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会计差异下税负水平与政策选择(基于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税收与会计差异下税负水平与政策选择(基于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税收与会计差异下税负水平与政策选择(基于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税收与会计差异下税负水平与政策选择基于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问题的提出近年房价连年大幅上升,各部委制定的抑制房价上涨的制度和政策效果甚微,制度的出台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如何?(价格与税收的关系),对我国在近几年各部委连续出台的针对抑制房地产价格的经济政策,以及对应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由此而涉及到的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制度进行差异比较,从房地产行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与税收政策的差异来分析税负水平的变化,对各部委政策、税收政策和会计制度三者的制定作出比较分析,以确定针对房地产行业制定的政策取向。2005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分析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5151号),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要求各有关部门都要对房地产形势密切跟踪、及时研究。为了贯彻国务院的指示,加强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税收在调控房地产行业方面的作用,对涉及房地产行业得有关税种,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要求各级地方税务要密切关注本地区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对本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及税收政策调整对本地区房地产市场和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进行跟踪和评估总结。有鉴于此,本文从房地产税收统计口径与会计差异入手,从房地产税负分析的实际工作需要,从税收与会计差异造成征纳双方的税收期望差异,在微观层面上研究税负水平的制度性因素,以进一步充实税收负担理论,弥补当前房地产行业制度性的税收负担负实证研究的不足,为全面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意义作为管理房地产行业税收活动的核心问题,税收负担的实质是房地产行业收入分配中国家与房地产企业的分配关系。可以说,房地产行业的税收负担直接涉及国计民生最尖锐、最敏感的问题,一定时期内,合理的税负水平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力,促进房地产行的发展,同样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发展的中国而言,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就越发显得突出。通过对房地产税收负担水平研究,可以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确定房地产行业税收课征的强度提供重要的数据,正确处理课征税款与培植税源的辨证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合理的、公平的确定税收负担,是评价一国税收制度优劣的核心,也是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的灵魂。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因此,深入的研究税收负担问题,及时地调整税收负担政策是理论研究领域和实际管理部门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工作。从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有关税负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宏观层面上讨论地区间税负水平的高低,较少涉及到微观层面企业税负的研究。审计事件,新会计准则理论上现实意义上由上文可见,无论是在理论在还是在实证上,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有进一步进行研究的意义。二、 文献综述(相关研究综述)论文以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的不确定性、房地产经济周期以及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税负理论由于大多数税收问题的政策分析往往最终都会归结为税收负担问题,因此,对于税收负担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受到众多中外学者的关注,涉及税收负担的论文,以及散布于经济学或财政学、税收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也较为丰富。由于税收与经济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而有关税收负担问题在各个经济学派不乏论及,并且都各自有其观点和理论。由于西方经济理论流派众多,譬如,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福利经济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最优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和制度学派等,后文将对制度经济学派理论作简要评述。研究税收负担的方法西方国家有关税收负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已进入到了量化研究阶段,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单独建立的分析税收负担水平的经济数量模型并不很多,由于税收负担决定因素的复杂性,它们大多被作为宏观经济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或因子)加以考虑。在我国税收负担的研究中,绝对多数是以理论分析为主,建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的数量分析方法则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要使得税收负担的研究真正步入科学的量化领域尚还有一定差距。在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上,西方学者通过对宏观税负及微观税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建立起税收负担的经济数学模式。以Lotz and Morss( 1967)1为代表的学者,在宏观税负领域对税收能力与税收努力关系的研究,探讨税收努力对宏观税负的影响;以及Bah1(1971)2在给出税收努力方法的准确定义的基础上,讨论了这种分析所需要的隐含假设和明确假设,并根据先验推理和相互依赖分析的结果,利用税收努力估计的回归方法,建立巴尔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David Dunn and Anthony Pellechio研制编辑的公司所得税边际税率分析模型(Analyzing Taxes on Business Income with Marginal Effective Tax Rate Model)a,这些模型在分析宏观税负适度性水平以及单个税种,如公司所得税负担水平和比较各国公司所得税负担水平及其结构方而,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司实际税率(ETR, Effective Tax-rate)在税收政策和税法制定上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税率小同于法定税率,它是企业实际税负的一个体现。这样在考察小同企业所得税负担时,ETR就成为较好的替代工具,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证据。Siegfried(1974)3最早进行了关于行业平均ETR的综合研究。研究中Siegfried计算了采矿和生产行业1963年整个纳税年度的平均ETR。Stichney和Mcgee(1982)4检验公司所得税制度的中立程度,他们检验了平均ETR的差异与企业规模、资本密集程度、国外经营程度、涉及自然资源和负债程度的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最低ETR的企业有很高的负债,且多集中于资本密集度高和涉及自然资源的行业。Shivlin和Sue Porter(1992)5在其研究中比较了两个企业规模有重大差异的样木的ETR,从而得出结论,税收改革增大了大公司的税收负担。