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总公司行政人事和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全套)【给力2011绝版好资料,路过别错过】
收藏
编号:38537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4M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14-12-16
上传人:万**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方**(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7.2
积分
- 关 键 词:
-
xx
集团总公司
行政
人事
以及
生产管理
制度
轨制
汇编
全套
绝版
资料
路过
途经
错过
- 资源描述:
-
X X 集团总 公司行政人 集团总 公司行政人 集团总 公司行政人 集团总 公司行政人
事和生 产管理制度 汇 事和生 产管理制度 汇 事和生 产管理制度 汇 事和生 产管理制度 汇
编 编 编 编第一 章 企业 经营方 针目标 管理制 度
一、总则
方针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科学办法之一 。 工厂为了实现本企业的经营目标
和达到工作效果 , 每年必须明确制定企业的经营决策 、 纲领和企业发展方向计划 。
方针目标实现的全过程要自上而下地建立目标 、 制订措施 、 确定制度 、 组织实施
和严格考核 , 这有利于动员企业所有部门及全体职工同心协力 , 共同做好一年的
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
二、制订方针目标的依据
第一条 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产品
品种、质量产量、利润等技术经济指标和其他要求。
第二条 本厂的中 长期企业发展规 划、现代化管理规 划、新产品开发 规划、
产品质量等级及全面质量管理发展规划 、 技术改造规划 、 生产发展规划 、 安全环
保综合治理规划及其他规划等。
第三条 国内外市场的调查 、 分析 、 预测 、 情报信息资料 ( 包括国内外同行业
先进技术平、管理水平等 ) 。
第四条 工厂的实际能力和现有水平 , 上年度工厂方针目标实施的遗留问题 。
三、方针目标编制的程序第五条 在每年初 ,由工厂各分管 厂长、工程师提出 下年度工厂目标 设想,
厂务会集休讨论,形成工厂方针目标指导思想,并由厂长下达指令。
第六条 由专人组 织,并根据厂长 指令,分生产行政 部、技术部、组 织各职
能科室提出下年度方针目标设想,并收集准备依据资料。
第七条 部门分头组织可行性分析论证,形成各部方针目标计划。
第八条 发至各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再讨论修订。
第九条 经厂务会 、工厂管理委员 会、职代会讨论审 议通过,由专人 负责按
系统图法行,在一月份编制出工厂方针目标执行图。
四、方针目标的执行
第十条 方针目标展开一定要坚持以数据说话的原则 , 目标值尽可能定量化 。
其内容一般包括品种、质量、生产能力、科研技改、企业管理、技术经济指标 、
安全环保、文明生产思想交流工作、职工福利等。
第十一条 工厂方针 要按系统图法执 行,纵向到底,横 向到边,纵横连 锁,
层层确保原则进行。
第十二条 分管副厂长、工程师方针目标展开,要根据工厂方针目标展开的
内容和自分管工作的重点,列出目标值和措施。执行方法与部门的方法相同 , 分
管副厂长 ×× 编制完成, ×× 校对,厂长批准。
第十三条 各车间、 科室方针目标执 行一般有分管责任 人、部门方针、 目标
项目、现状目标值、采取措施、检查手段、评价、总结等。
第十四条 各部门要 紧紧围绕工厂方 针目标以及分管厂 领导方针目标执 行,
结合本部门的实际 , 发动员工认真制订本部门的方针目标 , 保证工厂每个目标值
都能落实到部门和人 , 确保工厂目标的实现 。 各部门要在一月底前完成方针目标
展开图。第十五条 班组方针 目标由班组长主 持编制,要根据主 管部门方针目标 和本
班组分管工作的重点,列出产品产量、质量、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班组管理 、
思想工作等内容 、 目标值 、 采取措施 、 责任人 、 进度和检查 、 评价 、 总结等执行
标准。班组方针目标执行图要在 ×× 完成。
第十六条 各部门方 针目标执行由各 部门主要负责人主 持编制,技术系 统由
负责分管人审核;生产行政系统由负责分管专人审核,分管厂领导批准。
五、方针目标的实施
第十七条 为确保工厂方针目标的实现,工厂每年将组织两次 “ 分阶段 PDCA
循环 ” , “ 阶
段 PDCA循环计划 ” 由 “ 三办 ” 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工厂年度方针目标安排的进度
和厂长的命令制订。
第 十八 条 各 部门 要 围绕 工 厂方 针 目标 和 本部 门 方针 目 标, 认 真组 织 月度
“ PDCA循环计划 ” 每月 ×× 号前制订 下月份计划,总 结本月计划的实施 情况,
并由主管厂长检查批示。
第十九条 在方针目 标的实施过程中 ,要充分发动职员 ,调动其积极性 ,广
泛开展大型的质量管理活动、劳动竞赛活动,确保各级目标值的实现和完成。
第二十条 要建立方 针目标管理卡, 建立方针目标实施 方案,将每项目 标的
展开情况 , 实施过程中的计划 、 协调 、 检查 、 调整 、 考核等情况登记在案 , 逐步
达到方针目标管理标准化。
六、方针目标的检查诊断与考核
第二十一条 方针目标管理设立一个综合部门 , 分设一至三个主要归口部门 。
归口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工厂方针目标的组织、实施、协调、检查和考核工作。
第二十二 条 厂长组织 方针诊断是保证 工厂方针目标实施 的主要手段,在 厂长主持下 , 归口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对工厂方针目标实施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
诊断,并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三 条 厂长组织 方针目标诊断, 应在诊断前一周, 向各分管领导及 各
部门发出书面通知 ( 由计划科制定 , 厂长批准 ) , 由各部门自行检查对照 , 各分管
领导和部门主管广泛调查 、 收集情况 , 形成书面调查记录 , 做好诊断前的准备工
作。
第二十四 条 厂长方针 目标诊断会由厂 长、副厂长、归口 部门负责人、有 关
职能科室的负责人或厂长指定的人员参加 。 诊断根据方针目标执行图逐项逐条检
查进度的效果 。 先由分管领导汇报 , 后由负责部门补充 , 并解答厂长及其他人员
提出的问题 , 对于存在的薄弱环节 , 集体分析原因 , 研究对策措施 , 综合部门制
定整改措施计划,由厂长责成有关部门组织整改。
第二十五 条 根据目标 值实现的情况, 对每条目标值给予 评价并考核,明 确
落实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评价分为甲、乙、丙三级。
甲级:按目标进度要求实施,且效果较好成绩显著。
乙级:基本按目标进度要求实施、效果一般。
丙级:没有达到目标进度要求、效果较差且主要由主观努力不够所致。
第二十六 条 对方针目 标进行诊断评价 ,对甲级目标视其 难易、效果好坏 等
给予表彰奖励 , 列入年终评选的重要条件 ; 对只达丙级目标的要追究责任 , 认真
分析原因,帮助纠正,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经济惩罚。
第二十七 条 各部门的 方针目标应按计 划要求进行定期的 检查诊断,对存 在
的问题按职能分解落实。
第二十八 条 各部门方 针目标应按计划 要求进行定期的检 查诊断,对存在 问
题及时进协调、整改。
