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f a c t mi c h ae l m u l k 盯 i so n eo f th cm o s t i m port ant s o d o l o gi stin s o ci o io gy o f 5 幼 enti fi ckno w l edge(s s k ) . h ei s th efo und erandth eacti v ep r a c t 1 t i o ner o f th e p ro gr amm eo f 压s courseanal ysis ( d a ) , w hi ch i s th eo n c o f th em o st诵pon ant s t r a t egic rese ar c hsi t esins s k . h e m ake gr e atc o n trib utio n s toth e d eve1 o p m ent o f thi sfi e l d . t 卜 l sp a p 比p r o vi d es acom pr chens iv eac c o u n t o f h ow andw hy mu l k 盯, 5 a p p ro a c htoth e s o d als tu d i eso f 骊enc e h aschang e dovert i m e . mu l k a y b e g anhi s so d o lo gi 司 anal ysiso f s d encou n d erthe p eisp ec t i v e o f cultu r a 】 i n t e rp r e t a ti o n i n the e ar l y d a yso f l 9 7 0 s ,th entu medtod ai nl 9 8 0 s , and i n hi s l at erwerks, h e p re fe 盯 ed the n ew li t er a ry fo rms . thed aa p p r o a cb w as o f gr eat 加port a n c einmu l k ay, 5 resea r c h c are气即d th er e fo re , a crit i c ali n t r o d u ctiono f th em i s th e k eys ec ti o n o f this p aper . b y re adin gmu l k ay, s coret exts , this p a p erpoin tso utth e con t e x t abo utw h y 明d h o wmu l k a y usedhi s d i st i n c ti v e me th ods , and c o l刊 m entso n th d r adv ant a g e s aj l d th ed i s adv antages . b esi d es , thisp a p er tries to 五 n do ul th ere l a ti o nsh i pamo llg m u l k ay, s d aa p p r o a 电 the d ap er s p ec t i v e i n l i n gui s ti cs , and s s k . the c o n tri b u ti o n o f m ul k a y , s a p p ro a c h认l l al sobe s t r e s s ed. inthe l as t p art o f this p aper, s ever a l i s s u e s a b o utmu l k 盯, s d aapp roa char e d i s cus s 记. t 五 er e are 介 ws tu d i esonth e s s kand y 。 了l i tt l e re vi ew about mu lk ay, s works at th e p r e s ent t i m e inc hi n a . b y i n t r o d u c i n g m u l k a y , s d aa p p ro a chcom p r e h e n s l v e l y, 面s p aper侧shth atm o reattent i o n w o u l d b e gi v entoth e d aand the s s k ab s t r 日 ct wo f d s:mi c h鸽i mu l kayd i s cou s eanal ysi s ( d a )n ew l i t era tu r e soc i o l o gyo f s d e n t i fi c kno w l edg e ( s s k ) 南 于 卜 大 学 学 位 论 文 电 子 版 授 权 使 用 协 议 ( 请将此协议书装订于论文首页) 论 文 马 尔 知 肠 释 啥 话 献析 研 旬 系本人在 南开大学工作和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己 通过论文答辩. 本人系本作品的唯一作者 ( 第一作者),即著作权人。现本人同意将本作品收 录于 “ 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 版与印刷版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而引起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 负。 本人完全了 解 南开大学图书馆关于保存、 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同 意 南开大学图书馆在下述范围内免费使用本人作品的电子版: 本作品呈交当年,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文摘浏览以及论文全文部分 浏览服务( 论文前1 6 页) 。 公开级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于提交1 年后, 在校园网上允 许读者浏览并下载全文。 注:本协议书对于 “ 非公开学位论文”在保密期限过后同样适用。 院 系 所 名 枷 、周 恩 幕 嗒 有 嘴 卿 李 陶 作 者 签 名 : 丙畴 学 号 :立 1 汤f 尸 弓 ? 