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小石潭记》.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小石潭记》.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小石潭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6课 小石潭记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知识链接】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检查课前预习1.简介作者及作品。2. 检查字音 篁竹( ) 清冽( ) 卷( )石底 为坻( ) 为嵁( ) 佁然( ) 参差( )披拂 俶( )而远逝 怆( ) 幽邃( ) 悄( ) 翕( )忽 青树翠蔓 ( )3.学生展示课文图画教学过程一、了解文体“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二、 自主学习:掌握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伐竹取道 水尤清洌 为坻 斗折蛇行 潭中鱼可百许头 往来翕忽 俶尔远逝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三、问题探究探究(一)1. 小组讨论互帮完成以下重点句(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 皆若空游无所依。(3) 日光下 澈,影布石上。(4)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 其岸势 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探究(二):理解课文内容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2.课文第二段作者从 哪三个角度侧面描写出潭水的清澈。写游鱼采用 结合的方法。3.课文第三段抓住了溪身和岸势的什么特点?4.第三段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5.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特点)?6.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三 、难点质疑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 一乐一 忧该如何理解?当堂检测 (一)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1水尤清洌 2俶尔远逝 3悄怆幽邃 4不可久居 5以其境过清 6斗折蛇行(二) 翻译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