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卷(共6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 (节选自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有删改)1下列有关“方块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楷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年间,隶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d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正是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而颜师古创立的于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c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d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块字与中国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b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唐代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庄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c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二、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5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旧指侍从左右、供差遣的人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d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设版:修筑防御工事5. 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晋军函陵 亡郑而有益于君晋,何厌之有 以其无礼于晋 是寡人之过也 许君焦、瑕a. / / / b. / / / c. / / / d. / /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他在郑国官微人轻,在秦晋大兵压境、郑伯自责道歉的情况下,慨然答应出使,表现出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b. 烛之武勇敢无畏,从容对敌。他不顾年迈之躯,夜缒出城。从容去见秦伯,坦言郑国将亡,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创造说服秦伯的契机。c.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利害。他先说亡郑对秦无益有害,再说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最后说晋屡背秦德,不可共事,使秦伯不得不听。d. 烛之武机智善辩,成功使敌退兵。他援古例今,使秦穆公爽快地跟郑国订立了盟约,并留下驻兵帮郑国防守,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保全了郑国。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6分)于是,秦大怒燕,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皆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五岁而卒灭燕国,而虏燕王喜。() 8.解释加点的词。(2分)(1)诣:(2)卒:9.给画线句用“ / ”断句。(4分) 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7 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10.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3分)11.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四、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4)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 。 (5)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6)真的猛士,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21分)。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1)夕阳老去,西风渐紧。(2)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3)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4)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5)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6)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7)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8)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9)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10)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11)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12)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13)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14)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15)天冷了,它们一排排的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16)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17)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本文行文思路很清晰,如至段,写家乡的树、炊烟、山崖、屋檐,然后再写到母亲,它们由远及近,从写物到写人,组成了一幅幅温馨的画卷,为后文表达归家的喜悦作铺垫。b.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作者这样写,实际上已注入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独特的哲学思考。c. “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排比和反语等手法,表达了对现代人生活的反省,具有讽刺意味,引人深思。d.文章结尾部分既表现了“我”充分地意识到当失去母亲之后母爱的宝贵和重要,同时用“疲倦的蝴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e. 本文虽是一篇散文,但以诗化的语言、独特的物象,营造出了凄婉、明丽的意境,感情真挚、缠绵、含蓄、深沉。13.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5分)14. 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5. 本文的语言既富有浪漫色彩,能撩拨起读者美好的遐思;同时也注重捕捉典型性的细节,容易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请在文中摘录两个具有以上特点的句子分别加以赏析。(6分) 第卷(共52分)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冰屑(xi) 干练(gn) 猝不及防(c) 叱咤风云( ch )b. 坍圮(p) 浸渍(qn) 屏息以待(bng) 切齿拊心(f)c. 创伤(chung) 瞋目(chng) 忸怩不安 (n) 引吭高歌( hng ) d. 拜谒(y) 刀俎(z) 长歌当哭(dng) 挥斥方遒 (qi)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人生就是这样令人感慨:毕业分手的时候,大家是 的青年;而今再见,大家都已华发苍颜。(2)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强调,打造一支 的作家队伍是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3)换届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可谓 ,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a年轻有为 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b年富力强 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c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 年轻有为d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 年富力强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三年困难时期,在我们到文化俱乐部吃饭时,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等残渣回去喂包弟。b在波兰南方,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c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故事。d她们抢一般地一窝蜂地盛了一碗粥,歪着头用舌头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或门口。19下列对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b. 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不少地方都取材于自己亲历的生活,被人们认为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我们学过的课文荆轲刺秦王就是选自左传。d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代表作随想录,其代表作另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七、写作(40分)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句歌词很经典:“从来都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句诗词很动情:“不思量,自难忘!”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不得改编故事。要有细节描写。最好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小阅读(9分)1.c 2.b 3.b二、文言文阅读(26分)(一)(15分)4(3分) a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5(3分) d (依次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6(3分) c (“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错,应是“存郑对秦有益无害”)7(6分)(3分)越过别国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3分)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二)(6分)8(1)(2分)诣:到,到去(前往,到达) 卒:终于,最终。9(4分)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三、阅读诗歌(7分)10(3分)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2分)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1分)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1分)11(4分)以动衬静。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声音,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等,反衬出夜的寂静,环境的清远和空旷。从而衬托出他在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情怀。(答出“以动写静”或“反衬”给1分,简单分析得1分;感情理解准确,答到关键词“孤独、愁苦、寂寞、郁悒、无人理解”等给2分。另:如果答出借景抒情,以空旷寂寞之景,衬托作者谪居中孤寂的情怀得2分)四、答案略五、(21分)12(4分) a c(a项错在“由远及近”及“ 为后文表达归家的喜悦作铺垫”,c项无“反语”的手法)13(5分,含义3分,作用2分) 落叶的含义:一是指在外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