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业 必修2.doc_第1页
(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业 必修2.doc_第2页
(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业 必修2.doc_第3页
(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作业 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必修二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必修二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政策的调整 一一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中 美国汽车产量 1933 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a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 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 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 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2 有些学者认为 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 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 通过霍利 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3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 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商业革命 信息革命 知识经济 b 市场化 区域化 全球化 c 商业革命 工业革命 经济危机 d 市场化 专业化 社会化 4 1929 年 11 月 21 日 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 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 会上 胡佛宣布 在以往的萧条中 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 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 因为劳工不 是商品 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 此外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 由于 工资降低 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 这些行动只会 加剧萧条 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 不应该减产 不应该解雇工人 材料主要说明 a 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b 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 c 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 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5 罗荣渠在 现代化新论 中说 1933 年 申报月刊 发行 中国现代化问题 特辑专号 征文中 26 篇文章 认为 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 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 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 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 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 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6 经济大危机 1929 1933 年 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 各国都采 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 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 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 扭转危局 b 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c 以工代赈 扩大内需 d 计划指导 政府干预 7 自由放任主义 的法文原意是俗语 让我们自己干 关于这一经济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经济理论 b 它的提出与当时经营规模小 垄断尚未形成有关 c 它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d 它认为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可以使经济达到供求平衡 8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妈妈 为什么不生火 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为什么没有煤了呢 你爸爸失业了 我们没钱买 爸爸 为什么失业了呢 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 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c 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 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9 以下言论出自于 1933 年 3 月 富兰克林 罗斯福 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 其中最能体现其 新政 实质的是 a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 现在就行动起来 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 捷径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 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10 1931 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 而 60 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 他们各自羡慕对方 的原因应该是 a 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 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b 苏联工人生活富足 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 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 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 苏联工人当家作主 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11 诚信 有利于人格的塑造 也使现代经济正常进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 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2 a 奖励农民 压缩农业产量 b 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 兴办公共工程 减少失业 d 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12 仅仅由于我们不喜欢他们的政治制度 一个拥有 1 25 亿人口的国家和一个拥有 1 6 亿人口的国家连话都不说 是 十分荒谬的 经过和谈 罗斯福于 1933 年 11 月 16 日正式承认苏 联 罗斯福对苏联态度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 工业化壮大了苏联的实力 b 罗斯福对社会主义抱有同情 c 本国问题的压力冲淡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d 法两斯的猖狂进攻损害工西国利益 13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 费里德曼之口 他从 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 创立 货币主义 理论 大力主张 自由市场经济 公开与凯恩斯 主义唱反调 1976 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费里德曼的 货币理论 a 与亚当 斯密的 自由主义 主张完全一致 b 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 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d 是在美国制定了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后提出的 14 2008 年 1 月 31 日 南方报业网 南方周末上世纪 30 年代 大萧条 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大加干预搞 新政 把美国 从萧条中拖回 但是至今不领情 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 也大有人在 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 理 由可能是 a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 b 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 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c 颁布 工业复兴法 制定经济计划 d 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15 美国学者詹姆斯 麦格雷戈 伯恩斯在所著 罗斯福 中 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 充分利用宪法规 定的权力 诸如否决权 选择有利时机 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 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 但却要机智巧妙 用人 必须审慎 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诉诸国民公断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 a 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b 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 c 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d 国家权力重心在参众两院 16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 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在当时最有可能 a 受到资本家真诚欢迎b 得到工人的普遍认可 c 获得国会的大多支持d 遭到少数农民的反对 17 罗斯福说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 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 不能购买食品 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 罗斯福采取了 a 整顿银行 统制货币 b 以工代赈 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 调节农业生产 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18 