之 日 期 : 沙 刁 年 于月切 日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高 、吞 , ) 年 于 月 , 夕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密时间:年月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两 5 年 ( 最长5 年,可少于5 年) 秘密1 0 年 ( 最长1 0 年,可少于1 0 年) 机密20年 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 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禹 喃 孙 ) 年f月 ) 日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第一章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2 0 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社会研究 ( s ocials tu d l esofs d ence)不仅在理论 上日新月异,而且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研究方法,比如主要由默顿学派创始 并运用的引文分析、内容分析、科学计量学等,主要由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创始 和运用的历史考古、 参与观察、 文本和话语分析等。 其中, 话语分析方法( di s cour se an al ys isap p ro a c h ) 原本是语言学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也被引 入了 科学知识社 会学的研究,并且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重要研究纲领之一。科学话语分析作 为科学社会研究的新纲领与新方法,既丰满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羽翼,又拓展 了话语分析在科学社会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路。 第一节话语分析及其影响 在传统语言学里, “ 话语” ( di s course) 通常被视为一种规则明确、意涵清晰 而确定的言说。而每个学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研究侧重对其具体概念的界定可 能有所不同.比如,有人将其定义为句子组合的使用,强调其分析单位和功能; 有人将话语解释为作为过程的语言,强调其动态本质;也有学者认为话语是一 种讲话方式、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同时也是某一话语社区的行为方式、交际 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且 话语 分析 (dis co ursc an al ys is , d a ) 则是 语言 学的 一个新领域, 兴起于 20 纪五、 六十年代, 至70年代发展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 80年代以后得到了繁 荣发展。对于 “ 话语分析”的概念目 前仍有争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语言观念 和理论侧重对其进行过界定,如有学者认为话语分析是对自然发生的连贯的口 参见范宏雅 “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 山西大学学报 ,2 003 年第6 期,第97页。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头或书面话语的语言分析;有学者认为话语分析是对句子用于交际以 完成社会 行为的研究;还有学者认为话语分析是一种社会分析方法,揭示人类如何理解 彼此的话语。但归纳起来,对话语分析的定义一般都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话语 分析是对超句单位结构的静态描写;二是话语分析是对交际过程意义传递的动 态分析2 。 话语分析学科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阶段、 起步阶段和兴盛阶段。 2 0 世纪5 仇 6 0 年代, 话语分析初现端倪,出 现了 话语分析这个概念, 并基本廓清了 其定义、 任务和对象。此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哈里斯 ( 乙 h arns),韩礼德 ( m.a. k halli d ay), 塞尔 (j . searle) 等. 哈 里斯从成 分分布的 角 度研究 话语结 构, 韩礼德重视句子的主位结构,这些话语分析的创史人最初的关注点是句子,分 析单位也是句子。 而到了6 0 年代, 塞尔等人开始研究语言问题尤其是言语行为, 改变了话语分析学科的发展方向。 2 0 世纪7 0 年代是话语分析的起步阶段。 在理论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计算 机语言学等的共同影响下,以及语言哲学家对语言行为和会话蕴涵的关注,使 语言的 研究 远超出了 句子的 范围。 这一时期出 现了 许多 文章和专著, 3 对语 境、 回指、替代、照应、衔接、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比 较深入的探讨, 使对语言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句子的范围内。并且,这一时期的话语分析也突破 了 传统的语法分析,用一种更加宽阔的视野讨论问题。徐赳赳指出,此时的话 语分析 “ 加进了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变异、言语行为、会话、独白、篇章结构、 交际活动、认知和语境等新的概念。这段时间的研究为80年代话语分析的发展 2参见范宏雅 “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 山西大学学报 .2 003 年第6 期,第97页. 这一 时 期 影 响 较 大的 著 作 和 论文 集 有1 . l 比 1 姗 的su p 口 曰 招 扣 曰 侧 习97 0) ,丫 助丙k 的s o m e as p 戈 匕 。 几戈 t g 口 m m 州1 9 7 2 ) 和 介万 t and c o n t 既叹 1 9 7 7) ,wlabov 的1 n ,昭 e i n 出 el 朋erc i 州1 9 7 2 ) ,j 名 in c l 幻 r 和 m. c 例lthard 的to切 ar d s ananal ys is of以期“ 招 刊 1 975), 5 . p 咖6 和h . 形 . 5 份主编的s tu di oin护n 沈 t c 门 印 m a 戊 1 9 7 4 ) 。 j . 5 尸 以 涌主 编 的1 飞 沉 t v s s 翻 t . ce : b as i c . qu酬on s 时几 况 t l 认 四 1 叫1 9 7 8 ) 等. 