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周宁一中、政和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周宁一中、政和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周宁一中、政和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周宁一中、政和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福建省周宁一中、政和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和一中、周宁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命题 :叶璐 审核:高三历史集备组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的话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位编辑要表达的是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2下列诗经名句不能直接反映宗法分封制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c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d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3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4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a赔款的数额b. 割地的面积 c. 列强办厂的特权 d. 通商口岸的数量 5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6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的相同之处在于a.发生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 b.都属于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c.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d.典型体现了共产党的战略配合作用7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 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 .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 .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8.2007年6月底,英国前外相杰弗里豪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说:“1982年,邓小平把他的洞察力浓缩为小小的四个字这一方针的提出实际上为接下来的25年铺设好了舞台。”这里的“方针”最核心的内容是 a.尽快收回香港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希望两岸迅速统一9在古代雅典,“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b政权更替的频繁 c监察制度的局限性 d“公民权”的限制10.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w.w.w.k.s.5 u.c.o.m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11.下列关于古代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b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d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12.列宁曾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此语针对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第一国际的成立c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巴黎公社的失败13历史课堂上,庄老师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梳理如下: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然后要求学生列举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下列能与各阶段完全对应的是a妮妮:北约成立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欧洲联盟成立b龙龙:不结盟运动兴起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世贸组织成立c雯雯:马歇尔计划提出 苏联解体 “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珩珩:欧共体成立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14.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从群体劳作过渡到家庭生产,导致这种劳动生产单位发生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 婚姻与家庭稳定性加强 b.家庭生育人口的增加c. 农业税率得到较大降低 d.个体劳动生产力提高15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b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c唐朝能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16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时人”所说的“吾村”应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沿海 d京津地区17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厂家数开工纱锭数布机数外商企业 16家338960锭1986台华商企业 25家484192锭2016台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18.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9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20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21“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物.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此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a服饰、饮食的西化 b洋货在中国的畅销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22“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时期所送的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20世纪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保留了传统特色 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a b c d2316至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以“新”为构词方式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美洲新兴独立国家涌现24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指的是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25.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明错误的是a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 b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c福利制度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d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0分。其中26题16分,27题15分,28题19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l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l人,其它代表2人。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5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2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三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6分)27.(15分)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二 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摘自学习时报材料三 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陈东升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请回答:(1)“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毛泽东在这方面有什么独特贡献?(4分)(2)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中的哪个时代?(1分)列举下列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每方面至少举两例)。(6分)序号方面举例1政治制度2经济建设3外交思想(3)试例举材料三中1979年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4分)28(19分)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年)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大国崛起请回答:(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6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4分)(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人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4分)(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2分)政和一中、周宁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答卷学校_班级_姓名_考生号_考场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成 绩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题号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50分)(答案超出线外部分不给分)26(16分)(1) (5分)(2) (3分)(3) (2分)(4) (6分)27(15分)(1) (4分)(2) (7分)(3) (4分)28(19分)(1) (3分)(2) (10分)(3) (4分)(4) (2分) 周宁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科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ddbcd 610 cdbca 1115 cdadb1620 cbcdd 2125 ccbd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0分。其中26题16分,27题15分,28题19分)26、(16分)(1)职能: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3分,每点1分)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2)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地方自治与中央政府的领导相结合;具有民主性。(3分,每点1分)(3)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实行分权,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2分,每点1分)(4)共性: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地方拥有一定的权力。(4分,每点2分)认识: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2分,答出一点和言之有理即可)27(16分)(1)破坏: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