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考试复习策略.ppt_第1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复习策略.ppt_第2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复习策略.ppt_第3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复习策略.ppt_第4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复习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利代理人考试复习策略 专利代理人考试主观题复习难点与应对 复习难点 1 部分考生未掌握专利撰写 答复审查员意见通知书 无效请求与无效答辩的方法2 撰写实务的知识和思路可以由教师进行讲授 但是具体的撰写工作需要由每个人来完成 应对 1 掌握基本知识 撰写格式 新颖性 创造性 单一性 优先权的判断等 2 针对考试的特点进行练习 3 请有经验的老师个别指点 客观题的复习难点与复习方法 1 涵盖面广 记忆困难 2 专业术语多 3 专利制度本身十分庞大 考试中制度之间的交叉 合并考察越来越多 4 相关法律部分内容多 不易记 一 客观题复习阶段 7月中旬至9月底应当完成专利法律知识 相关法律知识的全面复习 复习重点 1 勾画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2 运用知识点做真题 00 04年真题至少浏览考点 06 11年真题分类做1 2遍 3 掌握记忆方法 10月冲刺期专利法律部分 06 11真题随机反复做2 3遍 正确率应当达到90 以上 知识点反复记忆2 3遍 相关法律部分 真题做1 2遍 重点法条记忆 二 复习资料的选择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系列教材真题归类解析真题注意事项 1 按照旧法的考题 知识点应更新 2 2000年 2004年部分试题失去练习意义 且无权威答案 三 专利法律知识复习方法 1 以制度为核心归纳整理知识点 2 以历年试题检验记忆准确性和盲点2006 2011年答案准确 命题思路比较接近未来的考试真题3 自己动手做笔记 做解析4 灵活运用记忆方法 四 几种整理笔记 记忆知识点方法 1 以制度为核心 分层次掌握知识点 举例 职务发明创造 A6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 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申请被批准后 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 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 从其约定 R12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 是指 一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 退休 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 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 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 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 是指本单位的资金 设备 零部件 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理解记忆 1 四类职务发明创造 1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 2 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 3 离开原单位1年内作出的 与本人在原单位的本职工作或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4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发明创造 理解记忆 2 注意事项解析 1 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 是指本单位的资金 设备 零部件 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2 单位 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3 交付的任务包括临时分配的其他任务 也包括派到其他单位完成的任务 理解记忆 3 权利归属 1 职务发明创造的申请人为单位 授权后单位为专利权人 2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单位可以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约定权利归属 3 非职务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个人 实践环节 2000年卷一第7题 以下对于非职务发明的判断 哪些是正确的 A 甲在业余时间完成了单位交给的一项发明任务 该发明为非职务发明B 乙在工作时间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了一件发明 但是单位并没有交给乙这项发明任务 该发明应为非职务发明C 丙利用业余时间在家中完成了与本厂业务有关的一项发明 但是这项任务不是单位交给的 也不是其本职工作 该发明应为非职务发明D 丁调离原单位后7个月 自筹经费完成了属于原单位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一项发明 该发明为非职务发明 2006年卷一第10题 钱某是某公司的职员 关于钱某所作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钱某在执行该公司的任务过程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公司B 钱某主要利用该公司的设备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如果钱某与该公司没有签订相关合同 则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公司C 钱某利用该公司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所作的与该公司的任务无关的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钱某D 钱某在离开该公司一年内所作的与其在该公司承担本职工作相关的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钱某 2 解析法记忆 将法言法语转变为自己的语言 举例 无效的受理 请求人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 其无效宣告请求不予受理 1 请求人不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 2 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为理由请求宣告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 但请求人不能证明是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 其中 利害关系人是指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就侵犯在先权利的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人 3 