第二 章 经营 计划管 理工作 制度一、总则
第一条 计划管理工作的任务:
( 一 )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 为企业的发展方向 、 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提供依
据,制定企业的长远规划,并通过近期计划组织实施。
( 二 ) 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能力 , 签订各项经济合同 , 编制企业的年度 、 季度
计划,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工作在企业统一的计划下协调进行。
( 三 ) 充分挖掘及合理利用企业的一切人力 、 物力 、 财力 , 不断改善企业的各
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第二条 企业各级 部门的主要精力 ,应放在各种计划 的编制、执行、 检查和
考核上。
第三条 企业的计划管理根据 “ 统一领导 , 归口管理 ” 的原则 , 全厂分厂部 、
车间 、 班组三级进行管理 。 厂计划管理部是全厂计划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 , 各个
职能科室,都分别是各种专业计划的归口部门。
第四条 为保证全 厂计划工作的正 常开展,应加强综 合计划机构,提 高它在
企业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 各级有计划部门和归口部门也必须根据计划工作的要
求配备专职 ( 或兼职 ) 的计划人员。
第五条 企业计划 必须认真进行综 合平衡,坚持 “ 积极平衡 ,留有余地 ” 的
原则,不留缺口,不 “ 打埋伏 ” 。
第六条 企业的各 项计划是市场经 济计划的基本组成 部分,是企业生 产经营
活动的依据 , 计划一经下达 , 各级各部门都必须发动职员 ,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
保证计划的实现。
第七条 统计工作 是企业的一项基 础工作,是监督检 查计划执行情况 的重要
工具,应准确、及时、全面反馈计划执行情况,禁止弄虚作假。二、长远规划
第一条 长远规划是确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战略计划 , 通过年
度计划的安排逐步实现,其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 一 ) 企业产品的发展方向;
( 二 ) 企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三 ) 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技术改造方向;
( 四 ) 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将要达到的水平;
( 五 ) 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安全环保等生产条件的改造;
( 六 ) 职工教育培训及文化设施建设;
( 七 ) 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的改造和提高;
( 八 ) 能源及原材料的节约。
第二条 编制企业长远规划的主要依据:
( 一 ) 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二 ) 市场需要;
( 三 ) 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
( 四 ) 国内外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 五 ) 技术改进、引进和改善管理、提高职工技术水平以后所能提供的潜力 。
第三条 长远规划的编制工作由分管计划工作的厂长主持。计划管理部负责
汇总 、 综合平衡 , 提出总体方案和上报 。 各归口部门按规划要求负责搜集 、 整理
资料 提出 专业规 划 ( 草案 ) 。长 远规 划经上 级主 管机关 及厂 长批准 后分 年组织 实
施。
三、年度综合计划第一条 年度综合计划是企业全体职工在计划年度内的行动纲领 , 又是安排
季度 、 月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 因此 , 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和各个方面的生产经营活
动,都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
第二条 年度综合计划的制定采取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平衡的方法进
行编制,由分管计划工作的厂长负责领导,各业务归口科室按 “ 管什么业务 , 就
编什么计划 ” 的原则,根据规定的计划表式,负责编制各专业计划 ( 见附表 ) , 计
划管 理科负责 拟定编制 计划的总 进度, 组织综合 平衡于年 前一个月 上报下 达工
作。
第三条 年度综合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 一 ) 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及指导性计划;
( 二 ) 厂长提出的年度方针目标;
( 三 ) 产品订货合同和市场预测资料;
( 四 ) 长远发展规划;
( 五 ) 前期预计完成数字及本企业历史统计资料;
( 六 ) 经审定过的各种技术经济定额。
第四条 编制计划所需资料由各科室车间相互提供,任何单位都不得拒绝。
第五条 专业计划的编制,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主持,计划草案应认真听取
分管厂领导和有关车间科室的意见 , 并按规定的时间报计划管理科 。 报送的计划
必须附文字说明,经科长和编制人签章后方才有效。
四、指标管理
第一条 年度综合计划所规定的各项计划任务是通过一定的计划指标来表示
的。计划指标就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在生产经营活动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水平 。
为全面反映企业的技术经营活动 , 必须适当设置各种指标 , 建立健全企业的指标体系,完善和促进计划管理工作。
第二条 计划指标应按平均先进水平来确定 , 一般应高于上期实际达到的水平 ,
并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
第三条 计划指标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厂级指标 ( 总指标 ) 由厂部计划管理科
负责汇总 、 平衡 、 上报和下达 , 各业务科室负责归口管理 。 车间级指标 ( 分指标 )
以车间主任为首 , 组织有关职能人员负责管理 。 班组级指标以班组长为首组织工
作人员管理。
第四条 为使计划任务层层落实,计划指标必须进行层层分解,坚持谁管什
么指标 , 就分解什么指标 。 分解指标必须和总指标保持平衡和衔接 , 分解指标执
行情况按规定路线进行反馈。
第五条 厂级指标的设置,由计划管理科根据上级要求和厂内管理工作的需
要,同指标归口部门商定。
第六条 必须在当年 11 月底正式下达次年的工厂年度经营综合计划。
五、计划指标的调整
第一条 为维护计划的严肃性 , 企业计划上级主管机关及厂领导批准下达后 ,
必须严格执行,各归口部门和执行单位均不得随意修改。如确因客观原因影响 ,
经主 观努力仍 不能完成 计划时, 在有利 于调动广 大职工完 成计划积 极性的 前提
下,调整计划指标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 一 ) 厂级计划指标的调整 , 由执行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 送归口科室签署意见
