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说明书.doc

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含CAD图.zip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392677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1-11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50
积分
关 键 词:
北京市 幸福 小区 高层 住宅楼 供暖 换热站 设计 CAD
资源描述:
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含CAD图.zip,北京市,幸福,小区,高层,住宅楼,供暖,换热站,设计,CAD
内容简介:
目 录前言2摘要3第一章:工程概况4第二章:设计参数4第三章:供暖设计流程6第四章:负荷计算6第五章:采暖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10第六章:散热器选型11第七章:系统水力计算15第八章:设备选型27第九章:管道保温29第十章:设计总结40第十一章:致谢40第十二章:主要参考文献41 前 言从环境保护、能源的有效利用看人口密集的城市发展区域集中供热是方向。城市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工程人员,应该在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热力学等等主要专业基础课上,在深入联系主体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系统的阐述采暖、通风与空调技术的应用过程。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后,能具有一般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对建筑物热、湿环境进行调节与控制;对建筑物的污染物进行控制 本次住宅采暖设计的计算说明书,充分体现了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空气的热力温度的控制,使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摘要 针对建筑能耗逐年增加、能源状况日益紧张的现状,就热水采暖系统方面的节能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在热水采暖方面节约能源尚有很大潜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中央政府对于节能省地住宅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提前出台,等等信息表明我国建筑及其相关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局问题。关键词:采暖系统;节能;热网Key words:heating system ;energy saving;heating networkAbstract:According to an 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 year by year and shirt supply situ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problems on energy saving in water heating system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It is believed there still exists a great potentiality in energy saving when water heating system is usedContinue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level fast to develop, the energy ques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question are same, already became affects the China economic harmony development the key aspect. Our country joins the Kyoto Protocol the treat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highly takes regard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vince housing, as well as Chinese first Renewable Energy Law appears ahead of time, and so on the information indicated our country residence construct and its the correlation energy question already became the overall situation question. 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的某军分区住宅楼,共13层(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主楼是东西走向,建筑面积约为15747.01平方米,基地面积为799.50,为二级项目,首层高为东面3.6米,西面3.2米,其余标准层均为2.9 M。设计内容包括住宅楼内用户采暖设计和换热站工艺设计两部分,住宅楼采用分户计量。采暖的设计内容主要是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采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与确定,散热器的选择和计算,水力计算;换热站设计计算主要是热负荷概算和确定换热站规模,换热站方案确定,换热器的选择,循环水泵、补给水泵及水处理设备选择,其它相关设备的选择,换热站工艺布置等。 第二章 设计参数 2.1 北京地区气象资料: 纬度:北纬39.48, 东经:116.28; 大气压:100020Pa;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6 m/s;首层商店室内计算温度20;标准层厨房计算温度17 ;标准层卧室计算温度22;室外计算相对湿度:44% ;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供暖期):129天 2.2 维护结构类型:外围护结构项目做法说明传热系数K W/(m2.K)工程设计值本标准限值屋面保温层:55厚挤塑聚苯板(上人屋面)0.470.5保温层 :55厚挤塑聚苯板(不上人屋面)0.48外墙南20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90厚膨胀聚苯板0.60.625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90厚膨胀聚苯板北20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90厚膨胀聚苯板0.60.625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90厚膨胀聚苯板东(山墙)20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130厚膨胀聚苯板0.440.4525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130厚膨胀聚苯板西(山墙)20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130厚膨胀聚苯板0.440.45250厚混凝土剪力墙,外附130厚膨胀聚苯板变形缝两侧1.6窗户南塑钢窗中空玻璃6透明+12空气+6透明2.42.8北塑钢窗中空玻璃6透明+12空气+6透明2.42.8东塑钢窗中空玻璃6透明+12空气+6透明2.42.8西塑钢窗中空玻璃6透明+12空气+6透明2.42.8水平无2.8阳台门下部门芯板0.9米以下门芯板内夹30厚挤塑聚苯板11.7不采暖部分隔墙200厚混凝土剪力墙,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25厚1.371.9户门防盗保温门22地板接触室外空气地板不采暖架空层顶板下部贴50厚的挤塑聚苯板0.460.55地面周边地面0.4650.52非周边地面0.2330.3其他项目做法说明传热系数K W/(m2.K)工程设计值本标准限值分户墙200厚混凝土剪力墙,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25厚1.371.6分户楼板楼面加设10厚挤塑聚苯板1.541.6封闭阳台顶层阳台顶板外附20厚膨胀聚苯板1.5651.6首层阳台顶板外附20厚膨胀聚苯板 1.5651.6封闭保温阳台外附20厚膨胀聚苯板 1.5651.62.3水质资料:城市自来水硬度:4.0mol/l其中:非碳酸硬度0.85 mol/l,碳酸硬度 2.25 mol/l总 碱 度:2.25 mol/l; PH值: 7.79.6mg/l; 溶解固型物:225mg/l夏季水温:20; 冬季水温: 5; 供水压力:4kg/cm22.4热源热网情况: 设计按城市热网热媒参数为(130/90),室内为热水供暖设计,热媒参数为(85/60),供热半径为(700m),静水压线(34m)供热面积(5673.54) 第三章 供暖设计流程确定供暖方式及热媒参数围护结构负荷计算确定供暖系统形式确定散热器的片数和布置位置绘制系统草图确定系统管路管径及压力损失计算进行系统设备各附件选择计算绘制供暖工程施工图根据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及建筑周围环境布置图、业主意见及设计规范第四章 负荷计算4.1通过围护物的温差传热量作用下的基本耗热量:Qj = K * F * (tn - tw) * Qj - 通过供暖房间某一面围护物的温差传热量(或称为基本耗热量), W;K - 该面围护物的传热系数, W/(m2.;F - 该面围护物的散热面积, m2;tn -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tw -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 - 温差修正系数.4.2附加耗热量:Ql = Qj * (1 + ch + f + x) * ( 1 + f.g)Ql - 附加耗热量ch - 朝向附加率(或称朝向修正系数)f - 风力附加率(或称风力修正系数)f.g- 高度附加x - 外门附加暖通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不同的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 010 ; 东南、西南 -10-15 ;东、西 -5 ; 南 -15-30 。在这次设计中建筑物的外墙朝向分别为东、西、南、北四向。其朝向的修正率分别为: 东:-5 ,西:-5 ,南:-15 ,北:5 。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室外风速变化而对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风速为23m/s。天津室外平均风速 2.6 m/s,因此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风力附加。只有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维护结构附加510。高度附加耗热量是考虑房屋高度对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暖通规范规定: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高度每高出1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所以该建筑的外维护结构的耗热量Q:QQjQl4.3冷风渗透耗热量Qs的计算 在风里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深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把这部分冷空气从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成为冷风渗透耗热量Qs,冷风渗透耗热量,在设计中占有不小的份额。 按缝隙法计算多层建筑的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s = 0.278 * Cp * V * w * (tn - tw)WCp - 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容, Cp = 1.0 Kj / (Kg * )V - 渗透空气的体积流量, m3 / hw- 室外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Kg / m3tn -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tw -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a) V 的确定:V = l1 * L0 * pow(m, b)l1 - 外门窗缝隙长度, mL0 - 每米门窗缝隙的基准渗风量, m3 / h.mm - 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b - 门窗缝隙渗风指数, b = 0.56 0.78 当无实测数据的时候可以取 b = 0.67。4.4冷风侵入耗热量Qr 冬季在热压、风压的作用下,室外冷空气通过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把这部分冷空气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冷风侵入耗热量Qr。同样可按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来计算。4.5住宅用户之间有温差时户间热量传递。这在按建筑面积计量热费时,在保证用户采暖温度的前提下,户间传热对热费无影响;但当分户温控按实际用热量计热费时必须考虑户间传热的影响。户间有温差时每个用户都能从邻户得到或失去热量,其大小与户间围护结构的面积、温差与传热系数的乘积成正比。 按实际可能出现的温差计算传热量,然后考虑可能同时出现的概率。假设周围房间正常采暖,而在典型房间不采暖的条件下,按稳定传热条件经热平衡计算所得的值。计算公式如下: Q 户间传热负荷(W);K 户间楼板及隔墙传热系数(W/m2. );F 户间楼板或隔墙传热面积(m2);t 户间热负荷计算温差(),按面积传热计算时为5;N 户间楼板及隔墙同时发生传热的概率系数。当有一面可能发生传热的楼板或隔墙时,N取0.8;当有两面可能发生传热的楼板或隔墙,或一面楼板与一面隔墙时,N取0.7;当有两面可能发生传热的楼板及一面隔墙,或两面隔墙与一面楼板时,N取0.6;当有两面可能发生传热的楼板及两面隔墙, N取0.5。采暖系统维护结构设计热负荷与户间热负荷总和为采暖系统房间热负荷。最后设计热负荷为以上各项之和。4.6 备注热负荷计算中,相邻房间温差小于5时不计算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如没有计算房间之间、房间和走廊、房间和楼梯间之间的传热)。