专利权人针对其专利权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且请求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 所提交的证据不是公开出版物或者请求人不是共有专利权的所有专利权人的 4 多个请求人共同提出一件无效宣告请求的 但属于所有专利权人针对其共有的专利权提出的除外 1 请求人不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 理解记忆 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办事处 科研组等内设机构不能作为无效请求人 2 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为理由请求宣告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 但请求人不能证明是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 其中 利害关系人是指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就侵犯在先权利的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人 理解记忆 如果无效理由是外观设计专利与在先合法权利冲突 请求人应当是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指继承人或者被许可人 3 专利权人针对其专利权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且请求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 所提交的证据不是公开出版物或者请求人不是共有专利权的所有专利权人的 理解记忆 如果专利权人对自己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1 不能请求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 2 所提交的证据必须是公开出版物 3 如果有多个专利权人 必须多个专利权人共同作为请求人 4 多个请求人共同提出一件无效宣告请求的 但属于所有专利权人针对其共有的专利权提出的除外 理解记忆 一件无效宣告请求只能有一个请求人 多个权利人对自己的专利权宣告无效的除外 总结无效受理条件 1 请求人应当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非法人单位 例如办事处 科研组等 不能作为无效请求人 2 如果无效理由是外观设计专利与在先合法权利冲突 请求人应当是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继承人或者被许可人 3 如果专利权人对自己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的条件 1 不能请求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 2 所提交的证据必须是公开出版物 3 如果有多个专利权人 必须多个专利权人共同作为请求人 4 一件无效宣告请求只能有一个请求人 多个权利人对自己的专利权宣告无效的除外 3 知识点联系理解记忆中止 是指当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受理了专利申请权 或专利权 权属纠纷 或者人民法院裁定对专利申请权 或专利权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 专利局根据权属纠纷的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人民法院的要求中止有关程序的行为 理解记忆 中止发生在两种情况 1 就要中止的案件发生了权属纠纷 2 要中止案件的权利人与他人发生了财产纠纷 4 联系实际 场景记忆专利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专利局不予受理 1 发明专利申请缺少请求书 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的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缺少请求书 说明书 说明书附图或者权利要求书的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缺少请求书 图片或照片或者简要说明的 2 未使用中文的 3 申请文件未打字或印刷 字迹线条不清楚 附图 图片有涂改 附图 图片为易擦除笔绘制 4 请求书中缺少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 或者缺少地址的 5 外国申请人因国籍或者居所原因 明显不具有提出专利申请的资格的 6 在中国内地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 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作为第一署名申请人 没有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 7 在中国内地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香港 澳门或者台湾地区的个人 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第一署名申请人 没有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 8 直接从外国向专利局邮寄的 9 直接从香港 澳门或者台湾地区向专利局邮寄的 10 专利申请类别 发明 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 不明确或者难以确定的 11 分案申请改变申请类别的 理解记忆 1 文字 图 2 涉外委托代理机构 3 最基本文件 4 类别 5 申请人信息 5 抓住制度核心 举例 创造性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有关创造性的部分约一万字 实践中 创造性是整个专利代理 审查 无效 诉讼的核心 但是考试中 客观题试题考察点比较少 发明创造 容易掰开的药片 对比文件1 对比文件2 4 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4 1开拓性发明4 2组合发明4 3选择发明4 4转用发明4 5已知产品的新用途发明4 6要素变更的发明4 6 1要素关系改变的发明4 6 2要素替代的发明4 6 3要素省略的发明5 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5 1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5 2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5 3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5 4发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6 审查创造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6 1创立发明的途径6 2避免 事后诸葛亮 6 3对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考虑6 4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审查 1 引言2 发明创造性的概念2 1现有技术2 2突出的实质性特点2 3显著的进步2 4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3 发明创造性的审查3 1审查原则3 2审查基准3 2 1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判断3 