后 , 经计划管理科审核报厂领导审批 , 属总公司下达的计划指标 , 还要报上级主
管机关审批,在未批准前仍按原计划执行。
( 二 ) 调整年度计划指标应提前一个季度申请 , 调整季度计划指标应提前一个
月申请,整月度计划指标应提前十天申请。( 三 ) 调整某一项计划指标 , 如需同时相应调整其他有关计划指标时 , 应一并
上报,呈请审批,以保证计划的平衡、协调。
( 四 ) 调整计划指标一律以书面批复为准 , 在未接书面批复以前 , 一律按原计
划考核。
六、计划的检查和考核
第一条 各级领导 必须随时监督检查 计划的执行情况 ,及时发现执行过 程中
的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第二条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应充分利用统计报表、会计报表、业务报表等
资料。检查计划的实际完成数,一律以统计报表数为依据。
第三条 计划的考核必须与经济责任制考核相结合。考核的计划数,一律以
上一级部门批准或下达的计划数为依据。
年度综合计划编制分工及完成时间表
序号 计划名称 编制部门 完成时间 备注
1 生产计划
2 新产品计划
3 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4 销售计划
5 物资供应计划
6 劳动工资计划
7 成本计划
8 财务计划
9 产品质量计划
10 设备大修理计划
11 房屋建筑物大修理计划
12 基建技改计划
13 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
14 辅助生产计划
15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 章 经营 计划的 制定一、经营计划的制定内容
□ 年度经营方针和年度经营目标的明确化
收集了内部及外部的资料情报后还需正确而公正地分析 , 然后列出如后表所
示的年度经营方针及年度经营目标等项目 。 倘若此目标模糊不清 , 就造成执行计
划成员认知上的差距 , 当然就无法达成真正的目标计划 。 因此 , 方针和目标必须
明确表示出来。
□ 年度计划的主要内容
依各个公司的不同,实际情况亦随之有别。基本而言,一般项目列于表 。 这
些项目每一计划均很重要,其中尤以年度利益计划是最基本的计划。
二、经营计划制定方法□ 经营计划制定程序
( 一 ) 首先,公司要了解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 要从最原始简单的获利,进
而提高到对地区社会有所贡献 , 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及提供更好的商品给消费者
等根本思想。
( 二 ) “ 恭自省 ” ,即清楚地了解并分析公司本身的优劣点,例如销售能力欠
佳,技术人员研究开发能力强等。
( 三 ) “ 观外情 ” ,了解自己公司周遭的外部环境有何变化,包含消费者习性
的改变 、 政府法令变迁 、 劳工及环保等问题是否会为公司本身创造出可能的机会
与威胁。
( 四 ) 在明 确掌握外 在环境的 机会与 威胁及详 细明了本 身之优缺 点后订 立一
个非常清楚的目标及方针,同时尽可能地数量化。
( 五 ) 明确目标之后寻找可能的执行计划方案。
( 六 ) 彻底执行计划方案。
( 七 ) 检查成果并改进。
□ 经营计划的构架
经营计划的构架则如下表所示。
做成计划 , 有一个重要的关键 , 那就是目标和对策之间的关系 。 不论何种企
业都有基本目标 , 有了基本目标便有基本计划 , 而这个基本计划便设定了各部门
或各功能的个别目标以及个别计划 。 同样地 , 有了长期目标便有长期计划 , 这可
作为年度 ( 短期 ) 目标 、 短期计划的基础 , 也可和更具体的 、 短期的目标计划相联
系。
举例说明 , 在人的行动中 , 有起床上班这个日常活动 , 而从早晨起来到公司
上班这么个简单的目标中即有起床、吃早餐、开车、找停车位、步行至公司 、 搭
乘电梯、走到座位等等一连串的行动。
这个行动可以无限制地细分 , 但是无论如何细分 , 其所有的行动均是朝向一个目标 ( 即到公司 ) 来完成的 。 某一行动 , 都是为了实行下个行动的手段 。 换句话
说,某一行动都是以下次的行动为目标的,每个计划绝不是单独或个别存在 , 通
常均以下一阶段的计划来作为目标 ( 如下图 ) 。第四 章 企业 经营计 划范例
一、某某马达厂经营计划
台湾某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 1963 年创设 , 制造电扇及吊扇等电器 。 196 5
年增设装配厂 , 开始制造马达 。 由于马达质量良好 , 具有小厂的竞争力 , 于是在
市场情况良好情况下 , 某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 1966 年改组增资为资本额 300 0
万,并迅速扩充成多角化经营。现该公司马达厂员工约有 280 人。
组织结构
某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达厂的组织如下图所示:
生产设备
该厂拥有三条生产线及三个专业加工部门。
(一)生产线
第一线 : 生产 10 马力以下标准型马达 , 拥有卷线机及输送带 , 以大量装配
方式布置生产线,尚有输送架及烤漆设备。第二线 : 生产 10 马力以下订货型马达 , 在订货不多时 , 亦挪用来生产标准
型马达。
第三线:生产 10 马力至 500马力马达,属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
(二)专业加工部门
制造一科:负责 10 马力以上及订货型马达框架、托架、转子及轴的加工 。
其设备如下表所示。
制造一科机械设备内容表
设备
名称
车床 钻床及
攻牙机
刨床 镗床 铣床 放电
加工机
磨床 平车
数量 ( 台 ) 5 8 4 3 3 1 4 1
制造二科 : 负责 10 马车以下标准马达框架 、 托架 、 转子及轴的加工 。 其设
备如下表所示:
制造二科机械设备内容表
设备
名称
车床 单能机 钻床及
攻牙机
压铸
铝机
加热炉 铣床 磨床 动力
平衡机
数
量(台)
5 7 4 2 1 4 6 1
(三)冲床科
负责所有冲片加工,其设备如下表所示:
冲床料机械设备内容表
设备
名称
高速自动
力冲床
曲柄床
力冲床
剪床 动力锯床 油压冲床 烧焊及切
割设备
数 量
(台)
1 11 1 1 2 5
市场供需预测
一般马达用作非常广泛 , 欲预测市场未来成长趋势 , 其影响需求因素甚多 。
根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金属工业研究所 1986年所作 “ 台湾地区电动机供给与
需求研究 ” 报告中有关数据,求得主要经济指标与马达需求值关系如下表所示 。
主要经济指标与马达需求值关系项目 制造业固定
资本形成
制造业
生产值
国内固定
资本形成
国内生产
毛额
国内所得
相关系数 0.9572 0.9552 0.9413 0.9355 0.9338
由上表所 示,马达需求与 所选择主要经济指 标之成长具有极 高的相关值,
表示马达需求与各指标之间随其增长而增长。但由于各指标资料来源不易获得 ,
兹以上术工技院研 究报告求得马达需求值( Y )与制造业生产值 ( X)的关系,
其回归方程如下:
Y = 3.802X- 139.548
假设台湾未来 5 年制造业生产值如下: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4
预估增长率 18% 20% 22% 25% 25%
估计生产值 559030 670836 818420 1023024 1278780
以未来 5 年制造业 生产值的估计值 ,代入回归方程式 ,可求得未来 5 年马
达需求预测如下表: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未来需求值
预测(千元)
2001648 2429888 2995160 3778838 4758435
此外,除 了台湾马达市场 外,外销方面亦应 随时注意国外同 业情况,例如
