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02混凝土用砂.doc_第1页
JC02混凝土用砂.doc_第2页
JC02混凝土用砂.doc_第3页
JC02混凝土用砂.doc_第4页
JC02混凝土用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宁青大高原土木实验测试中心砂、石试验作业指导书第A版 第0次修订编号:QDCS-JC-02分发日期:2009年7月28日受控分发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9年7月28日发布 2009年7月28日实施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2 页 共 13 页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 本试验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进行。主要试验内容包括砂的筛分析试验、砂的堆积密度试验、碎石或卵石的视密度及堆积密度试验。一、取样方法 1.细骨料的取样方法 (1)分批方法:细骨料取样应按批取样,在料堆上取样一般以400m3或600t为一批。 (2)抽取试样: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在料堆均匀分布的8个不同的部位,各取大致相等的试样一份,取样时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除去,于较深处铲取,由各部位大致相等的8份试样,组成一组试样。 (3)取样数量: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于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少于表1-3-1所规定的取样重量。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结果,可用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单项试验取样数量(Kg) 表1-3-1序号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序号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1颗粒级配4.48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0.62含泥量4.49氯化物含量4.43石粉含量6.010坚固性天然砂8.04泥块含量20.0人工砂20.05云母含量0.611表观密度2.66轻物质含量3.212堆积密度与空隙率5.07有机物含量2.013碱集料反应20.0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2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 (4)试样缩分:试样缩分可用分料器法与人工四分法。分料器法是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通过分料器,将接料斗中的其中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把样品缩分至试验所需量为止。人工四分法是将所取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的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 O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4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把样品缩分至试验所需量为止。 2.粗骨料取样法 (1)分批方法:粗骨料取样应按批进行,一般以400M3为一批。 (2)抽取试样:取样应自料堆的顶、中、底三个不同高度处,在均匀分布的5个不同部位,取大致相等的试样一份,共取15份,组成一组试样,取样时先将取样部位的表面铲除,于较深处铲取。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由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3)取样数量: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1-3-2的规定。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4)试样缩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用前述四分法把样品缩分至试验所需量为止。堆积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3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密度试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5)若试验不合格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应进行加倍复检,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按不合格处理。单项试验取样数量(Kg) 表1-3-2试验项目不同最大粒径(mm)下的最少取样量9.516.019.026.531.537.563.075.0颗粒级配9.516.019.025.031.537.563.080.0表观密度8.08.08.08.012.016.024.024.0堆积密度40.040.040.040.080.080.0120.0120.0二、砂的筛分析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1)试验目的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并计算细度模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2)主要仪器设备试验筛 孔径为9.50mm、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1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其筛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试验筛(GB/T6003.11997)的规定。天平 天平称量1kg,感量1g。摇筛机。烘箱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4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5 月 9 日浅盘、硬(软)毛刷、容器、小勺等。(3)试验步骤 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 下烘干至恒重,等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 5 O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l0min(也可用手筛)。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至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试样放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1)式方法之一处理: G=Ad1/2/200 (1)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筛面面积(mm,); d筛孔尺寸(mm)。 a.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上式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b.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5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至lg。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继续筛分。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 (4)试验结果确定 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5)试验结果鉴定 级配的鉴定:用各筛号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对照国家规范规定的级配区范围,判定其是否都处于一处级配区内。 (注:除4. 75mm和0. 6mm筛孔外,其他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允许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不应大于5)。 粗细程度鉴定: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的大小来判定。细度模数按(2)式计算(精确到0.1): (2)式中A1、A2、A3、A4、A5、A6分别为4.75, 2.36, 1.18, 0.6, 0.3, 0.15mm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根据细度模数的大小,可确定砂的粗细程度。