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给分。政治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将到访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与当地的大学和高中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 b.旅游对文化传播中具有决定性影响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 图二漫画启示我们在文化借鉴中必须你看家本领都没了,还不快快投降a. 立足实践,推陈出新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反对封闭,求同存异3、 “石头、剪刀、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它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又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全球。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4、 实现中国梦,教育任重道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国家重视教育改革,主要是因为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具有沟通、传递和共享的特点,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作为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三天小长假,人们纷纷外出祭祀、扫墓、踏青。回答56题。5、 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可见()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a b c d6、 已连续举办七届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如2013年度汉字“房”和“正能量”分别当选国内年度字和年度词;“争”和“曼德拉”分列国际字和国际词第一。“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尊重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融合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a b c d7、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 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c. 要注重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要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8、中国佛山二岁女童遭两车碾压而18路人漠然相视的报道出来后,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人认为这是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片面宣传“老人倒地扶不得”这一社会现象的恶性发酵后果,与媒体的报道、评论以及微博论坛的渲染是有一定关联的。你认为媒体片面报道的直接原因在于a优秀文化没有起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的强大功能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现象9、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到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a b c d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创新b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c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d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从内地到港澳台,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不仅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强烈欲望,更激起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这表明()饮食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a b c d12、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一道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b读书能使人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第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本大题共4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第16题14分,共计52分。要求: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材料一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材料二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12分)14、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12分)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13年是屈原诞辰2353周年,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中国人。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14分)16、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低俗之风随之而来,甚至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对微博舆论的引导需要加强。材料二:“爱生活的人往往都容易被人爱”、“勇敢飞翔,是我的信仰”。近日,这些拥有正能量的微博深受白领网友喜爱,被近万网友转发评论,该微博的创作者坦言,创作微博的初衷,就是要输出正能量。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用微博传递正能量”。(14分)历史试题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图1 图2 图3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 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2.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d鼓励发展工商业3. 史记商君列传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的是商鞅的哪一项变法内容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奖励军功4.“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a. 孝文帝改革 b. 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 d.范仲淹改革5.下列各项对右图所示迁都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a. 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 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 利于削弱士族门阀特权6.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a农田水利法b募役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7.右图所示是宋朝的神臂弓,王安石变法中负责生产和管理这一兵器的是a军器监b盐铁部c户部 d度支部8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9.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 d阿里10下图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a.教会内部分裂,出现附属于王权的新教会 b.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c. 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圣经权威至高无上11.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12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计52分。要求: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三指出两次改革在行政制度上的具体措施(4分),并简要分析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4分)(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8分)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图片材料三1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 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5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 天皇裁可法律7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 天皇统率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2分)为此,日本有识之士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日本政府为实现“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的目标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4分)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积极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君主在近代宪政上的权力差异。(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4分)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中国、俄罗斯、印度、英国四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图(图1)”和“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图(单位:%)(图2)”。回答12题。1图2表示的国家,最有可能是图1中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甲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乙国的主要原因是()山区面积广大 国土面积小于乙国 人口密度大于乙国 干旱半干旱面积广a bc d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读图回答34题。3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乙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小汽车c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 d丁所在国出口铁矿石到甲所在国4丙港与丁港相比 ()a多雨期一致 b高温期一致 c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沿岸都为暖流流经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甲乙丙丁5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a甲、乙 b丙、丁 c 乙、丙 d乙、丁6图中四条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补给皆为大气降水 b .均注入大西洋c. 都无结冰期 d. 水量都很丰富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78题。地区年平均气温()23.58.118.32.610积温()8 2003 9006 5002 800年降水量(mm)1 9806211 3505387. 表中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8四地作物熟制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两熟 b.一年三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 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10.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弱时 ()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在华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d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读下图,甲图中虚线为一段晨昏线,此时乙图中河流流域昼长夜短,且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1:3(参照丙图),甲图中a、b之间的距离为1110千米,b和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回答1112题。11.乙图中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 .土地污染 c.土地盐碱化 d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