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语文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苏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语文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苏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语文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苏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语文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苏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语文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四中高三年级2012学年第九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规定区域,填写卡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逮(di)捕 发酵(jio) 梦魇(y) 片言只(zh)语 b拂(f)晓 舌苔(ti) 攒(cun)射 嗜痂之癖(p) c咯(k)血 剽(bio)悍 节骨眼(ji) 家给(j)人足 d作(zu)坊 打烊(yng) 肱骨(gng) 牝(pn)鸡司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伴随着一辆辆轿车驶进寻常百姓家,一家家汽车装璜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此,我省国税部门正强化税收监管,努力使该行业成为一个新的税收增长点。 b评论要有大的关怀,有全局的、大局的国家利益观照。假如我们的报道起于愤青而止于愤青,都是些鸡零狗碎、耸人听闻的炒作,那就没有上升的空间了。 c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依然波诡云谲,大国博弈不断走向纵深,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挈机和挑战,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不进则退的忧患。 d为了试一试唐寅的才华,大伙让他当场写一首诗;他思索了一会;然后大笔一挥,洋洋洒洒蜚然成章,果然名不虚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很想拥有那本鉴赏辞典,然而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只能过屠门而大嚼,每天到书店看一眼,徒饱眼福。 b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遭弃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c2009年以来,中国一贯在努力缩减军队的规模,提高军人长期没有涨过的工资,并改善现有部队的条件以鼓舞士气和提高效率。 d由于陆劲松认罪态度一直不好,曹指导员严肃地批评道:“一个罪犯不痛定思痛,不用汗水来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那是不可能把自己改造成新人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报刊、网络和媒体的转载与报道,受到了国人的热情追捧和模仿。 b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c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战略谋划、顶层设计,但在具体落实中,就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破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 d在研究甲骨文和殷墟的早期大师中,王国维对德国的精神文化比较熟悉,知道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莱辛等人如何在古希腊艺术的过程中完成现代的阐释。5 阅读下面文段,请用一个单句准确复述这段话的意思(可以删减个别字词)。(3分)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说他认识这对夫妻,还说他认识这对夫妻的儿子。 6 仿照下面的哲理诗,另选意象,再写一首诗,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5分) 不顾一切地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飞落在你的肩上。 7某高校为了招收优秀学生,对新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下面是其中两则调查表,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要求简明、准确。(4分)表一:你选择高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项目a就业b教学质量c社会声誉d高校所在地e往年分数f其他人数 1621 1652 532286 1372 213比例35.24%35.91%11.57%6.225%29.83%4.63%表二:在高考最终确定填报志愿时主要听取谁的意见?项目a自己独立确定b家长c中学老师d亲朋好友e其他人数2901107043433880比例63.07%23.26%9.43%7.35%1.74%(1)从以上的表格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分) (2)为招收到优秀学子,你对该高校的建议是:(2分)_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深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早在1916年,中国科学社的创建人任鸿隽先生就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竺可桢先生也曾坦言:“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样的精神高度,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追求科学真理,究其根本,是人类求知的本能,是人类对意义的探求。只有保持这种追求,才能产生对科学的激情,才能克服浮躁,专注研究,才能不怕失败,百折不挠。 坚持追求真理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需要克服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与技术的距离越来越近,对经济和社会活动带来越来越大的直接影响,人们对科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往往寄予过高的期望,常常过度要求科学获得即时效益,从而妨碍对真理的追求,屏蔽科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甚至使科学沦为技术的附庸,带来行政对科学的过度干预,造成学术自主的丧失。