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摘要本设计为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设计内容为铜汤路一标段一级公路,线路全长为2974.873m。铜汤路一级公路是一条连接铜陵至汤口的一级公路,本设计公路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横断面,设计行车时速80km/h。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路线方案的拟定和比选,根据地形图,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确定路线方案。根据所给的地形条件,从两条比选方案中选择出一条一级公路的最佳线形,路线共设置了两个平曲线,其间的各方面指标都满足标准有关规定,并分别加以论证。结合地面的起伏状况,进行道路的纵断面设计,确定合适的坡长和纵坡。 根据设计交通量,结合车流状况进行路面设计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考虑道路的总体状况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结合本设计的交通量、材料、施工条件确定合适的路面结构和类型,设计边沟、截水沟等排水措施。按照道路需要,进行一些附属设施的设计。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机械、资金、施工方法等因素,根据所处的环境、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最后,给予简单的概算编制,根据已有的设计资料,算出工程所有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费用,算出直接工程费用、间接费用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关键词:一级公路;平曲线;纵横断面;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I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traffic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content design for copper soup Road, a section of a highway, line length for 2974.873m. Tongtang isthe first grade highwayconnecting Tongling to tangkou The highway is designed by two-way 4 Lane standard cross section, and the design speed of the highway is 80km/h.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esign include: the route plan and the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map, using paper set lin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route plan. According to the given terrain conditions, from the two schemes in selected the best alignment of a highway, the route is set two flat curve, during which various aspects of the indicators mee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ndard, and were to be demonstrated. With theups and downsof the groundroad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n,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slope length andslope.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volume, the road design of pavement design is carried out with traffic flow. Consider road overall condi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the traffic volume,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proper structure and types of the pavement, the design side ditch, drainage ditches and other drainage measures.Follow the roadneeds,designsome ancillary facilities. Considering the factor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manpower, materials, machinery, capital, constru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natural conditions,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Finally, given simple budget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project all labor, materials, machinery and other costs, calculated the direct engineering cost, the indirect cost