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广汉县取消人民公社c.小岗村农民包产到户d.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开始重新焕发生机”等信息不符。答案:a2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年份粮食产量(斤)人均口粮(斤)人均分配收入(元)交售粮食(斤)197635 000230321979132 300800200多30 000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从而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属于“根源”,d项与粮食增产没有直接关系。答案:c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d.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了农民经营的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作用不符。答案:a4右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这一发展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的道路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广泛开展d.政企分开政策的实施与推广解析:b、c两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不符合图中“19781982年”的时间信息;d项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答案:a5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主要原则之一是()a.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改造b.加快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c.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d.进一步增强国营企业活力解析:自1984年开始,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我国加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b.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c.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解析:我国计划性工业产品和商品品种的减少,说明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的提高,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与社会主义改造相关,c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71979年春,广东省请求中央允许在深圳、珠海、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解析: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出现在1979年后。答案:a8“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曾是上海市民的俗语,但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b.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c.上海市开始对外开放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解析: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从而推动了上海浦东的迅速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9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其从1927年开始的“年度人物评选”具有世界影响力。邓小平就曾两度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识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邓小平当选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材料二1986年1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比1985年发生的其他所有事件都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材料三请完成:(1)简要指出材料一中“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的事件及其重大意义。(2)材料二中邓小平“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主要包括哪些重大现象?(3)简要指出两期时代周刊中邓小平画像背景的变化及其反映的问题。参考答案:(1)事件: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大意义: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2)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相继建立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