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 岳阳市五中 聂菁祺 一、设计思路人口迁移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种社会现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步骤进行授课,将会显得枯燥无味。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削减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利用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作为探究活动,辅助知识点的落实,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培养探究能力和高尚的情操。课堂从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解释清楚后,设计了由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来完成“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落实,中间设置了大量的思考活动和探究活动。课堂延伸部分通过对本地人口资料的探究,有效利用了乡土资源进行教学,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三、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而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事实和所了解的历史实例展开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对于身边的人口迁移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环境背景储备知识。通过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人口相关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自主学习和开放式探究活动。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2)掌握并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示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判读能力。(2)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和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3)通过调查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3)通过师生“小剧本”互动,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志向。五、重点难点1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2难点: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六、教学策略及手段 主要通过谈话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互动探究法进行教学七、教学准备自制PPT、八、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 【问题探究1】引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出:人口增长的另外一种类型: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板书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回归教材P16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自主探究】下列人口空间移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高一同学外出春游为了准备艺术节演出上街购物张成同学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英国某口语老师来我校执教三个月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王艳随全家从甲县搬到乙县并转入当地中学读书 思考2:以下箭头表示人口空间移动方向,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A1B1 C1A2 A1A2 C1C2行政区域界线 A A2 A1BB1C C1 C2行政区域界线强调人口迁移的条件:A. 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B. 变更居住地C. 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一般一年医生) 过渡从以上选项中我们发现,有的迁移活动跨了县界,有的跨了省界,有的跨了国界,人口迁移跨越的行政区域范围不一样。 2、分类回归教材 P16按照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国际迁移和囯内迁移,可用下图比较它们的不同 A A2 A1B B1C C1 C2国 界省界 国际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国际难民等国内迁移: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等思考4:读P17“活动”回答第2题回答国内人口迁移有:;国际人口迁移有:过渡不管是国际迁移还是国内迁移,都是由原来居住地迁往另一居住地的现象,根据之前我们所学的知识回顾一下,人类居住地的总称叫什么?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点拨人类居住地的总称:聚落,可分为农村和城市两种。按照迁移的方向,国内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想一想:目前我国发生迁移的主要方向属于哪一种方向的迁移?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阶段,目前主要的迁移方向为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这种迁移方向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这是由于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结果,即城市化现象。提问:发达国家目前属于那一种类型?发达国家当前主要表现为城市到农村的迁移方向,即逆城市化现象。想一想: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为什么是相反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重要的理论“推拉理论”并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板书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阅读P17: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板书 (一)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推力:原定居地排斥人口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拉力:新定居地吸引人口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中间障碍阻力: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的差异,受到交通和迁移成本的影响。对于迁入地来说,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对于迁出地来说,拉力因素小于推力因素。点拨推力是消极因素,是排斥力;拉力是积极因素,是吸引力。以城乡迁移为例,城市化初期城市有较多的拉力因素,人口由乡村涌向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成为推力因素,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互动探究 人生AB剧用故事为背景分析人口迁移的因素故事背景 小胡来自岳阳,在广州读完4年大学后,回到家乡小城,找了份工作,娶妻生子。他比较喜欢广州,每年会用一个星期到广州休闲购物娱乐。疑惑一、 他在家乡的这份工作,专业不对口,但比较稳定,收入也好,他对小城生活比较满意。 现在广州的一家公司提供他一个本专业的岗位,收入比现在高,压力和风险比较大。你认为小胡应该:疑惑二:小胡了解到公司每年有探亲假,而现在有广州和岳阳之间的高铁,来回比较方便。但是小胡的妻子希望他放弃,因为如果他去了,一家三口相隔万里,很长时间才能相聚一回。你认为小胡应该:疑惑三:小胡所在的小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政府准备进行开发,建设旅游名城,为挽留人才,政府出台了新措施,学历本科以上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小胡的儿子很愿意去广州,因为他喜欢南方的气候,岳阳冬季太冷。你认为小胡应该:疑惑四:小胡一家决定先去实地考察一番,回来却又犯了难。广州的房价、物价实在太高了,按现在的收入,一家子在广州生活,虽然赚的比以前多,但除去日常支出后,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但公司提供进修机会,学习完成后有望晋升更高的职位,收入也会增加。你认为小胡应该:根据活动结果归纳,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板书(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链接4政治因素自主学习P20政治因素探究(1)下列人口迁移现象是由于哪些因素引起的?西汉初期,为了“实关中”,刘邦继续由关东向关中大规模移民,总数不下30万人。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南洋(东南亚)一带谋生。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而使大量的人口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迁到河南一带古代黄河多次决口,导致该地区沿岸 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建国前,由于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美蒋压迫,许多人为逃避战乱,背井离乡。(2)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60年代移民支援边疆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组织性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延伸国外政治因素如阿富汗战争、巴西迁都巴西利亚等都导致了人口大量迁移。小结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在以上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