and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st.Keywords:highway;plane curve;cross section;construction design;budget.I前言11路线总体设计21.1任务依据21.2 地形地貌21.3地质、气候状况21.4路线状况21.5本设计的技术标准21.6选线定线41.6.1选线原则41.6.2平原微丘区路线特点41.6.3 定线步骤41.6.4路线方案比选41.6.5 定线62 道路平面设计72.1直线设计72.1.1直线的特点72.1.2直线的运用72.2 圆曲线几何要素92.3 缓和曲线102.4 平面线型设计原则102.5 停车视距102.6 平面线型设计112.6.1平面线形要素的设置112.6.2 路线交点间距及转角112.6.3 几何要素计算及主点桩号计算122.6.4 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142.6.5曲线上中桩坐标计算153 道路纵断面设计173.1纵断面技术标准确定173.1.1最小纵坡173.1.2最大纵坡173.1.3坡长限制173.1.4合成坡度173.2纵坡设计一般要求183.3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183.4 竖曲线设计183.4.1竖曲线要素的计算183.4.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203.5竖曲线计算203.6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213.7 纵断面的绘制224 道路横断面设计234.1横断面设计原则及步骤234.1.1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234.1.2横断面设计步骤234.2 道路横断面尺寸设计244.3道路加宽和超高设计244.3.1道路加宽设计244.3.2路拱和超高设计244.4道路横断面超高值计算254.5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274.5.1 土石方数量计算274.5.2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原则284.5.3关于调配的相关问题284.5.4调配方法294.6 道路的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设计304.7横断面的绘制305 公路路基设计315.1路基设计的一般原则315.2 路基的设计325.2.1路基宽度和高度的设计325.2.2路基边坡设计325.2.3路基防护及加固设计325.3路基附属设施设计325.3.1取土坑与弃土堆325.3.2护坡道与碎落台336 路面结构设计346.1路面结构的设计原则346.2路面设计步骤346.3路面设计的基本资料346.4轴载分析计算356.5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86.6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确定396.6.1设计弯沉值的确定396.6.2材料容许层396.7计算石灰土层厚度416.8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427 公路排水设计457.1路基排水设计457.1.1路基地面排水457.1.2路基地下排水467.2路面排水设计477.2.1路肩排水设施477.2.2中央分隔带排水477.2.3分散漫流式路表排水478 附属设施设计488.1验算边坡稳定性488.2安全措施498.3绿化美化措施498.3.1中间带绿化美化498.3.2路基边坡及护坡道的绿化498.3.3隔离设施的绿化美化498.4 其他附属设施499 施工组织设计519.1 施工组织研究的对象和具体任务519.1.1 研究对象519.1.2 任务与目的519.2 公路施工组织的内容519.3 公路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529.4 工程概况529.4.1 主要技术指标529.4.2 主要机械设备529.4.3 自然条件539.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539.6 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549.6.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549.6.2 施工方案559.7 临时平面设置559.7.1 施工便道与设施设定559.7.2 经理部与施工用房569.7.3 实验室和工地测量569.7.4 电力供应及用水569.8 项目具体施工方法569.8.1 路基施工569.8.2 路面施工579.9 施工进度安排599.10 施工管理中保证措施609.10.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09.10.2 工程安全保证措施609.10.3 工期保证措施609.10.4 环境保证措施619.11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619.11.1 冬季施工安排619.11.2 雨季施工安排629.12 其他说明事项629.12.1 事故报告制度629.12.2 工程资料管理629.12.3 医疗卫生措施629.12.4 工程竣工移交6310 概预算编制6310.1 概预算费用的组成6310.1.1直接工程费6310.1.2间接费6410.1.3利润6410.1.4税金6410.2概预算编制原则6410.3公路工程建设各项费用的计算程序及计算方式6410.4关于预算的情况说明6510.5概、预算的编制步骤6711结论68致谢69附录A71附录B80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前言本毕业设计的题目为铜汤路一标段一级公路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查阅资料,按照公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采用最新的公路设计规范理论,结合具体的地形、地质条件,严格编写而成。