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SSI2021SAY 恒流芯片性能分析测试测试条件:表(1)项目条件备注测试温度室温25度左右3度变化范围测试工具万用表电源可调稳压开关电源测试环境面包板实验连接电路:一、 参数范围测试由于测试条件所限,以下数据相对变化规律比绝对数值更有价值。绝对数值无法确认是否准确。表(2)项目范围备注(无备注均为实测结果)MinMax输出电流 IomA0.0181075Max为原始资料提供外部电阻 RextOhm0负载电阻 RLOhm0/最大值视输出电流而定二、 各参数值的相互影响规律测试Rext对Io的调节曲线a) 条件:VS=24V,负载RL分别设定三个数量级的代表值(110ohm、1.5kohm,10kohm)分别做三次实验,做三条曲线。b) 测试方法:保持VS恒定,固定RL=110ohm,串联电流表(已考虑内阻),调节Rext观察Io的跟随曲线。然后分别重复RL=1.5kohm,10kohm的情况。c) 测试曲线缩小坐标放大拐点: d) 结论1. Io和Urext受Rext的影响变化很不均匀,在Rext较小的情况下,随着Rext的变化Io和Urext变化率过大,Rext调整的灵敏度很大不便于调节;在Rext较大时,随着Rext的变化Io和Urext变化率过小,Rext调整的灵敏度很小同样不便于调节,也就是说Rext有合适灵敏度的调整区间很小,所能引起电流调节的范围也很小。2. 当负载RL=1.5kohm这样的数量级时,Rext对Io的可灵敏调节范围最大,为(0,600ohm)。而RL=110ohm和10kohm在这两个数量级时,Rext对Io的可灵敏调节范围比较小。整体来说,Rext对Io的可灵敏调节范围不大。这一点和芯片资料上所给特性曲线(下图fig3,VS=12V时)基本吻合。三、 稳定性测试1、 Io(输出电流,同表2以下不在备注)随Rl的变化情况1) 条件:VS=24V恒定,2) 测试方法:在负载RL为5Kohm的情况下,调整Rext使输出电流Io达到2mA,再保持Rext不变,调整RL从50ohm到45Kohm观察Io的变化。3) 测试曲线图(1)图(2)在恒流范围内的Io波动情况对比4) 结论:a) 由图(1)可以看到,电流越小越稳定,波动越小,且电流越小横流范围越大。电流1.5mA电流恒流区间为负载50到1Kohm,1.5mA恒流区间50到1.5Kohm,1mA恒流区间50到2.4Kohm,更小电流的区间已经超过图中显示45Kohm,总之,电流越小横流特性越好。b) 恒流特性从负载角度来说,负载较小恒流特性较好,小负载对不同大小的电流均有恒流作用,大负载只对较小电流有恒流作用。2、 观察Vs变化对Io的影响1) 条件:固定负载RL=3.52Kohm,2) 测试过程:设定Rext=1ohm时,调整Vs从4V变化到30V过程中Io的变化趋势。其他条件不变,改变设定Rext分别为1ohm到无穷图示各值,分别观察Io随Vs的变化趋势。因RL不变,Rext是确定Io的唯一因素,所以下图显示的就是不同设定电流情况下Io随Vs变化稳定程度的曲线。3) 测试曲线缩小坐标放大曲线: 备注:Io24表示在Vs=24v时的Io值。圈出部分下图放大细节。备注:上图变化率计算公式为:向上平均变化率=(Io30-Io24)/Io24/6*100%,其他以此类推。Ioxx表示在VS=xxV时的Io值。4) 结论:a) 输出电流越小,对Vs变化的抗拒越小即恒流特性越稳定。图中显示在3000uA以下均有很好的恒流稳定特性,受Vs的影响很小b) 在Rext=300ohm的相对于Vs=24V时变化百分比在0.7%以下。四、 对温度变化测试说明:实验过程中均有温度记录,但数据表现和温度记录基本上无关,室温是24.5度到30度之间波动,但数据表现大体都为为随着运行时间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芯片温度无法测到所以关于温度对芯片性能的影响只能定性无法定量。定性的说,随着温度上升输出电流Io也呈上升趋势。五、 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别比较测试条件与过程:RL=5kohm,VS=4到30V不同值选定一个特定值的情况下,改变Rext观察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差别。测试曲线:注:上面两图用对数坐标也是一样效果看,曲线还是分不开,仍挤在一起。结论:a) 由上图可以看到,黑线为Io的计算值,前两个点即Rext为1ohm和10ohm时,理论值与实测值差距较大,其他情况相对较小。