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每课一测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永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每课一测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永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每课一测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永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每课一测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永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每课一测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四知选自于_,作者_,_史学家,字_。 私心,选自于_,主人公是_,_是复姓。范晔,字_,南朝宋时著名_,主要作品_。后汉书以_为体例,与_、_相同。它分_、_、_,合为百篇。 2解释黑体字词语。 (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_ (2)君不知故人_ (3)吏人奏记及便宜者_ (4)然少蕴藉_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何谓无知!_ (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_ (3)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_ (4)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_ 4(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_ _ _二、课文巩固阅读 阅读课文私心,完成下列问题。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2)然少蕴藉( ) (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_ (2)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_ _ 3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目恰当吗?请简析理由,不少于 20 个字。 _ _4你有私心吗?请你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 _ _ _ _ 5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 _ _ _九年级(下)与朱元思书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部分 1下列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pio) 急湍甚箭(tun) b互相轩邈(xn) 泠泠作响(ln) c嘤嘤成韵(yn) 鸢飞戾天(l) d经纶世务(ln) 好鸟相鸣(ho) 2下列黑体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3根据课文填空。 (1)风烟俱净,_。_,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_。_,直视无碍。 (3)负势竞上,_,_,千百成峰。 (4)这篇文章选自_朝梁文学家_之手,他的字是_,吴兴故鄣人。 二、课内巩固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翻译下列句子。 风烟俱净:_ 望峰息心:_ 2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_ _ _ _ _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下面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嗜(sh)学 砚(yn)冰 逾(y)约 b既加冠(gun) 硕(shu)师 叱咄(ch du) c俟(s)其欣悦 负箧(qi)曳屣(x) 皲(jn)裂 d媵(yng)人 以衾(qn)拥覆 容臭(chu) 2下面黑体词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b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负箧曳屣(书箱;鞋子) c持汤沃灌(热水)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3“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 c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对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5对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我在两边站着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去邀请人家。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我则穿着破旧的衣服处在他们中间,略微有一点羡慕的意思。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因此我即使天资愚钝,也最终获得了学识。 6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同舍生皆被绮绣。 _ _ (2)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_ _(3)四支僵劲不能动。 _ _7送东阳马生序选自_,作者是_,_(朝代)文学家,他与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写此文的目的是_。 二、课内巩固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录毕,走送之(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媵人持汤沃灌( ) 左佩刀,右备容臭 ( )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既加冠 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 士卒不尽饮3翻译下面句子。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5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答: 九年级(下)与妻书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卿( ) 晤( ) 彀( ) 恸( ) 婉( ) 嗟( ) 虐( ) 2本文作者_,是_之一。 3填空: (1)唐代诗人_琵琶行的末句是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 4朗读下列句子,并写出所要表达的感情。 (1)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答:_ (2)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答:_ 二、课内巩固阅读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1联系选文,解释下列词语。 诚:_ 第:_ 肖:_ 2“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_ 3“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中的“此”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 4作者对孩子的安排,表达了他的什么希望? _ 5从上文看,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九年级(下)庄子二则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倏( ) 渻( ) 恃( ) 2解释黑体字词。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_以视、听、食、息_ _犹应响影_ 反走矣_ 3.比较并解释下列各组黑体字词的词义。 谋报浑沌之德_ 已无变矣_ 德 已 其德全矣_ 鸡已乎_ 异鸡无敢应者_ 犹疾视而盛气_ 异 疾 渔人甚异之_ 君有疾在腠理_ 4文学常识填空。 (1)浑沌之死选自_,古人把_状态也称作“浑沌”,文中用_和_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 (2)呆若木鸡选自_,现已成为成语,意思是_ _。 (3)人皆有七窍,_,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5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_ 6浑沌之死这个寓言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 _ _ 二、课文巩固阅读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翻译下列语句。 (1)未也,犹应响影。 (2)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2在纪渻子看来,把鸡训练成什么状态才算成功? _ 3“呆若木鸡”的本意是什么?现在又赋予它怎样的含义? _ 4你认为这则寓言有什么积极意义? _九年级(下)周公诫子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题(10分)1.给下列字注音。(4分)禄( ) 姬( ) 怠( ) 嚼( )2.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守之以愚者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莲,花之君子者也d.执策而临之3.翻译句子。(4分)又相天子,吾于天亦不轻矣。 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二、整体感悟(10分)1.你认为周公是个怎样的人?(4分) 2.凭记忆,说出文中的六种谦德是什么?