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强纠错阶段测试卷二测试范围:必修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你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你从陆龟蒙的耒耜经里走来,你从历史课本中走来,你从唐代江东农民的手里走来。一千多年了,你还没有老去,还在以你原始的姿势被一千年后的农民紧握在手里。”材料所描述的“你”是指下面的() a bc d解析:根据关键信息“唐代江东农民”可知材料描述的事物应是曲辕犁。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农具及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不准确。a、b两项反映的是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c项为二牛一人耕作技术,出现在东汉时期。答案:d2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解析: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可知,民歌反映了男子去当兵,家里的田地无人耕种,出现灾荒也不能得到救助,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所以选择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理解题目材料的信息。材料中的“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说明小农经济的不稳定。错选a项是没有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答案:b3(2013新乡调研)两淮盐法志科举制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陕、晋籍者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盖皆商人子弟也。这反映了()a商人借雄厚财力垄断仕途b国家允许商人异籍科考c重农抑商政策已完全破产d官商勾结徇私舞弊严重解析:通过解读材料的信息可知,明朝两淮录取的进士、举人徽、陕、晋籍者占据绝大多数,而且都是商人子弟,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商业相对发达,在这些地区经商的人一是比较多,二是经济条件优越,即具有读书条件,国家允许他们异籍科考,因此选择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准确解读材料包含的信息。错选a项是没有注意到材料只是反映了徽、陕、晋籍的商人的子弟录取得较多,并没有反映商人凭借财力垄断仕途的信息;错选c项是没有认识到其与题意强调的重点不符,且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4(2013泉州月考)商鞅变法后“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国有b土地集团所有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商鞅变法后,之所以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情形,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的私有,因而加速了土地的兼并,故选择c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注意题目的要求。错选a项是没有注意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废井田,开阡陌,即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的私有;错选d项是因为没有注意其与题意信息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富者”和“贫者”拥有土地极为悬殊的原因。答案:c5(2013浙江联考)(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解析: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可知,材料强调当茶叶上市以后,外国商人和茶商商定价格后,不允许涨价;外国茶商相互勾结,压低价格,所以中国的茶商害怕,还在犹豫观望,外国茶商见春茶较少,被迫增加了茶叶的收购价格,说明中国已经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方面的信息。故c项错误,是题目要求的选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解读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错选a、b、d三项一是没有注意题目的要求;二是这三项在材料信息中均有体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说明a项正确;“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说明b项正确;洋人大量购买中国茶叶即可说明茶叶等农产品的日益商品化。答案:c6(2013天津联考)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天津的近代企业,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天津机器局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a二者为性质相同的近代企业b前者为近代私人重工业,后者为近代私人轻工业c都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d都是有外国资本入股的近代企业解析:左图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右图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二者均采用机器进行生产,属于近代性质的企业,因此选择c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解读两幅图片的信息。错选b项是忽视前者是清政府创办的军事企业;错选d项是没有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二者均没有外国资本入股。答案:c7(2013西安模拟)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开始由地主阶级发起领导,资产阶级逐渐取而代之,掌握了近代化的领导权b经历了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历程,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c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近代工业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解析:联系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史可知,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中国的近代化主要是由于外国侵略而逐渐开始的,在外国侵略的客观影响下,中国的地主阶级创办了洋务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选择c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整体把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相关知识。错选a项是没有认识到中国近代化开始是由地主阶级领导,由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他们始终没有掌握近代工业化的领导权;错选b项是忽视了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属于重工业;错选d是忘记了一战期间,虽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a8(2013桂林调研)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当时“组织起来”的具体措施是()a实行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提倡“组织起来”之前的农民实行的是分散经营,即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由于原来的农民分散经营不能为工业提供足够的原料,并且不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此中共中央决定把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b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解读材料包含的信息。错选a项是没有掌握土地改革是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特点仍然属于私人所有;错选c、d两项是没有认识到建立人民公社在1958年,之前农民经过三大改造已经没有分散经营了,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主经营,而不是集体劳动。答案:b9(2013驻马店一模)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依据材料中“建国以来”“社会变革”等信息可知,指的是三大改造,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选择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理解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错选a项是没有注意题目的“建国以来”的信息;错选c项是没有认识到其属于探索中的错误,与题目要求的“胜利”不符;错选d项的是忽视了是在21世纪初建立的。答案:b10(2013正定月考)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认为我国古代即有集市贸易,新中国成立后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一度取消了集市贸易。