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生物包括 病毒、细菌、真菌 等三类。2. 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三种类型。3. 医学微生物学包括医学 细菌学、医学病毒学、医学真菌学 4.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共6类微生物。5. 细胞因子通常以 旁分泌或自分泌 方式作用与 邻近细胞或细胞因子 产生细胞本身,也可通过 内分泌 方式作用于远处的细胞。6. 具有趋化作用的白细胞介素是 IL-8对于巨噬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TGF-。7.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反应的细胞因子有 IL-1和TNF 8. 经典激活途径的三个过程为: 识别阶段 激活阶段 膜攻击阶段。9. 补体系统的组成可分为三组: 补体固有成分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受体 10. 补体固有成份由 11种糖蛋白组成,其中分子量最大的是 C1q(C1),含量最多的是C3 11.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有: 经典途径(C1途径) 替代途径(旁路途径或C3途径)MBL途径12. 补体片段的炎症介质作用包括过敏毒素 ,趋化作用 ,激肽样作用13. 引起补体含量降低的因素有 补体成分消耗增多 补体成分大量丢失 补体合成不足14. 五类Ig分别称为 IgA、IgG、IgM、IgD、IgE,其H链分别是 、链2.I的血清型分为 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 15. 五类Ig的轻链均有两种型即型和 型。16. IgA在血清中大多数以 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以双体形式存在;而出现在外分泌液中的SIgA,则以双体形式存在。17. 基因工程抗体类型包括人-鼠嵌合抗体、人改型抗体、小分子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18. 抗原有两个基本性质是: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19. 载体是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物质。20. 人类重要的同种异型抗原是红细胞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21. 根据产生免疫应答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抗原可分为TD抗原和TI抗原_两大类。22. 根据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将抗原分为_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23. 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24. 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淋巴结、脾脏、黏膜淋巴组织25. 固有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rT细胞 B1细胞26.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和细胞因子27. 胸腺是T淋巴、细胞免疫适应性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新生期摘除胸腺的小鼠通常表现为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功能缺陷。28. mIg与分泌型Ig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比后者多一个跨膜区和一个胞内区。29. TD抗原诱导的初次免疫应答,并指树突状细胞是主要的APC30. TD抗原诱导的再次免疫应答扩增的B细胞(记忆细胞)承担抗原提呈作用。在抗原浓度低时,在其他抗原提呈细胞几乎摄取不到的情况下,B细胞是最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31. 在抗体形成过程中,识别半抗原与载体的细胞是不同的。32. 识别半抗原的是B,识别载体的是T。33. 免疫应答初期,B7与CD28结合导致T细胞激活,激活后的T细胞上调表达高亲和力CTLA-4,限制激活的程度。34. Ig类型转换在 抗原 诱导下发生,并接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35. T细胞活化至少需要两个独立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来自于T表面的TCR和CD4/CD8分子与APC提呈的MHC-肽复合物的结合(TCR-MHC-肽复合物),第二信号来自于T与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36. CD4Th1细胞发挥其效应功能主要是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表达的膜表面分子37. T细胞表面的协同受体是_CD4或CD8。38. CD4Th1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主要有_IL-2、IFN-r、TNF 等39. 致敏Tc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主要包括穿孔素、粒酶、Fas配体40. 噬菌体感染细菌有两种后果,一是毒性噬菌体增殖,细菌被裂解,建立裂解;二是温和 噬菌体不增殖,而是建立溶原性周期。41. 细菌的各种生物学性状均可发生变异,如 形态、结构、毒力、抗原性、耐药性、菌落 42. 两个性状不同的细菌之间可发生基因转移、基因重组,其方式有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原生质体融和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转导、溶原性转换43. F菌亦称雌性菌可经接合方式变为F+菌。44. 接合性R质粒的基因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子(r)组成,可通过 接合方式转移。45. 温和噬菌体可引起宿主菌基因的普遍转导和局限性转导,溶原性噬菌体可使宿主菌变为 溶原状态。46. 细菌的侵袭力包括 荚膜 黏附素 侵袭性物质。47. 依据毒性作用的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 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 肠毒素48.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可用甲醛处理制备类毒素,刺激机体可产生抗毒素 。49.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低血压与休克,DIC 。50. 内毒素是G- 脂多糖 菌细胞壁中的 脂类A成分,是由 核心多糖 寡糖重复单位 脂类A 组成,内毒素的毒性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学活性都是由体液免疫决定的。51. 抗胞内寄生菌的感染主要由细胞免疫 起作用;抗胞外寄生菌主要由 起作用。52. 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是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迟)发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慢(迟)发并发症53. 病毒在体内播散方式主要有 直接播散、血流播散、神经播散 54. 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人群个体间相互传播,包括 呼吸道、消化道、眼、泌尿生殖道、血液、皮肤等途径;垂直传播是指母子之间通过产道和胎盘传播病原体的方式 。55. 干扰素的作用是 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56. 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人干扰素由三种细胞,即 白细胞、成纤维细胞、T淋巴细胞产生,所产生的干扰素分别称为 型干扰素、型干扰素、型干扰素.其中型干扰素和型干扰素 称为 I 型干扰素,型干扰素称为型干扰素。57. 抗病毒感染需要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共同完成,但以细胞免疫为主。58. 病毒的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个体之间)(2)垂直传播(母子之间,通过胎盘,产道等)59. 病毒传播途径: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生殖道粘膜),皮肤(昆虫叮咬,动物咬伤,注射或机械损伤)。60. 超敏反应分类:I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III行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典型病理和发病机理)61. 肝细胞(血清中的C)和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组织中的C)是体内C的主要来源。62. 补体系统激活的途径:经典(传统)途径(CP),MBL途径和旁路(替代)途径(CP)。63. 厌氧芽胞梭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等革兰阳性菌等均可产生外毒素。64. 某些革兰阴性菌,如痢疾志贺菌A群?型、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亦能产生外毒素。65. 大多数外毒素在菌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胞外,且分泌机制相似。但也有存在于菌体内,当菌细胞破解后释放出来,如痢疾志贺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66.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感应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67. T细胞亚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一“红领巾”文具店开张啦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下册-沪科黔科版
- 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2012七年级下册-浙教版2012
- 西安科大·2023(李琳主编)教学设计中职中职专业课电子商务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2025滑雪教师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突发事件自救互救题库答案
- 2025年师德师风考试练习题详细题库(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南漳县招聘高中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贷款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DB15T 4201-2025阿尔巴斯型绒山羊智慧牧场建设规范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6届校园操作类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合肥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演讲与朗诵教学课件
-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
- 弗洛伊德课件
-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更新要点解读
- 2025年教师师德师风考试题(附答案)
- 贵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企业策划书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
- 智慧产业园区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