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5 文言句读和翻译(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5 文言句读和翻译(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5 文言句读和翻译(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5 文言句读和翻译(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5 文言句读和翻译 新人教版一、(2012滨州)文言文比较阅读。【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注释】处:闲居。如:应该,应当。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荆 之 地 方 五 千 里3翻译句子。(2分) (1)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_ (2)子不若已。 _4【甲】文表明了墨子 _的主张; 【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_ 的品质(2分)5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3 分) _二、(2011广东)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释】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6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或旦而不鸣_ (2)皆足取祸也_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_ _8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 _三、(2011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文题。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是仪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注释】承摄:继承掌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黄武:年号。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进达:举荐人才。10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_ (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_四、(2011聊城)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释】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1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楚庄王欲伐越/齐师伐我 b此智之如目也/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无丝竹之乱耳 d庄王乃止/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见之谓明。 _1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_五、(2011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题。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14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爱:爱戴,拥戴()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_17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_六、(2011上海)阅读下文,完成文题。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18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云耕者入冢而得 _1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20“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21本文表现了韩魏公_的品质。七、(2011潍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题。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2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不耻劳辱。_(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_2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