这是我们在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需要注意的另一方面。 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道路曲折复杂,唯有理性才能帮助我们拨云见日,走入自由王国。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和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实证要求和方法,构成了科学理性的主体。崇尚理性最重要的体现是唯实。科学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才能透过表面现象揭示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然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中,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还在干扰着一个健康社会的正常发展。如在一些媒体和网络上,常常出现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缺乏事实根据的报道,发生着太多缺乏理性的“口水仗”;网络成为发泄情绪的场所,理性观点常常遭受“大字报”式的攻讦和扼杀;在我们的学术批评中,富有实证和逻辑的讨论还是没有变成大家乐于参与的习惯和风气。凡此种种,都是与科学理性相悖的。 弘扬科学精神要提倡理性的质疑和批判。质疑是研究的起点,批判是科学的生命,要像赫胥黎所言:“严格地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我们要尊重书本上记述的前人的科学成果,但更要相信自己亲自实践中的发现:我们要尊重专家,但没有必要认为他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完全正确和高明,要敢于和权威开展平权的学术争论;我们要广泛汲取信息,但对没有事实根据的谣传,要敢于质疑,善于识别,更不做谣言的传播者。(取材于韩启德我对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问题的看法)8对段中“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追求真理,不计较个人利害”。 b这句话正是“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c这句话彰显了科学精神的高度,值得我们去追求。 d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科学真理是人求知的本能。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既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又体现在科学知识之中。 b科学精神既能约束科学家的行为,保证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又能逐渐影响大众的意识。 c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所以,一旦追求到真理,科学研究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d“严格地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是理性质疑和批判的表现,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的精髓。10请你根据本文阐述的科学精神,评析下面这一则曾经引起轰动的新闻事件。(3分) 2007年,陕西农民周正龙称自己在一处山崖旁拍到了野生华南虎。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这些老虎照片,宣布已经灭绝二十年的华南虎再现。随后的调查发现:当事人周正龙对拍照事件的描述漏洞百出;林业局负责调查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核查;而该调查者的上司也没有问他要过任何华南虎真实存在的证据;虎照发生之前,对陕西华南虎调查报告进行评审的专家并没有去当地调查,就认定“镇坪县仍有华南虎生存,只需要影像资料为证,就能申报建立华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周正龙被警方证实用老虎年画拍摄假虎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最后的牵手 雷抒雁 这一次,是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 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凿出来的作品。 可是,她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坐在他躺着的床边,看着他瘦削失形的脸,听氧气从炮筒一样的钢瓶里出来,咕咕嘟嘟穿过水的过滤,从细细的、蓝色的管子里,经过鼻腔慢慢流进那两片已被癌细胞吞噬殆尽的肺叶里,样子有些木然。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要喝水吗?”她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他不回答。只是无力的拉着她的手。她知道,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她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撤离的速度。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夫妻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他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一切都明白了,她全力握紧那干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他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许多记忆一下子涌上她的心头。 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他就这样大胆而放肆地,把她纤细的手拉到自己的唇边。那时,他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她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她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手停留在他的唇边。 习惯是从第一次养成的。