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校联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权利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2、火塘是很多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a、图腾崇拜b、分封制c、宗法制 d、世袭制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4、客家人在迁徙时,把族谱、家谱敬若神明,视之为凝聚族众、延续精神的传家之宝。这种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礼乐制度 d、宗教信仰5、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消除诸子之间的尖锐矛盾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d、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6、香港地区的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指a、分封制 b 、禅让制 c、奴隶制 d、宗法制7、“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商朝人对鬼神非常怀疑 b、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以神为主c、商朝神权色彩浓重 d、说明了神在商朝的地位至高无上8、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制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c、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9、“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制度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10、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1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 b、废除行省制 c、废除郡县制 d、建立郡县制12、嬴政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者“诏”,并在重要物品上铭刻诏令。右图为刻有诏文的“权”,显示了a、嬴政功盖三皇五帝 b、皇权不可僭越c、效法商周制度的核心 d、秦重视商业发展13、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的是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廷尉14、春秋初期,楚国君王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实质反映了a、宗法制度动摇 b、南方超过北方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至尊地位动摇15、王明同学在游览邹城泽山时,发现一块刻石:“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一家天下,兵不复起。”这段刻石肯定了a、分封制 b、郡县制 c、封建制 d、三公九卿制16、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自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17、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 d、租佃制的发展18、晋初刘毅在请罢中正除九品疏中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下列改变这一局面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19、史学家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20、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武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当时你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制约21、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a、交唐太宗裁定 b、交兵部出兵 c、交门下省审议 d、交尚书省处理2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需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23、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狮、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2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25、从宋代到明清,政府出台越来越严厉的措施,防止“冒籍”,打击“科举移民”,目的是a、维护分封制 b、复兴宗法制 c、削弱地方势力 d、加强专制集权26、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最后的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序中。而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这反映出a、中央集权制度十分腐败 b、皇帝有制约宰相的权力 c、制度治国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方式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27、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28、下列能证明“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结论的有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a、 b、 c、 d、29、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实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刺史 都察院 御史台 参知政事a、 b、 c、 d、30、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31、明史描述都察院“职专纠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a、职权与汉武帝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 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32、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到:“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诗人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a、宋明理学的影响,官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明朝官僚制度规范严格僵化c、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33、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宦官专权 b、军机处的设置 c、六部掌握实权 d、内阁的作用34、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物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35、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36、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而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b、地处内廷,专管军务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37、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c、明代的内阁制 d、元代的一省制3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管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39、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40、 某旅游景点介绍中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非选择题(共40分,41题18分,42题22分)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天子(小宗)余子分封天子为诸侯(大宗)嫡长子继任为诸侯(小宗)余子分封为卿大夫(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卿大夫(小宗)余子分封为士材料二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九卿君县制地方中央材料三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都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材料四20世纪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种制度?试归纳其主要特点。(8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4分)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三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四所说的封泥属于哪一类?(2分)42、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 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3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5分)(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6分)(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8分)“六校联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_次月考_历史_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题18分,42题22分)41、(1) (2) (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童装设计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银行信贷人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养老产业管理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消防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税务业务答辩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配件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中国会计文化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外联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地铁消防知识题库及答案
- 广慧会计培训题库及答案
- 光伏储能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坑施工冬季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案
- 儿童故事狼和小羊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 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技术
- 南方科技大学自述信800字范文六篇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 工厂化学品管理知识培训
- 期货基础知识(期货入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