(6分) 三、课文阅读题(20分)阅读整篇课文,回答问题。1.解释加粗词义。(4分)俭: 畏: 贵: 哲: 2.翻译句子。(4分)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3.文中提到的桀、纣是谁?(3分) 4.文章最后一句采用反问句形式有何效果?(4分) 5.根据周公诫子的内容,想象其子伯禽到鲁国后会如何做?(5分) 九年级(下)答司马谏议书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聒( ) 恕( ) 壬( ) 恤( ) 晤( ) 庚( ) 2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是 朝 (人名),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是“ ”之一;题目中的“司马谏议”指的是 。 (2)本文选自 ,作者主张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变法,史称“ ”。 3解释句子中的词语。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窃: )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 ) (3)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实: ) (4)举先王之政 (举: ) (5)以膏泽斯民 (膏泽: ) 二、课内阅读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解释下列词语。 重念: 厚: 卤莽: 侵官: 2司马光批评王安石犯了 、 、 、 、 五条错误。 3王安石与司马光“议事每不合”的原因是什么? 4选文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观点的立论原则是 。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九年级(下)出师表每课一测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给黑体字注音。 (1)中道崩殂( ) (2)裨补阙漏( ) (3)行阵和睦( ) (4)以彰其咎( ) (5)陟罚臧否( ) (6)以遗陛下( ) (7)庶竭驽钝( ) (8)猥自枉屈( ) (9)咨诹善道( ) (10)夙夜忧叹( ) 2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 3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 二、课内巩固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文中“先帝”指_,“陛下”指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_、_、_三国。 2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_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 _ 4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5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_ 6以上文字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 _ 古文二则一、 1后汉书杨震列传 范晔 南朝宋 蔚宗 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 第五 点拨:注意“晔”的写法。 蔚宗 史学家 后汉书 纪传 史记 汉书 十纪 十志 八十列传 点拨:不要写错别字,如“纪传”中“纪”。 2(1)晋升或调动官职。 (2)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 (3)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4)宽和,宽容。 点拨: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不要写错别字。 3(1)怎么说没人知道呢? (2)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 (3)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 (4)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 点拨:译文时,要把握准确文言实词的语义。 4. 同意。因为留给子孙好的名声比丰厚的遗产更有价值。 点拨:要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二、 1. (1)bin (2)ji (3)xng 点拨: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句中的读音。 2. (1)第五伦奉公守法尽守节操,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 (2)像这样,难道能说没有私心吗? 点拨:注意“依违”和“若是”的意思,“岂”字开头的为反问句。 3. 恰当。因为本文意在通过第五伦坦言承认自己有私心,而这私心又是人之常情,通过他自认为的有私来突出他的真无私,这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点拨:根据教学设计、文章主旨考虑。 4. 略 点拨:可以表现自己的私心,用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来刻画;也可以仿照课文写,符合题意即可。 5青天 包拯 董宣(符合要求的答案都可) 点拨:你所举的例子必须是公正无私的官吏。与朱元思书一、 1b(xun) 2d 动词作名词,奔马 3略 二、 1( 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言之成理即可)送东阳马生序一、 1d 2a 3a 4c 5c 6(1)被 披,穿戴。(2)灌,罐,罐子。(3)支,肢,腿和胳膊。 7宋学士文集 宋濂 明初 刘基 高启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二、 1跑(赶快) 等待 浸泡 气味 香气 2a 3(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第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奉”的翻译) 4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虚心求教 5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与妻书一、 1略 2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3(1)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这一句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2)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把爱感情融于爱国家的感情之中。 二、 1诚:确实,实在,的确。第:但,但是,表转折。肖:像,似。 2排比;作用:作者一一列举了当时黑暗社会“可以死”的情况,为下文的慷慨赴死作铺垫。 3“此”指“我”不能忍心不救民于水火。 4表达了他希望妻子教育孩子继承自己的遗志,投身革命的愿望。 5林觉民是一个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又非常重感情的人。庄子二则一、 1sh shng sh 2报答 呼吸 作出反应 逃跑 3恩情 精神 已经 训练完毕 别的 惊异 奋力,用力 小病 点拨: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定要区分清其意思。 4(1)庄子应帝王、天地未开辟前、倏、忽、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索。 (2)庄子达生;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3)以视、听、食、息 (4)似木鸡矣 其德全矣 5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 6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成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 二、 1(1)还不行,它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2)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在它面前打鸣,它也无动于衷,看上去呆头呆脑,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看见它掉头就跑。 2“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或者“望之,似木鸡矣”。 3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4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全神贯注。周公诫子一、1.l j di jio 点拨:第四个字另有读音“jio”、“ju”。2.c 点拨:选项c中“之”的意思是“的”。3.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不能算轻贱。 用恭敬的态度保持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 点拨:所译句子一定要准确完整。二、1.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土,大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导。点拨:抓住周公的语言来体会。2.荣、安、贵、胜、哲、智。三、1.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畏:威严。 贵:地位显要。哲:明智、聪明。 点拨:对书下注释要记牢。2.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 贵为君王的,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3.桀是夏朝末代的君主,纣是商朝末代的君主。这二人皆是暴君,由于没有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