日本开发全铜板制马达 , 对市场是否会产生革命性影响 , 台湾厂家应注意技术与
新产品的开发,以免将来被市场淘汰。
拓展外销 的成败关键在于 产品是否物美价廉 ,能否在海外市 场具有竞争能
力 。 目前台湾的短处是成本甚高 , 主要因为部分关键零件由国外进口 , 来源受日
本控制,单价亦高。因此,对 10 马力以上至 100马力以下泛用马达,需要较多
的人工,可利用东南南亚或中国内陆较低廉的工资,进行拓展,以提高 10 马力
至 100马力泛用马达的竞争力。
目标设定
针对 未来市场 发展情况 预测, 参照本厂 过去 5 年市 场占有情 况,以下 个 5
年度努力目标及未来 5 年的市场占有率目标为基础 , 规划出未来 5 年年度销售目
标及年度生产目标。(一)市场占有率目标
参照本厂 过去市场占有率 增减增情况,某某 马达厂未来 5 年市场占 有率目
标设定如下所示:
未来 5 年市场占有率目标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目标 7% 7.5% 8% 8.5% 9%
( 二 ) 年度销售目标
由上表及 市场总预测可算 出未来 5 的年度销 售目标。其计算 法为同年度未
来需求值乘以市场占有率,则得下表所示。
年度销售目标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销售目标
(千元)
140 115 182 242 239 631 321 201 428 259
( 三 ) 年度生产目标
年度生产 产品组合方面, 则希望以下列目标 发展,使产品组 合结构朝高附
加价值发展,以便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
年度生产目标表
年度
马力范围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 以下( %)
1.1~5( % )
5.1~10(% )
10.1~50(% )
50.1~500(% )
65.0
20.0
8.0
4.0
3.0
62.0
20.00
9.0
6.0
3.0
60.0
21.0
10.0
6.0
3.0
58.0
22.0
10.0
6.5
3.5
55.0
23.0
11.0
7.0
4.0
财力计划
1 .财务策略
企业任何 活动,均需要财 务的后盾,所以财 务可以说是企业 内一切活动的
基础 , 而财务管理的现金及流动资金 , 更有如企业的血液 , 运行于企业的各个活
动 , 每一人角落 。 本公司财务策略以稳健为主 , 支援企业的其他活动使其无后顾之忧,尽全力于本身的方法改善和提高效率,以使企业整体发挥出最大潜力。
然而一个 企业为了在竞争 中求生存,除了靠 财务的稳健,还 是不够的,所
谓时代巨轮向前滚 , 任何事物不进则退 。 因此本公司另一财务上策略是求取最快
的发展,然而财务的稳健多少会使人初看之下认为必会阻碍发展速度。当然 , 短
期内可能会显示两相冲突 , 但长期下来是两者相辅相秉的 , 简略言之 , 财务策略
如下:
( 1 )财务结构以稳健为主。
( 2 )在稳健前提下,求取公司长期性发展。
2 .财务目标
本公司今 后 5 年的财务 目标,根据市场 预测、生产计划、 市场计划、社会
环境情况等预测结果,以及为配合企业其他功能业务,在财务策略的前提下 , 制
定财务目标:
( 1 )自有资本以不低于 40%为目标。
( 2 )纯利率以不低于 10%为目标。
( 3 )股利发放 12%至 25%为目标。
( 4 )流动比率以不低于 150%为目标。
( 5 )投资报酬以不低于 10%为目标。
3 .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 内容包括企业资 本筹集的计划和资 本运用的计划。 换言之,财务
计划 乃是为求 完成企业 的短期及 长期目 标和短期 及长期计 划而按其 所需资 金编
列而成的一种计划。其内容为 “ 以最理想而经济的方法,筹集企业所需资金 , 实
施对资金支出的管理及决定对其支出结果的评价 ” 。
财务计划依其内容,包含下列各种计划:
① 现金收支计划② 运用资本计划
③ 设备资本或固定资本计划
④ 资本结构计划或预定资产负债表
⑤ 利益计划或预定损益表
为配合前述公司的目标、政策及各部门计划,财务计划分述如下。
( 1 )现金收支计划
现金是企业每日所需食粮 , 它的来源最主要是营业收入 , 其他如变卖资产 、
出售股票、营业外收入等亦是现金来源。而现金支出主要为购买材料、设备 、 支
付工资等 。 现金通常存入银行 , 但为了日常业务的顺利推行 , 必然留有一部分当
作临时急需及购买小物品或服务这用。此种现金一般称为零用金。
( 2 )运用资金计划
公司资金 来源不易,若用 之不当不但资金所 负担利息无法支 付,而且可能
还会亏损。但为公司长期未来发展仍需继续投资。
( 3 )资本结构计划
在财务策 略上本公司财务 的首要目的是稳定 中求发展,因此 本公司成立以
来所赚取的利润,绝大部分拨存于特别公积中,以求未来发展可不必借助外力 ,
并订立自有资本率提高到 40%的目标。
二、某某水泥厂年度经营计划
某某水泥 厂为台湾水泥制 造厂家之一,建厂 生产已届 19 年,历年 平均水泥
产量为 336 400吨,最低为 318 000吨,工厂员工总额 442名,该厂的组织系统
如图所示。年度工作计划形成步骤
1 .准备阶段
1980年 10 月中旬 , 以这一年的生产实际与预测为基础 , 而对次一年作出展
望,由各部门主任向厂长提出报告。
2 .主案阶段
1980年 10 月下旬 , 由各部门主任召集科长 、 副科长 、 科专员及领班人员协
助做成部门 “ 年度工作计划 ” ,并由助理做总体整理。
3 .审议及调整阶段
1980年 11 月下旬由厂长召开会议,由科长级以上人员参加。
4 .经过一 个月充分研究后 ,于 1980年 12 月 1 日召集全 厂干部会议公布 计
划 , 参加人员为各部门科长 、 副科长 、 科专员及领班人员 , 并由领班将计划内容
告知员工。
年度工作计划内容1 . 1981年度展望
( 1 ) 市场销 售经营方面 :国内业界 对水泥需求 甚旺,销售 方面无丝毫 阻
力 。 但是公共建设属于买方市场 , 政府议价能力高 , 边际利润可能会有
影响,但总收益可能增加。
( 2 ) 公司财 务状况方面 :资金充沛 ,财务健全 ,应能充分 发挥灵活运 转
功能。
( 3 ) 国内生产设备方面 : 由于建厂多年 , 机械设备逐渐陈旧 , 在 1981年
度机械操作故障及磨损率可能较以前为高。
( 4 ) 人力资源投入方面:由于 1980年度本厂推行多项工作的管理革新 ,
强化组织功能收效频大 , 员工工作士气旺盛 , 且人力素质亦能配合生产
需求 , 惟部分现场主管虽具备实施作业的能力 , 管理水平仍需以在职训
练方式加强。
另外 , 劳动安全亦是重点之一 , 空气中尚悬浮充足微尘粒子 , 长期下来
可能会伤害现场员工健康,而部分兼职员工休假问题亦一并讨论。
( 5 ) 生产所 需原料、半 成品等供应 。因西部矿 源已竭,东 部采矿区的 积
极开发应加紧进行。
( 6 ) 其他影 响生产活动 的外在因素 ,如环保问 题、夏季的 限电问题等 会
导致生产成本趋升。
2 . 1981年度工作方针及目标
( 1 ) 积极推行目标管理 , 发挥总体生产效率 , 以生产水泥 50 万吨为目标 。
( 2 ) 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能力。
( 3 ) 秉持 “ 诚信负责 ” 之厂训, 发挥 “ 创造生产 ” 、 “ 生产创造 ” 及 “ 以
厂为家 ” 的公司文化。
(以下为各部门工作计划)
3 . 采运部门工作计划( 1 ) 开采矿石并运送至厂区总计 50 万吨。
( 2 ) 炸药用量较前 5 年平均需求减少 8%以上,以减低成本负担。
( 3 ) 尝试新式阶段开采法开采矿石,节省人工费用。
( 4 ) 控制运石矿车运转时数,节省燃料油量。
4 . 制造部门工作计划
( 1 ) 石灰石轧碎量 , 调和土干燥量 , 主料 、 熟料 、 水泥的生产量及水泥包装
发货量如表所列示。熟料的详细月生产如表所示。
目标:熟料总生产量 485000 吨,水泥总生产量 500 000吨
单位:吨
名称
月份
石灰石
轧碎量
调和土
干燥量
生 料
生产量
熟 料
生产量
水 泥
生产量
水泥包
装发货量