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6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取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至0.1;如两次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三、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1)试验目的 测定粗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粒级规格,以便于选择优质粗集料,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同时为使用集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2)主要仪器设备托盘、台秤、烘箱、容器、浅盘等。试验筛 孔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37. 5mm、53.0mm、63.0mm、75.0mm、 90.O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1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其筛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试验筛(GB/T6003.11997)的规定。台秤 摇筛机。烘箱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托盘、硬(软)毛刷、容器、小勺等。(3)试验步骤 从取回的试样中用四分法缩取不少于表1-3-3规定的试样数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7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量,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所余试样做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试验)。粗集料筛分试验取样数量 表1-3-3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试样质量(Kg)1.93.23.85.06.37.512.616.0按试样的粒径选用一套筛,按孔径由大到小顺序叠置于干净、平整的地面或铁盘上,然后将试样倒入上层筛中,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l 0min。按孔径由大到小顺序取下各筛,分别于洁净的铁盘上摇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环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筛中。顺序进行,直到各号筛全部完为止。当试样粒径大于19. Omm,筛分时,允许用手拨动试样颗粒,使其通过筛孔。 称取各筛上的筛余量,精确至1g。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否则,须重做试验。试验结果确定 a.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精确到0.1)。 b.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 粗集料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应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粗集料颗粒级配范围要求。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8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四、砂的堆积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砂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2)主要仪器设备台称 称量5kg,感量5g。容量筒 金属制圆柱形筒,容积约1L,筒底厚5mm,内径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料勺或标准漏斗、直尺、浅盘等。(3)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样品约3L,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再用4.75mm筛过筛,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试样备用(若出现结块,试验前先予捏碎)。(4)测定步骤称量筒质量(m1),将筒置于不受振动的桌上浅盘中,用料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内,料勺口距容量筒口不超过50mm,装至筒口上面成锥形为止;或通过标准漏斗,按上述步骤进行。用直尺将筒口上部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5)测定结果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9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砂的堆积密度S按(3)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S=(m2m1)/ V0 (3)式中m1容量筒质量,kg;m2容量筒、砂的质量,kg;V0容量筒容积,L。砂的堆积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五、碎石或卵石的视密度试验(筒捣方法)本方法不宜用于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或卵石。(1)试验目的测定石子的视密度,作为评定石子的质量和混凝土用石的技术依据。(2)主要仪器设备天平 称量5kg,感量5g;广口瓶 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试验筛 孔径4.75mm方孔筛一只;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毛巾、刷子、浅盘等。(3)试样制备将样品筛去4.7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1-3-4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10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规定的用量,洗刷干净,分成两份备用。石子视密度试验的最少试样质量 表1-3-4最大粒径/mm小于26.531.537.563.075.0试样质量/kg2.03.04.06.06.0(4)测定步骤称量并记录试样质量( kg)。将试样浸水饱和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然后注入饮用水并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上下左右摇晃以排除气泡。待气泡排尽,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质量(m1)。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中,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取出,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m0)。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m2)。注:试验时各项称量可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5)测定结果石子的视密度a,G按(4)式计算(精确至0.01g/cm3)a,G= m0/(m0m2m1)t (4)式中m0烘干后试样质量,g;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11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m1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质量,g;m2水、瓶和玻璃片质量,g;t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表1-3-5)。不同水温下石子视密度的温度修正系数 表1-3-5水温/151617181920t0.0020.0030.0030.0040.0040.005水温/2122232425t0.0050.0060.0060.0070.008石子的视密度试验以两份试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值之差应小于0.02g/cm3,否则,应重新取样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0.02g/cm3,可取4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六、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石子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一般使用的依据。(2)主要仪器设备台称 称量50kg、感量50g及称量100kg、感量100kg,各一台;容量筒 金属制(规格见表1-3-6)。容量筒应先校正其容积。以温度为(20+5)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行,使其紧贴水面,不能夹有气泡,擦干筒外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建筑工程材料作业指导书控制编号:QDCS-JC-02第 12 页 共 13 页 混凝土用砂、石集料试验第A版 第0次修订发布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