19591961年,由于“左”倾错误等因素,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纠正了工作中的一些“左”倾错误。因此选择c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全面理解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错选a项是忽视了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私有制变为了公有制;错选b项是没有认识到其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错选d项是忽视了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基本完成主要是指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答案:c11(2013湖北联考)从1986年7月,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正式递交恢复合法席位的申请,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15年漫长艰苦的“复关”“入世”之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继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先入世的国家与中国的矛盾消除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d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政策性开放的新阶段解析: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中国入世虽然漫长,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大事,与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样,说明了中国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所以选择c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对题目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错选b项是没有注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只是一个目标,迄今尚未建立;错选d项是没有全面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前后均有政策性的开放。答案:c12(2013汾阳模拟)“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下列对这一记载的评述,正确的是()a人们心目中,贫富贵贱的差别在服饰上的体现已经消失b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习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c同光时期,革新之风盛行d女性解放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解析:题目材料认为自同治、光绪以来,妇女的服饰以上海最为时尚,几乎影响了全国,各地无论富裕之家还是贫穷之人莫不效仿,其主要原因是上海开放较早,受西方的影响很大,所以选择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认真分析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错选c项是没有注意材料强调同光(同治、光绪统治时期)到宣统年间妇女服饰以上海最为时髦,并没有强调同光年间有哪些方面的革新;错选d项是忽视了材料信息重在说明妇女服饰的变化,与妇女的解放无关。答案:b13(2013安徽联考)法国的综合性日报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描述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某国庆节日期间,有各种穿着的中国人有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该文最有可能描写的是我国国庆()a一周年 b十周年c二十周年 d三十周年解析: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材料中描述的国庆节日期间有各种穿着,知识分子充满信心,肯定是1979年的国庆期间,因为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所以选择d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准确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错选a项是没有注意1950年时的人们思想比较保守,不可能出现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错选b项是忽视了1959年,我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比较贫穷,不可能有各种穿着;错选c项是忽视了1969年时知识分子正遭受打击。答案:d14(2013南阳月考)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结论与评价方法,较为符合该政策实际的一项是()a基本否定,主要分析政策的目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极其错误的b基本肯定,主要着眼政策的作用,集中全国力量保障战争胜利,保卫了革命果实c喜忧参半,主要进行辩证地评价,该政策本身就具有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d先好后坏,主要使用发展的观点,该政策初期适应战争需要,后期造成严重后果解析: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战胜敌人、巩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战争结束后,该政策的继续推行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政治动荡,故d项的评价符合史实。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全面认识苏俄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选a、b、d三项是其评价不够准确,应该是辩证地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前期有利于集中国家的力量以维护新生政权,后期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超越了实际。答案:d15(2013惠南训练)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a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b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解析:依据题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第一幅图中“需要工人到生产、运输粮食和燃料的地方进行征讨”,即强行没收农民的余粮,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第二幅图中必须采取办法“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明显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正确答案为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掌握题目材料涉及的信息。错选a、d两项是没有注意第一幅图中组织工人“到所有生产粮食和燃料的区域去”进行十字军讨伐,即强行没收农民的余粮的信息;错选c项是没有注意第二幅图中必须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农业集体化超越了实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b16(2013长春质检)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c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解析:材料中“真正懂得经济”,是指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制定和实施了符合经济规律的政策,扩大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准确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错选a项是没有注意材料中“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的信息,错选b项是混淆了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错选d项是没有认识到其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无关。答案:c17(2013泰兴期中)16世纪西班牙曾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b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c政府滥发纸币d与荷兰、英国的商业竞争解析:16世纪西班牙出现通货膨胀,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等地掠夺的白银、黄金大量流入西班牙,使物价迅速上涨,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因此选择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错选a项是忽视了当时西班牙是封建统治;错选d项是没有认识到其与题目通货膨胀的信息无关。