1 51 000 3 500 65 000 42 100 41 300 42 000
2 61 000 3 200 61 000 39 300 40 000 36 000
3 56 000 3 300 49 000 34 200 37 000 39 000
4 60 000 4 500 67 500 41 500 41 000 43 000
5 62 000 3 600 65 000 41 500 47 000 46 000
6 59 000 3 400 62 000 40 400 37 500 39 000
7 52 000 3 200 59 000 37 900 41 500 41 000
8 94 000 3 000 64 500 41 400 42 000 38 000
9 62 000 4 200 66 200 41 900 42 500 40 000
10 67 000 4 400 66 000 41 800 43 500 45 000
11 66 000 4 300 67 000 41 800 43 500 44 000
12 69 000 4 300 67 000 42 100 43 500 47 000
合计 719 000 44 900 751700 485 000 500 000 500 000
注: 1.一号客预计 3 月份:
2 .二号客预计 7 月份:
3 . 转其他停机事项在各月之间随停机时及产量
4.( 1 )在 3 月份清楚地降出口转换。
( 2 ) 充分运用人力及发挥组织机能 , 雨季减少契约工 30 名 , 员工加班妥
善控制以减少加班费 10%。
( 3 ) 生产用燃煤、电力和燃料油节省 3%。( 4 ) 控制旋窑燃料及减少停窑次数。
( 5 ) 改善配料使易于烧成。
5 .质量管理化验部门工作计划
( 1 ) 开质量管理训练班 2 班,计 40 名。
( 2 ) 检验仪器采购,计分析仪 10 台。
( 3 ) 成立 Q C C 三班。
( 4 ) 专题研究:熟料烧成度对质量影。
6 .总务部门工作计划
( 1 ) 由会计 部门拟订 “ 成本中 心 ” 制度, 用以评核各 部门工作效 率,强
化 “ 减低成本 ” 目标。并由其成果引导 “ 利益中心 ” 施行。
( 2 ) 加强物料管理,减少库存物料以免积压资金。
( 3 ) 改进采购,以合理价格购进适合质量要求物料。
7 .工务部门工作计划
( 1 ) 确立机械预防保养制度,制定预防保持养卡片如下表:
( 2 ) 明订各月份机械整修计划。
( 3 ) 研究旧有配件的修理并尽可能利用可用废料,以节省费用。
( 4 ) 尽可能缩短修理机械临时故障的时间。
8 .人事制度革新计划
( 1 ) 年初, 即行成立人 事部门,推 行人事制度 合理化并综 合管理员工 福
利措施事项,以及处理员工申诉问题,此外与工会联系亦为工作要目 。
( 2 ) 以点数 法施行员工 “ 工作评 价 ” 制度, 确立合理薪 金制度,此 项办
法预计 7 月 1 日实施。
( 3 ) 建立合 理的员工奖 惩制度,每 月选拨优秀 员工 3 名公开 表扬其工作优异事迹,作为其他员工楷模。
( 4 ) 已届退 休人员分批 办理退休手 续,其职位 招考青年新 秀担任(合 于
退休 60 岁规定者共 32 名 。 )
9 .员工训练工作计划
( 1 ) 运用在职训练基金,设立职调教室举办下列训练。
① 领班训练 20 人:二班次
② 电工 20 人:四班次
③ 操作工 100人,四班次
( 2 ) 训练内容定为:
① 公司文化教育
② 专业知识
③ 预防保养标准操作法
④ 标准操作法
( 3 )对各单位主管利用各种聚会施以教育。
( 4 )遴选科长接班人参加各种职训班次,学习新科技技能,使其返厂后学
以致用及担任厂内训练班讲师。
三、某某公司年度经营计划
“ 某某 ” 是一家创 业即实施计划经 营的模范公司,他 们在集体合作求 成功
的口号下培养人才,计划经营,如今成长为一坚实企业。
“ 某某 ” 的年度计划叫做 “ 某某事业集团计划 ” , 是长期事业计划中的年度
计划。他们是确实实践了计划的一家模范企业。
年度计划的制作程序1 .准备
每年,通 常都是在 9 月,根据 该年的实绩与预 测,结合对次的度 的展望,
由各部门主管的总经理提出报告。
2 .指示方针
总经理根据该项目展望,于每年 10 月指示次年度的方针。
( 1 )拟案
由现场的股长、科长协议拟案( 11 月中 ) ,在财务部综合整理。
( 2 )审议、调整
11 月中,由科长以上主管审议、调整。
( 3 )决定
总经理做过半个月的充分检查后,于 11 月底做出决定。
长期计划概况
1 .事业集团计划的基本观念
( 1 )依照事业集团的规模,筹措长期资金。
( 2 )拟订长期人才培育计划。
( 3 )规划升迁渠道,使员工有升级的机会。
( 4 )发布与实施
因每年一月份进入此事业年度 , 所以 12 月中需将全部计划印刷完毕 , 向全
集员工发表,以取得全公司员工的共识与向心力。
2 .长期计划的修正
本年度是 经济的大转变期 ,因此某某公司亦 斟酌年度计划, 准备大幅调整
其未来五年的长期计划。
3 .经营的基本方针( 1 )某某公司是制造名牌运用用品的公司,必须承担起流行指导任务。
( 2 )某某公司要增进顾客的利益及对顾客服务,以此为社会服务。
( 3 ) 某某公司要尊重员工的幸福 , 尊重每个人的成长 , 按能力支付高额工
资。
( 4 ) 某某公司要通过对顾客服务和增进员工的福利 , 求得公司成长 , 并迈
向业界的领导地位。
第五 章 企业 经营方 针管理 制度
一、经营方针管理基础
□ 经营方针与企业活动
1.经营方针是建立企业形象的基础
在企业活动中 , 经营方针所处的地位 , 如图所示 。 制订计划时 , 将经营者要
建立的企业形象地溶入经营方针中 , 在公司内明示予全体员工知晓 , 以推动整个
企业活动。否则,企业活动即处于漫无目的、自由随意的状态。
2.经营方针是企业活动的全部总合
为企业活动及经营方针的关系图,经营分析可以说是实施计划和控制结果的
实际业绩分析 。 经营方针明确地手册化后 , 这类分析的结果即出自于事实的评断 ,
对一欲经营成功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经营方针是经营方针 , 经营计划是经
营计划 , 实施活动是实施活动 , 经营分析是经营分析 , 每个部分分别独立 , 清清
楚楚 , 这几个项目巧妙地结合运用 。 如此一来 , 企业的各项活动即可紧密地结合
在一起,成就一个成功的企业。
□ 基本经营方针和年度经营方针
1.基本经营方针基本经营方针的特点如图简单明了地列示出来 , 经营方针是企业最基本的思
考方向文化 , 涵盖了基本文化 、 行业政策 、 人事政策等基本政策 。 历经漫长时间
亦不改变的事业政策加以明示出来即基本经营方针。
2.年度经营方针
年度经营方针必须是非常具体而且容易了解的 ( 见图 ) 。
举例而言,下面的几个方针均是相当具体化的。
(1)下年度经营环境的因应原则 ( 因应方针 ) ;
(2)下年度需达成的利益原则 ( 利益方针 ) ;
(3)下年度需达成的损益原则 ( 损益政策 ) ;
(4)下年度需达成的销售原则 ( 销售方针 ) ;
(5)下年度需达成的生产原则 ( 生产方针 ) ;
(6)下年度需达成的工作原则 ( 工作方针 ) ;
(7)下年度需达成的资金运用 ( 资金方针 ) ;
(8)下年度需达成的人事原则 ( 人事方针 ) 。□ 年度经营方针的分类
经营 者所负的 一项重大 责任是 确立经营 方针并彻 底公布通 知,然 后明确目
标,加以计划化,组织化,并付诸实行、检查、评价。
那么,经营者所必须明确公布的方针是什么呢 ? 那就是:
① 经营的基本方针
② 制品政策的利益方针
③ 价格政策
④ 推销方针
⑤ 信用政策
⑥ 流通政策
⑦ 财政政策
⑧ 生产方针⑨ 资本政策
(10)人事方针
(11)劳务政策
(12)教育方针
(13)成本方针
大体上即是如此 , 其中心重点在于总括经营者处理经营的基本方针 , 以及利
益方针与制品政策。再从另一观点,即从人、物质、资金等因素来看,则为:
1.关于 “ 人 ” 的方针
若说 “ 我们要实施尊重人格的经营 ” ,或说 “ 事业决定于人的因素,因此,我们公司要努力培养人才 。 ” 这种话,等于是空口说白话。因此,我们必须具体
而明确地说 “ 本年度的员工薪资方针 , 是要提高 ×× %(或是 ×× 元 ) ” , 或说 “ 全
体员工数目以 ×× 名计算 , 依照年度计划所达成的业绩 , 将在年度中 , 从一般员
