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培植壮大地方税源.doc_第1页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培植壮大地方税源.doc_第2页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培植壮大地方税源.doc_第3页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培植壮大地方税源.doc_第4页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培植壮大地方税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培植壮大地方税源关于潜山、太湖两县旅游业税收状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潜山和太湖两县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两县旅游业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逐步提升,2010年,潜山县旅游业收入为9.37亿元,太湖县旅游业收入为8.13亿元。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税收总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10年潜山县旅游业税收为1500.74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1%,太湖县旅游业税收为531.3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60%。两县旅游业税收总体呈上升态势,与旅游业经济的增长基本协调,但旅游业税收负担率较低,旅游业收入和旅游业税收总量还不够强。随着两县“旅游兴县”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旅游经济与旅游业税收也将更上一层楼,如何更好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将旅游产业培植为地方财政的重要税源,是我们税务工作者在进行税收征管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潜山、太湖两县旅游行业发展情况。(一)两县旅游业简介。潜山旅游业是以天柱山景区为龙头,以三祖寺景区、白马潭漂流、虎头崖景区、皖光苑、板仓自然保护区、天龙关攀崖等一大批精品景区景点为辅,旅游项目较为丰富的综合型的观光型旅游,潜山天柱山景区已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同时拥有“国家森林公园”等多项“国”字头称号,目前也已完成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终审验收。太湖旅游业以花亭湖景区、五千年文博园为主,以赵朴初文化公园、西风洞等景区为辅,人文历史景区与山水观光游为一体,目前花亭湖景区已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国”字称号。(二)两县旅游业发展情况。一是旅游总收入大幅提高,潜山县由2006年的3.3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37亿元,太湖县由2006年的2.9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13亿元。二是旅游接待人数大幅增长,潜山县由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110 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239.37万人次,太湖县由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80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135万人次。三是从事旅游行业的旅行社数量迅速增加,潜山旅行社由2006年的23家发展到29家,太湖旅行社由2006年的2家发展到6家。(三)对旅游业的投入情况。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潜山、太湖两县一直不断加大对旅游的投入,打造精品景区和人文历史景区。2006年至2010年间,按潜山县旅游局统计,潜山全县范围内旅游业投入累计有9.98亿元(含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投入),按景区统计天柱山主景区在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累计投资2.25亿元(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报);按太湖县旅游局统计,太湖全县范围内旅游业投入累计有5.25亿元。潜山县与太湖县及天柱山景区2006-2010年投入情况表(单位:万元)项 目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潜山县投入80059606115271729056335其中:天柱山30002700410074005300太湖县投入5001000110001600024000(四)旅游业发展对带动地方经济的贡献情况。旅游业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带动了房地产、商贸、城市建设和三产的繁荣。潜山旅游总收入从2006年的3.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37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9.29%上升到2010年的12.03%,到目前为止,潜山有旅游饭店108家,其中星级以上宾馆饭店11家,旅行社29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近3万人。太湖县随着五千年文博园的建成开放,以花亭湖景区和五千年文博园为主的旅游经济也正在对县域经济发生着较大的影响。二、潜山、太湖两县旅游业税收情况。(一)旅游业税收情况。旅游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功能要素,这里所说的旅游业税收不仅包括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景点单位汇总的税收,还包括住宿和餐饮业等旅游相关行业的税收。