答案:b18(2013沈阳模拟)以下是不同时期三角贸易结构图。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 d解析:根据图中的“黑人奴隶”“廉价工业品”,说明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图中的“鸦片”“纺织品”,说明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最终引发了鸦片战争;图的香料、丝绸从亚洲到欧洲,美洲的玉米、甘薯到亚洲,说明在新航路开辟前。综上所述,答案选择c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准确掌握早期西欧国家进行掠夺财富的三角贸易航程的演变。出现错误是没有注意图片的关键信息,如图中的“黑人奴隶”肯定与早期殖民扩张的发展密切相关,图中的“鸦片”“纺织品”可以想到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织业,图中的“香料、丝绸”可以联想到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对亚洲这些物品的需求。答案:c19(2013浙江联考)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法、德等国确立a bc d解析:通过分析材料的信息可知,材料认为工业革命表面上是经济和技术的革命,实际上是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经济上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从而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想,正确;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德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正确。故答案选择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对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解读不到位。错选包含的选项是没有认识到它们属于经济方面,与题意要求“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的信息不符。答案:b20(2013德化月考)汤因比说:1931年这一年因为一个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汤因比在这里主要认为()a一战前后几年的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西方制度的不满b法西斯势力在世界各地的发展造成了西方制度的危机c1931年的危机使世界各地人们的民主意识迅速提高d1929年以来的“大危机”冲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31年”,可以想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战后”前几年指一战后的前几年,即19191929年秋。因为一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发展较快。而1931年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受到了冲击。因此选择d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抓住题目材料的关键信息。错选a项是没有注意题目反映的时间信息;错选c项是没有注意实际上与材料信息相互矛盾,材料强调的是“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答案:d21(2013南昌月考)累进税是一种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它使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罗斯福新政中曾经实行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的税,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的税。罗斯福实行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a调节国民收入 b稳定金融秩序c保护私有财产 d增加财政积累解析:题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对年收入高者和遗产获得多者征收高额税收,以调节国民收入的差别,故a项符合题意。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对题目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错选b、c两项是没有注意其与题目材料的信息无关;错选d项是忽视了增加财政积累明显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答案:a22(2013宁津模拟)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9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解析:“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在兼顾社会公平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弊端,不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没有注意题目的要求。错选a、c、d三项是没有认识到三项均与“福利国家”制度有关。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自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a项说法正确;其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这些开支主要来自于税收、国债等,容易造成财政赤字,故c、d两项说法正确。答案:b23(2013宜宾调研)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意义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主要是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且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故选择c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错选a、b两项是没有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错选d项是混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该项是关贸总协定的作用。答案:c24如图是某一组织的标志。该组织()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b是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c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为其主要目标d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解析:图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标志,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故答案为d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组织掌握不准确。错选a项是没有掌握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作用,错选b项是没有认识到其是欧盟的特点,错选c项是忽视了其是世贸组织的目标。答案:d25(2013西安月考)中国首架大飞机有望于2017年升空,在大飞机全球市场份额上,将排在波音、空客之后,位列第三。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我国研制大飞机()a适应区域集团化趋势b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c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d符合全球政治军事合作的大趋势解析:依据材料中“大飞机”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可知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说明中国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因而选择b项。易错分析:本题易错在不能抓住题目材料的关键信息。错选a项是没有注意其并没有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信息;错选c项是没有认识到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而该项属于政治方面;错选d项是忽视了该项的“政治军事合作”在材料中没有反映。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2013兰州实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被历代统治者尊为社会伦理规范的儒家伦理一向强调修身齐家,从自身的修养做起,治理好家庭和家族,然后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儒家伦理的影响,许多大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奉为社会楷模,赐为“义门”。浙江浦江县郑氏家族自南宋至明代中叶,曾经十五世同居共食360余年,时人称之为“义门郑氏”,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太祖朱元璋亲赐封江南第一家。自元代订立族规58条后,不断修订补充,至明形成其传世家训郑氏规范。