参 见 朱 永 生, “ 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 外国语 ,2 003 年第3 期,第44 页。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打下了良 好的 基础” . 4 话语 分析的 这些研究 进展 既是多 学 科共同 影响的 结果, 同 时,由于对语言研究范围的拓展、研究内容的丰富,也为话语分析被其它学科 广为借鉴提供了条件。 20世纪50年代开始话语分析进入了兴盛阶段, 它在这个阶段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首先,话语分析的队伍空前壮大,人员的分布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和澳洲; 第二,话语分析创办了自己的学术刊物t e x t ;第三,出现了更多的学术文章、 专著和论文集。 5 这些专著和文集分别讨论了 话语分析涉及的学科领域、话语的 诸多方面、话语与对话研究,以及话语分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我国的话语分析研究开始于2 0 世纪7 0 年代,80年代以后发展得也比较迅 速, 出 版了 一批专门 论著与文章。 这些成果可大致归为理论探索和经验研究两 类。 理论探索的成果主要有陈建祥的“ 话语分析基础理论的衍变” 、 7 许家金的“ 从 结构和功能看话语分析研究诸方法” 、 9 廖美珍的“ 目 的原则, 与目 的分析 语用话语分析新途径 ( 上、下) 等。 这些文章专业性很强, 从语言学角度对话 语分析的某个方面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讨论,如陈建祥将话语分析的几种基本理 论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每种方法的性质和优缺点。许家金按照重视结构和重 视功能对话语分析的诸流派进行了归类和比较,揭示了结构主义导向和功能主 义导向的方法对研究产生的影响等。而廖美珍则把哲学上的目的性原则用于言 呜 徐赳赳, “ 话语分析二十 年”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995 年第1 期, 第, 5 页. , 有 代 表 性 的 有 : m . h o l卿 ist 和c . 鲡的仆。 以 a l哈c l m aglnation ( 1 9 吕 1 ) , 几ocb ea u 脚n 由和w 肠。 5 1份的劫 i n tr 浏u ctionto te x t 断 n 四i s i i cs(i 9 s 1 ) ,qb r o wn 和gvul e 的以 sc o u 倪na l” is( l , 8 3 ) , 以 及 v 明则k 主 编的 四 卷 本的h an d 伙 ” k of川 sco峙 冉 刃 司 四城 19 85 ) . 参 见 朱 永 生 , “ 话 语 分 析 五 十 年: 回 顾与 展 望” . 外国语 ,2 003 年第3 期,第4 5 页。 6 影响比 较大 的 专著 有: 王 佐良 和丁 往道的 英语文体学引论 , 秦秀白 的 文休学概论 , 黄国文的 语 篇分析概论 ,程雨民的 英语语体学 ,胡壮麟的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 张德禄的 功能文体学, ,申 丹 的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朱永生主编论文集的 语言 语篇 语境】等.参见朱永生. “ 话语分析 五卜 年:回顾与 展望” , 外国语, , 2 003 年第3 期,第45页。 7 陈建 样, “ 话 语 分 析 基 础 理 论的 衍 变” , 盐 城 工 学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 2 00 5 年第3 期 , 第59页 至 第 6 1 页。 . 许家金, “ 从结构和功能 看话 语分析 研究诸方法: 解放军外国 语学院学 报 , 2 明洲 ”年3 月第2 期, 第. 页全第5 页。 ,赓美珍, “ 目 的原则即与目 的分析 语用话语分析新途径” , 修辞学习 , 2 005 年第4 期, 第5 页至第 ! . 页。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语行为和言语活动分析,提出新的语用学原则,探究语用分析的目的分析模式, 用于扩宽话语分析的研究思路.经验研究性成果有阎光才的 “ 中关村普通人的 日 常生活 活在中关村 的叙事文本解读与话语分析” 、 。 黄艳的“ 校园幽默 话语分析” 、 1 1 刘静的“ 边界轮与话语整体可理解性 微型学术讲座话语分析” 等。 2 这些 文章应用某种具 体的 话语分 析 理 论对互 联网 上的 论 坛里的 贴 子、 欧美 国家校园幽默、留美学生学术讲座等话语材料进行了深入分析。 目前,话语分析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研究队伍,并且按照国家和地 区形成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特色,如美国的话语分析研究强调人们在自 然状态下的交际,研究语言事件的各种类型,不强调建立结构模式;而英国学 者则受到功能主义的强烈影响,主要遵循结构语言学的标准。就实际应用而用, 话语分析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分析本国语言,如 丫 aziz对阿拉伯语的分析、 k. l 剐 旧 br e c h t 对法语的分析、 我国学者廖秋忠等对汉语的 研究等。 话语分析学科发 展的另外一个主要特点是其应用逐渐趋向于研究实用价值较高的领域,如研究 新闻报导的结构、制作、理解,分析教科书、新闻报导、对话等话语类型所表 现出的认知现象、种族歧视现象等.另外,早期的研究一般集中于书面语,因 为受到环境、技术、设备等因素影响,口 语研究难度较大,但近年来对口语的 研究也逐渐深入。并且,对口 语的研究往往是综合性、跨学科的,这也充分体 现了 话语分析的发展趋势. 3 通过对话语分析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这个学科有两个主要关注 点,一是语言的篇章结构,二是社会情境中的语言使用。话语分析是一个跨学 科的领域,既广泛吸收了其它学科的经验,其它学科也试图将话语分析的方法 10阎光才, “ 中关村普 通人的日 常生活 活在中 关 村 的 叙事文本解读与 话语分析” , 重 庆社 会 科学 . 2 005 年第4 期,第103 页辛第1 09 页。 黄艳, “ 校园幽默话语分析” , 中国西部科技,2 沉 巧年第6 期,第75页至第76页. 刘静, “ 边界轮与话语整体可理解性一 微型学术讲座话语分析”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 005 年, 月第4期,第6 页至第11页。 ”徐 赳 赳, “ 话 语 分 析 二 十 年” , 外 语 教 学 与 研究 , , 1 99 5 年 第1 期, 第14页 至 第20页 .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为我所用。 朱永生4 指出 : “ 话语 分析一开始就与 语言学 有着十分密切的 联系, 无论是理论框架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受到了理论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语 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的影响。此外,话语分析还从社会学、人类学、 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吸收了许 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话语分析从一开始就是一门交 叉学科” .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侧面试图揭示话语结构特征和内在运行规律, 使话语分析日 益成为语言学中一个包罗万象的研究领域,很多从事语言学之外 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们试图把全部社会科学纳入话语分析的范围当中,从而 拓宽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 事实上,话语分析从一开始也没有完全限定在语言学的范畴内。正如巴赫 金( m . m. b a khti n ) 所说, 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 话语” 本质上是 “ 活” 的而 不是 “ 死”的,它的范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 一部作品 ( 即文本) ,甚至无形的舆论等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 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实际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是在说话和听话,而是在听真 实或虚假,善良或丑恶,重要或不重要,接受或不接受等等。话语永远都充满 着意识 形态 或生活的内 容 和意 义。 ” . , 话 语分析也因 此受 到 诸多 人文和社 会科学 领域的学科的青睐,如历史研究、性别研究、传播研究、社会问题研究、文学、 心理学研究等都借鉴或使用了话语分析方法。 比 如, 20 世纪70年代开始,话语分析被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受到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实验法被认为是心理学唯一正统的方法。 但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出 现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实证主义统治心理学的局面逐 渐瓦 解了 , 话 语分 析方 法也 越来 越受到重 视。 陈玉娟 6 指出, 在心理语言 学研究 “朱永生, “ 话语 分析五 十年: 回 顾与展望” , 外国 语 , 2 003 年第3 期, 第43页至 第50页. 1,巴 赫金, 巴 赫金全集第5 卷,钱中文等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 版社,1 9 98年,第416 页。 i陈玉 娟, “ 话语 分析: 心 理 学 研 究 的 一 种 新立 场”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哲 社 版 ) , 2 创 拓年 第6 期, 第11 3 页至第1 16页。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领域、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研究领 域、心理治疗领域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心理学家应用话语分析方法批判现 代心理学的弊端,呼唤对语境的重视,并要求反思和重构心理本质、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重点、研究目的。话语分析方法对于修正现代心理 学的不足、促使心理学回归人类生活、促进其本土化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用。 又如,文学与语言结合的最为紧密,对话语分析的使用也最为活跃。有学 者认为,话语及其言说方式中确实存在着源于种种文化因素的规范和限制,而 在文化阐释中却没有语言的维度,就会因为语言分析的缺席而在默默无言之中 将批评家的阐释置于令人信疑参半的地位。也就是说,文学的文化阐释一旦失 去了语言分析的支撑,会使自己陷入言不及义的窘境,文学批评会因此丧失自 己应有的视野和品性。因为如果缺少具体的话语分析,批评对文本的阐释便有 可能带上过于浓重的演绎色彩,批评家的解释和判断很容易给人留下只是源于 个人感受的 印 象。 竹 在社会性别研究领域, 话语分析也受到了高 度的重视。咚新 8 曾指出, “ 在 性别研究领域使用话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深入地分析话语对性别气质的建构 过程.在性别研究中,话语分析的重要性在于揭示日常生活的两性互动如 何作用性别气质的产生,话语如何使男性拥有权力、女性变得顺从的过程.话 语性别分析有用词分析、叙事分析和对话语表达中权力关系的分析。 一 对性 别化了的话语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研究两性在互动中的沟通关系,还可以呈现两 性的权力关系。一方面,在几千年的男权文化统治下,女性是一个无声的或沉 默的群体,因为己 有的男性语言系统不包括并且也不能被用来叙说女性的生活 17孙 文 宪 , “ 话 语 分 析 : 文 学 言 说 中 的 文 化 选 择 语 言 批 评 方 法 论 之 一,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学版) , 2 以 旧年11月,第39卷第6 期,第59页。 比终新, “ 话 语 对 社 会 性 别的 建 构” , 浙 江 学 刊 , 2 00 3 年 第4 期, 第2 12页 , 第2 16页 .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用词、妇女话题、妇女参加谈话等内容的分析可 以再现女性的生活经验,揭示压迫女性的机制以及可能的行动策略。 ” 第二节科学社会研究的方法论转向 科学社会研究在上个世纪末的最重要的发展,是试图复兴知识社会学的研 究传统。早期知识社会学的 代表人物, 如爱弥尔 涂尔干 ( e m i l 。 d 盯 油 e 面) 、 卡 尔 曼海姆 ( k arlmann h d m ) 和马克思 ( k arlmarx ) 等,虽关注知识的社会来 源和社会性质并提出 “ 知识的社会决定”命题,但他们所说的 “ 知识”仅限于 非自然科学知识。他们都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独特的认识论地位,不在知 识社会学的考察范围之内。而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 则主要关注科学体制产生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 行,在科学活动的规范结构、科学奖励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 同样不涉及对科学知识本身做社会学研究.这种状况直到科学知识社会学于 20 世纪7 0 年代兴起之后,才得以改变.科学知识社会学试图扬弃知识社会学和科 学社会学这两个研究传统,把探讨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生产机制作 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兴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体制社会学虽都是科学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它们的指导思想、目的和方法迥然不同。长期以来,社会学一直将自己定位 为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力图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并获得客观知识。 科学社会研究在默顿学派的实践中,也是科学主义取向的.默顿曾经十分赞赏 普赖斯提出的“ 科学的科学” (s d enceofs d e n c e ) 纲领,因为在普赖斯看来, 所 谓 “ 科学的科学” 就是用科学的 方法研究科学。科学知识社会学则不同。由于 科学知识社会学关注对科学知识的内容做社会学说明,并且假定科学知识与其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他知识一样是社会建构物,因而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被弱化甚至取消了。反映 在经验研究中,科学知识社会学更关心揭示 “ 实际科学的真实实践” ,凡是有助 于实现这一研究目标的方法,无论是科学的还是文学的、定量的还是定性的, 均可借用。实际上,科学知识社会学更偏好于运用那些非正统的甚至非科学的 研究方法,正好呼应了其离经叛道的科学观。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如民族志、 话语分析这样的方法都被引入了其科学社会研究的实践。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取向还受到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西方社会科学哲 学的 所谓“ 语言 学转向” ( l in guist i 。 turn ) 的 影 响。 现代语言学 对语言实 在论的 论证为将文本作为研究本体提供了理论凭据; 波普尔( k arir a i m und pop e r ) “ 三 个世界”理论将文本世界与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并列,使历史哲学思维从二维 扩大到三维; 拉康 ( j acqu esl a-can ) 将实在、 符号和想像称为 人类现实的 三大 领域,引 起了 人们对文本的广泛关注; 后期维 特根斯坦 ( lud w in g w itt g en s 俪n) 的语用学,揭示了语言的文化创造能力以及语言游戏与生活世界的关联:伽达 默尔 ( h 一 gg adamer) 的解释学更是将语言视为世界观, 视为人类认识和理性实 践的普遍场所。这种对语言、文本、叙事、修辞、解释的强调,或所谓 “ 语言 学转向” ,不仅改变了 传统语言哲学的观点,也改变了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 础,即,语言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 ,不仅使用语言交往的人们不能把 对方的语言作为客观来认识 , 而且把交往中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家 也不能把它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无论普通人还是社会科学家,面对语言 就意味着进入交流和沟通 , 就一定要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由 此获致的不是 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际之间的理解与共识,捕获到的是不断创造着 的意义。 语言学转向对当代社会学的影响,可以从利科 ( p aul ricoeur )等人的解释 学社会学、哈贝马斯 ( ju 毗en h ab erln as)的交往社会学、布迪厄 ( de pi erre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b o urdi eu) 的反思社会学、 福柯( m i che l f o u c ault ) 和利奥塔( j e an一 f r an c o i s lyo t ard ) 等人的后结构主义社会学中清楚地看到。 其试图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在主体间关系中理解社会现象的努力,也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得到共鸣。对于 科学知识社会学家而言,科学家的话语不只是传递信息的介质,其本身就负载 着大量科学一社会的信息,科学家的文本应作为与科学家行为同等重要的事项 进行深入研究.他们认为,“ 分析科学家的文本和话语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与 研究科学知识本身只有次要关系的事情。相反,科学家的文本和话语实践是整 个科学实践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知识的社会性质 ( 至少有一部分)就隐 含在这些文本和话语之中。 ”19 很多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如柯林斯、夏平、伍尔加、林奇等从不同角度科 学文本给予过解释和评价。夏平是批判编史学的主要人物,使用历史分析方法, 但在其著作中专门关注过科学家的表述问题,指出公认的 “ 无私利性” 、 “ 有条 理的怀疑主义”等科学规范其实是科学家通过语言和修辞营造出来的假象.柯 林斯( h.m .c olli ns ) 是经验相对主义纲领的代表人物,曾 将科学家的文本划分类 别,提出 “ 权宜性论坛”和 “ 构成性论坛”的说法,指出科学家的语言在平时 和在学术论文中的区别。而实验室研究者林奇使用常人方法论的文件方法描述 科学家的行为过程,还专门分析过磁带录音对话。另外的实验室研究者拉都尔、 伍尔加使用文学铭写的隐喻描述实验室生活,把科学家看成与人类学家一样从 事文献阐释活动。而伍尔加还通过分析诺贝尔演讲辞得到了这种文字形式的特 点和功能、如何使人们感到客观和可信。这些讨论对于启发思路、探索新方向 是有益的,但是,科学文本只是这些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研究中的一个侧面,由 于各自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所限,没有持续、深入地讨论下去。 其实,从林 奇使用常人方法论的文件方法开始,科学知识社会学已经开始吸纳话语分析的 方法。文件方法的完善既是社会学研究的一种创新,也是话语分析学科的一个 19赵万里, 科学的社会建构 ,天津: 夭津人民出 版社, 2 002 ,第2 47页。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重要进展。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文本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更加全面 的借鉴和使用语言学方法。 第三节马尔凯科学社会研究的三个阶段 在科学话语分析的兴起和发展中, 米歇尔 马尔凯( m e c h a e l m ul kay) 是一个 核心人物。马尔凯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约克学派的领军人物, 话语分析纲领的主要发起者和实践者。他长期从事科学社会研究,在大量的经 验研究中逐渐将话语分析与对科学家行动和信念的研究结合起来,创造出一套 独特的方法对科学家的话语进行有效分析,使文本在科学社会研究领域成为一 项新的重要内容。马尔凯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其文本和话语分析 被认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三大研究纲领之一。 按照研究进路的不同,马尔凯的学术发展可以明显的分为三个阶段:传统 的文化解释阶段、 科学话语分析阶段和新文体形式阶段。 20 20世纪70年代之前, 马尔凯处于对科学共同体进行文化分析的阶段,此时他的主要立场是,“ 描述科 学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吸收、重新解释和更新的动态的社会过程 科学不应该被当作是一个有特权的社会学例子,不应把它与其他文化成果领域 区分开。相反,应该尽一切努力去研究科学家如何受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并 说明 科学 文化成果与其他 社会生 活领域之间的复 杂的 联系” 。 21 在这一阶段, 马 尔凯的研究主题是科学是否具有纯粹客观性、科学知识是否完全价值无涉、科 学知识是否与科学家个体和社会因素无关。马尔凯对英国的一个射电天文学小 组和美国一个研究氧化磷酸化问题的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访谈,根 据访谈记录和与这些研究相关的文本资料对科学活动的规范、科学家间的交流 ,这种划分方法也是马 尔凯 对自 己 学术生涯的划分 方法, 参见马 尔凯: 科学社会 学理论与 方法 , 林聚任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伽 巧年.第3 一12页. 2 , 马尔凯, 科学与知识社会学 , 林聚 任等译,北京:东方出 版社, 2 00】 , 第158 页.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方式、科学社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等问题给出了社会学角度的解释。 但是,在整理大量的经验资料的过程中,马尔凯越来越感到科学家对某一 事件的描述和解释都不是统一的。科学家们对某一事件的描述和解释是多变的, 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不同的科学家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不同,即使是对一个领域 历史的介绍,不同的科学家可能给出不同版本的历史,对同一个实验,科学家 们可能给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即使是同一科学家,在不同的情境中也可能对同 一问题给出不同的说法.如果科学家的话语如此多变,那么怎么能根据某一科 学家在某一时刻在某一情境中给出的访谈内容推导出关于科学共同体整体的普 遍性规律呢? 访谈资料是个体的、多变的,没有代表性,不能用于推论总体。 于是,马尔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放弃了传统的文化解释,转而使用探索 话语分析的方法。此时,他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科学社会运行的普遍规律,而 是寻找科学家的多样性话语存在的规律,发掘这些话语反映出的科学社会的信 息。 通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科学家的话语实践,马尔凯进一步发现,不 但科学家的话语是多变的,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语言,社会学家的 话语其实也是多样的.与自 然科学家一样,社会学家面对同一材料,同一研究 对象,可以做出多种多样的解释,得到千变万化的结论。社会学家的解释变化 与采用的研究范式、个人利益、研究倾向 相关,社会学家对科学家话语的分析 也没有优先性。社会学家反思科学家话语的同时,不能不反思自己的语言使用。 马尔凯因此进一步开创了新文体形式,来以 解决研究中的反身性问 题。 “ 我从而 希望这类对话性的文本,最后可以为s s k长期存在的与自 身相关的困境提供一 个有效的实际回应。换句话说,一旦跳出了科学文本的狭隘形式,似乎就有可 能提出关于这个世界的社会学议题,而不再掩藏这些议题具有社会建构特征这 一观点。