潜山县旅游业税收从2006年的693.37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500.74万元,年均增长21%,太湖县旅游业税收从2006年的8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531.3万元,年均增长60%。(二)两县旅游业税收管理模式。潜山县的旅游业税收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对旅游景区、景点及部分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纳税人的税收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下,纳税人除所得税外都是查账征收,所得税视情况进行查帐征收或核定征收。第二种类型是对旅行社的税收征管,经过几年的摸索,潜山针对旅行社行业出台了专门的征管办法潜山县地税局旅游业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按团次归集收入和支出,同时按组团出游和接团到本地游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管理,组团出游的情形下,全县各级地税机关在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进行税收检查时,要留意各单位的外出考察、培训等各种名目的旅游,各种渠道的资料与旅行社的成本交相映证进行反映组团出游收入;接团到本地游的情形下,及时到各旅游景区、景点了解旅行社到相关景区、景点的人数和各种优惠情况,特别是挂靠旅行社到景区、景点的情况,来核实旅行社接团到本地游的人数与收入是否真实。第三种类型是对规模较小的住宿和餐饮业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这种情况下都是按规定程序进行核定营业额,按定期定额的方法进行税收征管。太湖县的旅游业税收管理模式,首先是规范旅行社发票管理,启用换版机打发票或经税务机关批准印制票据,加大检查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旅行社收入核算不实问题;其次对实行查帐征收的旅行社,实行收入、支出扣除费用按团次归类收集入帐,且符合真实、合法、合理、时效性原则;再次,对帐证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不能做到按月申报纳税的企业,实行全额核定征收。三、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业税收的相关性分析。(一)旅游业税收与旅游业经济的增长基本协调。旅游业税收增长与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情况,可以从税收弹性系数的数值来进行判断。税收弹性,是指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用以反映经济变化对税收变化的影响,体现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或相关性。税收弹性大于1,表明税收富有弹性,税收增长速度快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税收弹性等于1,表明税收为单位弹性,税收增长速度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同步;税收弹性小于1,表明税收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通过对两县旅游业税收弹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发现,潜山旅游业税收增长与旅游业发展基本同步,略小于旅游业发展的增长速度,潜山07年至2010年的旅游行业税收弹性系数基本都在1上下浮动,除2008年税收弹性系数稍高外,其它年份略低于1,显示潜山旅游业税收增长与旅游业发展基本同步;太湖县的旅游业税收弹性系数2008年以来都大于2,反映太湖旅游业税收近几年的增长要远大于旅游经济的增长。潜山、太湖两县旅游业税收弹性计算表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旅游业税收增长率潜山18.55%19.87%23.42%23.41%太湖15.88%69.15%140.75%40.74%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潜山21.20%27.50%17.60%30.10%太湖44.47%14.80%47.27%13.99%旅游业税收弹性潜山0.87 0.72 1.33 0.78 太湖0.36 4.67 2.98 2.91 注:潜山县2009、2010年旅游业税收增长率中已扣除一次性税收影响因素(二)旅游业税收总体呈上升态势,旅游业税收负担率偏低。两县旅游业行业税收总量自2006到2010年基本上保持上升趋势,潜山旅游业税收总量上升相对平稳,太湖旅游业税收总量上升跨幅较大。行业税负潜山县基本上维持在2%上下,太湖县的旅游业行业税负偏低,有待提高。旅游业税收负担计算表(单位:万元)项 目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旅游业税收潜山693.37821.98985.271633.581500.74太湖8092.7156.8377.5531.3旅游业总收入潜山3300040000510007200093700太湖2921242203484487135081330税收负担率潜山2.10%2.05%1.93%2.27%1.60%太湖0.27%0.22%0.32%0.53%0.65%四、影响旅游业税收发展的因素。(一)旅游产品结构发展不均衡。旅游产业经济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功能要素,前面四大要素对税收的影响,这可以从太湖、潜山两县旅游业税收2006年到2010年的绝对额看出,潜山县旅游业起步早于太湖,2006年潜山的旅游业税收比太湖多613.37万元,到2010年潜山的旅游业税收比太湖还多969.44万元。但后面两大要素在潜山、太湖两县地税收入中却几难看出踪影,两县的旅游购物业还很落后,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对税收的影响也可用旅游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税收的影响来说明,下面以潜山、太湖、望江三县近年住宿和餐饮业税收的总量及其占地税总收入的比例变化情况加以说明,这三个县的旅游业各具代表性,潜山可代表较早进行旅游开发的县,太湖可代表近几年正在进行大力开发旅游的县,而望江基本上可代表旅游资源很少的县。