工中提升 × 名于管理职位 ” 等。有关人的方面的主要方针事项有:
(1)干部的数目、报酬、任免的方针
(2)有关权限与责任的方针
(3)有关赏罚标准的方针
(4)明确表示有何求之于员工的方针
(5)有关员工的薪资、录用、提升、退休、人事等方针
(6)有关各种制度、组织、管理的方针
(7)有关福利、保健、教育、训练的方针
(8)表明对经营者经营的态度
(9)有关全公司的主要例行事项的方针
2. 关于 “ 物 ” 的方针
这类方针的最重要事项是 , 有关自己公司所经营的商品 、 制品 、 服务等的政
策 。 秘诀是要简明地推出 “ 甲制品年度销售额必须达至 ×× 亿元 , 乙制品决定于
年度内废止 , 丙制品须于边际利益率平均 48%的前提下制订销售计划 ” 的具体方
针。
总之 , 任何企业都须依赖其所经营的商品 、 制品以及服务 , 然后才能收获利
益 , 其发展也只有经由制品 、 商品 , 而后才有发展 。 因此 , 我们可以说 , 现代的
企业 , 只有倾力经营本身的商品 、 制品与服务之后 , 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 若说人
是运用物质、金钱,使之产生价值的一种存在,那么,物质就是金钱的变体 , 金
钱就是衡量物质价值的尺度。总之,有关物的主要方针,就是制品的方针。
综合言之,有关物的方针就是:
(1)有关销售方针的① 明确公示制品政策
② 制品销售价格的方针
③ 制品的利益方针
④ 销售费用方针
⑤ 销售方法方针
⑥ 销售促进方针
⑦ 销售组织方针
⑧ 销售量、销售金额方针及收帐方针
⑨ 市场调查以及市场产品别占有率的方针
(10)公共关系政策方针
(11)有关处理退货与纠纷的方针
(12)有关产品的生产方法,或是外制品、采购品的外制方法、采购方法等的
方针
(13)有关销售相关方面事项,以及其调整方针
(2)有关制造方针的
① 生产品种方针
② 生产方法方针
③ 有关质量的方针
④ 有关成本的方针
⑤ 有关销售与生产相关事项的方针
⑥ 材料的调度方针
⑦ 生产能力 ( 机械、人、外制 ) 与年度生产量⑧ 设备的方针 ( 包括保养与投资 )
⑨ 技术的方针
(10)研究开发的方针
(11)库存的方针
(12)提高生产率的方针
(13)有关损失的政策方针
(14)有关损害赔偿处理的方针
(15)厂外订制 ( 外制 ) 或外购的方针
(16)作业的方针
(17)管理的方针
3. 关于 “ 钱 ” 的方针
(1)总资本纯益率与销售额纯益率以及总资本周转率等利益率方针
(2)利益额及其处理计划目标的方针
(3)如是采取利益分配制的,那就是有关其目标的方针
(4)若是采取附加价值政策的,就是工资,工资分配率,附加价值额方针
(5)综合损益的方针 ( 以利益方针为主体 )
(6)运用资产的方针 ( 资本政策 )
(7)金融政策
(8)信用的方针
(9)特别方针 ( 设备投资、研究开发费、广告宣传费、教育费等的方针 )
(10)整顿收集情报体制的方针
(11)运用资金的方针
二、年度经营方针的项目年度经营方针项目一览表
与 “ 人 ” 有 关
的经营方针
( 1 )员工任免数与薪资等有关的方针
( 2 )权限、责任、组织、职能等有关的方针
( 3 )表扬及奖赏等制度使赏罚分明的原则等方针
( 4 )每人可创造的纯益,附加价值,每人设备装备力等有关的方针
( 5 )招募、采用、晋升等人事相关的方针
( 6 )对员要求的方针
与 “ 物 ” 有 关
的经营方针
( 1 )商品开发及商品结构方针
( 2 )库存相关方针
( 3 )采购相关方针
( 4 )质量相关方针
( 5 )设备投资等相关方针
与 “ 财 ” 有 关
的经营方针
( 1 )总资本利益率的利益方针
( 2 )利益分派相关方针
( 3 )附加价值及损益平衡点相关方针
( 4 )损益及价格有关方针
( 5 )资产运用及金融信用等有关方针
决 定 经 营 方 针
的要点
( 1 )参考过去的实绩分析结果
( 2 )相关利益团体的意见收集
( 3 )参考各种情报及调查资料
( 4 )开会研讨
三、年度经营方针的制定
□ 制订年度经营方针的各方面思考
年度经营方针的制定 , 需要各方面的思考 , 特别是在今日多变的经营环境下 ,
的确 有必要仔 细地审视 所有会影 响企业 的外部因 素,并作 为定位计 划的参 考依
据。
国内的经济景气状况 、 金融形势 、 税制改革 、 令的修订等均会影响到企业的
生存 , 而技术的革新方向亦是相当重要 。 举例言之 , 超导体新材料的发明 , 公司
本身即要常常思考因应的对策。经营方针的制定,要从 HOW TO DO(如何去做 ) 开
始到 WHAT TO DO(要做什么事 ) 。
□ 制作年度经营方针图的要点将有可能影响到经营环境的要项如金融形势 、 法令修改 、 国际形势及求才状
况等加以整理 , 最后综合制定成年度经营方针 。 最后的结论 , 即经营方针的内容
置于图形中央 , 而将各种经营环境变数列于四周 。 经营环境的变数有金融形势如
何 , 技术革新状况如何 , 本公司该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 , 销售的状况 , 人事的概
况等均一一整理排列出来 ( 如下表所示 ) 。
根据这些位于周围的经营变数分析,最后即可制定位于中央的经营方针了 。
为加强读者的了解,特举一制成实例作为参考。第六 章 企业 基本经 营方针 范例
一、通通公司基本经营方针
日本通通公司 , 不仅是日本境内首屈一指的陆运公司 , 同时也是享誉全世界
的巨大陆运公司 。 日本通通公司的发展基础是大和精神 , 现在且来看看这以大和
精神为中心的基本方针。
日本通通公司的基本方针是 “ 我们的话 ” 、 “ 我们的信条 ” ( 如下表 ) 。 过去日
本通 通本着这 一方针, 实施第 六次的第 二 “ 大和 协调 ” 三年 计划 ( 自 1964 年 至
1966 年 ) 。该公司 在 1955 年以前, 并不很得意。其 经营的现代化与发 展,是实
施六次下列计划之后,才明显进步起来的。
我们的信条
项目 社会篇 公司篇 自己篇 家庭篇
1 日本通 自觉 起来 吧!输 送工 我们的工作 , 在于 要 自 觉 身 为 日 本 做一位 优秀的日通 作是 社会 生活的 经济
发展的基础。
为顾客提供服务 ,
为社会提供贡献 。
通通人之光荣 , 为
建 立 日 本 通 通 风
纪而努力。
本通通 人吧!做
一位优 秀的家庭
人吧!
2 大和
精神
向货 主、 业界、 社会
表示协调的成果。
以 彻 底 爱 公 司 之
心 , 创造协调协力
之成果。
快 乐 地 打 招 呼 是
大和精神的序言 。
惟有家 庭圆满才
是大和 精神的基
础。
3 秩序 我们 大家 要率先 遵守
社会秩序。
努 力 确 立 日 本 通
通 的 秩 序 和 输 送
的秩序。
遵守公司章程 , 共
同 努 力 维 护 公 司
秩序。
好公司 风纪培养
好员工 ,好家庭
养育好子女。
4 同心
协力
同心 协力 ,建立 良好
的社会。
加 强 公 司 内 部 部
门之联系 , 以强化
组织。
增进彼此之了解 ,
巩 固 日 本 通 通 经
济圈之合作体制 。
公 司 发 展 之 关
键,系 于员工及
其家属。
5 协同 货物 输送 之事故 ,是
日本 通通 之耻辱 ,社
会的损失。
为 达 成 公 司 之 目
的 , 我们要协同努
力。
须 与 同 业 者 沟 通
思想 , 以收业界协
调之成果。
不要隐 瞒家中之
一喜一 忧,须开
诚布公商量。
6 态度 员工 全体 均须成 为诚
实的推销员
须 随 时 留 心 诚 实
的 勤 务 态 度 与 礼
节。
须养成服装整洁 、
态度严肃 、 言词明
确的习惯。
笑脸是 工作岗位
上与家 庭中的礼
节。
7 任务 作为 一位 社会人 ,首
先必须尽到义务。
深 知 一 己 的 行 为
能影响全公司 , 故
必 须 达 成 自 己 的
职责。
认 真 接 受 富 有 知
识 技 能 的 日 本 通
通人之指导教育 。
须负起 在家庭中
之领导 责任,用
心教育子女。
8 计划 实施 有计 划的输 送作
业。 以尽 为顾客 服务
之责任。
制订周密的预算 。 公 司 的 发 展 路 径
是长期经营计划 ,
请 为 自 己 制 订 长
期目标。
预算是 生活的规
矩,请 设计没有
浪费的生活。
9 实行 奠 定 在 社 会 上 的 信
用 , 有约即必须履行 。
工作须积极地 , 有
计 划 、 有 效 地 实
行 , 以 图 扩 大 营
业。
研究创意 , 提高科
学的特性!