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质、环境以及水文条件,选出经济、合理、简洁的路线,并按照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东西对道路进行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排水和各种附属设施的设计,以及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的编制。本设计第一部分为道路的路线总体设计;第二部分为道路的平面设计;第三部分为道路的纵断面设计;第四部分为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第五部分为路基设计;第六部分为道路的路面结构设计;第七部分为道路的排水设计;第八部分为附属设施设计;第九部分为施工组织设计;第十部分为概、预算的编制,最后一部分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外文文献及译文。本设计道路的设计指标均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范所取定。由于本人对专业知识掌握水平有限,实际施工经验比较欠缺,在设计中难免有遗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给予批评和指正。1路线总体设计1.1任务依据本毕业设计的任务是铜汤路一标段一级公路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路线方案的比选和初选、道路平面线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的类型选择和厚度设计以及道路排水、附属设施设计等。本设计的原始资料为一幅地形图(比例1:2000),地形地貌以地形图为准,地质、水文、气候等设计资料以铜陵为准。1.2 地形地貌本公路设计在铜陵地区,地形较复杂,以丘陵、微山和平原为主。在地形图中,只有几处居民宅。我的方案所选线路沿线多为平坦地区,极少数路段横向超高较大。高程呈两边高中间低的走势,高程变化较为平缓,高差不大。1.3地质、气候状况此设计沿线多为粘性土,无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稳定。铜陵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此处的气候特点是:湿度大、日照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1.4路线状况 本设计一级公路的起点为K0+000.000,终点为K2+974.873,路线全长2974.873米,沿途地势比较平坦,共设置两个平曲线。1.5本设计的技术标准 (1)本路段公路实际情况: 折合成小客车后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0辆; 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 (2)现依据规范列出一级公路的设计指标如下:表1-1 一级公路设计指标 Tab.1-1 A highwaydesign index 指标名称规范值设计车速80km/h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0辆车道数4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70 m车道宽度3.75m同向曲线最小长度,车速6倍480m反向曲线最小长度,车速2倍160m公路最大纵坡5%公路最小纵坡0.5%平曲线最大超高6%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3000m4500m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0m3000m竖曲线长度一般值170m竖曲线最小长度70m缓和坡段最大纵坡2%路基宽度24.5m圆曲线最大超高横坡度6%停车视距110m平曲线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 m 1.6选线定线1.6.1选线原则选线和定线是道路设计的首要环节,起点至终点的路线方案往往不唯一。为了在比选方案中选出一条既符合设计要求、占地少又经济合理的方案,需要考虑诸多影响因素,所以必须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分析比较。而且选线时在不影响行车速度、舒适、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少过村镇、池塘、水田,减少填挖,降低工程造价。 (1)路线设计不可避免要占用一些稻田,但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2)以到达靠村不进村,绕民不扰民的原则,避免对地形图中的两处居民点进行拆迁;(3)在地形图上有许多高压线,应该绕避;(4)多方案选择。在道路选择阶段,应用各种手段对方案深入分析,多方案比选、论证,最后选择最优方案;(5)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和迅速的前提下,做到造价低、营运费用少并且效益好;(6)对于一级公路,可根据线路所处的地形、地物等外界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的思想,灵活合理地分离上、下行车道进行设线。1.6.2平原微丘区路线特点 平原微丘区地面高度变化不大,有时有轻微的起伏,山坡连绵不断,平面线形迂回曲折。因此,局部方案很多,且为了适应这种此起彼伏的地形,线路纵断面会有微坡,道路平面线形中曲线居多。布设的一般方式为平坦地带走直线,斜坡地带沿匀坡布线。1.6.3 定线步骤定线方法一般指纸上定线和直接定线,本设计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纸上定线的步骤:(1)定导向点:在地形图上选出起讫点和两个交点作为整个线路的控制点;(2)拟选路线:通过对地形、地质情况的仔细观察,拟定路线几种走法;(3)定导向线:将线路高程变化及沿线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不断调整定出折线线形;(4)初定平曲线:在满足平曲线半径和长度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初步绘制平面曲线;(5)定线:直至线路满足各项标准,再对路线进行小规模调整,最后确定所选路线方案。