2 1 1判断方法3 2 1 2判断示例3 2 2显著的进步的判断 创造性部分备考四个核心 一 三步法判断是否显而易见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二 从效果判断显著的技术进步三 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是正面肯定条件 不是必要条件四 组合发明 转用发明 新用途发明 要素变更发明的创造性判断看效果 核心内容一 三步法判断是否显而易见 第一步 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要点 找到领域最接近 所要解决的问题最接近 公开特征最多的文件 第二步 确定区别特征和实际解决的问题第三步 判断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是否存在技术启示 区别特征是公知常识 或者区别特征在另外一份对比文件 包括在一份对比文件的其他部分中 披露 且相应特征在第二份专利中起到的作用和在发明中起到的作用相同 核心内容二 从效果判断显著的技术进步 技术效果更好 例如节约成本 提高产量构思不同的方案代表新趋势某些方面有负面效果 其他方面有积极技术效果 核心内容三 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是正面肯定条件 不是必备条件 如果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产生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则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一定具有创造性如果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没有产生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但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也具有创造性 核心内容四 组合发明 转用发明 新用途发明 要素变更发明的创造性判断看效果 创造性部分历年试题 2002年卷四第58题 改编以下关于发明专利申请具备创造性的含义的说明哪些是正确的 A 必须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B 必须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C 必须具有显著的进步D 相对于所述领域的现有技术应当是非显而易见的 2009年卷一第52题 一件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如下 1 一种生产化合物b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1 向化合物a中加入催化剂d 20 60 反应8小时 2 分离获得化合物b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的催化剂d是人工合成的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的催化反应温度为50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化合物b 该化合物用于餐具消毒 一份对比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以a为底物生产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b的方法 使用催化剂c 催化温度为50 使用催化剂d催化此类反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 且使用d能提高转化率 在上述权利要求得到说明书支持的情况下 哪些权利要求相对于该对比文件具备创造性 A 权利要求1B 权利要求2C 权利要求3D 权利要求4 核心记忆法案例二 单一性 并列的独立权利要求之间 或者在独立权利要求丧失新颖性 创造性的情况下 并列的从属权利要求之间 至少包含一个相同或者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 2006年卷一第34题 一件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包括下列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 一种不锈钢材料X 权利要求2 制备不锈钢材料X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使用Y为原料 权利要求3 根据权利要求2制备不锈钢材料X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Y是由原料Z制备的 权利要求4 一种用不锈钢材料X制成的汽轮机叶片 该叶片具有形状特征S 其中X Y Z S均为特定技术特征 请判断以下哪些结论是错误的 A 权利要求1与权利要求3不具有单一性B 权利要求1与权利要求4不具有单一性C 权利要求2与权利要求3不具有单一性D 权利要求3与权利要求4不具有单一性 2007年卷一第30题 一件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包括下列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 一种陶瓷材料M 权利要求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X 权利要求3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作为人造骨骼的用途 权利要求4 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材料制成的人造骨骼 其特征在于Y 权利要求5 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材料制成的茶杯 其特征在于Z 其中M X Y Z均为特定技术特征且互不相关 请判断以下哪些结论是正确的 A 权利要求1 2和3具有单一性B 权利要求1 2和5具有单一性C 权利要求2 3和4具有单一性D 权利要求3 4和5具有单一性 2006年卷一第35题 一件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包括下列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 一种含有防尘物质X的涂料 权利要求2 制备权利要求1的涂料的方法 权利要求3 应用权利要求1的涂料喷涂制品的方法 权利要求4 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喷涂得到的一种制品 权利要求5 用于权利要求3方法的一种喷涂机 其特征在于有一喷嘴C能使涂料均匀分布在制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含有物质X的涂料是新的并具有创造性 喷嘴C也是新的并具有创造性 请判断以下哪些结论是正确的 A 权利要求1至5具有单一性B 权利要求1至4具有单一性C 权利要求1至3具有单一性D 权利要求3与权利要求5具有单一性 6 画图记忆法 举例 新颖性判断 点破坏范围的新颖性 小范围破坏大范围的新颖性 重叠范围或者端点破坏范围的新颖性 范围的端点破坏相同的离散数值的新颖性 大范围不能破坏小范围的新颖性 2002年卷四第48题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仅在于温度范围的不同 试判断在下述哪些情况下该权利要求不具有新颖性 A 权利要求限定温度范围是60 100 对比文件公开范围是60 500 B 权利要求限定温度范围是60 100 对比文件公开范围是75 500 C 权利要求限定温度范围是60 100 对比文件公开范围是0 500 D 权利要求限定温度范围是60 100 对比文件公开的具体范围是90 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