怨为家 庭失和之
祸源。
10 反省 时作 反省 ,俾有 益于
社会之进步发展。
分析预算之出入 ,
及 时 矫 正 以 便 实
现预算。
每 天 反 省 自 己 是
否谦虚 , 对待顾客
是否诚实 , 对待同
事是否有信义等 。
须宽待 人,严律
己。
11 改善 努力 研究 社会经 济,
以 求 改 善 体 制 与 构
造。
提 高 成 本 意 识 以
求 工 作 之 改 善 与
合理化。
勤 免 读 书 是 你 本
身的财宝 , 你的智
力 努 力 是 公 司 的
财产。
是否任 何地方都
无差错 ,请再作
一次检查吧。
12 教养 努力 读书 累积待 人接
物之 经验 ,其能 成为
优秀的社会人。
努 力 学 习 公 司 的
业务。
贯 彻 初 入 公 司 时
之赤诚之心 , 才是
员工应有的态度 。
须不断 地积累知
识,提 高自己的
教养。
13 道义 社会 人应 有的道 义,
是由 发挥 对公共 之关
系而产生。
为报答股东 , 增进
员工之福利 , 完成
公共使命 , 须使公
须有雅量 , 并须学
习宽容的精神。
一个人 的力量是
很薄弱 的,但团
结 的 力 量 就 大司 长 期 的 安 定 和
发展。
了。
14 道德 健全 的社 会成长 于富
有道德的大地上。
严 正 而 迅 速 地 实
施信赏必罚。
互 相 尊 重 人 格 以
求 收 获 公 司 内 和
气的果实。
充满爱 情与敬意
与亲切 的家庭是
人生的安乐窝。
15 友情 怀抱 纯洁 的友情 ,世
上没 有比 友情更 美好
的东西。
领 导 促 成 业 界 之
大和精神之协调 ,
并改善体质。
为朋友分忧 , 并互
相合作。
创造与 邻人和睦
相处的环境。
16 诚实 诚实 是联 系感情 的链
子, 让这 链子遍 布于
全社会吧。
以 诚 实 与 笑 脸 待
客而努力工作。
以 “ 一百奉承不如
一个诚心 ” 为信条
而接待顾客。
惟有诚 实可增加
百倍的努力。
17 责任 做一 个日 通人言 行必
须要能负责。
须 为 工 作 感 到 光
荣与责任。
你的最重要责任 ,
就 是 达 成 预 算 的
责任。
对日常 的琐碎事
情也要 能负起责
任来。
18 报恩
与服务
报恩 与服 务经由 人与
人之 关系 可为社 会带
来和谐。
货 物 是 不 言 语 的
顾客 , 须抱感谢之
心郑重处理。
营 业 活 动 须 以 顾
客 至 上 之 心 为 顾
客服务。
须感谢 今天一天
家人平安无事。
该公司的第一次至第六次经营计划的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次计划:健全财政的一年计划 —— 1952年
第二次计划 : 合理化的三年计划 —— 1953年至 1955年 ( 以 90 亿元的退职资
金实施人事整顿 )
第三次计 划:安定化的二 年计划 —— 1956年至 1957年 ( 制定自主 预算,确
立独定预算制 ) 第四次计划:高度化的三年计划 —— 1958年至 1960年
第五次计划:大和协调的三年计划 —— 1961年至 1963年
第六次计划:第二大和协调的三年计划 —— 1964年至 1966年
第七次计划:第三大和协调的四年计划 —— 1967年至 1971年
日本通通的 “ 我们的话 ” ,是他们经营的基本方针。另一 “ 我们的信条 ” 则
是日本通通人的行动方针。
二、厚生公司基本经营方针
我们的话
彻底负起运输的使命,以报社会的信赖;谋求业务的改善 ,
以发展公司气运;保持健全的身心,营造明朗的生活。
日本通通公司厚生化学公司,战后迅速成长为大企业,并向海外发展。但在 25 年前 , 业
务恶化 , 经过积极努力的重建 , 厚生是战后发展起来的企业 , 现在正受到严酷的
考验。
“ 以决积水于千仞之谷的速度,积极开拓新领域 ” 。具有此一方针的厚生化
学,当他克服难关之后,前程究竟如何呢 ? 这是很引人注目的事。不过,这里只
想根据其方针之三 S 精神 , 研究面临考验期的厚生化学的创业精神 。 该公司于扩
大之余,遭遇了如此的困境,但愿能本着原始创业精神,安然渡过这一难关。
□ 厚生的方针
厚生化学的公司方 针是: Service(服务 ) , Speed(速度 ),Superiority(优越
性 ) 的三项,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三 S 。
三 S 精神
· S e r vic e
以塑胶制品,为增进社会福利而服务。
· S pee d
以决积水于千仞之 谷的速度,积极开拓新
领域。
· S u pe r i or i t y
以最佳的组织确保最高的质与量。
□ 三 S 精神的宗旨与意义
这里且列举厚生制定三 S 精神的宗旨以及三 S 的详细意义 。 这是在日本某短
期大学人事部会里 , 对全日本 400家 ( 大企业 200家 , 中小企业 200家 ) 企业作经
营方针的实态调查时,该公司所提出的说明内容。1 .制定的宗旨
塑胶是一门新产品 , 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 将其开发之后 , 可以增进社会
的福祉,这一开发工作是厚生所应负起的责任。
因此,厚生公司要阐明事业所应走的方向,抱着崇高的理想迈进。
2 .所谓三 S
厚生 公司 合并前 的名 称为积 水, 三 S 与该 公司 徽章有 关, 而徽章 上的 三 S
则代表与公司因缘极深的水字 , 且与创设当初 “ 积水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的公司
名称有关 。 “ 积水 ” 一词出自中国 《 孙子 》 一书 , 《 孙子 》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
兵书 , 《 军形篇 》 第四有 “ 胜利者之战民也 ,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谷者 , 形也 。 ” ( 胜
利者之用兵作战,就像放千仞深的大溪水一样,是力量的表现 ) ,积水一名,就
是由此而来的。
三 S 精神也是以积极的创意研究与开拓精神为主干 , 自创业以来就一直被当
作积水的传统。
( 1 ) Service
厚生的所谓服务 , 意在实现服务的理想 , 所以很重视企业的社会性与公共性 ,
因为它要借助塑胶事业,为增进社会大众的福祉而贡献力量。
( 2 ) Speed
这是以积水的传统为基础而追求更高更好 , 提倡积极与开拓精神 。 Speed的
宗旨是正确 , 坚强 , 新颖 。 其对此领域的开拓 , 并不止于此制品 , 此市场的开拓 ,
还包括技术的开拓与人才的培养 ( 资质的启发 ) 。
( 3 ) Superiority
Super也可以当作 Best, 是以尽最大的力量为宗旨 。 其目标是要成为业界最
高领导者,其组织则意图建立和睦相处的体制。
三、德诚公司基本经营方针德诚公司是机械制造业中的电子进出口厂商 , 年营业额约 50 亿 , 资本额 3.5
亿,从业人员 186名,有制定长期计划的习惯。
德诚公司年度经营方针
去年销售额达成率 为 104%,利益计划达成率 为 107%,增加
的收益是相当精彩的实绩确保 , 对各位员工专心一意的创意功夫
及勇于向目标挑战的毅力深感谢意。
这个辉煌的实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成果,今年度,有下列 5
大方针,请全体员工持传统的精神努力完成。
第一方针:每人每月人事费提高 10%以上。
第二方针:耗用成本占销售额比重在 40%以下。
第三方针:分别独立各商品及部门的收益及费用。
第四方针:附加价值提高至 15%以上。
第五方针:流动比率提高 5%,自有资本率提高 3%。
□ 公司经营方针
1 .继续加强开发活动,蓄积经验。
2 .有效运用行销情报,提高销售预测能力。
3 .重整生产管理活动,确保交货期以维护信誉。
4 .预防不良发生,落实 TQC活动。
5 .有效调整采购机能,确实掌握有利料源。
6 .加速人力资源规划,做好人才培育与发展。
7 .推动幕僚职责明朗化,贯彻人人有 “ 产品与顾客 ” 的观念。
8 .唤起危机意识,以 “ 使命感与一体感 ” 重建德诚人之信心与荣耀。
9 .发扬劳资融洽的优良传统,共同塑造敬业和谐的环境。□ 重电事业经营方针
1 .积极提高生产技术,定期检查及改善生产设备,追求省力化、省人化、
合理化,以获得永续的竞争力。
2 .强化产销应变弹性体制,确实发挥生产管理机制,以满足市场需要之三
要素 —— 质量、交货期、成本。
3 .深入掌握市场需求变化,提高销售预测精确度,以供正确决策。
4 .落实 QC 活动,并建立 “ 下道工序是顾客 ” 的正确观念。
5 .建立灵活的采购体系,提高外包管理能力,适时供应适质、适量、适价
的资材,支援生产。
6 .唤起危机感、使命感,并排除本位意识,做好纵横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建立全员的一体感。
□ 家电事业经营方针
1 .发挥家电事业组织机能整合效果,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及顾客需求。
2 .运用行销策略规划及区域战略,强化销售渠道,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建立市场情报及客户资料体系,掌握市场动态,以提高销售预测能力。
4 .积极与市场顾客结合,提高品牌形象。
5 .提高服务层次及扩大服务网,追求 “ 彻底服务 ” 的目标。
6 .落实开发管理制度,强化开发能力及质量,以培养自主开发能力。
7 .重整质量管理活动,贯彻人人有 “ 产品与顾客 ” 的观念。
8 .加强料源开发及采购机能,提高成本竞争力。
9 .做好纵向沟通、横向协调工作,建立全员的一体感。
□ 资讯事业经营方针
1 .充实行销规划能力,健全行销组织。2 .加速人力资源规划,做好人才培育与发展。
3 .强化国外采购机能,掌握关键料源。
4 .贯彻开发管理,发挥产品小组机能,把握新产品上市契机。
5 .积极建立国内外 “ 销售及服务 ” 据点,维系顾客良好关系。
6 .力行产品保证,以提高信赖度。
7 .推动幕僚职责明朗化,贯彻人人有 “ 产品与顾客 ” 的观念。
8 .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促进全员团结与和谐。
第七 章 企划 管理部 门工作 责任制 度
一、综合信息中心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 职务
