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律诗(1)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国家在选拔“保送生”时,应该调高门槛、注重质量,不能因恐于家长的政治背景就“_”。教育部门也应该真正做到信息公开,这样才能让公众有效地_监督过程。而招生信息的“短斤少两”,则会降低社会监督的有效性,不仅会引起公众_,还会对制度造成伤害。a鱼龙混杂参与置疑b鱼龙混杂参加质疑c鱼目混珠参与质疑d鱼目混珠参加置疑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缥缈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崇拜的氛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_,_,_。_,_,_。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达到安心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或者说学问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a bc d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2)适莽苍者,_,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荀子劝学)(4)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5)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6)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7)大道之行,_。(礼记礼运)(8)_,毋临渴而掘井。(朱伯庐治家格言)三、古诗鉴赏律诗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泰山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塑造了“妻子”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答:(3)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答: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重阳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注华:白发。已:停止。就:接近,将要。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乌帽:乌纱帽。欹:倾斜。(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请简要分析。答:(2)尾联中的“独坐”“空”“搔首”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答:(3)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和分析。答: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上作二首(其二)陆游佝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故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注筇:竹杖。东山七月是诗经中的两篇诗。前者是讲周公东征后归途思乡的情绪以及胜利返回的喜悦,后者是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2)请赏析“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这一句。答:(3)本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答:8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落花诗归庄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 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 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江草自菲菲。注归庄: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的曾孙,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事败亡命。这首诗作于清朝统治逐渐巩固的时期。溷多茵少:喻指恶浊的环境多,干净的环境少。溷,粪坑;茵,华美的座席。(1)怎样理解颔联中“燕蹴莺衔”的意思?答:(2)请就颈联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答:(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答案解析1c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第一处强调选拔“保送生”要注重质量,不要把达不到标准的选进去,故选用“鱼目混珠”。参与: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参与提出(意见)。第二处后为“监督过程”,此处二处应选用“参与”。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质疑:提出疑问。根据语境,第三处应选用“质疑”。2da项“导致了”与“主要原因”杂糅。b项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c项缺少介词,在第二个“和”前或后补上“与”。3a阐述诗歌的本质,排在最前面,共同阐述诗歌与心灵的关系,共同阐述好的诗歌的作用,得出结论。4(1)信誓旦旦(2)三餐而反(3)而致千里(4)奈何取之尽锱铢(5)飞漱其间(6)浑欲不胜簪(7)天下为公(8)宜未雨而绸缪5(1)塑造了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的妻子和儿女的群体形象。(2)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3)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边海地区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地区残破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6(1)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老鬓白、光阴荏苒的哀叹之感,艰难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愤之情,家贫路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绪,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2)“独坐”与“搔首”两个动词表现了诗人的寂寞与无奈,“空”字加重了凄凉感。(3)化用典故。“东篱”“门柳”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五柳先生”的典故,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深化了诗歌主题。借景抒情。借菊花未开,表达心境的寥落;借暮鸦的鸣噪,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闷,抒发了诗人的悲凄之绪。运用对比。将诗人门前的冷清与达官显宦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处境的窘困。7(1)日落西山,野旷横呈,鸦起平沙,蔽空而至,描绘了一幅黄昏萧索图。(2)借周公东征来代指宋朝为收复失土而用兵(表达作者关心收复失土),借西周时期农夫们的劳作活动来表达对国计民生的关心。本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爱国忧民之情。(3)塑造了一位身处暮年,为国事担忧但无处施展忠心,而又不甘心虚度光阴的白发老翁形象。8(1)燕蹴,燕子蹬踢花朵;莺衔,黄莺叼啄花瓣。“燕蹴莺衔”隐喻清政府对志士的控制和摧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英语口语面试突破常见问题与答案
- 2025年人事经理揭秘招聘面试内幕销售岗位预测题
- 2025年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地面瞄准设备、定位定向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抢险救援现场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小学教师专业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合作协议书
- 批注式阅读课件
- 扫大街的父亲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介绍
- 货币互换协议书
- DB65╱T 3953-2016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商业场所
- 航运企业船员安全培训及宣传制度
- 《医学文献检索技巧》课件
- 2024年贵州省瓮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高校教师命题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2025-2030再生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粪菌移植技术进展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