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历史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历史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历史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历史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历史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24.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封建的历史 b.封建制、大一统、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c.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研究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 d.封建制中有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寻找25.“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材料主要反映了a.人口膨胀的压力 b.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c.井田制的瓦解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26.“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并且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7.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是指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确立28.明太祖(洪武四年十二月)规定:“片板不许入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审之重法”(明太祖实录)。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自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这两个法令或条例的相同点为a.立足本国利益,限制对外贸易 b.注重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29.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说:“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b.政治局面错综复杂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30.吴承明在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中指出:“在近代中国,不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个幻想。”这说明a.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才能实现工业化 b.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股反动势力已公开勾结c.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严重阻碍了中国实现工业化 d.当时中国人民已经认清了发展工业的艰巨性31.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来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a.主张“师夷长技”的洋务派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c.辛亥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32.毛泽东认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选集第2卷)。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突出的是a.在启蒙思想方面的价值 b.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c. 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3.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1913192819321937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煤炭664343钢555432注:1932年的数据是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对上表所反映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1928年苏联的工业已基本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b.二战前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c.1928年以后主要工业指标迅速上升得益于新经济政策d.这时的工业发展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34.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她说这话的本质含义是 a.英国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中国的综合实力超过英国c.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外交的胜利 d.国家实力是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础35.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1944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93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材料不能反映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的是a.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b.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c.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 d.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40 (25分)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周朝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好的东西“拿来”。这里涉及有关文化的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材料三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理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们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的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材料四 二战后,一些公司创办了包办旅游。今天,中产阶级游客、新时代游客、生态型游客忙着在这个行星上走来走去,旅游和观光已成为最大的产业,个人财富的增加和更加高效的交通工具为其发展提供支撑。1996年,全球旅游业总产值是3.6万亿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7,它还为2.55亿人提供了工作。这也导致了大众化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有时会引起东道国文化传统戏剧性、无法挽回的变化。(1)材料一中的“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当时在协调社会成员关系方面各有哪些代表性特征?(6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6分)(4)据材料四概括推动“跨文化的旅行”的主要因素。(4分)你是如何看待“跨文化的旅行”的?(3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放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大背景,特别应根据美国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态度来进行考察。尽管在公开场合大讲中国的友谊,但美国政策的长期目标,肯定不是建立在依恋中国文化或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美国对战后东亚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实际考虑之上。1945年春,海军部长弗雷斯特尔直截了当地询问国防部长史汀生:“我们针对苏联影响远东的政策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对抗这种影响的抗衡者?这个抗衡者是中国还是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 摘编自徐中月中国近代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美国的对华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答题时请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2(10分)【旅游地理】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4分)(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6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2010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下图为“沙尘暴发生的天气示意图及沙尘暴生消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受_(天气系统)控制。(2分)(2)如图乙所示,丙地会形成_(地貌景观),试阐述其形成原因。(8分)44.(10分)【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指出中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并说明由城市垃圾所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10分)材料一 中国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 材料二 中国城市垃圾清运量示意图年份199419982005纸类8911塑料91313竹木112纤维223厨余595362果皮14141金属116玻璃45渣土222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答题时请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清政府新政大事年表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史称戊戌政变。1901年2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盖不变者,三纲五常,昭然若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遂下令变法维新。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分别赏给进士、举人等各项出身。1902年初,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新学制。同年设立商部。商部成立后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奖给商勋章程等一系列章程。同年设练兵处。1905年,9月,根据袁世凯等人奏请,清政府决定自次年起废除科举制。 根据陈旭麓中国近代史整理请回答:(1) 根据材料概括新政的措施及影响。(9分)(2) 有人认为清政府是“假维新”,如何理解?(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政的认识。(4分)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谋举革命,.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材料二 孙中山学贯东西,兼通文理,纵晓古今。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王道”等普世观,同西方的自由、民主、博爱、人权、民主、法治、科学等普世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三民主义学说。他不仅包容兼通东西文化,还能与时俱进。当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他又吸取部分马克思主义,称自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孙中山是如何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6分)(2)如何理解“迥然不同”?(3分)孙中山是如何做到的?(6分)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4年7月,在英国对德国宣战的那个晚上,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格雷遥望着伦敦街头闪烁的灯光,十分沮丧的说:“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我们此生都看不到它们再亮起来了。”材料二 贝克伍德罗威尔逊和世界和解中有这样的文字:“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人民的广泛怀疑。” 请回答:60. 材料一中格雷的言论体现了什么倾向?(1分)有必要吗?(2分)材料二中的认识又有怎样的变化?(2分)6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的影响?(6分)谈谈我们如何远离战争,更好的发展?(4分)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警震惧! 唐太宗语(贞观政要)材料二 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辞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故)用人弥须惧择。 唐太宗语(贞观政要)材料三 唐太宗赞扬魏征“随时谏正,多中朕意,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人民出版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四 (太宗)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历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 范祖禹唐鉴请回答:(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的统治措施。(8分)(2) 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有道理?(1分)根据材料分析唐太宗作为封建帝王具备了哪些优秀素质?(6分)【历史部分】40. (1)(6分)地中海文明:提倡公民的民主平等,直接参与政治;把外邦人、妇女、奴隶等排除在外。东方文明:孔子提出仁和礼,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2)(6分)物的部分: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设新式学堂等。心物结合的部分:戊戌变法,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心的部分: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3)(6分)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的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举官员的科举制度。(4)因素: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个人财富的增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4分)认识: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同时又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或不利于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3分)41. (12分)评分标准:选做题42【旅游地理】(10分)(1)(4分)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任两点得4分)(2)(6分)有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