1.6.4路线方案比选方案一: 图 1-1 方案一 Fig.1-1 plan one优点:(1)村庄和水泥块都基本绕避。(2)整个路线填挖平衡。(3)路线所处地形较为平坦,行车舒适,线性美观。(4)整个路线的高程变化不大,路线平缓。缺点:(1)路线有个别地方横断面高差平距过大。(2)路线的前部分,高程变化较大。方案二: 图 1-2 方案二 Fig.1-2 plan two优点:(1)基本绕避许多稻田,给农业带来的负面效应小;(2)道路笔直,行程缩短,耗时少。缺点:(1)路线有输电线,影响施工。(2)整个路线的高程变化大,高差较大,施工困难。(3)道路的两段曲线是同向曲线,不美观而且视距不满足要求。1.6.5 定线 方案一利大于弊,虽然个别地方高程变化偏大,但是整体路线上公路高差变化不明显,而且采用“S”型曲线,线型美观且行车舒适。方案二弊大于利,道路沿线上有输电线,影响施工。并且所采用的同向曲线既不美观又不舒适。综上所述,方案一显然优于方案二,故选择方案一。 2 道路平面设计2.1直线设计2.1.1直线的特点 直线线形是平面线形设计中的最常用线形。它可以使两个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最短,并且线形易于选取,因此工作人员一般在地形地貌较好时,首选直线。而且笔直的道路给乘客以简捷、明快的视觉效果,汽车在直线上行驶的操作简单。因此,直线线形在道路平面设计很受欢迎。 但过长的直线段容易造成驾驶人员单调、乏味的感觉,以致警觉性降低发生交通事故。且长直线在平原微丘区难以与地形地物相吻合。如运用不得当,既会破坏道路整体的连续性,又会使线形设计本身不合理。在设计直线线形时应合理设置直线的长度与位置,切忌乱用。2.1.2直线的运用1 直线的最大长度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参考外国的有关资料后,一般认为直线的最大长度为20V(V表示设计车速,单位:km/h)为宜;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区大于20V也可接受;受地形因素影响或受其他特殊限制而选取长直线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 (2)宜与大半径的凹曲线相结合使用; (3)长直道路两侧过于空旷时,可以种植一些乔、灌木改善单调的环境,或设置一些告示牌、广告牌、雕塑来增加旅途的愉悦性; (4)直线尽头的平曲线,除了半径、超高、加宽等符合规定外,还要采取必要的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 2 直线的最小长度 图2-1 Fig.3-1 The same to thecircular curvebetween theminimum line length 图2-2 反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Fig.2-2 The reversecurvebetween theminimum line length2.2 圆曲线几何要素圆曲线要素计算图如下: 图 2-3 圆曲线几何要素 Fig.2-3 Geometric element circular curve几何要素计算如下: (3-1) (3-2) (3-3) (3-4)式中: T切线长(m) L曲线长(m) E外距(m) D校正数或称超距(m)2.3 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和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适应汽车行驶;(2)加速度逐渐变化,使乘车舒适;(3)超高横坡度渐变,增加行车平稳性;(4)与直线和圆曲线衔接得当,以使线形更顺畅美观。2.4 平面线型设计原则平面线型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连续、简捷,并地形地貌相适应,与周边环境协调;(2)在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力学需求的前提下,视觉效果和心理需求亦应满足;(3)保证线形的连贯性和均衡性;(4)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2.5 停车视距汽车在路面上行驶,从驾驶人员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停车视距由三个部分组成:式中: 一般情况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2s,则 由汽车制动性能有 式中: 则 2.6 平面线型设计2.6.1平面线形要素的设置结合所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了一条S型曲线。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0+000.000,终点桩号为K2+974.873,总里程为2974.873m。坐标为(358,0),坐标为(72,774),坐标为(497,1993),坐标为(290,2852)。第一段圆曲线半径为500m,缓和曲线长度均为130m;第二段圆曲线半径拟为550m,缓和曲线长度均为130m。,即直线一回旋线一圆曲线一回旋线一直线的组合形式。2.6.2 路线交点间距及转角(1)起点至:坐标增量: 交点间距: 象限角: 计算方位角: (2)至:坐标增量: 交点间距: 象限角: 计算方位角: 转角: (左偏)(3)至终点:坐标增量: 交点间距: 象限角: 计算方位角: 转角: (右偏)2.6.3 几何要素计算及主点桩号计算 (1)JD1几何要素及主点桩号计算: 图2-4 “基本型”平曲线 Fig. 2-4 flat curve in“basic type”圆曲线半径:=500(m);缓和曲线长度:=130(m);转角:;(2)几何要素及主点桩号计算圆曲线半径:R=550(m);缓和曲线长度:=130(m);转角:; 2.6.4 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 (1)处点坐标: (2)处点坐标: (3)前直线()上K0+400处坐标: (4)后直线()上K1+110点坐标:2.6.5曲线上中桩坐标计算 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横距: (1)第一段缓和曲线()上K0+650处坐标: 式中: 。 (2)圆曲线上()K0+800点坐标: (3)第二段缓和曲线()上K1+000处坐标: 。注:本设计道路的里程桩号以50m为间隔(特殊点除外),其余各桩坐标计算结果见附表中的逐桩坐标表。