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不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一(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竦峙(sng) 拮据(j) 尽态极妍(yn)b. 朔方(shu) 喑哑(yn) 鳞次栉比(ji)c. 嗥鸣(ho) 芳馨(xn) 吹毛求疵(c)d. 藩篱(pn) 匀称(chn) 箪瓢屡空(dn)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瞬息 恻隐 妇孺皆知 任劳任怨b. 喧嚣 荒僻 粗制滥造 断臂残垣c. 班师 娇奢 玲珑剔透 重峦叠嶂d. 取诀 凋零 张皇失措 豁然贯通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小楼的琴声在久久的沉寂中再次响起,那悠扬的旋律,像一阙安眠曲,恢复了烦躁的人心。b. 初中毕业二十多年了,今天他终于在西子湖畔邂逅了相约多时的同学,激动得说不出话来。c. 区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之下,精神抖擞地步入会场,走过主席台。d. 各地举办的“善行义举榜”评选活动,传递了身边的正能量,营造了“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歌谣,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 古人常常以物为喻表达情感,唐代韩愈和周敦颐分别创作了马说和爱莲说,前者借千里马的不平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后者借莲花来表达洁身自好的追求。c. 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满诗意和活力,洋溢着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他的背影则以朴实无华的文字,歌颂了父子亲情。d.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塑造了鲍西娅和夏洛克等形象,体现了人性的善恶;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述了淘金者面临生死考验活下来的故事,表现了人的伟大。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b. 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潮,我们必须更有效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成为重中之重。c. 青少年足球教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让他们喜爱这项运动,再逐步提高教学的课时和难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各种赛制,改善比赛环境。d. 中央电视台每年元宵节前后退出”感动中国”栏目,所选出的每一个年度人物或团队都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精神力量。6. 古诗文名句默写。(只选做四小题)(4分)(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关雎)(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李白行路难(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4)复兴数十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5)儒家提倡“ , 。”的处世之道,告诫我们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论语)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每年寒暑假过后,眼科门诊就成为医院最匆忙的科室之一。眼科专家说,现在治疗中小学生近视越来越难。家长经常说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影响视力,可是陪孩子就诊时很多家长却只顾自己埋头玩手机,诱惑着孩子来抢手机玩。这就是有“言传”而无“身教”。因此专家建议家长每天带孩子户外活动两、三个小时。不少家长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给孩子配的眼镜度数比实际低,比如应该配300度的却配了225度,这实际上反而加重了视觉疲劳,近视程度加深了。(1) 这段文字在用语得体、标点使用、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2)概括“治疗近视越来越难”的两条原因,每条不超过15个字。(2分) 8.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任务。(6分)(1)下面是某校关于“志愿者,你更愿意为谁服务”的调查统计数据。请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写出一条有价值的结论。(2分)服务对象老人儿童病患者智障人士残疾人士愿意比率76.7455.992.255.584.74 (2) 针对上述调查情况,班级决定召开一次“我为什么要做志愿者”的讨论会。请你结合下面两位名人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2分)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在人生旅途上,我获得过很多人的帮助,从工作到生活,收益于社会很多,我希望能尽力回报社会。 新时期道德模范郭明义:我经常接触孤儿院的孤儿、上不起学的孩子、生活困难的职工,和他们相比,我就感觉自己非常富足,非常想去帮助他们。 (3) 学校要为这次志愿者活动征集宣传口号。请你写一则口号,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示例一:弘扬志愿精神,播撒爱心火种。 二、阅读(30分)故乡的牛 山韵 故乡位于山区,一个小小的村庄浓缩了我童年的时光。时光中的主角不是我,而是在故乡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牛群。那时,村庄周围广袤的土地全靠牛来完成耕耘,村庄里所有人家皆养着牛,有的母牛还带着一个或者两个牛崽。牛群就这样在村庄中和人生活在一起,它们一直活得很踏实,很悠闲,活得很有尊严。在一个繁星满天夜晚,奶奶曾对着我说:“远古时期,牛是天上的神兽,王母娘娘派它给人间传达旨意,说人在一天需要三次打扮而只需吃一顿饭。牛到人间之后,把旨意误传,说人在一天之中只要一次打扮却需要吃三顿饭。看着人在世间忽视了美丽容颜而为吃饭不停忙碌的场景,王母娘娘十分震怒,为了惩罚牛,便罚它到人间做苦力。”