通过对潜山、太湖、望江三县住宿和餐饮业税收情况表分析可发现:望江县的住宿和餐饮业税收总额与其占该县地税收入的比例近几年一直都小于潜山的相应数据,这是潜山旅游产业对住宿和餐饮业影响的结果;比太湖2009年、2010年的数据也要小,这也是近两年太湖加强了旅游产业发展,主要是五千年文博园建成开放影响的结果。潜山、太湖、望江三县住宿和餐饮业税收情况表(单位:万元)项 目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住宿和餐饮业税收绝对额潜山325.73 380.70 489.86 654.45 777.91 太湖80.00 92.00 152.00 373.00 525.00 望江83.66 126.47 142.30 191.69 250.28 住宿和餐饮业税收占本县地税收入比例潜山5.41%4.64%4.43%4.98%4.70%太湖1.89%1.53%1.89%4.05%4.76%望江2.32%2.43%1.91%1.92%1.93%(二)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与旅游资源禀赋不相适应。潜山太湖两县具有良好的山水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景观,以天柱山景区为龙头的潜山旅游业,以花亭湖景区、五千年文博园为主的太湖旅游业,近几年到达核心旅游景区的人次还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以安徽省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为例,2006至2010年,天柱山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1万人(其中2006年20万人,2007年23万人,2008年21万人,2009年24万人,2010年23万人),天柱山主景区接待的人次与天柱山的接待能力、天柱山的旅游资源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到达主要核心景区的人次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县级旅游产业的收入,也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税收的总量。(三)税收政策影响了旅游业税收的规模和比例。景区索道运营收入由按交通运输改为按旅游业征税,使税收收入的规模扩大了。征税法律依据的不同,会对税收的行业负担产生较大影响。潜山、太湖旅游业行业税负一直偏低,主要原因:一是旅游总收入的基数与旅游业税收统计的范畴不配比,旅游总收入,从理论上讲是旅游产业各行业取得的涉及旅游的收入之和,包括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功能要素所产生的各项涉及旅游收入,而实际统计的旅游业税收,包括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景点单位汇总的税收,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等旅游相关行业的税收,不包括旅游购物一块的税收;二是旅行社税收的税负在全国一直都是较低,这是由对旅行社征税的税法依据所决定的。(四)加强税收征管可以减少税收流失,影响旅游业税收的规模和比例。潜山地税针对旅游业出台的潜山县地税局旅游业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对旅游业的税务管理,促进了旅游业税收增长。近几年在服务行业,尤其是住宿和餐饮业推行税控装置,也促进了住宿和餐饮业税收总量的增长。五、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壮大地方税源的建议。(一)以规划为统领,加快对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潜山、太湖两县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但基本上开发层次低,缺少整合,难以形成气候。太湖要抓紧制订出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总体规划来对全县的旅游相关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潜山要格外重视人文景点开发和旅游文化的挖掘,三祖寺的禅宗文化、薛家岗的古文明遗址、山谷流泉文化园的摩崖石刻等,都还有待深度挖掘和开发,人文景点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直接与山岳观光型产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而且其自身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也很高。通过科学规划,树立大旅游、高品味的旅游理念,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二)以优势旅游资源为组合,打造两县高端、精品旅游项目。两县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相对于太湖的旅游业来说,潜山旅游业发展起步要早、要稍成熟一点,两县应该联运用已有的旅游资源,以天柱山景区、花亭湖景区的山水景观游与五千年文博园、三祖寺、山谷流泉文化园的人文景观游为主打旅游项目,形成效应,再带动各县自有和开发的其他旅游景区、景点,共同做大做强两县的旅游产业。(三)以绿色旅游、农家旅游为特色,打造乡村绿色旅游。两县都是丘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宜人,要将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拓展开来,在各地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景观,以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地区游客的休闲生活,饮农家水、品农家菜、住农家屋、钓农家鱼、采农家果、愉农家乐,以各种不同的“特色旅游”来发展旅游产业。倡导绿色旅游,拓展旅游产品,将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和谐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