b) 取消计算值,细化坐标作图后发现,测试值也是在前两个点差距较大,这和前面所得出的结论一致,即Rext较小情况下(Io较大情况下),Io受Vs影响较大,其他情况影响较小。六、 采集卡数据总结Io条件(未标注均为无风)计算项目计算值50uA方差S0.9317930.8280351.791434波动幅度1.39%0.93%2.25%100uA方差S1.5122161.3723421.2166552.3734520.2889740.555756波动幅度0.65%0.78%0.76%1.47%0.20%0.42%1.296410.6520191.1083131.3617283.0004541.7665640.2161640.57%0.35%0.58%0.94%1.50%0.93%0.24%714uA方差S9.8972329.54210226.314387.3553962.81228912.42487波动幅度0.66%1.29%1.45%0.93%0.73%0.82%1100uA方差S25.175165.4419335.4383052.9558711.2987442.191743波动幅度2.99%0.72%0.80%0.43%0.24%0.33%4.9mA无风方差S10.7948717.7438810.99123.7126323.23819928.22193无风波动幅度0.89%0.95%0.92%0.27%0.25%1.35%有风方差S7.4237245.3330927.4353244.5900083.0271453.370502有风波动幅度0.40%0.44%0.47%0.33%0.21%0.36%备注:1、以上数据均为排除人为干扰波动以后的数据。2、其中=(max-min)/average,即样本极差占样本平均值的比例,即波动的最大范围。Si为取样值,为样本算数平均值,n为样本容量。由上表看出:S与变化情况基本相似,但也有不同,原因从公式可以看出,标准差计算值包括了样本中的每一个数据,而只用到最大最小两个值。S反应的是样本中每一个数据整体波动情况,相当于每一个局部(比如某一个数据附近的几个数据计算的值)的波动总体衡量;而反应的是样本总体变化幅度的差值。图a图b拿4.9mA时举个例子,上面两图中,图a样本容量取到全部数据,图B样本容量为部分区域性数据,也就是说数据量越大,S和的绝对值和相对变化都会增大,我们在几分钟内通过观察采集数据所作出的判断应该是图B的数据,图A的数据是整体反应,而的值很有局限性(因为样本数据利用率很小),所以数据越多越不应该把作为衡量数据波动的标准。另举一例:样本值S第一组1151311.7 2.0 第二组1551321.8 1.4 S与所表现的样本波动情况正好相反,一个是第一组波动大,一个是第二组波动大。由图a 还可以看出,纵观整体数据不管是S还是都表现为,有风情况下Io波动明显减少。推测结论:Io的波动受芯片温度影响较大,另外由下图也可以看出不光是波动情况受影响,Io的值也因有风得到较好的散热呈明显下降趋势。备注:突变点为加风扇的时刻。图片来源:4.9mA ch9/ch10的数据,另外加风扇的几个通道均有类似变化。详见附件。整体分析:由上图看出数据波动绝大部分在1.5以下(1.5%),也就是说最大值到最小值波动1.5%,如果按平均值为基准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华语教师聘请服务合同
- 工业工程文献调研方案(3篇)
- 2025意识障碍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空玻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数学考研最难试卷及答案
- 2025【合同范本】质押担保信托贷款合同
- 2025年分数除法奥数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标准设备出口合同范本
- 工程应急保障及方案(3篇)
- 工程用料选购方案模板(3篇)
- 醋酯纤维及其面料的知识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大学美育》第1章
- 城里来了大恐龙
- 体育原理完整版
- 门诊发药交待注意事项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 GA/T 115-2020道路交通拥堵度评价方法
-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公安民警心理压力应对Baidu课件
-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