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沙坪坝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分析本题,知道化学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解答:解:a、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为破坏造成的,故a错误;b、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所以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故b正确;c、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故c正确;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故d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如何使其服务于社会,为人类造福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操作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拉面条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磨豆浆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切黄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酿米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熟悉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指定的容器内,放回原瓶,会影响试剂的质量;c、加热后的试管应冷却至室温,再洗涤;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朝向没人的地方解答:解:a、熟悉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故a正确;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指定的容器内,放回原瓶,会影响试剂的质量,故b错误;c、加热后的试管应冷却至室温,再洗涤,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容易造成试管炸裂,故c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朝向没人的地方,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4(2分)(2014内江)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bsicaldfe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判断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位)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只要记住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和元素分类的知识即可正确解题5(2分)(2013太原)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分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其中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稳定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分)(2013湖北)一些不法商贩把工业用盐冒充食用盐出售,危机食品安全工业用盐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a+2b+3c+4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7(2分)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难度不大8(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要制取氧气须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d、氧气不能燃烧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无法测定氧气体积,所以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故错误;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要制取氧气须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正确;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助燃,但不能燃烧,故错误;故选:c点评:记住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氧气的化学性质,明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须选用可在空气中燃烧、且不能生成气体的物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才能正确解答9(2分)(2013兰州)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b、根据温度与分子运动快慢的关系考虑;c、根据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考虑;d、根据物质分子间间隔存在情况考虑解答:解:a、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错;b、升高温度,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故b正确;c、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c错;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间隔比较小,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构成,分子的特点,构成固体、气体、液体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10(2分)(2005北京)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的种类得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11(2分)据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其组成可用h3+ 表示,则一个h3+粒子含有的电子数为()a1b2c3d0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h3是由三个h原子形成的分子1个h含有1个质子1个电子;那么3个h原子就是3个质子3个电子;h3的离子h3+,带上一个单位正电,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h3是由三个h原子形成的分子1个h含有1个质子1个电子;那么3个h原子就是3个质子3个电子;h3的离子h3+,带上一个单位正电,原子核没变,所以还是3个质子,但是失去了1个电子,所以电子数=3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化学用语及其含义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12(2分)(2013苏州)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钙、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2分)(2013泸州)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pm2.5)bco2cno2dso2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可吸入颗粒物(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c、no2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d、so2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4(2分)(2009綦江县)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水c氯化钠d二氧化碳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有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少数非金属单质如c、si,稀有气体单质、金属单质;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解答:解:a、铜是由大量铜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b、水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错误;d、二氧化碳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15(2分)(2013安徽)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丰收;b、根据沉降的原理分析;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d、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解答:解:a、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丰收,不符合实际故a说法错误;b、利用沉降的方法,除掉的是不溶性杂质,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故b说法错误;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故c说法错误;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16(2分)(2013咸宁)如图,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硒属于金属元素b硒的原子序数是3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由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34=2+8+18+x x=6,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7(4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两个氮原子2n 一个氧分子o2硝酸根离子no3 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so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一个氧分子可表示为:o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o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so4;故答案为:2n o2 no3 so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8(7分)水是生命之源,请用所学知识回答有关水的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在水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若正极产生极产生5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 这一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h2+o2,(2)“生命吸管”(见图)是一种小型便携水净化器,可以将污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生命吸管”实际上是一根塑料管,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其中,网丝起过滤作用,碘的树脂起消毒作用 (3)为判断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 进行检验;在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将水煮沸的方法考点:电解水实验;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根据水通直流电会分解,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分析(2)根据活性炭的作用和净化后的水的成分回答;(3)根据硬水加入肥皂水不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但软水加入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分析解答:解:(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水通直流电会分解,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正极产生5ml气体,负极产生10ml气体;(2)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性,净水时起到吸附和过滤的作用;(3)硬水加入肥皂水不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但软水加入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在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将水煮沸的方法故答案为:(1)水分子;10ml; 2h2o2h2+o2;(2)过滤;消毒;(3)肥皂水;煮沸点评:了解净水的方法和电解水的有关知识,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19(1分)实验过程中经常要连接仪器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应先将要插入塞子的玻璃导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带孔橡皮塞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应先将要插入塞子的玻璃导管的一端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故答案为:用水润湿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3分)m带2个单位负电荷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则:x的值是16,m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m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列c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进行解答解答:解: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该微粒是带两个负电荷的阴离子,所以x的值=2+8+82=16,则它对应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 82=6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m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16;6;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的方法及对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表示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21(5分)如图所示,a、b、c、d、f分别是五种含有氧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d、e是两种黑色固体,f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推断:(1)用化学式表示:c物质是o2,e物质是c(2)d物质是(填化学式)mno2,从物质类别上看d属于氧化物,在上述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f分别是五种含有氧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f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f是二氧化碳,e是黑色固体,c和e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e是木炭或氧化铜,c是氧气或一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a、b和d反应会生成c,所以c是氧气,e是木炭,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可知,a、b是氯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a、b、c、d、f分别是五种含有氧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f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f是二氧化碳,e是黑色固体,c和e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e是木炭或氧化铜,c是氧气或一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a、b和d反应会生成c,所以c是氧气,e是木炭,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可知,a、b是氯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氧气和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推导正确,所以c物质是o2,e物质是c;(2)通过推导可知,d物质是mno2,二氧化锰中含有锰元素和氧元素,所以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1)o2,c; (2)mno2,氧化,催化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22(5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见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 仪器c名称是酒精灯(2)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在进行过滤操作中,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b(4)仪器d最常见的用途是搅拌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还需要考虑配制溶液和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解答:解:(1)a是烧杯,c酒精灯;(2)在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等;(4)玻璃棒主要用途是搅拌故答案为:(1)烧杯;酒精灯;(2)保持水平;(3)b;(4)搅拌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掌握了配制溶液和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23(6分)为了制取氧气,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药品】二氧化锰 氯酸钾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溶液(1)小明同学选择的药品是,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在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鉀锰酸鉀+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k2mno4+mno2+o2收集装置是c(填序号)(2)小欣同学选择了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或2h2o22h2o+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3)小东选择了e作收集装置,若a与c相连,b端排出的物质是水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在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小东选择了e作收集装置,若a与c相连,b端排出的物质是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保管合同书模板
- 2025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后主管拖延发放工资问题
- 摄像器材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销售人员劳动合同
- 2025铝材采购买卖合同书
- 搬运患者课件
- 2025物流配送合同模板
- 工作主题: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选拔方案面试题及案例分析分享
- 康宝莱价值远景-康宝莱公司的价值远景
-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20)
- 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医院信息系统瘫痪应急预案
- 计划管理培训课件
- 整体租赁底商运营方案(技术方案)
-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课件
- 海南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亭)配置指南
- 实习生综合考评表
- 职业健康检查委托协议书示范文本模板
- WJT9093-2018民用爆炸物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