当然,这种文本形式使作者不再声称要去揭示一个真正的社会世界的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本质。但社会学家不愿放弃这个本质上非社会学的假定,此假定长期以来成为 了学术进展的主要障碍。简而言之,多声音的文本看起来提供了 这样一种文本 形式,它形成了一种理解的社会概念,此概念与s s k的知识的社会建构基本观 点相一致,也与它所强调的我们可以在社会世界中获得许多不同的认识方式相 一致。 ” 22 第四节本文的研究目 标和研究内容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科学社会研究,特别是新兴的科学知识社会学 的研究兴趣持续加强.有关爱丁堡学派的 “ 强纲领”及科学争论研究、科学民 族志及实验室研究,已有不少学者给予较为深入的研讨。相对而言,关于科学 文本与话语分析却一直鲜有专门的研究。只有在 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 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 “ 从话语分析到反思性: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 新趋向”以及 “ 科学社会学五十年”等著作或文章里,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对马 尔凯的话语分析方法的讨论. 2 3 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 理论和实践的全景式叙论,其中也包括了对马尔凯等人的科学文本和话语分析 纲领的介绍和评述。这是目前国内对马尔凯及其科学话语分析工作所做的最为 全面深入的讨论, 概括了科学话语分析的目 的、特征和意义。但由于作者是在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总体背景下,将科学文本和话语分析作为一个亚纲领来处理, 因而未能就马尔凯等人如何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开展经验研究做具体的展开。本 文的初衷正是要在该书的基础上,对马尔凯的工作和科学话语分析方法做更为 22马尔凯, 科学社 会学理论与 方法 , 林聚任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 馆, 2 1) 拓 , 第10页. 2 3 赵万里, 科学的社会建构 ,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 002 , 第2 42一 2 79页; 林聚 任, “ 从话语分析到 反思性: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 自 然辩证法通讯 ,2 007 年第2 期,第55页至第161 页。 朱可曼, “ 科学社会学五十年” , 李传实、马亭亭译, 山 东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04 年第 2 、3 、4期。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深入具体的研究。 “ 从话语分析到反思性: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这篇文章中 有一部分专门介绍马尔凯的话语分析研究,讨论了话语分析方法与反身性之间 的关系。该文将马尔凯作为建构主义者, 指出马尔凯使用话语分析方法的背景 是他认识到了科学家的主体地位,他们的活动具有社会与境性,认为科学知识 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这使他开辟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同时也 指出,马尔凯的研究不足是对这种建构的具体过程及其话语表达机制等问题没 有进一步解决。文章概要说明了马尔凯话语分析方法发展的历程,主题是对科 学知识社会学与反身性的关系的讨论,对于帮助理解马尔凯的反身性很有帮助。 但是内容简洁,只能点到为止。 科学社会学五十年也对 s s k不同的文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将马尔凯的 研究作为其中一种,认为马尔凯及其合作者的主要工作也是说明科学家对自己 工作的多变的解释与说明。文章指出,现在概括科学家对同一研究说明的易变 性程度与导致不同易变性程度的条件尚为时过早,现在说什么导致了经验主义 和权宜性的话语形式也为时过早,但这将是话语分析研究日程中的一条重要内 容。 这些著作和文章是国内少有的关于马尔凯的研究,它们指明了马尔凯理论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领域的背景,概括了马尔凯话语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也各 自 总结了马尔凯话语分析方法的特色与意义。 但是由于关注的主题不同,这些 著作和文章总结了马尔凯工作与他们兴趣点相关的一部分。 . 本文将结合以往的 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介绍与评价。 本文的研究目 标是: 1 .通过批判性解读马尔凯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成果,尤其是集中体现他的话 语分析方法和新文体形式方法的著作,探究马尔凯话语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讨论他为什么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以及后期转向新文体形式的原因; 2 . 深入分析马尔凯的话语分析方法如何使用,有何特色,并比较他各个阶 段研究方法的关系,比较马尔凯与科学知识社会学其它流派的主张,以此全面、 深入地呈现马尔凯的话语分析方法; 3 归纳马尔凯的话语分析方法与一般的话语分析的殊同,并讨论在科学社 会研究中使用话语分析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其对科学社会研究和话语分析 学科的贡献。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首先,介绍话语分析学科以及科学社会研究对话语分析方法的借鉴; 其次,详细介绍马尔凯对话语分析方法的运用;详细介绍新文体形式的运 用,并探究其与反身性问题的关系: 最后,归纳话语分析方法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贡献和对话语分析学科的贡 献,并指出马尔凯的话语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本文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文献法。