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10 声声慢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10 声声慢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10 声声慢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10 声声慢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谙熟(n)雾霭(i)哀戚(q)b.和蔼(i)难堪(kn)寻觅(m)c.将息(jin)乍暖(zh)憔悴(jio)d.门槛(kn)凝噎(y)钥匙(yo)解析:c项,“憔”应读qio。答案:c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c.倚门回手,却把青梅嗅。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解析:b项,“猛”应为“艋”;c项,“手”应为“首”;d项,“子”应为“字”。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要休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指词人身体因愁而变瘦弱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一个接一个地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解析:a项,将息:休息,调养。b项,憔悴损:枯萎凋谢。c项,次第:光景,情形。答案:d4.从词的风格流派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解析:注意词句所选意象的特点,以此区分风格的不同。a项是典型的豪放派风格,b、c、d三项均属于婉约派风格。答案:a5.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义:第一,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第二,“靖康之难”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解析:b项,作者不是说酒量少、酒味淡,而是说再多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答案:b二、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6.这首词是李清照避乱金华时写的,她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解析:可以从关键词语“倦梳头”“泪先流”“许多愁”等入手分析。答案: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当时孤苦凄凉、愁绪满怀的心情。7.你认为词人写愁有何特点?解析:联系整首词所写的内容,抓住最后一句重点体会。答案:本词写愁句在词的最后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原来抽象、难以说明的心理感受的“愁”,用形象生动、可以量化的事物来形容,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情感变得形象可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8.蓼园词选对这首词作了如下的评价:“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全词赏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本题设题方式是是否问。先确定观点,再分析。分析时先分析其短,再分析其曲。答案:同意。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9.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浓睡不消残酒”“昨夜雨疏风骤”,既是“浓睡不消残酒”又怎能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是不是自相矛盾?请结合本词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能力。从情理上说,这两句是矛盾的,但从在本词中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来看,又是不矛盾的,有时对诗歌的分析不能从客观上去分析,要注意主观情感。答案:不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这句词的词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词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011题。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注:吴文英:号梦窗,宋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谩:空,徒劳。10.“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解析: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答案:该句将“愁”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既突出季节为“秋”,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11.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解析:“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答案: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比(反衬)。“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三、语言运用12.仿照例句的语言形式,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另写一组句子。(每句的字数可不完全相同)例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非婉约派李易安之词乎?物是人非事事休,孤身流落,形单影只,此非易安之惆怅心境者乎?解析:诗句与作者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此非乎”的揣测问句形式。答案示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非唐代杜少陵之诗乎?漂泊异乡,老病孤愁,功业未就而忧国忧民,此非杜甫之爱国情怀者乎?13.一出租车公司的老板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为新公司命名。老师接到这个邀请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蕴含的意义。解析:注意解释“易安”的内涵,进一步联想这一内涵跟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关系。二是联想“易安”的历史掌故、来历,由此谈谈命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