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亭趾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亲爱的同学:学期过半,我们又要进行阶段性学力检测了。只要你心境平和,细心阅读,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时间是120分钟,相信你会合理安排,从容作答。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1字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字抄写在下边的方格内。(3分)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高尚的白天鹅。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j) 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zng) 。仰之弥 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 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 尽心血。 3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轻捷 澎湃 仲胀 祈祷 马革裹尸b丑陋 崎岖 愁苦 幽寂 锲而不舍c踌躇 嫉妒 宰割 澜语 博学多识d骊歌 屏障 汕笑 阻抑 兀兀穷年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妈,你不去,我会害怕的。”彤彤说,“你在台下看着我,我就有底气了。”b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梅花、山茶、墨竹等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了。 c今天大扫除,谁擦黑板,谁扫地,都由卫生委员决定。 d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也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上学期学的课文风筝一样,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回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的色彩。c.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d.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6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选做三题)(3分) 历史上曾有人来人往的丝绸古道,如今已经变成人的足迹很少到达的沙漠。(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他是担得起这种称号,无需感到惭愧的。( )民族英雄那种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的牺牲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这张照片背后,有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故事。( ) 7. 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四选三,3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2)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3)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4)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d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9对下列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临江仙 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a.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b.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c.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退隐之后的洒脱心态。d.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愉悦的心境。10.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4分)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音乐巨人贝多芬(节选)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永无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11请概括选文写了几件事。(3分)12下列句子运用恰当的修辞而生动形象,请从该角度进行赏析。(4分) 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13请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14读了本文,你认为贝多芬哪一点最打动你,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受。(4分)心灵之灯表姐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机会和那些有残障的小朋友打交道。一次,我替表姐接一位盲童回家过夜。夜很深了,他不肯睡觉,却安静地坐在我身边。他的发问打破了夜的沉默:“您能告诉我红是什么样子?”这下可把我问住了。思考了一阵,我只有笨拙地解释:“你感受过火吗?火是红的。”“那红一定很烫呀!”他说。我又讲:“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太阳是红的。”“那红一定可以给你们光明了?”“我们身体里的血也是红的”。“那红一定是流动的。”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一种颜色。我颓然地想:失去了眼睛,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时,盲童自言自语地说:“红是流动的,是烫的,是发光的,好美丽哦!”在我们明亮的眼睛中一成不变的事物,到了他的世界里却具有了这么多种美好的属性,多么敏锐的感觉!“大哥哥,你听!”他突然喊道,“你听,外面有小猫在叫。”我仔细聆听,却没有听见什么动静。我茫然地沉默不语。他拉着我的手坚持说:“是有猫叫!”我只好顺从地打开门,呀!真有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喵喵”地在叫。他失去了眼睛,耳朵却比常人更能倾听外界的声音,他是用心在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是运转我们的感官,听到的是谁家在吵架,谁家在打麻将之类的嘈杂之音。他的遭遇使他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他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比我们多一分细腻的情感,比我们更加珍惜活着的美丽。有一个故事说,乡下有位瞎婆婆在自家院门外安装了一盏灯,她说这是为了过路行人的安全。老人用灯为别人照路,同时也点亮了自己持久不息的生命之灯。我黯然,检讨自己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是否已经迷失方向,已经不能承受生活的平凡之美?15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题。(3分)16你能体会出当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什么样子时“我”的心理吗?请描述此时的心理。(3分)17在“我颓然”时,盲童却自言自语“好美丽哦!”此时,你有什么感想?(4分)18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要写“瞎婆婆”的故事?(4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及鲁肃过寻阳()(5)恐已暮矣( ) (6)盲臣安敢戏君乎( )20.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请写出成语并解释含义。(3分)21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22.根据语段内容回答。(5分)(1)“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2)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和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四、写作(40分)身后的目光,有时充满了鼓励,正是因为这鼓励的目光,让你有勇气去闯关,就像林海音笔下的英子一样;身后的目光,有时充满责备,正是因为这责备的目光,让你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从头来过,就像都德笔下的小弗郎士一样;身后的目光,有时又充满嫉妒,但正是这嫉妒的目光,促使你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样。身后的目光林林总总,我们总能从这些目光中读到故事,读到温情,读到力量请以“身后的目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余杭区亭趾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答卷)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8题 第9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请注意题号)1抄写题(3分)2(每格0.5分,共3分) 6(3分)(只选做三小题)第( )小题 第( )小题 第( )小题 7(3分)(只选做三小题)第( )小题 第( )小题 第( )小题 10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30分)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文言文阅读(20分)19 20 21 22(1) (2) 23 四、写作(40分)13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音乐永远陪伴他。“永恒”就是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他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这句话揭示了贝多芬视音乐为生命的感情。19当权,当道 粗略地阅读 用 到 担心 怎么、哪里20吴下阿蒙(0.5分) 解释: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