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练习).doc_第1页
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练习).doc_第2页
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练习).doc_第3页
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练习).doc_第4页
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练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练习)一、选择题:1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2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B燕、齐、秦、楚C齐、秦、楚、燕D楚、燕、齐、秦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历史时期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夏商 西周东周 战国春秋 商东周 商西周A B C D4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5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21教育网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6.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21cnjycom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7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 D三顾茅庐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6商鞅变法发生在( )A魏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9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 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 B C D10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青铜农具的使用 铁农具的使用 牛耕技术的推广 井田制的实行A B C D1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 C分封制衰落 D人民的愿望1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3“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14有关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中,位于今江浙一带的霸主有(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A B C D15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秦国统治者的支持 B商鞅的顽强毅力C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D奴隶主贵族的支持16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有( )齐国 晋国 秦国 宋国 楚国A B C D17“立木赏金”的故事在今天的意义主要在于( )A诚信 B敢于负责 C赏罚分明 D执政为民18对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的灾难B小国被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D争霸进一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19历史上“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指的是 ( )韩 赵 魏 秦 齐A B C D20.战国后期,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商鞅变法 D百家争鸣二、非选择题:1.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政治篇】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天,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中二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二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依据材料二内容,思考此次改革对秦国有何历史意义。(2分)【经济篇】材料二 如下图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2分)2(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www-2-1-cnjy-com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2-1-c-n-j-y(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限20个字以内)(3分)(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