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他拉过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唇边;苦难的时候,他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唇边。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在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加上轻轻一吻,就如同魔术师神奇的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他们有时奇怪地问对方,什么叫爱情,难道就是这两双手相牵,加上轻轻的一吻?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短暂的离别也罢,突然的重逢也罢,甚至化解任何一个家庭都绝不可少的为生活而起的争执,都是这一个程式化了的动作。 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 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走到尽头了。曾经有过的青春、爱情,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首先远去了。 她的手在他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子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 她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慢慢抓起他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会在自己身上。 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注释】雷抒雁:男,陕西泾阳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家。2013年2月14日病逝。11在第5段中,有“一切都明白了”一句。请问:“她”明白了什么?(2分)12. 第2段对“手”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3请对文中划横线的语段(倒数第二段)作简要赏析。(4分)14本文的构思精巧。请简要分析本文构思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15文中有这么一句:“什么叫爱情,难道就是这两双手相牵,加上轻轻的一吻?”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理解,用“爱意味着”的句式,对“什么叫爱情”这一问题作简要解答。(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廉夫人吴芝瑛传(有删节) 严复 廉夫人氏吴,名芝瑛,以慈善爱国称中外女子间。父宝三,官山东州县数十年,有循绩。独生夫人,钟爱之。年十九,适江苏举人度支部郎中廉泉,称佳偶。郎中夙敦风义,有干略。光绪甲辰,主事王某,以党案牵连入刑部狱,郎中独力百方营救,卒令得脱,海内义之。仕不称意,一旦携妻子家海上,然伉俪交勉,为义益力。于国群公益,朋友患难,赴之若不及者。 光绪三十二年,夫人以庚子赔款为国大累,宜通国之民共起分任,则咄咄可释巨负。乃倡女子国民捐,一时景从,召集甚巨。夙擅书法,为时所珍,则自制小万柳堂帖以售,得资悉充捐款。其忠于国家,自奋其力如此。夫人以为国弱种困,坐失教无学,且立学固先人意也,则于其乡创办小学堂,名以父字,曰鞠隐。杭州有女子赵麟者,父死,长庐墓旁不嫁。夫人与邂逅,乃大感动,为出资葺其先墓,手草募启,为孝女募金买田资衣食,得二千金焉。其至性过人,锡类无穷如此。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皖有妄男子徐锡麟,怀火器,乘间窃发击杀巡抚恩中丞徐素主革命邪说而浙人也由是浙中官吏大恐上下求索得山阴女子秋瑾。用绅士言,谓其力足为乱,展转周内杀之。既杀,其家族惧连坐,弃柩中野,莫敢营葬。夫人素识秋瑾,伤其暴露。三十三年十二月,乃与石门徐女士寄尘,购隙地西冷桥畔葬焉。其隐刑愍辜,不欺其意又如此。严先生曰:吾国禁女子干外事者,四千余年。干外事者,微论恶也,即善有不可。世变大异,至今思想议论,乃略殊前。顾女子行事,稍稍露锋颖,循常之徒,辄相视大诧,甚者以为宜诛。嗟夫!使吾国礼俗长此终古,则亦已耳。必以进步为期,凡此皆所必至应有者也,又何讶乎?廉夫人者,吾先友挚甫先生犹子,平生多闻长者精至独往之言,故能不循常自树立如此。呜呼!男子可以兴矣。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适江苏举人度支部郎中廉泉 适:出嫁 b. 则咄咄可释巨负 释:消除c. 微论恶也 微:稍稍 d. 得资悉充捐款 悉:全都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至今思想议论,乃略殊前 b. 廉夫人者,吾先友挚甫先生犹子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 夙擅书法,为时所珍 d. 以党案牵连入刑部狱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18.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廉夫人之夫廉泉因营救入刑部狱的王某而得罪于人,仕途不称意,因此携家眷离开官场。b. 廉夫人雅擅书法,为时所重,她便自制帖子出售,将售资皆充入捐款。c. 廉夫人邂逅杭州孝女赵麟,为她的孝道所感,出资为她的先人修缮墓地,并为她募得二千金。类似这样的事情,廉夫人还做了很多。d. 严复认为中国禁止女子干预外事已四千年,女子行事稍露锋芒,便被寻常人认为是出格之举,这种想法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乘间窃发击杀巡抚恩中丞徐素主革命邪说而浙人也由是浙中官吏大恐上下求索得山阴女子秋瑾。2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乃倡女子国民捐,一时景从,召集甚巨。(3分) (2)夫人以为国弱种困,坐失教无学,且立学固先人意也,则于其乡创办小学堂,名以父字,曰鞠隐。(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2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22.末句中“杨花过无影”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佳妙之处。(4分)(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12题。(5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23.请写出论语中能与“为人谋”相对应的、体现孔子“忠恕”之道的句子。(1分)24.曾子认为“为人谋”就应该尽心竭力,而孔子认为对待朋友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对“不可则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不听就算了”,第二种理解是“不听就暂且不言”,结合自身交往实践,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理解,为什么?