阅读的文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背景文 献,包括话语分析学科、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当代社会理论的一些相关著作;第 二类是马尔凯的核心文本,特别是与科学话语分析有关的著作和论文:第三类 是关于马尔凯科学话语分析工作的评论性文章.阅读的话语分析学科专著有乔 纳森 波 特 ( j ona th anpott er ) 与 玛 格丽 特 韦斯雷尔 ( m argar et 研 /e t h erell) 合著 的 话语和社会心理学 , 布迪厄的 言语意味着什么 , 安贝托。 艾柯 ( u m b 日 rt o e co) 和斯特凡 柯里尼 ( s te fan c ollini)的 诊释与过度淦释 , j amesp aul g ee 的 a n ln trodu c 而n to d 行 c o urso a n a lysis.乃 eo 尽a n d meth o d, m al co lmco ul th ard 的 anln tro山cti 口 n tod lsco u rs 。 肋a lysis 等, 除了 专著外,阅 读了 大量的 相关论文, 主要有范宏雅的“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朱永生的“ 话语分析五十年: 回顾与展望” ,陈建祥的 “ 话语分析基础理论的衍变”等。通过对这些专著和文 第一章 导论:话语分析与科学社会研究 章的阅读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话语分析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这个学科的主要研究内 容、方法。为了解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情况,主要阅读了赵万里的 科学的 社会建构一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卡林 诺尔一塞蒂纳 ( knorr- c etin a k arin d )的 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等专著, 这一部分阅读的论文比较多,如刘鹏的 “ 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评析” ,m 弗里 德曼 ( mi chael 示曰 m an)的“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哲学任务” , 郑华秀的“ 后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此外,还补充阅读了一些当代社会理 论和后现代社会理论方面的著作,如利奥塔的 后现代社会报告 、陈晓明主编 的 后现代主义 ,布迪厄的 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 等。 马尔凯的专著和论文是阅读的重点。马尔凯著作甚丰,文本的写作主要挑 选了马尔凯三个研究阶段的代表性著作以及后期的总结性著作,对于他的论文 只是粗略的浏览.这一方面因为马尔凯的专著最为集中和充分的体现了他的理 论观点和方法论主张,另一方面因为马尔凯的部分论文与其专著是同一题材的, 重点论述了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主要内容和方法与其专著是相似的。对于马 尔凯的早期著作,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是他的 科学与知识社会学( 197 9)。 马尔凯的话语分析方法和新文本方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因此也重点阅读了他 和吉尔伯 特( gnige l gilb ert) 合著的 打开 潘多 拉之盒 ( 你 刀 i ngpa” dora3 b ox ; a so ci o i 啥 i ca l a nalysis ofsc te n t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组安全管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广东云浮市郁南县林业局招聘生态管护人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聘21人(第一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春季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机关车队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卫生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影像(医师)技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市官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中心招聘辅助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岳麓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湘江实验小学跟岗实习教师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7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专升本政治试题真题及答案
- 金属热处理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会课件
- GB/T 21415-202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建立校准品、正确度控制物质和人体样品赋值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 患者走失应急演练脚本(2篇)
- 全网营销培训课件下载
- 农村财务报账员培训课件
- (2025秋新版)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GB/T 45870.1-2025弹簧测量和试验参数第1部分:冷成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 数据备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