3 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依据为公路的等级、水文地质等因素,还需考虑路基的稳定性、排水能力等要求。对纵坡的长度、坡度、竖曲线半径的大小以及平面线形的组合设计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设计出合理的纵坡、线形平顺,以达到行车安全、舒适、工程量省、费用少的目的。3.1纵断面技术标准确定3.1.1最小纵坡一方面使道路上的行车安全和舒适,另外一方面在长路堑地段以及横向排水不通顺地段设置不小于0.5%的最小纵坡,目的是保证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影响其稳定性,本设计最小纵坡为1.438%,满足要求。3.1.2最大纵坡路规大于。 标准中规定设计车速80Km/h的一级公路的最大纵坡为4%,本设计的最大纵坡为1.455%,符合要求。 3.1.3坡长限制标准规定,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Km/h时,最短坡长为250m。本设计坡长分别为1455.391m和1230.264m,满足设计要求。本设计的坡度均小于3%,查标准得,不受最大坡长限制。3.1.4合成坡度或,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考虑了实际使用经验后规定的,规定了最大允许合成坡度为:10%。对本设计的合成坡度进行验算有: 故本设计的纵坡满足最大允许合成坡度的要求。3.2纵坡设计一般要求(1)纵坡的设计必须满足标准中各规定;(2)为保证汽车安全舒适地行驶,应合理安排缓和坡段;(3)应考虑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地下水管和排水等因素,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道路的畅通;(4)应充分考虑挖填平衡,尽量将挖方就近填方,;(5)充分考虑城乡、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3.3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 (1)准备工作:内业人员熟悉规范和标准后,标出纵断面图上中桩的位置、地面标高和地面线; (2)选控制点:标出线路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 (3)试坡:根据地面起伏情况,以“控制点”为依据,按照弃少从多的原则,试定出若干坡度线; (4)调整:将所定的纵坡度与选线时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吻合; (5)核对:从调整后的坡度线上直接读出对应中桩的填挖高度。检查是否有填挖过大、坡脚落空等情况,若发现问题,应再次调整坡度; (6)定坡:即定出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与高程。3.4 竖曲线设计 3.4.1竖曲线要素的计算 图3-1 竖曲线要素示意图 Fig.3-1 sketch map of vertical curvature element竖曲线长度L或竖曲线半径: (4-2) 竖曲线切线长T: (4-3)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 (4-4)竖曲线外距E: 或 (4-5)式中:切线长(m); 坡差(%); 竖曲线长度(m); 竖曲线半径(m)。3.4.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标准: 凸形竖曲线: 设计车速80km/h时:最小半径一般值4500m 最小半径极限值3000m 竖曲线长度一般值170m 竖曲线长度极限值70m 凹形竖曲线: 设计车速80km/h时:最小半径一般值3000m 最小半径极限值2000m 竖曲线长度一般值170m 竖曲线长度极限值70m 10000m,满足要求。竖曲线长度1405m,亦满足要求。3.5竖曲线计算 表3-1 纵坡及竖曲线表 Tab.3-1 Vertical slope and vertical curve table 凹 凸R(m)E(m)T(m)变坡点间距(m)直线段长(m)坡度(%)K0+000.0009216001405.780-1.438K1+600.00069凹100001.405144.6081374.8731283.8211.455K2+974.87389 (1)竖曲线要素计算变坡点的桩号为K1+600.000;为69.00(m);为10000(m);为-1.438%;为1.455%。 为凹形(2)设计高程计算竖曲线起点桩号竖曲线起点高程桩号K0+500处: 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0+65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其余桩号设计工程计算过程同上,详见纵断面设计图。3.6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本设计采用一条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分别为K1+455.54、K1+744.61,由于地形和填挖方的要求,可把平曲线和竖曲线拉开相当距离,使竖曲线位于直坡段上。(2)竖曲线的半径为10000m,保证了平曲线与竖曲线半径大小均衡的要求。以满足驾驶人员愉悦的心情,且不失视觉的均衡性。根据经验,竖曲线半径一般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以达到线型的均衡性。(3)本设计的合成坡度为2.473%,避免了合成坡度过大或过小对行车产生的不利影响。(4)本设计道路平、纵组合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并且尽量满足填挖平衡,避免深挖高填。 图3-2 平曲线、竖曲线组合原则 Fig. 3-2 .Flat curve and vertical curve combination principle 3.7 纵断面的绘制纵断面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桩号,纵坐标高程,为了明显地反映道路中线的地面起伏情况,比例设为:横坐标1:2000,纵坐标1:200。注:具体图形详见附录纵断面图。4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横断面是道路中线上各点垂直于路线行进方向的竖向剖面。