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十二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十二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十二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十二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升级训练十二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a.用暴力革命的手段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b.领导召开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成立俄国共产党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发表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a.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b.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c.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d.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3.(2013山东临沂高三一模)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4.美国史学家r.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a.公私合营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5.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改善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6.(2013四川成都高三一模)叶书宗在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中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7.(2013河南开封高三一模)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8.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9.(201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19291938年美、苏、德、英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a.德国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德国经济崩溃b.经济危机后英国经济有所恢复c.苏联成功渡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10.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w.小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c.“浪费性支出严重”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1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a.重商主义政策b.自由放任政策c.国家干预政策d.计划经济政策12.尤利西斯用大量篇幅表达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不分段落,没有标点,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这部小说体现了哪一文学流派的创作特征()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一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材料三1946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6分)(2)材料二中的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总统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4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是什么?(6分)(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4分)14.罗斯福新政实行时,有人抨击新政是“法西斯主义”,说看到了一个独裁者在成长;有人则认为新政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说罗斯福在向富人敲竹杠,吃烤“百万富翁”。请回答:(1)第一种看法是从哪一角度评价罗斯福新政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8分)(2)结合新政的内容说明当时为什么会出现第二种看法。(4分)(3)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试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加以说明。(8分)一、选择题1.d解析:材料中蕴含的观点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按照本国国情进行调整和补充。发表四月提纲,领导十月革命,在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显然符合题意。2.c解析:关键信息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结合这些信息可知,他的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故选c项。3.a解析:题干表述的情景应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苏俄正在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奋斗。b项发生于斯大林时期,c项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4.b解析:公私合营不涉及国家的控制权问题,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基本生产企业仍然是私有制,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不允许私人贸易存在,因此,d项错误。5.b解析:从材料中“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等信息可看出,材料反映了当时只注重工业化生产而忽视了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故b项正确。6.c解析: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政策是典型的计划经济,它否定了列宁新经济政策中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的做法,故选c项。7.b解析:使苏联迅速走上工业化大道的是斯大林体制,它完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a、c、d三项错误。8.d解析: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故选d项。9.c10.b解析:在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是反对罗斯福新政的言论。11.c解析:材料中的“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是指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改变传统的“古典”发展模式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的新方式,故c项正确。12.d解析: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二、非选择题13.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罗斯福在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罗斯福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3)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矛盾;优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4)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注:只要包含“计划”与“市场”即可)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把握住本题的核心理念,即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市场。第(1)问和第(2)问都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第(3)问需要根据材料分析;第(4)问可以从本题的核心理念方面拟订题目。14.答案:(1)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