远不如平原河流 这无疑是瓯江中上游水运萧条的主要原 因 也是山区河流普遍面临的困难问题 九五 十五 期间 浙江省乃至全国重点建设公路网特别是 发展高速公路 倾注了交通建设的极大部分资金 水运建设投入相 对很少 不到 10 而另一方面 山区河流航运资源开发的投入产 出比明显不如平原河流 在水运建设资金偏少的情况下 优先改造 平原地区水运网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缺乏水运规划 航运未能与水电开发 公路桥梁等协调发展 水 库过坝通航设施标准普遍偏低 有些跨河大桥净空高度不足 限制 了航运发展 流域综合开发意识和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 不同部门 处于各自为政 孤立运作状态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30 第四章第四章 水运需求与运量预测水运需求与运量预测 一 水运需求分析一 水运需求分析 1 1 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需求 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需求 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将到达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预计 十五 期间我国的 经济增长速度为 7 5 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 11 5 万亿元 2005 到 2015 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为 6 0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位于金温铁路中段的浙西南重镇丽 水市 其所属丽水港和青田港的直接腹地内经济发展速度将高于全 国的平均水平 2002 年丽水市国内生产总值 183 79 亿元 按可比 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加 13 2 2005 年丽水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 208 亿元 年递增 9 以上 三次产业的比重达到 20 42 38 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争取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间接腹地经济预测比较保守 十五 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均为 8 0 左右 略高于全国平均经济 增长速度 2 2 工业发展对水运的需求工业发展对水运的需求 近年来 丽水市工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工业总产值持续攀高 至 2002 年全市实现工业产值 232 69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7 9 增幅 居全省之首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31 丽水市的大型企业如纳爱斯 纤维板厂等需要进出大量的原材料 和产成品 纳爱斯集团是中国最大洗涤用品工业生产基地 现有员 工 5000 多人 占地面积 33 3 万 m2 年生产能力 香皂 透明皂 10 万吨 雕牌超能皂 8 万吨 甘油 1 万吨 液体洗涤剂 15 万吨 肥皂 粉和洗衣粉 100 万吨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洗涤用品综合生产基地和 肥皂 洗衣粉两个行业的 龙头 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 32 个分 公司 19 省 市 自治区 的 30 个委外加工厂生产洗衣粉 透明皂 牙膏 沐浴乳 洗发水等产品 其中有宝洁 汉高 广州浪奇 湖 南丽臣等知名厂家 纳爱斯厂址靠近瓯江 便于水运 3 3 城市化建设对港口的需求 城市化建设对港口的需求 丽水市城区位于大溪与好溪交汇处 是全市政治 经济 文化和 交通中心 大溪自西向东穿过城区 而好溪自北而南穿过新城区 汇合口以上集水面积为 8540km2 其中大溪 7200 km2 好溪 1340 km2 城区现有人口 13 69 万人 根据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 划人口规模 2010 年将达到 24 万人 2020 年将达到 33 万人 城市 用地规模达到 21km2 瓯江中上游沿江城镇如青田县城 云和县城 松阳县城以及龙泉 市等也都将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扩大和发展 由此可见 丽水市城市化规模将会有很大的扩充余地 城市规模 的扩大必然会带来建筑业的繁荣 钢铁 水泥 木材 矿建材料等 的旺盛需求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32 随着瓯江中上游地区不断向城市化推进 社会消费品市场逐渐向 丽水市中心城市集聚 全市城镇与乡村的社会消费品增长速度存在 明显差距 极大地促进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 2002 年 全市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 93 69 亿元 其中市区 27 04 亿元 市区 县城和其 他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12 6 11 1 和 9 2 城市人口密集 带来物流的聚集 使得丽水港具有潜在的水 运优势 4 4 腹地资源开发对水运的需求 腹地资源开发对水运的需求 丽水港腹地内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石为主 具有品种多 储量 大 质量优 易开采且沿江分布的特点 主要非金属矿石储存量达 20 多亿吨 境内明矾石 叶腊石 石灰石 沸石 花岗岩及高龄土 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声誉 韩国 日本 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需 求量逐年增加 随着开才能力的提高 港口及运条件的改善 通过 港口输往国际 国内市场的非金属矿石吞吐量也将呈逐年增长的态 势 丽水市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 素有 林海之乡 之称 全市有林 地 1632 万亩 树林覆盖率 65 7 林木蓄积量 4274 万立方米 市内 水果 农副产品丰富 仅柑桔年产量就达 20 余万吨 且有 50 销往 温州 上海等地 宜用水运进行供求双方的门对门运输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33 5 5 人民生活水平对水运的需求 人民生活水平对水运的需求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港口运输需求的影响很大 最明显的是对能 源需求结构的改变 方便 清洁 高效的油气燃料将会逐步为人们 所青睐 丽水市乃至浙西南地区能源匮乏 煤炭和油气燃料全部要 由外界调入 相比而言油气燃料具有更大的优势 6 河海联运对港口运输的需求 河海联运对港口运输的需求 丽水港位于温州港西北面 温州港的经济腹地辐射广大 基本上 覆盖丽水港的所有间接和直接腹地 通过河海联运在温州港过驳中 转 出口 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二 运量预测思路二 运量预测思路 1 概述 概述 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 合理地预测可以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 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因此 通过预测来把握经 济发展和了解未来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 预见社会 经济发展趋势 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 对于港口企业的 经营 规划 决策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预测的目的 精度 时间的不同 可将预测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便选用相应的预测方法 按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可分为定性预测 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 2003 2020 浙 江 大 学 34 和定量预测 而按预测期限又有短期 中期和远期预测之分 定性预测是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做出定性的判断 就港口吞吐 量预测而言 就是对未来吞吐量是否增长以及大致增长幅度进行预 估 定性预测并不需要十分详细的现状和历史资料 也无需进行大 量的数学计算 主要依据一些宏观的概括性资料进行预测 其准确 程度主要取决于预测者的经验 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 定性预测技 术常用于中远期预测 定量预测是对预测对象做出具体的数据预测 即用数据表示规划 港口吞吐量的发展状况 定量预测较为详尽的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 运用数据分析技术 包括一些专用预测软件等 建立起待预测量的 数量关系模型 并据以预测出待预测量的未来值 常用定量预测技 术有时间序列法 回归分析法 灰色预测等 定量预测多用于近期 和中期预测 为使预测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提高预测质量 通常将定性预测和 定量预测的方法相结合 对两种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判断 利用定性分析对定量预测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使研究成果 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 短期预测是对预测对象的近期发展状况进行的预测 期限一般为 3 5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