郑氏规范第四十二条规定:佃人用钱货折租者,新管当逐项收贮,别附于簿,书于总租薄云:收到佃家钱货若干,总计租谷若干。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是19世纪中期产生于上海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图1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图2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材料三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近一亿三千万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例如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材料四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来源: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地区江苏上海直隶京津浙江山东福建广东湖北陕西甘肃其他各省工厂数15545542312033193122(1)为什么“修身齐家”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尊崇?“义门郑氏”为什么会屡受朝廷旌表?分析郑氏规范第四十二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现象?(4分)(2)指出上述图片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些性质的企业,按产品用途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图2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性质企业产生的原因。(8分)(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上的弱点。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4分)解析:回答第(1)问时,对于第一小问,注意对材料二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对于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的信息“朝廷”“赐为义门”,说明国家重视,易错在不能结合材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息,从而不能想到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对于第三小问,归纳“郑氏规范第四十二条”规定中的信息,联系明朝的时代背景,即可作答。回答第(2)问时,一是注意从材料三的图片及对图片说明中获取信息,即可回答第一小问。对于第二小问,联系“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洪盛机器碾米厂”是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即可解答。至于两种企业产生的原因,联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即可。回答第(3)问时,对于第一小问,注意对材料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如材料四的信息“纺织业和面粉业”“轻工业”“外国资本控制”,材料五表格中中国企业分布的区域等即可解答。对于第二小问,联系题目要求的时间信息,易错在不注意联系当时的史实,进而想到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后对于资产阶级思想及对无产阶级的影响方面进行思考即可作答。答案:(1)提高自我修养(修身,完善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内修其德、外修其能等均可)是治理家庭、家族的基础。治理好家庭家族才能治理国家。郑氏家族十五世聚族而居,是“齐家”的典范。商品经济发展。佃农用货币缴纳地租。(2)图1为洋务企业(官僚资本企业),图2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属于重工业,洪盛机器碾米厂属于轻工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以“自强”为旗号,政府出资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下,中国一部分人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投资主要集中于轻工业。(3)行业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落后;布局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使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强烈要求维护民主政治,掀起新文化运动。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列宁问:“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回答说:“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材料三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10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这个奇迹般的速度,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也来自苏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利用。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 800人。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材料四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1)老农所说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列宁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3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分)(5)根据材料一、三、四分析苏联和美国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3分)解析:第(1)问易错在回答成“问题”是什么,抓住时间信息“1920年”基本可以判定原因主要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然后再联系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第(2)问易错在不能从材料中充分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二中的第一段说明“西方的封锁”,第二段反映了“基础薄弱”,第三段说明“中国的教训”。第(3)问易错在不能完整、准确地概括材料。第(4)问易错在不能结合材料分析其特点。第(5)问根据材料进行概括,易错点在于不能认识到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对生产关系适时地进行调整等角度回答。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应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与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3)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对西方国家人才和技术引进、利用;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4)直接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干预)。(5)尊重民意;重视对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利用;重视国防实力;关注民生,重视社会保障;对生产关系适时地进行调整等。(任答2点即可)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七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高血压病人护理公开课
- 2026届十堰市重点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心态培训课程员工培训
- 2026届安徽省宿州地区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六安市叶集区三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产报表数据培训
- 新员工入职培训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东环中学英语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台湾问题演讲稿
- 基本建设会计制度
- 冰激凌原料采购合同范例
- 清洁生产简述与实例分析课件
-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课件-模块1项目1 机器视觉技术简介
-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
-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2025版解读
- GB/T 45166-2024无损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总则
- 混合动力汽车试卷B
- 制鞋工艺流程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写好主体段增强阐释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