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台区2012-2013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意:本套试卷共六大题,请将客观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将主观笔答题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卷上。分值为150分。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玉簟(din)神妪(y) 奇葩(b)霰雪(xin)b聒噪(u) 鼎铛(chn) 羁旅(j) 诡谲(ju)c国殇(shn) 剽掠(pio ) 子嗣(s) 怙恶()d桎梏() 佝偻(lu) 垣墙(yun) 戏谑(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绸缪凋谢廷掾怄心沥血b逸豫跌宕寂廖面面相觑c留滞溽热阴霾轻歌曼舞d修葺讫今凌厉切中肯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上海对“美眉”“恐龙”“pk”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b面对印尼发生的四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目无全牛。c投资者在把握波浪脉络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在起伏不定的股市中,唯有把握大势,波段操作,才能游刃有余。d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名家散文集收录的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迥异,特色鲜明,赏心悦目,读者从中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b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费都大得惊人。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 c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d“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指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d“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6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屈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客有请吊蜀岗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某家酒肆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嗥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弗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几人哉?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有删节)【注】零甃(zhu)断甓(p):残墙碎砖。信宿:连住两夜。鼯狖(w yu):鼯,一种形似松鼠的动物。狖,长尾猴。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礼曹,客有过者曰过:拜访b审视,玻璃五色具 审:仔细地c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 既:既然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 于:在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3分)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a b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的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生发。b文章写作者应客人之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大多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c文章写士人、歌伎造访,亦引起联想并形成今昔之比,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景象。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4分)译文:_ (2)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2分)译文:_(3)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4分)译文:_三、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1112题。(11分) 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1有人认为“江风引雨入舟凉”的“凉”字用得绝妙,你同意吗?为什么?(5分)_12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请从“实”与“虚”的角度,任选一首进行鉴赏。(6分)_四、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13(1)_,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2)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斜月沉沉藏海雾,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心非木石岂无感?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5)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杜牧阿房宫赋)(7)忧劳可以兴国,_。(欧阳修伶官传序)(8)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_。(王羲之兰亭集序)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五、现代散文阅读(26分)故乡在远方张抗抗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的地方。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绕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屑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塄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14作者在文章前一部分写到了新会、洛舍、杭州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请概括说说作者眼中这三个故乡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对这三个故乡的内心感受又有哪些相似性。(6分)_15你认为作者情感上最倾向于哪一个故乡?为什么作者最倾向于这一个故乡?(6分)_16作者在文中说,“我究竟来自何方?”而文题却作了肯定的回答:“故乡在远方。”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故乡有着怎样的认识?(6分)_17为了表达对远方故乡的追寻,作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探究。(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