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柱中学高2017级高二上期历史期末测试题(试题说明:本卷分卷试题部分和卷答题卷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5分,总分60分)1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2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a墨子“兼爱”思想 b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c老子“无为”思想 d孟子“性善论” 3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孟子主张施行“仁政”a b c d4毛泽东说:“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 c阳明心学 d明清之际的新思潮5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诵到的名言有()a“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6“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a儒家b法家 c墨家 d道家7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仰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而是企图用一个“明君”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a董仲舒b朱熹 c李贽 d黄宗羲8 .西方圣者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孕育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阅读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霍洛夫的寓言熊与隐士: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了下去根据上述寓言故事你认为克霍洛夫的观点与下列哪位的观点最相似( )a黄宗羲 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格拉 d达尔文9“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下列表述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崇尚理性与 b对天主教会进行猛烈地抨击,主张无神论c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张发展个性d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一整套政治构想10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 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a智者运动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11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人民主权说 天赋人权观 社会契约论 三权分立说a. b. c. d.12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a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c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13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火药的发明c纸的发明d指南针的发明14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韩信很快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把它们的数量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石氏星表b氾胜之书c夏小正d九章算术15.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 d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16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a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17阅读以下当时的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二:“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变法通议b资政新篇c天演论d海国图志18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a孙中山 b毛泽东 c康有为d李鸿章19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a思想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物产丰富,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c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20.“康有为的思想倾向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变化,他像很多同时代的人一样,起初是一位理学学者,现在却满腔是对西式政治改革的火一般的激情。”这说明()a民族危机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救国探索 b康有为是一位思想激进并且善变的人c康有为认识到了理学的“虚伪 d中国社会正在被完全西方化21胡适在一封信中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a宣传西学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22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部分刊物“都似乎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其中像新青年每周评沦民国日报建设星期评论时事新报解放与改造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登载有关社会主义文章的报刊。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 b社会主义革命是大势所趋c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 d中国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23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24.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毛泽东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a中共建党初期b土地革命时期c国民大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分40分)25(26分)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问题一 民主启蒙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问题二 民观 材料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1899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后来他又指出:“国者,民之国也。”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材料三 问题三 民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层是指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主、富裕个体工商户;另一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社会声望。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从背景、内涵、影响三个方面评述梁启超的“国民”观。(12分)(2)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4分)(2)材料中有“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的观点,请结合中国近代前期的史实加以说明。(12分) 石柱中学高2017级高二上期历史期末测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5分,总分60分)12345678cbbcdbdb910111213141516dbacbdda1718192021222324ddcadcbb二 材料题(共两小题,总分40分)25(24分)(1) 不同: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4分) (2)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传统政治文化体制日益解体(6分,任答2点即可) “国民”内涵:国民是国家主人,应具备一定素质;国民享有相应权力,也应尽义务。(4分)影响:促进了国民意识的觉醒,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2分) (3)特点:农民阶层数量减少,中间阶层扩大。(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