道路横断面设计是研究路基横断面尺寸及结构组成的过程。横断面图是由横断面地面线和设计线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边沟、分隔带、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和弃土堆等设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还有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本设计中的横断面设计只限于与行车有关的那一部分,即宽度、横向坡度等问题。4.1横断面设计原则及步骤4.1.1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横断面设计基本要求是使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和几何尺寸能满足交通、环境、城市地貌等要求。因此,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路基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其使用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能力进行设计。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利于施工、经济节约。 (2)路基的断面形式及尺寸设计应严格按照公路等级、技术标准和设计说明书取定。 (3)路基设计应兼地农田建设的需要。4.1.2横断面设计步骤 (1)绘横断面地面线。本设计为纸上定线,需从大比例地形图上截取断面读高程,绘制地面线。 (2)将横断面的填挖值及有关资料(如路基度、超高值、加宽值、缓和段长度、平曲线半径等)标注在相应桩号的断面上。(3)根据地质调查资料,做出图示限界,并确定边沟形状和尺寸。(4)绘出设计线。(5)根据综合排水设计要求,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的位置和断面形式,另外,对于取土坑、弃土堆等也尽可能画出。(6)计算横断面填挖面积。(7)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4.2 道路横断面尺寸设计本设计为双幅四车道,车道宽度为3.75m,并且设置中央分隔带。硬路肩宽度为2.5m,右侧路缘带宽度为0.5m,土路肩宽度为0.75m;并且不设置紧急停车带,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m,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75m,中间带宽度为3m。本设计路拱坡度为2%,土路肩处坡度为3%。(具体断面组成如下图5-1) 图4-1 横断面设计图 Fig.4-1 Cross sectionaldesign4.3道路加宽和超高设计4.3.1道路加宽设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设置加宽。本设计的平曲线半径分别为500m和550m,因此不需进行道路加宽设计。4.3.2路拱和超高设计 (1)路拱 为了利路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与两侧的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但是于行车不利,路拱坡度所产生的水平分力增大了行车的不平稳性。与此同时给乘客以不舒服的感觉。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拱横坡度取,本设计取。 (2)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此谓超高。超高横坡度 标准中规定:一级公路的最大超高横坡度正常情况下采用 。本设计的设计车速80km/h,第一平曲线处,圆曲线半径为500m,取;第二平曲线处,圆曲线半径为550m,取。 超高的过渡有中间带的道路超高的过渡方式有三种方式: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和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本设计采用绕道路中线旋转。 图4-2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Fig.4-2 Center line rotation around the center4.4道路横断面超高值计算过渡段上:外缘: (4-1) 中线: (4-2) 内缘: (4-3) (4-4) 圆曲线上:外缘: (4-5) 中线: (4-6) 内缘: (4-7) 式中:B路面宽度(16m);路肩宽度(3.25m),m;路拱坡度(2.0%),%;路肩坡度(3.0%),%;超高横坡度(5.0%),%;超高缓和段长度或称为缓和曲线长(120m)m;路基坡度由变为,所需的距离,一般取1.0m,%;超高缓和段中任一点至起点的距离,m;路肩外缘最大抬高值,m;路中线最大抬高值,m;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m;x距离处路基外缘抬高值,m;x距离处中线抬高值,m;x距离处路基内降低值,m;路基加宽值,m;x距离处路基加宽值,m。第一平曲线处:以第一平曲线为例进行计算,过程如下:其中 验证超高渐变率: 圆曲线: 外缘: 中线: 内缘:缓和段:桩号K0+600处 外缘: 中线: 缘内: 其它点计算方法同上,具体见附表-路基超高加宽表。4.5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4.5.1 土石方数量计算 (1)横断面面积计算本设计采用法计算道路的横断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2)本设计将相邻两断面间距设为50 m,若面积出入不大,则可假定两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计算公式为: 式中: 若面积出入很大时,则可按台体计算更加接近: 式中,其中。 (3)计算举例 取桩号K0+550.000和桩号K0+600.000处的横断面,计算两桩之间的土石方量。因相邻两截面均为填方,且面积相差不大,可假设其为一棱柱体。 取桩号K1+150.000和桩号K1+200.000处的横断面,计算两桩之间的土石方量。