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限度2017级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2.能进行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相关计算,能根据浓度商、化学平衡常数的比较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的方向。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Qc与K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考点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在课内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2)特点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2.化学反应方向(1)判据(2)一般规律:H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H0,S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H和S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时,温度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当H0,S0,S0时,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名师点拨(1)熵:衡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2)对于一个特定的气相反应,熵变的大小取决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系数大小。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放热过程均可以自发进行,吸热过程均不能自发进行()(2)CaCO3CaOCO2是一个熵增的过程()(3)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因素()(4)H0、S0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5)吸热且熵增加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6)10 的水结成冰,可用熵变的判据来解释反应的自发性()拓展应用(RJ选修4P361改编)下列过程的熵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S0B.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S0C.H2O(g)变成液态水,S0D.CaCO3(s)加热分解为CaO(s)和CO2(g),S0答案C思维探究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吗?答案不一定;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指出的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还要考虑化学反应的快慢、条件等问题。基础点巩固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自发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熵增加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C.在一定条件下,吸热反应可自发进行D.电解池中的化学反应属于自发过程解析根据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放热(H0)的熵增(S0)反应是自发的,吸热(H0)的熵减(S0)反应是不自发的;电解过程属于非自发过程。答案C2.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则该反应的H、S应为()A.H0 B.H0,S0,S0 D.H0,S0。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0。答案C3.(2018天津河东区调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解析反应的H0,则始终存在HTS0、S0,则高温下存在HTS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_。(2)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0(填“”“0,不能实现。(2)该反应为熵减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H0。答案(1)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进行(2)0、S0答案DF考点二化学平衡常数学在课内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2.表达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例:N23H22NH3K1N2H2NH3K22NH3N23H2K3K1K3.意义及影响因素意义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影响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升高H0,K值增大4.应用(1)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一般来说,K105时认为反应进行比较完全。(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的反应方向以及反应是否达到平衡。(3)判断可逆反应的反应热。考在课外拓展应用判断正误(1)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3)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4)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常数一定增大。()(5)反应A(g)3B(g)2C(g),达平衡后,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6)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7)可根据K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反应的热效应。()(8)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K正与逆反应K逆相等。()拓展应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1)Cl2 H2OHClHClOK_。(2)人体中肌红蛋白(Mb)与血红蛋白(Hb)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肌红蛋白(Mb)可以与小分子X(如氧气或一氧化碳)结合,反应方程式为Mb(aq)X(g)MbX(aq),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3)已知下列反应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1S(s)O2(g)SO2(g)K2则在该温度下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K_。答案(1)K(2)(3)思维探究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有什么关系?答案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唯一因素。平衡移动,温度不一定变化,故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化学平衡常数变、温度变,故平衡一定移动。基础点巩固1.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准。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2(g)O2(g)K1110302H2(g)O2(g)2H2O(g)K2210812CO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N2O2B.该温度下,水分解产生O2,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该温度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产生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2.只改变一个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平衡向右移动时,K值不一定变化C.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两倍解析因改变压强或浓度引起化学平衡移动时,K值不变,K只与温度有关,A项和B项均正确;K值只与温度有关,K值发生了变化,说明体系的温度改变,则平衡一定移动,C项正确;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增大2倍,K值应该变为K(原)2,D项错误。答案D3.利用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溶液吸收CO,能达到保护环境和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aq)CO(g)NH3(g)Cu (NH3)3AcCO(aq)。已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温度/1550100化学平衡常数510421.9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15 时,反应Cu(NH3)3AcCO(aq)Cu(NH3)2Ac(aq)CO(g)NH3(g)的平衡常数为2105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CO的转化率升高D.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的浓度大小对CO的吸收多少没有影响解析根据题给数据知,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Cu(NH3)3AcCO(aq)Cu(NH3)2Ac(aq)CO(g) NH3(g)为Cu(NH3)2Ac(aq)CO(g)NH3(g)Cu(NH3)3AcCO(aq)的逆反应,两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15 时,反应Cu(NH3)3AcCO(aq)Cu(NH3)2Ac(aq)CO(g)NH3(g)的平衡常数K2105,B项正确;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增大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O的吸收,D项错误。答案B4.已知反应:CO(g)CuO(s)CO2(g)Cu(s)和反应: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平衡常数K1B.