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 科类: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或学号): 密封线密封线内请勿答题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座号 礼县实验中学2014级新课标化学选修5课时检测卷J21 原电池 化学电源命卷:牟鹏洲1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应:Y与M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上冒气泡;M、N为电极,与N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M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极;Z2H2O(冷水)=Z(OH)2H2;水溶液中,XY2=X2Y。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XYMN BZYXMNCZXYNM DXYMNZ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 5Fe2(SO4)3K2SO48H2O,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 B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甲烧杯 D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3将反应IO5I6H3I23H2O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开始时向甲烧杯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电流表指针回到零,再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浓NaOH溶液,电流表指针再次发生偏转。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开始加入少量浓硫酸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开始加入少量浓硫酸时,同时在甲、乙烧杯中都加入淀粉溶液,只有乙烧杯中溶液变蓝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两次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4甲醇、氧气和强碱溶液作电解质的手机电池中的反应为2CH3OH3O24OH2CO6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CH3OH8OH6e =CO6H2OC标况下,通入11.2 L O2完全反应有1 mol电子转移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5甲醇燃料电池容易携带、容易存储等优点,目前被认为将会替代传统的电池成为携带型设备的主要电源。如图是甲醇的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Y极为电池的负极 BX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H2O6e=CO26HC若常温下用该电池电解100 mL KCl溶液至pH12时,电池质子交换膜迁移的A为0.01 molD空气以20%为氧气计算,X极每消耗1 mol甲醇,Y极必消耗168 L空气中的氧气6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负极定向移动 B电池的总反应为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 26e13O2=4CO25H2O7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水制备化学原料,如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a处通CO2气体,催化剂b处加水B催化剂a处发生的反应为2H2O4e=O24HC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采用HCOOH溶液D在合成HCOOH的过程中,电池内部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发生改变8瓦斯爆炸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害,一种瓦斯分析仪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显示。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电极b是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9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2(PO4)3 2Na2NiFe (CN)6Na3Ti2(PO4)3 2NaNiFe(CN)6(注: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代表其价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CN)62Na2e=2Na2NiFe (CN)6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10寻找新能源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一条重要思路。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一种新型汽车锂离子电池,总反应为FePO4LiLiFePO4,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传导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正极材料是磷酸亚铁锂(LiFePO4)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C充电时,Li 和Fe2向阴极移动,PO向阳极移动D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 e=Li11随着各地“限牌”政策的推出,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届的“新宠”。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钴酸锂(LiCoO2)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 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 Li通过,电池反应式为LixC6Li1xCoO2C6LiCo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Li从右边流向左边 B放电时,正极锂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C充电时B作阳极,该电极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 CoO2xLixe=LiCoO2D废旧钴酸锂(LiCoO2)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Li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12 MgAgCl电池是一种用海水激活的一次电池,在军事上用作电动鱼雷的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Mg2AgCl=MgCl22Ag。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2AgCl2e=2Cl2AgB该电池的负极材料可以用金属铝代替C有24 g Mg被氧化时,可还原得到108 g AgD装有该电池的鱼雷在水中进行时,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13(2014海南,16)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极流向_极。(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填“是”或“否”),原因是_。(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14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电池,目前钒电池技术已经趋近成熟。下图是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在电池技术和实验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锌铜原电池中,硫酸是_,实验室中配制硫酸亚铁时需要加入少量硫酸,硫酸的作用是_。(2)钒电池是以溶解于一定浓度硫酸溶液中的不同价态的钒离子(V2、V3、VO2、VO)为正极和负极电极反应的活性物质的,电池总反应为VO2V3H2OV2VO2H。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_ _,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_。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pH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中“正极电解液”可能是_(填字母)。