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温馨提示:请将本大题答案填写到答题卷表格中)1打破地区间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2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张(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3与“法兰西第一帝国、滑铁卢、民法典”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路易十六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4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都是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非洲独立年5如果你想了解创作国际歌的思想源泉,你应该重温( ) a. 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拿破仑对外战争 c. 法国“五月流血周” d.英国宪章运动6某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 但丁 伏尔泰 陈独秀 马克思a资产阶级革命 b思想解放运动 c国际工人运动 d近代文学艺术7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c改革废除了沙皇专制统治 d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8.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789年法国大革命c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9下列事件中,使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1936年通过新宪法10标志着英法对法西斯德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1“911”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被偷袭是指 ( )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海战12下列行动不属于贯彻雅尔塔会议精神的是( )a成立联合国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分区占领德国 d苏联参加对日作战131945年的某一天,生活在美国的约翰不可能做的是 ( )a阅读报纸新闻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演唱时尚的摇滚乐 c欣赏风靡全美的爵士乐 d观看好莱坞的影片14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罗斯福新政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 邓小平改革15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围绕宗教和领土问题纷争不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其根源是( )a. 英国对印度独立实行分治政策 b. 两国社会制度不同c. 美苏等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争夺 d. 两国都想称霸南亚地区 16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7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b.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c. 苏维埃俄国d.俄罗斯18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 美国失去“二战”后初期的经济优势 b.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c.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d.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19一个香港人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国家的人却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请判断他所到的地区是( )a西欧 b北美 c东南亚 d中东20二战后美国经济强大,被称为经济“巨无霸”。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有效的财政政策 b.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 战时的资本积累 d. 占据广阔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年历史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1李奇在学了物理以后,知道了物理单位n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贡献。错误: 理由: 221718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错误: 理由: 23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九国公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1分)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1分)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1分)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2分)(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25.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也是当代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近代以来的日本发展史值得我们品味和思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事件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转折,从此日本融入国际社会,并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同时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使日本也从此走了军国主义道路,发展成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1)材料一中的“这一事件”是指什么?(2分)这一事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使政府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的措施是什么?(2分)材料二: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 (2)材料二中的“战后”是指什么战争之后?(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日本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自上世纪末始,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本世纪以来,日本政要“拜鬼”(参拜靖国神社)不断,与周边国家在历史反省、领土主权、资源能源开发、向海外出兵等问题上矛盾摩擦不断。针对亚洲邻国,日美多次举行联合军演,2012年,就钓鱼岛问题,日本再次挑起中日争端。(3)以史为鉴,针对材料三中的日本举动,你对日本这个国家有何建议?(2分)四、综合题(本题有2小题,第26小题9分,第27小题13分,共22分。)26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感知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你知道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依次分别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3分)【感受历史】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2)请举第二、三次科技(工业)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观点。(2分)【感悟历史】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图1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烟囱林立 图2 北京街头的汽车长龙(3)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的因素?(2分)(4)通过上面问题的讨论,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做贡献。(2分)27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2)班的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准备活动】(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关于世界大战的资料?(至少说出2种途径)(2分)【活动展示】第一组:表解历史战争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1914.71918.111939.91945.9导火线无交战双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转折性战役凡尔登战役战争性质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填写完整。(5分)第二组:文汇历史(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