反应的平衡常数KC.对于反应,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对于反应,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解析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表示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错误;由于反应反应反应,因此平衡常数K,B正确;反应中,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平衡左移,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H0,C错误;对于反应,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如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不移动,H2的浓度不变,D错误。答案B名师点拨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注意事项1.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写进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2.非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3.若化学反应为离子反应时,书写其化学平衡常数时应先改写成离子反应再进行书写。如Cl2H2OHClHClO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4.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用平衡分压(总压乘以各自的物质的量分数)表示平衡常数。如:2A(g)B(s)C(g)。若达到平衡时,n(A)n1,n(C)n2,密闭体系的压强为p,则K能力点提升5.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的值为102.294D.30 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KNC.生成乙烯的速率:v(N)一定大于v(M)D.当温度高于250 ,升高温度,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解析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常数减小,B正确;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催化剂在250 时催化活性最高,温度继续升高,其催化效率降低,所以v(N)有可能小于v(M),C错误,D正确。答案C7.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501 0001 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O2H2COH2O,此时的温度为_;在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含有1 mol CO2、1.2 mol H2、0. 75 mol CO、1.5 mol H2O,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衡状态”)。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CO2H2COH2O,则计算出K1.0,即此时温度为850 ,此温度下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05001 0001 500N2O5/(molL1)5.003.522.50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1s1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 000 s时N2O5的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则有T1T2,则有K1K2解析500 s内N2O5由5.00 molL1降低到3.52 molL1,则有v(N2O5)2.96103 molL1s1,A正确。1 000 s时,N2O52.50 molL1,则NO25 molL1,O21.25 molL1,此时N2O5的转化率为100%50%;化学平衡常数K1125,B正确。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2.50 molL1,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减小,反应H0,故有T1T2,C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由于T1T2,则有K1K2,D正确。答案C2.(2018哈尔滨六中检测)如图所示为气相直接水合法C2H4(g)H2O(g)C2H5OH(g)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为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A.0.082 B.0.072C.0.072 MPa1 D.0.082 MPa1解析由图可知,A点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为20%,设起始量n(H2O)n(C2H4)1 mol,转化的乙烯为0.2 mol,则: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p(C2H4)p(H2O)7.8 MPa7.8 MPa,p(C2H5OH)7.8 MPa,则Kp0.072 MPa1。答案C3.一定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H0,达到平衡时N2的体枳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p1p2B.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cKbC.a点:2v正(NH3)3v逆(H2)D.a点:NH3的转化率为解析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恒温时,压强越大,N2的体积分数越小,则p1p2,故A错误;b、c两点对应温度bKb,故B正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3v正(NH3)2v逆(H2),故C错误;对于反应2NH3(g)N2 (g)3H2 (g),假设反应前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0.1,解得x,因此氨气的转化率为,故D错误。答案B能力点提升4.氮气是制备含氮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物质,而氮的化合物用途广泛。两个常见的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Ig 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N2(g)3H2(g)2NH3(g)和N2(g)O2(g)2NO(g),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和均为放热反应B.升高温度,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C.在常温下,利用反应固氮和利用反应固氮反应程度相差很大D.在1 000 时,反应和反应体系中N2的浓度一定相等解析反应的K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K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升高温度,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B错误;在常温下,反应K1010,反应K1030,相差很大,故利用反应固氮和利用反应固氮反应程度相差很大,C正确;在1 000 时,反应、反应的K值相等,即,而体系中N2的浓度不一定相等,D错误。答案C5.加热N2O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N2O5(g)N2O3 (g)O2(g)N2O3(g)N2O(g)O2(g)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8 mol N2O5,加热到t ,达到平衡状态后O2为9 mol,N2O3为3.4 mol。则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8.5 B.9.6 C.10.2 D.10.7解析设分解的N2O3物质的量为x,反应过程中共生成N2O3 (x3.4)mol,在反应中N2O5分解了(x3.4)mol,同时生成O2(x3.4)mol,在反应中生成氧气x mol。则(x3.4 mol)x9 mol,求得x2.8 mol,所以平衡后N2O5、N2O3、O2浓度依次为N2O5 (82.83.4)mol2 L0.9 mol/L,N2O33.4 mol2 L1.7 mol/L,O29 mol2 L4.5 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8.5。答案A名师点拨三段式解题模板反应: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 mol,容器容积为V L。mA(g)nB(g)pC(g)qD(g)起始(mol) a b 0 0变化(mol) mx nx px qx平衡(mol) amx bnx px qx则有:平衡常数:K。A的转化率:(A)平100%A的体积分数:(A)100%高考真题体验6.(201811月浙江选考)已知:2SO2(g)O2(g)2SO3(g)H197.8 kJmol1。起始反应物为SO2和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S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K压强/(105Pa)1.015.0710.125.350.767399.299.699.799.899.972397.598.999.299.599.677393.596.997.898.699.0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解析2SO2(g)O2(g)2SO3(g)H197.8 kJmol1,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在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比较高,所以在工业生产中不再采取加压措施,D项正确;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由于反应速率可能不同,所以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时间也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答案B7.2018课标全国,28(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_%。平衡常数K343 K_(保留2位小数)。解析温度越高,反应越先达到平衡,根据图示,左侧曲线对应的温度为343 K,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22%。