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洋县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请把ii卷填写在答题格内。第卷(共42分)一、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称职/称颂 解差/解元 劲拔/遒劲 困难/排忧解难b创伤/怆然 熟稔/谂知 畜养/蓄养 粘连/拈花惹草c殷实/殷红 投奔/奔流 给养/给以 强健/强人所难d狭隘/自缢 囹圄/蹂躏 愠怒/蕴藉 沼泽/天理昭然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宣传文化系统发起的“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震憾人心,催人泪下,有效地凝聚了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b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前往北川祭奠的人络绎不绝,面对废墟,他们沉痛地回想起去年那一起噩梦,默默地为长眠于地下的遇难者祈祷。c大地春回,万物复苏,在城里蜇伏了一冬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欢歌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d受信贷紧缩影响,美国居民逐步压缩消费,其中备受亲睐的耐用品消费成为压缩的重点,这使得美国汽车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少“形象工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双重利益_:政治上以政绩求得上级提拔,经济上以项目捞取一己实惠。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人有七情六欲”这固然不错,但_物欲怎样膨胀,_不应该折损祖国在心目中的光芒和庄严。a趋向内涵纵然/也 b趋向蕴涵纵然/也c取向内涵无论/都 d取向蕴涵无论/都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it巨头聚集西永,使重庆从it产业相对落后的西部老二工业基地城市迅速发展,站在了世界it产业的的前沿。 b艺术上冰雪聪慧的他在世俗生活中却是心无城府、过于懵懂淳良的,一如稚子。c“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围绕基本实现“八小时出海”为总体目标,完成投资1500亿元,建成七大铁路通道建设,从根本上突破我市对外铁路通道不畅的瓶颈。d为了让价格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实行阶梯电价、阶梯排污费或阶梯停车费时,可适当拉大各档次间的收费标准,让人们明显感受到减少排污、减少用电或使用小型车的好处。6下列对文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是在人类的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出来的。b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独立形成的文字,这些文字都跟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我国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d文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一旦产生,便永恒流传,如中国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7.下列关于同音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的同音词,一种是同音同形,如“大家”既可指著名的学者,也可以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b汉语的同音词的另一种类型就是同音异形,它又为部分异形,如“无畏无谓”,全部异形如“立意利益”。c汉语的同音词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语音偶合,即读音碰巧一样;历史音变,即读音原来不同,后来才变得相同;词义分化,即一个词的几个意义后来失去联系了。d同音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是积极的,使用它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可以构成修辞上的双关,用来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_。(2)水击石溅,_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切切淙淙,如小弦指弹拨a b c 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度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英才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9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圈交流的结果。b“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人数正在逐步增长。c“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政客们的“政治圈”。d“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10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与交流。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d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11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1215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人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又与于禁讨昌豨,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讠悤讠同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注】榇(chn):棺材。讠悤讠同:人名。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霸为帅,屯于开阳 屯:驻扎 b霸敬异周,身诣令舍 诣:来到c周得其罪,便收考竟 考:拷打 d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 逆:阻止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臧霸“勇壮”的一项是 ( )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 因与父俱亡命东海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 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 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前往援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又把他藏匿起来,太祖点名搜索,在臧霸那里找到了吕布。b在兖州叛乱中,徐、毛二人背叛太祖,后亡命出逃投靠臧霸。太祖命刘备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对刘备说的一席话,使太祖改变了主意。c臧霸非常尊敬下邳令武周,曾到其舍做客。后来臧霸的从事讠悤讠同不遵守法度,武周就拘押拷打讠悤讠同。臧霸却没有怪罪武周,反而与他更加亲善。d张辽讨伐陈兰,臧霸被调到皖地,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得前往救助陈兰。韩当阻止臧霸于夹石,被臧霸击败。孙权遣数万人分兵救陈兰,闻知霸军在舒城,立即撤军。ii卷(共10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3分)译文_ (2)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3分)译文_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1),栗深林兮惊层巅。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漠漠水田飞白鹭, 。 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4)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7、18题目。(7分)6用心 爱心 专心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17简要回答“惊坐”与“暗坐”的不同表达作用。(3分)18两诗第四句都以景结情,但“情”有别。请结合两诗分析“暗风”与“逆风”所表达的心情。(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国学大师钱穆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学及文化史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等,总共1400万字。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1930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看见“m”楼、“s”楼、“贝公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 “此何文?所谓中国文化者又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楼,“贝公楼”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精神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年秋,钱穆在北大一人独任“中国通史”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国通史”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一人可与之媲美。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年9月8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一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学问老是过时!这难道是必然的吗?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求学不可太急,太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1912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中学、大学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1990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1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a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总共1400万字,正因如此,他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