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快乐诵读.doc_第1页
二年级快乐诵读.doc_第2页
二年级快乐诵读.doc_第3页
二年级快乐诵读.doc_第4页
二年级快乐诵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快乐诵读教案第1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初读古诗二、简介作者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知识链接: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2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山中和秋诗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秋诗(北齐)阳休之日照前窗竹,露诗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烛飞。二、简介作者 王勃,字子安,山西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阳休之,北魏前军将军阳固之子,声誉很大,当过中书侍郎。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知识链接:了解两首古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悲苦的思乡之情。七、拓展活动: 1说一说 说一说本课的两首诗是借什么景物来表达感情的? 2读一读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3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问刘十九马诗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 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李贺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了解两首古诗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感情。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第4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二、简介作者王维,盛唐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孟郊,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知识链接: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七、拓展活动:比一比 把自己读过的友情赠答诗积累起来,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5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悯农和忆江南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二、简介作者李绅和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知识链接: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6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凉州词和出塞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二、简介王翰和王昌龄 王翰,晋阳人,常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很有名气。王昌龄,陕西西安人,善于七言绝句,人称“七绝圣手”。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豪迈之情。七、拓展活动:做一做唐代诗人中,有边塞诗,读一读,把这些诗歌做在贺卡上,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7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雨过山村和曲池荷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曲池荷(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了解两首诗写作背景。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8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咏蚕和采莲子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咏蚕(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采莲子(唐)皇甫松菡萏香莲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故事链接: 了解蚕宝宝的故事。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9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泗州东城晚望木芙蓉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 秦观,宋代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吕本中,南宋诗人,寿州人。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10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行秋和菊花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行秋(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二、简介元稹元稹,唐代著名诗人,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白居易并称“元白”。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11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冬夜读书示子聿春夜喜雨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二、简介陆游陆游,南宋著名诗人,有“小太白”之称。他的诗气势奔放,洋溢着爱国激情。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故事:杜甫小时候的故事。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12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绝句和江畔独步寻花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二、简介高适 高适,河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故事:了解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七、拓展活动:说一说 唐代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歌非常多,查找资料,说一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13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赤日炎炎似火烧和金缕衣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赤日炎炎似火烧(宋)白胜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煮汤,公子王孙把扇摇。 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二、简介杜秋娘杜秋娘,唐代金陵人,擅长唱金缕衣。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故事:了解杜秋娘的故事。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14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桃花溪和早梅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二、简介张谓张谓,河南人,其诗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诗。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