1934 年 美国各地罢工持续不断 并打破行业的界限 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 纺织工业等大批量 生产的工业部门 这一现象表明 a 新政未取得任何进展b 新政牺牲了工人利益 c 企业破产大量的增加d 新政未使工人摆脱困境 19 1935 年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政府 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 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 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 罩每个家庭 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 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缓和社会矛盾 扩大内需 降低失业率 提供社会保障 a b c d 20 20 世纪 80 年代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 福利国家 制度时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 梯子用来供人 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 正确的有 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后 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福利国家度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0 世纪 80 年代后 英英法等国家缩小了福利的规模 a b c d 21 下图是 1950 1989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 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出现 滞胀 现象 b 新经济 得以快速发展 c 美国经济处于 黄金时期 d 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3 22 20 世纪 80 年代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 福利国家 制度时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 梯子用来供人 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 正确的有 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后 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0 世纪 80 年代后 美英法等国缩小了福利的规模 a b c d 23 19 世纪晚期托拉斯等新经济组织形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石油等新型重工业的诞生 24 有的学者认为 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 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 危害 和 机会 两层含义 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 机会 是指 a 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 调整供求矛盾 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 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 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25 美国总统乔治 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09 年年会时表示 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 保护主义无助于 克服困难 然而 在 1929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时间 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 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 其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发 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二二 材料阅读 本大题共 材料阅读 本大题共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 分 26 阅读以下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 年 英国颁布了第一个 航海条例 它规定从殖民地输往英国的物品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载 第二个 航海条例 于 1660 年通过 这个法案不仅规定殖民地的出口必须由英国船只装载 而且禁止把某些列举的商品特 别是烟草和白糖等 直接运往欧洲大陆口岸 也就是说 它们必须首先运往英国 在哪里付了关税 然后才充许运 往别国 转引自张亚东 重商帝国 材料二 1929 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但是 资本主义多次爆发经 济危机 这次危机空前严重 仅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究其根源 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完 成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 在 20 世纪 20 年代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适 应这一重大变化 仍然延续其 无为而治 的经济政策 危机发生后 一些国家一味采取利已主义 以邻为壑的转 嫁危机的做法 高筑贸易壁垒 货币贬值和对外倾销破坏了国际范围内的自由贸易 分别建立美元区 英镑区 法朗区 导致世界市场分裂 使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并引发国际政治危机 转引自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 材料三 从总体上看 必须说中国取得的成绩是极其令人钦佩的 如果这种速度保持下去 到 2010 年 中国 将成为全球第四个经济大国 仅次于美国 欧洲 日本 经济蓬勃发展 军事力量强大而又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目标的中 国 面前可能摆着三种全球战略选择 一 中国即使非常务实 实行可以称为 商业共产主义 的政策 但仍称 自己属于共产主义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 可能有意识地扮演穷国领袖的角色 与以美国 欧洲和日本为首捍卫现状的 联盟对抗 布热津斯基 大失败 20 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英国的商业活动有什么特点 1 分 你认为 航海条例 实施后 其他国家会有什么反应 1 分 2 有学者认为 危机的背后总会孕育着新的契机 新的起点 请你结合 20 世纪的苏俄 美利坚合众国 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史实加以说明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 1929 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根本原因的认识 作者认为导致经济危机空前严 重的原因是什么 1 分 材料中的 无为而治 的经济政策是指什么 1 分 引发国际政治危机 是指什么历 史事件 1 分 4 材料三反映了西方大国对中国发展怎样的看法 2 分 5 依据以上材料 谈谈如何防止 2009 年金融海啸的扩展 27 15 分 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 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 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发展道路 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4 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 他技艺高超的口才 他生动感人的智慧 都 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 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始 他告诉美国人 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 畏惧 本身 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 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 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 利用 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 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 布林克利 美国史 请回答 1 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 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材料一曲线图 列举 20 世纪 20 年 代末至 30 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 分 2 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 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 分 3 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 结合所学知识 在表格中 与 位置 各举出一个史实 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 的观点 2 分 4 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 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 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多角度论述 新政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主题 8 分 要求 论述角度多重 层次分明 注重史论结合 行文流畅 250 字左右 5 0 0 必修二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答案解析必修二 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答案解析 一一 选择题 选择题 1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时间 1933 年 再结合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 即可选出答案为 a 项 经济危机发生 后 物价上涨 货币贬值 人们的购买力低下 导致了消费市场的低迷 其余三项不合史实 2 d 3 c 4 d 5 c 6 b 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的政策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 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与 此相符的是 b 项 其他三项都与经济民族主义的概念不符 7 d 自由放任主义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完全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 故 d 项对其概念理解有误 8 b 9 d 10 c 11 b 12 c 13 c 14 a 15 a 16 b 17 b 罗斯福新政中通过 以工代赈 缓解失业压力 使失业人数大量下降 最低工资标准等规定保障了工人的收入和 生活水平 18 d 19 a 20 d 21 a 22 a 23 c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