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练习题 北师大版1、.你认为桃花源人过的是一种( )的生活 3、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 )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这一性格特征的是( )。4、在陆游( ),( )两句诗中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5、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 6、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 )7、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发现桃花源( )( )8、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9、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10、“黄发垂髫”分别指代(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 )的生活图景11、阅读选文,说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在文中所起( )作用。12、选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它反映出当时( )的社会现实,寄托了( )的一种社会理想。13、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14、填空。本文以_ 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寄托作者( ) 的世外桃源。从“ _ ”一句可看出,桃花源中人不愿外界打扰,希望过和平安宁的生活。15、文中最后写剂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 ),流露了作者( )的情感。16、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是( )( )( ) ( )17、本文的线索是( ),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 )( ) ( )三件事。 18、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9、文中( )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不愿离开的原因是( )( )( )。20、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他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 )用意。21、 “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 )。22、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是 ( )( )( )23、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3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24、从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原因是:(1);(2);(3);(4)。25、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6、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源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 )。27、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 )( )。28、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29、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30、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31、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32、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33、这两段中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 )( )( )( )3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 )修辞方法,意思是( )35、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响应的成语。 (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 37、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38“诣太守,说如此。”此句中的“如此”包括( )内容。3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着说说渔人是( )回答的。40、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41、问答题: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42、文言文阅读(15分) 2009安徽芜湖【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阡陌 便要还家: 子之哭也 苛政猛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吾子又死焉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3、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44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 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4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b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健身教练专业认证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健康食品营养师职业资格评价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土木勘察师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专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化学分析师专业知识鉴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告营销策划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职业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关于字母O 的教学课件
- 2025年本科院校审计处招聘笔试预测题
- 单片机的看门狗
- 市场营销(第2版)课件全套 王永贵 第1-17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及发展-顾客营销学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的概念
- 深圳某电厂锅炉维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new(常用版)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证券从业考试基础模拟卷二(题目+解析)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