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4页,第卷第5页至第12页。第卷(选择题,共33分)一、积累应用(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巨擘(b) 脖颈(gng) 龃龉(y) 扪心自问(mn) b痈疽(j) 豆萁(j) 僭越(jin) 呶呶不休(no) c刹那(sh) 粮囤(dn) 枕藉(ji) 莺啼鸟啭(zhun) d强劲(jng) 濒临(bn) 烘焙(bi) 波光潋滟(l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喝彩 笑眯眯 悬梁刺股 各行其事 b坐落 敲竹杠 不胫而走 长年累月 c既使 放暗箭 截长补短 因噎废食 d发轫 暴冷门 关怀备至 积毁销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式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b.笔、墨、纸、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c.李白在饱受权贵的打击和排斥后,被放出京,他徜徉山水,求仙访道,挥洒自如,用远离现实的方式表示对权贵的抗争。d.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尽管归属不同,但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决不能忽视教育权力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两个主要因素。 b新华社“面对高房价淡定”的报道引起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他们对任志强“穷人就不该买房”的观点的不满。 c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 d. 不但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的指南针,也是我们现代社会经济中实现安定团结和和谐发展的一架导航仪。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前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b.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这首诗高度评价了东晋诗人陶潜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诗歌特点。c.我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堪称乡土文学的代表,他创作的边城描写了湘西自然秀丽的风光,塑造了翠翠、傩送和爷爷等善良淳朴的人物形象。d.狄更斯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他的长篇小说还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等。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共9分)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 (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6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决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3分)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眷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若获戾 戾:凶暴 b兴举义兵 举:发动c妄相忖度 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胡亥之杀蒙恬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c夫能以大事小也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d而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11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第卷(非选择题,共 117分)四古诗文阅读与名句默写(25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分)译文: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4分)译文: 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3分)译文: 13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4分)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两首词是如何塑造妻子形象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 14、名句默写(7分)(1)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2)昆山玉碎凤凰叫, 。(3)鹏之徙于南冥也, ,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8题。(23分) 鉴赏家 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很香甜,很好看。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挤筐、变色、过小的都剔下来。他的果子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出去买果子比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和园主打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两个儿子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 儿子连忙解释:“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风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儿子的心里不安。”“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又说,“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一种风俗,早早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儿子依了他。叶三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他一来就是半天,给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大气都不出。看到精彩处,情不自禁的深吸一口气,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对叶三可例外,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在哪里?”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 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诗: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季匋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大家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匋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匋民微用侧笔。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匋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他的墨荷参用了张大千,但更为舒展。他画的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且喜作长幅,荷梗甚长,一笔到底。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匋民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不卖?”“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寿材里。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了,但是四季八节,他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说:“不卖。”有一天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叫“迁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迁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叶三收藏的季匋民的画的。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迁听涛用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不停地赞叹:“喔!真好!真是神品!”迁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 迁听涛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有删改)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三五十岁时,两个孝顺的儿子劝他不要再辛苦地奔波了,叶三却说就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也要坚持卖果子。b季匋民的“紫藤花开”“老鼠上灯台”“红花莲藕”三幅画着力于工笔写实,色彩绚烂,生动形象,具有诗化的意境。c.季匋民爱画荷花,作者有意将季匋民和李复堂所画的荷花进行对比,突出了二人画风的不同,也将褒贬寄予其中。d日本人迁听涛很想花大价钱买叶三珍藏多年的画,却被叶三一口拒绝,这说明叶三比对方更了解季匋民画的价值行情。e这篇小说用朴素的语言讲述叶三和季匋民两人身份迥异却意趣相投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理想,引导读者感受生活中的美。16、小说开始写叶三的果子与别人不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小说主人公叶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8、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作者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六、语言运用(9分)19. 请你将这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3分) “山寨”是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的具有仿造性、快速性、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的一种产业现象。 。20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 , ; , , 。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下面是中央电视台经常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词: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候,多一份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候,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请以“愿文明常驻心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联系现实生活,自主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高二年级3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2、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13.(1)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人非,“为何不能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2)苏词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14略15、(5分)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16、(6分)丰富故事情节,突出叶三挑选果子的眼光独到;为下文叶三欣赏、评点季匋民的画做铺垫;照应题目,暗示叶三的另一种身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7、朴实能干,生活经验丰富;热爱艺术,具有艺术欣赏眼光;重情义,守信用,不为金钱所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8、(6分)观点一: 这种安排结尾合适。 表现出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是知己;突出人物精神:叶三人品高尚,不为金钱所动,是真正的鉴赏家;显示出叶三深明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4分)观点二:这种安排结尾不合适。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余;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叶三自私、顽固;埋画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使主题显得单一。(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4分)【参考译文】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解读2025年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报告
- 生鲜行业供应链优化与冷链物流绿色化发展报告(2025)001
- 2025年中国喹乙醇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社区团购平台2025年用户需求洞察与运营管理创新报告
- 环境监测行业智能化发展对数据质量控制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报告
- 智能湿度传感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耐黄变特亮地板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普通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北大荒集团第二医院定向招聘工作人员15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果酸乳味饮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数字化赋能供应链:2025年制造业协同管理创新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重型机床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中深层地热综合零碳能源实践
- K建筑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与实践探索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文化场馆场地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软件行业项目开发进度管理与控制预案
- 纤维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2025年前景走势报告
- T/SHWSHQ 02-2019医院建筑合理用能评价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