其回归模型是用行业内的数据估计的。对税收超额负担的相关研究在西方财政理论中可谓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期杜标特(J. DupuiO 1844年的著作,以后有20年代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Cardinalutility approac),米尔顿费里德曼M. Friedma的的一般均衡分析,阿诺德C哈伯格(Arnold C. Harberger)的“三角形”超额负担理论等。综上所述,国外有关税收负担的理论小仅涉及众多学派,其相关研究历史较长,研究涉及的范围广、有深度、系统性强,在理论上,方法上,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成果。我国对上市公司所得税相关问题的研究。王延明(1999、 2002)6分别就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及上市公司所得税率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自1994-2000年执行的法定所得税税率的现状作分析;然后,用186家上市公司的样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法定税率变化对实际税率的影响只有法定税率变化的0._502,在分组及分年度检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有关税收负担与税费改革问题的研究。辛晏(2001)7认为,我国宏观税负高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体制。要将政府收入制度纳入正轨,税费改革是关键,税费改革的本质是“税费归位”。我国有关税收负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倍受各界的关注,在前人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相对发展较快。具体研究,在时间上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地域上从国际到国内,在运用上从理论到实践,在内容上从宏观到微观,对于我国的税收理论和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都有很多可取之处、可行建议。但相比于国外的研究状况而言,国内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有关宏、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及税收优惠的“放水养鱼”效应实践的分析探讨涉及也并不多。房地产经济理论中的经济周期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研究房地产的税收负担,要建立在房地产经济的理论根基之上,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统计学、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特别是必须建立在包含经济周期理论、不确定性理论、随机理论,和与其相关的系统分析等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在具体分支学科中又必须以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等学科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方法上,它还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分析基础理论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在实践中,它还与国家经济体制、国家及各地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等紧密联系.从房地产市场上看,它还与影响房地产需求与供给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所以,在对我国城市房地产税负研究之前,必须对决定其根基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房地产经济理论又是其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一门相当年轻的新兴学科。它在我国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深入研究房地产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相关的发展轨迹,并随大量的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仅是继承具有中国特色以及行业特点的房地产经济理论和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且也是为我们进行房地产行业税负分析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周期理论上有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和随机经济周期理论。大量的西方学者主要是从内生因素着手分析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但是从国内外的经济生活实践来看,任何一国经济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外生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动态不可能完全是内生的,尤其是属于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市场经济更是如此,所以,除了分析内生因素以外,我们还需要深刻分析在外生因素(随机因素)影响下内生地产生经济周期的理论。使宏观经济发生变动的有三种类型:1,来自生产方面的供给干扰;2、来自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干扰;3、来自私人需求方面的干扰。大量西方经济学者基本上认同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有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但是就外生因素来说,如果将所有可能影响经济周期的外生因素都纳入模型,会使模型的构造和分析变得十分复杂甚至毫无意义。因而,借助于数学上的随机分析理论,将随机变量假设为所有外生因素的综合,就可以用其来说明经济周期的不规则波动,这一点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最为有效。据现有资料记载,最早将宏观经济波动与随机干扰联系起来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斯勒斯基(Slutzky, 1937)。他在1927年的俄文和1937的英文论文中未借助任何数理模型,仅从统计角度说明了纯粹的随机时间序列可以描述实际观察到的经济周期现象。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奇(Frisch, 1933)和卡莱斯基(Kalecki 1937, 1954)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即通过对确定性体系增加1个类似随机变量的方法得到了不衰减的周期拨动,由此开启了把随机变量变引入经济周期的实际研究。克莱勒(Krelle, 1959)也利用随机因素建立了随机分析模型来研究了经济周期形成。不确定性经济学。作为微观领域的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行业。国内外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不确定性是贯穿房地产开发的全部过程。因为,房地产经济运行本身就是一种预测未知的将来需求而进行的特殊产品的生产过程。所以,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于指导房地产税负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制度组成的三因素,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体系。制度与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与企业制度安排,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三、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房地产行业的税负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使规范研究具有可靠性,然后从健全机制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拟采取的研究方案1、运用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对政府税务机关,以及税务机关房地产行业之间的税负水平进行分析。 2、使用EVIEWS软件包等分析工具,按相应的假设命题建立“企业税负预测的计量模型”,并进行计量分析。