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doc_第1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doc_第2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doc_第3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三 古代诗歌阅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三古代诗歌阅读分值:33分建议用时:45分钟1.(2015白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思佳客吴文英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1)词中“迷蝶无踪晓梦沉”一句是什么意思?此句“迷蝶”所用典故与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相同,这个典故出自何处?(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关键句的含意能力。“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早晨梦醒之后,梦中情况消逝无踪,用的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吴文英这句词,表面是写梦,深一层是以梦隐喻过去的经历,联系他的生平看,又似乎包含对亡妾的思念。虽说“无踪”,毕竟入梦;梦由想生,何能真正地忘却?既然如此,则梦醒后并不是适意如庄周,而是深怀思旧的惆怅,细味“沉”字,其情可见。参考答案:“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词人却沉迷于梦中,难以自拔。(3分)所用乃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2分)【讲评建议】本题涉及“庄周化蝶”的典故,学生可能不够熟悉,教师可做适当介绍。此典故的本义是说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颠倒难分,两者都不值得执着看待。但后人又把这则故事与庄子至乐写他丧妻时鼓盆而歌,不表示悲哀的故事联系起来,猜想庄子大概也把丧妻看成做梦,所以悼亡作品,也常用到化蝶、梦蝶的典故,例如李商隐锦瑟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句,不少人主张是悼亡之作。(2)简析这首词下阕的抒情方式。(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愁自遣,酒孤斟”,全词直接抒情,也只有这两句,到这里才点出“愁”字,点出“孤”字。作者这时的孤愁既无法排除,那么这里的“斟”与“遣”,也无非是强自支持、强自消解而已。下句的“一帘芳景”继续写春,“燕同吟”继续写孤寂。与燕同吟,则暗谓有伴比无伴更悲。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不无相同之处,二者都是正面的情况起反面的作用;所不同的是,“蝉噪”“鸟鸣”可能是写实,“燕吟”只能是设想。“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的天气依然阴沉。这会起什么作用?对作者的心境会有什么影响?词至此结束,虽都没有明白说出;但读者联系上下文,自可体会得到。参考答案: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2分)“愁自遣,酒孤斟”,直接抒情,也点出“愁”“孤”。作者孤愁无法排除,只好借酒消愁。(2分)“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两句借景抒情,词人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的天气依然阴沉。(2分)2.(2015安康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去蜀杜甫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注】蜀郡:成都。如何:岂料。(1)简要分析“白鸥”意象的作用。(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词意象的能力。先理解“白鸥”这一意象的特点,即在江上漂泊,无依无靠,结合作者身世,分析“白鸥”在这里的作用。参考答案:以“白鸥”自喻,(1分)写自己像江上的白鸥一样漂泊、无依;(2分)营造一种凄清、伤感的意境。(2分)(2)“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主旨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结合诗的意境深入分析诗人情感。参考答案:国家安危自有大臣负责,自己何必老泪长流!(2分)既有对自己的宽慰,(2分)又表达出位卑忧国的情怀。(2分)3.(2015哈尔滨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落梅宋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注】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1)“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5分)答:_【解析】古代咏物诗或词,言在此意在彼,很多诗词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此题只要分析出两句中的“同”并点出共同的寓意即可。答案:两句诗表面上都写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1分)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1分)实际上托物言志,(2分)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惨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1分)【规律方法】“三步法”解答表达技巧题第一步,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找出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诗句,指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所表现的内容。第三步,分析这些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最后,紧扣题目要求,整理出简练的答案。(2)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不公正对待(“不主张”就是不让梅花主宰自己开放的事,而任由东风摧残摆布),实际上,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答“象征”也行。答案:采用比喻手法。(2分)把胡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