美丽的神话故事,暗藏着梦一般的神秘,引出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在我眼中,故事总与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开历史发黄的纸页,我们可以发现,一部人类劳作史,就是牛的勤劳累计起来的历史,它们拖着犁铧,弯着腰,缓慢行走在时光中,流淌出来的汗水,一滴滴落入丰腴的土地之中。于是,在我眼前,自然形成一幅固定不变的画面:农忙时节,以晨曦中的雾气或阳光作为背景,牛总会在田间地头出场,它肩上架着沉重枷锁,枷锁上系着的两根绳索被它绷得钢丝般的直。身后,是块块新翻出来的土地,在朝阳地照耀之下,飘散出阵阵白色雾气,淡淡的泥土清香,在那个清晨飘散出来,荡出山野间一派纯净的和美。农忙时间一过,其它那几个漫长季节,牛就该歇息了。村庄里的人家很看重这个极好的劳力,他们大多将牛放至水草丰美的地方,将它们养得膘肥体壮,以备来年再次耕耘。寒暑假,满脸纯真的纯朴孩子主要事务就是看牛。为防止耕牛走失,放假前几天,父母们便花几块钱从市场上买回拳头般大小的铜铃,拿回家用一根麻绳拴在牛脖子上。孩子赶着出门,家长总是百般叮嘱,要把牛放在山草肥嫩靠近水源的地方,让牛吃饱饮足后才能再回家。走出村庄,阳光明媚,白云悠悠,如今想来,那是一种极其容易感动人的画面。尤为珍贵的是,画面中崎岖的山路上,牛群缓慢移动着,清脆的铃音,夹着孩子们的欢笑和牛的哞叫,飘荡出老远,将寂静的田野装扮得格外热闹生动。同牛长时间单独相处,年幼的我就多多少少地了解了牛的脾气。眼前的牛,你优待它,它便看重你,你把它不放在心上,它的眼中也便没有你。倘若将它随意放置在浅草区,没有吃饱肚子,回家时它会漫山遍野乱跑,根本不听从招呼。遇到那种情景,我时常手拿粗大牛条,一边叫骂一边不停抽打。人变得疯了一般,牛更疯了,撒开四蹄,四处奔跑,将我抛下老远。回到家告知父母,他们总会训斥于我“牛打生,马打熟,婆娘打了不归屋。”父母质朴的言辞,让我很直接就懂得,牛除了具有倔强的脾气之外,还有思维有感情。村庄里的人同牛相处的时间久了,一些与牛相关的词语便大批出现。母亲说我“牛脾气”,大爷叫我“牛蛋子”,叔叔称我“黄牯子”-这些与牛相关的词语大多用在了村庄男人和男孩子的身上,赋予它们特定含义和亲热劲。这个过程,来得那般自然那般随意。于我想来,不是有人刻意去做,而只是隐含着人对牛的了解与喜爱,显示着牛与人之间存在着真挚情意。时间流逝,几十年的光景转眼就失去了。喝汽油的现代农机大量涌入田间地头,它们取代了在田野间慢吞吞移动的牛,快速地在田间奔跑。成群的牛影隐去了,6000多年的牛耕时光也只能黯淡退场。9、 文中说故乡的牛“一直活得很踏实,很悠闲,也很有尊严”。这些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分点简要回答。(4分) 10、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1)淡淡的泥土清香,在那个清晨飘散出来,荡出山野间一派纯净的和美 (2) 成群的牛羊6000多年的牛耕时光也只能黯淡退场。 11、 第二段所写的神话故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 文末说“喝汽油的现代农机大量涌入田间地头,取代了在田野间慢吞吞移动的牛,快速地在田间奔跑”。请结合文意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链接材料)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历来重视农耕技术,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精粹。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徜徉于杭州的大街小巷,不时会有用夯土技术造的土房子映入眼帘,南宋御街旁的小巷子就保留了很多土房子,这些南方富庶的大城拥有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的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建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其实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但是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13、 第一段写杭州用夯土技术建造的房子,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4分) (1)文章第4段以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与西方的建筑方式用作对比,论证了作者提倡在城市建设时全面恢复传统技术的观点。 (2) 文章第6段举“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 ”的例子,是作为论据直接论证“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 15、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请结合全文概括其特点。(4分)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3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小题。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贬谪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为深博无涯涘。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出为刺史。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者,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悉令赎归(都) .比一岁(等到).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报告) .士穷乃见其义(贫穷)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不戚戚于贫贱. 免而归者且千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无辞以白其大人 皆以美于徐公. 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环而攻之而不胜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20、文中的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注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阖闾城,苏州城。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