3、选取样本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局的数据统计网站和中国证券市场专业数据库获取我国上市房地产行业20002006年的分析数据,通过中山市有关房地产管理部门获取我市不同区域的房地产企业各项经济数据等。4、以税负模型为基础,从上市房地产企业数据和我市中小房地产企业数据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变动对房地产行业税负的影响情况。5、选取影响企业税负的自变量。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影响企业税负的因素有:政府行为、法制健全程度、市场发育水平、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国家税收政策、税收征管质量、财政体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大小、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全社会的纳税意识高低等。根据选取样本数据,确定分类的标准和需要进行实证检验的,影响企业税负水平的自变量,然后设定企业税负模型的假设命题。6、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企业的政策制定和税制建设提出建议。具体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图四、研究目标通过建立房地产行业的税负计量模型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税收和会计的制度差异对该行业的影响,对税收与会计在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计算差异作实证研究。对房地产行业各税种进行税制改革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税收制度如何配合宏观政策,税收制度应如何与会计制度调整的建议。五、论文初拟提纲引言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动机(意义)1.1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现状分析(连续五年列入税收专项检查的行业) 1.2 税收负担研究的意义1.3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3.1数据来源 1.3.2研究方法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税收负担的理论概述211税收负担的基本概念2.12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原则2.13税收负担的理论评析2.3.1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税负理论2.3.2供给学派的税负理论233制度经济学的税负理论2.3.3西方税收负担理论借鉴 22房地产经济的基本理论2.1房地产市场的均衡状态分析2.1.1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2.1.2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分析2.1.3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的外部干扰2.1.4公共政策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的影响2.2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2.2.1不确定性经济学概述2.2.2不确定性研究的计量经济模型选择2.2.3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问题23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关系研究2.3.1房地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2.3.2葛兰杰(Granger)双变量因果性检验模型2.3.3时间序列变量的DF和ADF检验模型23.4我国EI与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23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概述制度的内涵制度的构成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制度供求分析的框架制度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制度非均衡及其类型制度、国家与政府行为“诺思悖论”与国家两难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与企业制度安排2.4文献回顾 2.3.1 国外部分 2.3.2 国内部分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3.1纳税评估的传统方法3.2我国企业税负结构分析3.2.1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负结构3.2.2不同规模企业税负结构3.2.3不同行业企业税负结构3.2.4不同地区企业税负结构3.3税负预警指标体系的缺陷分析3.3.1合理性问题3.3.2时效性问题3.3.3准确性问题第四章 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分析4.1建立税负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4.1.1客观性原则4.1.2实用性原则4.1.3科学发展观原则4.2建立税负预警指标体系的法律依据4.3纳税评估税负预警指标体系架构4.3.1行业和经营规模的界定4.3.2指标体系的确定与解释4.4博克斯一詹金斯预测理论 4.5纳税评估税负预警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第五章 房地产行业税负的制度实施效应与建议5.1提出房地产行业税负政策的思路5.1.1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照章纳税的遵从度5.1.2有利于开展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的评定5.1.3有利于推动税务机关工作职能的转变5.2政策建议5.3.1税费改革,“税主费辅”是目标5.3.2税制改革,合理完善税种、税率,降低纳税人总体税负水平5.3.3提高征管水平,加强税源管理5.3.4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5.3.5健全纳税服务体系,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加强立法完善税制优化核算一体化征管构建信息平台第六章 总结七、创新点本论文特色和创新在于: 1、以宏观政策和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异为切入点,以政策差异作为税负水平的解释变量来进行实证。 八、论文研究难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打算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税负模型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完成政策变动和差异对税负影响的研究。难点在于对税负模型构建和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差异作为数据计量,以及房地产税负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如何判别和衡量政策差异产生的影响。在分析政策差异对房地产行业影响的时候,由于理论基础有限,而房地产的政策选择内容庞大,从财税角度作为政策选择而未考虑建设部门、国土部门、金融机构等方面政策会影响论文的全面性。 九、现有的基础与写作计划 1、数据基础:通过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局数据统计网站和上市公司的专门数据库 收集数据;收集我市房地产公司的有关统计数据。 2、文献基础:初步收集房地产行业相关的经济理论,各学派的税负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方面的相关参考文献。 3、写作计划:2007年5月开题报告 2007年68月完成调查研究和数据采集 2007年12月提供论文初稿2007年13月对论文进行修改2007年4月定稿十、主要参考文献(一)参考书目 1、林江谢贤星税收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 萨缪尔森经济学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1996年8月第版 5、柯武则.史漫飞 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 6、许善达主编:中国税收负担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二)参考文献1、 Lotz Joergen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