设开始时加入SiHCl3的浓度为a molL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SiHCl3的平衡转化率知,达平衡时,SiHCl3、SiH2Cl2、SiCl4的浓度分别为0.78a molL1、0.11a molL1、0.11a molL1,化学平衡常数K0.02。答案220.028.2017课标全国,28(3)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解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H2S的平衡转化率1_%,反应平衡常数K_。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2_1,该反应的H_0。(填“”“B图像、表格类试题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提升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素养说明:高考试题中卷、卷中涉及到大量的图表题,这类试题命制是以实际生活、生产或最新科技成果为素材,以实物模型、抽象出的认识模型或绘制成的数学模型等呈现形成,考查考生的模型认知能力,解题过程中通过规范审读图、表中的信息,抓住关键信息点提示研究对象的特征及规律,分析、评价或优化、改进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模型认知素养。一、获取信息类型类型一:从表格信息总结规律类型二:从图中信息总结规律类型三:从题中信息总结规律并作图类型四:从题中信息总结规律并分析原因二、分析方法审清题,明确目标,分析变化趋势和斜率变化。三、答题模板1.总结规律型:其他条件不变,随着自变量(横坐标)变化(增大或减少),XX因变量(纵坐标)逐渐(增大/减少)。或者就横坐标、自变量分区作答(非单调曲线)。写规律时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2.分析原因型:反应具有什么特点,什么因素的改变使什么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结果是什么。3.作图答题:先确定纵坐标、横坐标,做出“三点一变化”起点、终点、拐点变化趋势。题组训练1.(2018江苏化学,13)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H0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c(SO)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越大c(Ba2)越小解析图甲中,温度升高,lg K减小,即K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图乙中,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减小,说明随着反应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B项正确;图丙中,没有滴入NaOH溶液时,0.100 0 molL1HX溶液的pH大于1,则HX为一元弱酸,C项错误;图丁中,曲线上的点均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点,c(SO)与c(Ba2)成反比,D项正确。答案C2.(2017天津理综,10)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各方法中的问题。生物脱H2S的原理为:H2SFe2(SO4)3=S2FeSO4H2SO4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_。(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解析(1)由硫杆菌存在时的反应速率增大5105倍可知,硫杆菌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中硫杆菌改变了反应路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2)由图1可知,温度在30 左右时,速率最快;由图2可知,反应混合液的pH2.0左右时,速率最快。由此可推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30 、混合液的pH2.0。若反应温度过高,硫杆菌蛋白质受热变性失活,导致反应速率下降。答案(1)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2)30 、pH2.0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3.(原创新题)T 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浓度如下表:时间/s012345NO(104mol/L)10.04.50c11.501.001.00CO/(103 mol/L)3.603.05c22.752.702.70(1)则c2合理的数值为_(填字母标号)。A.4.20 B.4.00 C.2.95 D.2.80(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COCOH2650242.41.65900121.60.43900abcdt若a2,b1,则c_,达平衡时实验组中H2O(g)和实验组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H2O)_(CO)(填“”、“”或“”)。(3)二甲醚是清洁能源,用CO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根据图像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解析(1)由于CO为反应物,逐渐被消耗,故c2应介于2.753.05之间,又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即3.05c2c22.75,故应选D。(2)由H2O(g)CO(g)CO2(g)H2(g)可知中平衡时n(H2O)0.6 mol,可看作向容器中加入1 mol CO、1 mol H2O建立平衡后又加1 mol CO重新建立的平衡,可看作向容器中加入1 mol CO、1 mol H2O建立平衡后又加1 mol H2O重新建立的平衡,故对平衡右移的促进作用完全相同。故CO0.6 mol,(H2O)(CO)。(3)(CO)越大,越大,故abc,由图像知温度越高,(CO)越小,平衡左移,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1)D(2)0.6(3)abc投料比相同,温度越高,(CO)越小,平衡左移,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活页作业A组基础巩固题1.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O3(g)=3O2(g)H0B.2CO(g)=2C(s)O2(g)H0C.N2(g)3H2(g)2NH3(g)H0D.CaCO3(s)=CaO(s)CO2(g)H0解析A项,是一个H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项,是一个H0,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项,是一个H0,S0,S0的反应,高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答案B2.(2018潍坊质检)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X和2 mol Y进行如下反应:3X(g)2Y(g)4Z(s)2W(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此时,Y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Y,Y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而物质Z是固体,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减少的Y的物质的量是1.6 mol0.8 mol,所以Y的转化率为100%40%,B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时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增加Y后平衡右移,X的转化率增大,而Y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答案B3.(2018山东烟台自主练习,7)已知NO和O2经反应和反应转化为NO2,其能量变化随反应过程的图示如下。2NO(g)N2O2(g)H1,平衡常数K1N2O2(g)O2(g)2NO2(g)H2平衡常数K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10,H20B.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KK1/K2C.表示2NO(g)O2(g)2NO2(g)的HH1H2D.反应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解析由题图可知反应和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H10,H20,A项正确;反应反应得2NO(g)O2(g)2NO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眉山天府新区乡镇事业单位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招聘3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宜宾江安县第二次考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凉山雷波县县属事业单位考试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内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网络中心招聘编外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四川德阳市总工会下属事业单位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专项攻克练习题(详解)
-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综合练习试题(解析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章节训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灯带焊接知识培训总结
- 毒理学12预防基础人卫12版
-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评价部分解读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药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8)
- 中职语文《雨巷》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单元制动缸检修标准
- 铁道概论全套课件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外贡丹-外科集腋卷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中国联通cBSS系统使用培训-第一部分
- Windows主机安全加固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