( 一 ) 在厂长领导下 , 贯彻政府关于“开发信息资源 , 服务社会建设”的精神 ,
有目的地组织收集 、 整理 、 分析 、 传递 、 研究 、 处理 、 贮存厂内外有关改革和经
营管理科技进步 、 群众生活 、 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综合信息 , 为领导决策和各部门
应用服务。
( 二 ) 根据 《 工业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 要求 , 负责归口管理全厂计划统计 、
经营销售 、 生产调度 、 物资供应 、 财务管理 、 劳动人事 、 教育卫生和工作等各方
面工作所形成的档案,并积极组织档案编研,主动为领导和群众提供利用。
( 三 ) 负责组织开展经济技术情报工作 , 为工厂制定经营决策和产品开发方案
提供依据。
( 四 ) 组织搞好科技资料图书选购 、 收藏 、 介绍工作 , 为提高工厂科学技术素
质服务。( 五 ) 归口管理全厂照相器材。
( 六 ) 负责组织协调全厂信息 ( 通讯 ) 网络的工作。
( 七 ) 负责组织制 ( 修 ) 订综合信息管理制度。
( 八 ) 积极组织开展重大信息的调研活动 , 努力办好信息刊物 , 不定期召开信
息发布会,及时向厂内外传递、发布有关信息。
( 九 ) 积极参加行业 、 地区及国家经济技术信息网络活动 , 搞好信息的协作和
交流,不断提高工厂信息管理水平。
( 十 ) 逐步开展对外有偿信息咨询服务活动。
( 十一 ) 逐步发展与国际上的信息联系。
( 十二 ) 完成厂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职权
( 一 ) 有权组织信息员收集厂内外各方面的信息。
( 二 ) 对所辖信息工作岗位有检查督促权。
( 三 ) 有权代表工厂参加行业和地区经济技术信息网络活动。
( 四 ) 有权组织开展综合信息调研活动 , 组织召开厂内信息发表会 , 主持编撰
《××信息》刊物。
( 五 ) 有权向全厂各单位索取有关信息资料,督促按期整理交缴档案。
□ 职责
( 一 ) 对收集、整理、传递、贮存发布的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 二 ) 对所辖信息岗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 三 ) 对照相器材管理不善,造成丢失、损坏、影响工作负责。
( 四 ) 对档案信息资料保管不善,造成丢失、损坏和失密、泄密现象负责。
二、计划管理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职务
( 一 ) 贯彻执行上级各项方针政策 , 在分管副厂长领导下 , 坚持以搞活生产经
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组织制订企业中、长期规划。
( 二 ) 根据国家计划 、 市场需要和企业内部条件 , 按照尽可能满足用户需要和
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组织编制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综合计划。
( 三 ) 负责对厂长任期目标的管理 。 组织制订工厂方针目标 , 并负责层层展开 、
控制和评价。
( 四 ) 负责主编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并按时下达组织落实。
( 五 ) 根据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综合计划 , 组织有关归口科室制定各项经济技术
计划指标,综合平衡后下达,统一管理。
( 六 ) 在分管副厂长领导下,组织召开全厂经营活动分析会。
( 七 ) 负责综合统计。归口管理全厂的统计工作,统一管理全厂的统计报表 、
原始纪录,按上级规定编报统计报表。
( 八 ) 检查和考核各项技术经济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 , 参与重大技术改造和技
术组织措施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 九 ) 负责工厂对外横向经济联合的统一管理工作。
( 十 ) 完成厂部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
□ 职权
( 一 ) 有权监督 、 检查各部门对经营综合计划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执行完成
情况。
( 二 ) 有权要求各单位按时提供编制计划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 三 ) 根据厂长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有权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
诊断和评价,以保证厂长任期目标的实现。( 四 ) 对各单位提供的计划方案有审核 、 调整 、 综合平衡权 。 根据生产经营的
实际情况,对工厂年度计划有权提出修改、调整的建议。
( 五 ) 有权要求各单位及时编制各种统计报表 ,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 有权监督
“统计法”的贯彻执行。
( 六 ) 有权参加上级召开的有关会议,参加工厂内部有关经营业务的会议。
( 七 ) 有权代表工厂进行横向联营事务洽谈。
( 八 ) 有权要求各单位提供有关计划 , 对外报送的各种专业计划必须通过计划
科审核。
□ 职责
( 一 ) 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科学性 、 预见性及下达的及
时性负责。
( 二 ) 对未按厂长任期目标要求及时编制工厂年度方针目标并进行检查 、 诊断
和落实负责。
( 三 ) 对报送的各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责。
( 四 ) 对签署的有关计划、文件出现差错负责。
( 五 ) 对所编制下达的计划 , 因综合平衡不周 , 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影响全
厂生产任务和完成负责。
( 六 ) 对横向联营协议事前调查分析不够 、 参谋不当 、 条文考虑不周 , 造成失
误负责。
三、综合计划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表
主要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经
济
指
标
1.总产值
2.利润
3.产品品种数
按月或季考核。超额加分,未完成扣分。
同上。
按月或季考核,实现品种数增加加分,完不成计划扣分
1.编 制 企 业 的 长
远规则
编制企业的长远规划时 , 与国家长远规划衔接的不够或没有认真
地组织编制,应付差事等扣分。基
本
职
责
2.编 制 企 业 的
年、季度计划
没有或少编制企业的长远规划扣分。
编制计划时,既缺乏调查研究,又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认真讨论 ,
计划指标不结合实际扣分。
计划虽已编制,但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和有利因素考虑不周 , 计
划太保守,调动积极因素不够扣分。
通过生产实践的验证 , 计划指标过于冒进 , 虽已做了最大的努力 ,
但仍然完不成计划,经分析确属计划不周造成任务完不成扣分 。
厂年度计划,推迟下达时间扣分。
计划内容不全扣分。
季计划推迟下达时间扣分。
3 .编制企业生产
技术财务计划
编制生产技术财务计划时 , 只注意上级的要求 , 而忽略了结合本
企业的实际情况 , 计划编制过于冒进或过于保守 , 或只强调本企
业的利益,忽视或没认真遵照上级的要求或有关规定扣分。
生产技术财务计划项目不齐全扣分 , 组织全厂各有关单位编制生
产 、 技术财务计划时 , 由于组织协调 、 综合平衡不够 , 相互不衔
接,出现一些漏洞扣分。
生产 财务 计划 在实 施中 调查 研究 不够或 遇到 难题 没及 时进 行组
织协调,采取措施不利,视其情节扣分。
4 .技术经济指标
管理
编制经济技术指标没经各单位讨论,或对各科室情况了解不透 ,
情况估计不足,计划指标偏高或偏低扣分。
经济技术指标下达不及时,拖期过长而影响完成扣分。
只做到了统计数字的汇总和上报 , 没有进行分析 , 没找出完成指
标的薄弱环节,或提出的改进措施不利扣分。
汇总上报的统计资料不及时,或统计数字有错误扣分。
各车间考核指标未按时下达扣分。
未经常深入车间或班组搞调查研究 , 对各车间班组情况不了解或
了解不够扣分。
5 .综合统计 全厂统计报表既无统一编号 , 也无固定的格式 , 各单位随意更改
或变更统计报表格式,没有加以说服和制止扣分。
全厂各种记录没统一管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齐全扣分。
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报表上报时间拖期扣分。
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报表中,统计内容不全扣分。
职 能 结构 的 企 业 组织 机 构 设 置模 式实行 垂直功 能型管 理的企 业组织 机构设 置模式事业部分权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模式第二 章 企业 组织设 计原则
一、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一 ) 管理跨距 ( 控制界限 ) : 受单位主管直接有效地指挥 、 监督部属的能力限
制。
1.最适当的管理跨距设计并无一定的法则,一般是 3 ~ 15 人。
(1)高阶层管理跨距约 3 ~ 6 人。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