aVO、VO2混合液 bV3、V2混合液 cVO溶液 dVO2溶液 eV3溶液 fV2溶液(4)能够通过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中“隔膜”的离子是_。21 原电池 化学电源1、答案A解析Y与M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上冒气泡,证明M为原电池的正极,所以活动性:YM;在原电池反应中,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为正极,由于电子从M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极,所以活动性:MN;Z2H2O(冷水)=Z(OH)2H2,证明Z的活动性很强,是题目提供的所有的元素中最强的;水溶液中,XY2=X2Y,则证明活动性:XY。所以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XYMN 。2、答案D解析由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可知,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则b为负极,a为正极。A项,b为负极,则乙烧杯中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项,甲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电极反应为MnO8H5e=Mn24H2O,则pH逐渐增大,故B错误;C项,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盐桥中的SO移向乙烧杯中,故C错误;D项,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正极,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从a流向b,故D正确。3、答案B解析加入少量浓H2SO4时,电极反应式:负极:10I10e=5I2正极:2IO10e12H=I26H2O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时,电极反应式:负极:5I210e=10I正极:I210e12OH=2IO6H2OB项,根据电极反应可以看出,甲、乙烧杯中均有I2生成,所以甲、乙烧杯中溶液均变蓝。4、答案B解析A项放电时,CH3OH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错误;B项放电时,负极为甲醇的氧化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反应式为CH3OH8OH6e =CO6H2O,正确;C项标况下,11.2 L 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所以11.2 L O2完全反应有0.5 mol42 mol电子转移,错误;D项充电时,反应从右向左进行,OH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逐渐升高,错误。5、答案B解析根据X极、Y极所通入的物质,可以判断,X极为负极,Y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X极(负极):CH3OHH2O6e=CO26H;Y极(正极):O26e6H=3H2O。C项,2KCl2H2O2KOHH2Cl2,n(OH)0.01 molL10.1 L103 mol,所以电池质子交换膜迁移的A(H)应为0.001 mol;D项,没有给出氧气所处的条件,不能求出氧气的体积。6、答案D解析A项,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在熔融电解质中,O2移向负极,故A正确; B项,电池的总反应与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为2C4H1013O2=8CO210H2O,故B正确; C项,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在该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O2,故C正确; D项,通入丁烷一极是负极,该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为C4H1013O226e=4CO25H2O,故D错误。7、答案C解析根据电子流向,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负极:2H2O4e=4HO2;正极:2CO24e4H=2HCOOH。A项,a处加入H2O,b处通CO2,错误;D项,电池总反应式为2CO22H2O=2HCOOHO2,HCOOH电离出H,所以H浓度应增大。8、答案C解析A项,电子不能在电池内电路流动,只能在外电路中流动,故A错误;B项,氧气在正极(电极b)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O2流向负极(电极a)与甲烷发生反应,故B错误;C项,甲烷失去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4O28e=CO22H2O,故C正确;D项,1 mol O2得4 mol电子生成2 mol O2,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转移2 mol电子,故D错误。9、答案C解析A项,放电时,NaTi2(PO4)3Na3Ti2(PO4)3,Ti的化合价由43价,发生还原反应;C项,阳极反应式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阴极反应式为2NaNiFe(CN)62e2Na=2Na2NiFe(CN)6。10、答案C解析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Lie=Li,正极:FePO4eLi=LiFePO4;充电时,电极反应式为阴极:Lie=Li,阳极:LiFePO4e=LiFePO4。C项,充电时,Li在阳极生成,移向阴极得e生成Li,Fe2失去电子生成Fe3和PO结合生成FePO4。11、答案D解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负极反应式为LixC6xe=C6xLi,正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所以放电时A是负极、B是正极,充电时,A是阴极、B是阳极,锂离子向阴极移动,则Li从右边流向左边,故A正确;无论放电还是充电,Li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所以化合价不变,故B正确;充电时,B电极是阳极,放电时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1x CoO2xLixe=LiCoO2,故C正确;根据电池反应式知,充电时锂离子进入石墨中,故D错误。12、答案C解析A项,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看出,Mg是还原剂、AgCl是氧化剂,故金属Mg作负极,正极反应为2AgCl2e=2Cl2Ag,故A正确;B项,该电池的负极材料可以用金属铝代替,故B正确;C项,电极反应式:Mg2e=Mg2,24 g Mg即1 mol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是2 mol,正极反应为2AgCl2e=2Cl2Ag,可还原得到216 g Ag,故C错误;D项,因为该电池能被海水激活,海水可以作为电解质溶液,故D正确。故答案选C。13、答案(1)ba(2)MnO2eLi=LiMnO2(3)否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4)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21解析(1)结合所给装置图以及原电池反应原理,可知Li作负极材料,MnO2作正极材料,所以电子流向是从ab,那么电流方向则是ba。(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云南省宣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专题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播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新媒体环境下转型挑战与机遇
- 物业管理合同法律法规解读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版潲水回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作合同
- 2025版商品房买卖合同智能家居系统安全评估及风险防控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区土石方运输及绿化工程合同
- 2025版金融行业招投标保密协议书
- 6840-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 天路男声合唱谱
- 电网工程劳务分包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护理专业实训室设备管理制度
-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含答案
- 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处理
-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整体分析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