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1、鉴赏诗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3、背诵全词。学习重点 鉴赏诗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学习难点 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预习案学法指导 :充分阅读,结合课文注释,品读全词;理解用典的意义,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一、课本助读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04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1104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距北宋败亡已经13年。祖父曾赞曾在金朝做客,但心怀宋室,常常带辛弃疾指画江山,要等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 21岁,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辛弃疾乘机聚集成2000人起义抗金,后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渡后,任地方官,一再奏表进言主张进伐,积极练兵备战,遭投降派反对和破坏。 南宋朝廷对他起而又黜,罢黜后又用,但无论出事归隐,都从不放弃自己讨伐金国,恢复河山的政治和军事主张。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词的总体风格:雄健、豪放。 2、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却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他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3、题目解读:“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二、预习问题设置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注意正音、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三、预习自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遥岑( ) 玉簪( ) 螺髻( ) 献愁供恨( ) 鲈鱼( ) 堪鲙( ) 倩何人唤取( ) 揾英雄泪( )2、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四、我的疑惑 探究案学法指导:紧扣全词内容,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用典的意义;分析诗歌意象、形象,体会全词所造意境,提出自己的见解,交流讨论。一、探究问题问题1: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各有什么作用? 问题2: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词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二、拓展升华 本词中如何表现作者的愤懑之情与爱国之情的? 三、当堂检测 诵读全词。训练案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熟记全词;进一步体会鉴赏全词。一、默写全词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按题后要求答题。 南乡子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词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