因相邻两截面均为挖方,且面积相差很大,故可假设其为一棱台体。 4.5.2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原则本设计在路基土石方调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横向后纵向,填方首先考虑本桩使用,以减少调运方和借方数量;(2)综合考虑不同的地形情况、运输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选用合理的经济运距;(3)保护生态环境;(4)土和石分别调配;(5)考虑施工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土石方不跨深沟或上坡调运。4.5.3关于调配的相关问题 (1)免费运距 根据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土方作业包括挖装和运卸等工序,这里的“运”是指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只按土石方数计价而不计算运费,这个不计运费的距离就是免费运距。(2)经济运距 填方用土来源,一是纵向掉土,二是就近借土。一般情况下,调运路堑挖方来填筑距离较路堤是比较经济的,但如果调运距离过长,以至于超过了附近借方的费用。因此,采用“调”、“借”就要有个限度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经济运距”。(3)平均运距 调土应分段进行,从挖方段体积重心到填方段重心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平均运距,判断调土是免费运距还是经济运距。(4)计价土石方数量 式中: 。4.5.4调配方法(1)填表计算 完成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并复核无误后,计算并填写计算表中的“填缺”、“挖余”各栏,其闭合式为: (2)分析判断 根据填缺和挖余的分布情况,分析调土的方向和数量,然后按照施方法和运输方式选定经济运距。 (3)填写表格 (4)复核 调成后按下式核算: 每公里土石方量的计算与调配后,填写路基每公里方量表,并进行全线总计和核。4.6 道路的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设计(1)道路建筑限界:为保证道路上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空间范围。本设计净高为5(m);净宽为24.5(m)。(2)本设计在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以外不少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本设计不少于3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4.7横断面的绘制横断面的绘制包括路基横断面和标准横断面图设计图。标准横断面图是一条公路在全线范围内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横断面,比例为1:200;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是每一个中桩位置的法向剖面图,它表示出每一个桩位处横断面的尺寸及结构,是路基施工及横断面面积计算的依据,比例为1:200。5 公路路基设计本设计的路基类型包括路堤、路堑和半路堤半路堑三种形式。本设计沿线无不良地质状况,沿线很少经过村庄和湖泊等,路基的设计要考虑设计路基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图5-1 半路堤半路堑标准横断面 Figure 5-1 Half cutting standard cross section of the dike halfway5.1路基设计的一般原则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也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承受着路基土的自重和路面结够的重量,同时还承受着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的作用,因此路基须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路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计划
- 2025年会计应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生值班与交接班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地方病防治知识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资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水果旅游纪念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应用性能工具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豆调味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树莓种植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国家能源集团陆上风电项目通 用造价指标(2024年)
- 2025年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 弹个车合同协议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十五五”期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趋势及展望
- 肾小管酸中毒的药物治疗原则及用药时机
- 2025年《幼儿园区角活动》标准课件
- 2025年公路路面修复劳务承包合同
- SJG 55-2019 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安全技术规程
-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