(5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个小题)(6分)(1)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2) ,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轴。 (滕王阁序)(3)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 。 (欧阳修秋声赋)(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李白蜀道难)(5)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中文能制造机器么? ”“不能。”“中文能产生经济效益么? ”“不能。”“那中文有什么用? ”“无用。中文是无用, 但中文是精神, 所以无用之用是大用。”这是南大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在中文系90华诞庆祝会上, 与视中文为无用者之间的一段精彩对话。当今社会的理性化趋势不断扩张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时间去回眸历史、思考意义、接近自然。在为了生存层面的生活中,多获得一些资格证书,比多读一些哲学书,更加实用。对生活中的无用和实用,你是如何理解的?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d(a梦魇yn b嗜痂之癖(p) c剽pio悍)2b(a装璜装潢 c挈机契机 d蜚然斐然)3a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b黍离之悲: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c一贯:指思想、作风等一向如此,从未改变,这里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应用“一直”;d痛定思痛: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建议改为“痛改前非”。)4c(a项并列不当“报刊、网络和媒体”语意交叉,属逻辑错误;b项“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洗净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d项成分残缺“在古希腊艺术的过程中”加“考证”。)5(3分)一天,来了一个自称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儿子的陌生人。(原句中每个意思1分,共3分)6示例:毫不顾忌地摘取鲜花,鲜花枯萎在手上;默默地观赏鲜花,鲜花绽放在你的身旁。 (内容2分,句式2分,语言1分,共5分)7(1)(2分)教学质量和就业是考生选择高校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往年分数在考生选择高校也起着重要作用。大部分考生是独立确定填报志愿,部分会听取家长、中学老师和亲朋好友的意见。(一点1分,每点答到该句逗号前也能给1分) (2)(3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重视就业导向作用是提高生源质量的最根本途径(1分),各种招生宣传活动应主要从中学生的视角进行设计和开展。(1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8d(“追求科学真理是人求知的本能”是作者的观点,这是表明“追求科学真理应是一种自然自发行为”;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则是阐释“科学精神”的含义的,两者没有内在关系)(3分)9c(“一旦追求到真理,科学研究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的观点,文中无据;且观点本身也欠科学。)(3分)10(3分)答案示例: 这次新闻事件,充分暴露了部分国民甚至专家“科学精神”的缺乏。(1分) 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崇尚理性,弘扬科学精神要提倡理性的质疑和批判。在这次事件中,无论是对陕西华南虎调查报告进行评审的专家,还是负责对周正龙进行调查的相关人员,都没有做过科学意义上的核查,可见“理性地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多么缺乏!(1分) 何以如此呢?追根究底,还是“功利主义”在作怪。“申报建立华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论对地方还是对个人都是颇具诱惑力的,难怪牵涉其中的人员会如此一致地“不管不问”,都认可华南虎的存在了。(1分)评分参考:首先作一种定性的判断(1分);然后,阐释科学精神的要素并指出本次当事人做法缺乏科学精神(1分);最后,指出本次事件的症结所在(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11.她明白了:丈夫是要再一次握紧她的手并加上一轻轻吻,是要再一次表达对她的爱。(两层意思,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12.写出了“最后的手”的特点:皮肤灰黄,肌肉消失,干瘦无力。(1分)与后文写到的“健壮、红润而有力量”的手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显“最后的牵手”那超越生死的爱的力量。(1分)13.描写妻子牵丈夫的手并加上一轻轻吻的动作,写出她回馈丈夫一生所给予她的爱,抚慰丈夫的灵魂。使用叠词“慢慢”、“轻轻”,突出妻子的庄重与柔情。描写妻子感觉到丈夫的生命融会在自己身上的想像(或使用心理描写,描妻子感觉丈夫的生命融会到了自己身上),突出了她从爱中汲取了生活下去的勇气,突出了爱的坚贞,也突出了爱超越生死的力量。(每点2分,手法、表达效果各1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14.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以“牵手”这一标志性动作,突出夫妻俩厚重真挚的爱情和相伴相守的人生。巧设线索。以“牵手”为线索构思全文。前后呼应。全文主要写丈夫牵妻子的手,而开头和结尾则写妻子牵丈夫的手。由点及面。由写夫妻俩一时的牵手,写及他们一生的牵手。(每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15.例:爱意味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等。爱意味着贫困、苦难时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爱意味着一同领受平凡的生活。爱意味着呵护,担当。爱意味着相互理解、信赖。爱意味着始终不渝。爱意味着超越生死。(半开放性探究题。除规定句式外,应于文有据,应是观点鲜明。答出4点即可得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16.c(不要)17. b a(副词,才)b(助词,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