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高二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安溪县高二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安溪县高二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安溪县高二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福建省安溪县高二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2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3“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4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为无为,则无不治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法道,道法自然a b. c. d.5孔子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为此要求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d.性相近也6“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8史载: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最有可能引起明太祖不满的话是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d父子有亲,君臣有义9.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已的规律c.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10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墨子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它没有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兼爱”主张得民众的支持 b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c.“非攻”主张适应了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需要 d.私人办学在不断发展1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一观点反映出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对人民宽刑薄赋 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1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3.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仍占绝对统治地位 b.地位受冲击,与佛、道两教处于并立地位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 d.完全丧失了在儒家思想的本色14.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1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6.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a.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探讨宇宙自然规律c.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17.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b. c. d.18宋代的朱熹和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哲学观点上都主张“理”“气”说,他们的根本区别是a对“理”“气”的解释不同 b出发点不同 c指出的社会背景不同 d世界观不同1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具有现代色彩的民主思想,“立足于当时的现实而又一脚跨进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是a黄宗羲 b李贽 c王夫之 d朱熹20李贽针对当时社会逐利拜金风盛行的社会现状,其态度是 a.鼓吹“存天理,灭人欲” b.认为追求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c.礼教、仁义是立身之基础 d.拜金之风是社会风气败坏的表现21“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中的这段文字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 b.魏晋玄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22.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3右图是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小篆 d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24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 盛装开幕,它“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下图是开幕式表演中的一个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a丝绸之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25“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场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26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发明测量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我国最早的天文学巨著出现 发明新型浑仪简仪创制黄道游仪a. b. c. d.27.下列著作在中国出版后,很快被译为英、德、俄等国文字,其中英译本达十多种,流传于西方,并被达尔文所引用的是a九章算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28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的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b经济停滞倒退c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d国家分裂、国力衰退 29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毛笔、纸张 一叠印刷的书籍临摹的洛神赋图 王羲之的兰亭序 a. b. c. d.30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a. b. c. d.31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据你推测,汉瓦上的文字的字体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3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33下列作品的书法特色以其法度与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a b c d34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此举用意在于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35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a.注重人物画 b.以形写神 c.注重光线色彩的变化 d.墨线造型36对于送子天王图其中错误的评论是:a.该作品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b.该作品属于民间风情画c.该作品反映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状况d.该作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7下列不属于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的是a.女史箴图 b.五子夺莲 c.清明上河图 d.山水十二景38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a b c d39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从而使画极具生活实用性d.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4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英国风景画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41、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4分)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 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6分)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喜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3分)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图一(明)文徵明书后赤壁赋 图二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材料二(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分析图二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3分)(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7分)(3)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8分)2011届高二历史第一阶段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题共60分。1-5:abcbc 6-10:bbbcc 11-15:dabdb 16-20:badab21-25:ddddc 26-30:dcadd 31-35:cbdbb 36-40:bdbcd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41、(1)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2分)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2分)(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儒学体系的更新,即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巩固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6分)(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2分)二者没有本质差别。(1分)二者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理”,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2分)(4)思想主张:经世致用。(2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42、(l)书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