因为,在实际中,走廊里由于房间通过内墙的传热使之可以保持热平衡,并且对楼梯的温度要求不高,同时为了计算的简便,在楼梯里没有布置散热器。温差修正系数按照规范选取:例1:首层热负荷计算供暖室外计算温度=7.6,由2.5知各朝向修正系数。因为内墙、楼板之间的传热温差在2之内,低于5,不考虑内墙、楼板耗热量。1、依据以上公式参数计算房间负荷,现以一单元1101房间商店供暖热负荷计算为例 西外墙: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西外墙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西外墙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南外墙: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南外墙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南外墙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东外墙: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东外墙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东外墙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北内墙: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北内墙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北内墙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西内墙: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西内墙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西内墙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西外窗: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西外窗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量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西外窗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东外窗: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东外窗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量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东外窗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东外门: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东外门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量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东外门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地面:由于地下室不供暖,地面当做户间传热来计算。 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 所以北内墙基本耗热量为 围护结构修正后耗热量为 冷风渗透耗热量为 冷风侵入耗热量为 所以北内墙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户间传热:分户楼板和北面隔墙同时发生传热。 分户楼板: 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传热量为 北面隔墙 传热面积 传热系数/() 传热量为 户间总传热负荷各房间负荷结果见附表1房间热负荷总表房间号热负荷房间号热负荷房间号热负荷房间号热负荷1101669122073497203412111075361102524322084127204349111085701201525323014707205538112015311202524323026377206507112028561301525323034127207349112035701302751223043497208412112045362101564230566673014421120562721029802306106473026371120685621035972307276730341211207536210434923086047304349112085702105538710153673056611301531210650771029807306106411302856210734971035957307276113035702108412710434973086041130453622014707105538111016411130575522026377106507111021330113061413220341271073491110375311307463220434971084121110453611308762220553872014421110562722065077202637111068562-6楼为相同标准楼层,故负荷相同,7-11楼也同为相同标准楼层,故负荷相同 总负荷为:163690W采暖面积热指标为 第五章 采暖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5.1系统方案的选取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在此提出三种系统设计方案:方案一:重力循环双管式系统。方案二:机械循环单管异程式系统。方案三:机械循环单管同程式系统。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原则一、热媒的选择:热水供暖与蒸汽供暖的比较。供暖系统的设计和布置都比较复杂且其维护和维修费用较大。对该高层住宅楼,需要设计一个中型的供暖系统,选用热水供暖系统比较经济合理。原则二、热媒温度的选择。=85 ;=60原则三、供暖管网布置形式根据建筑物平面图,考虑到管网布置的经济合理并且易于设计计算,便于维护和管理,该系统的布置如平面图和轴测图所示。原则四、供暖系统动力的选择由于楼梯间的热负荷相对于其它立管很小,选用重力循环系统很难达到水力平衡,因此采用将管道接到室外机械供暖管道上的形式。原则五、考虑到设计计算的方便,将供暖系统布置成单管顺流下进下出同程式系统。原则六、经济比较通过对各个系统的管长L、管径D以及厚度D进行估算,并进行比较Y=2DDL,计算出各个系统的Y值,取其最小值。最后综合比较三种方案的技术和经济, 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规模和施工的方便性,本设计采用机械循环、单管顺流异程式热水供暖系统。散热片安装形式为异侧的上供下回。供水立管之间为异程式,在底层设一根总的回水同程管。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布置干管和立管,为每个房间分配散热器组。(见图纸)5.2供暖管道的布置形式:供暖管道布置形式多种多样,按干管位置分上供下回、下供下回和中供式,按立管又分双管和单管,单管又有垂直与水平串联之别,蒸汽采暖又有干式与湿式回水之分等等。根据介质流经各环路的路程是否相等,还可分为:5.2.1异程式:介质流经各环路的路程不相等,近环路阻力小,流量大,其散热器会产生过热,远环路阻力大,流量小,散热器将出现偏冷现象;中环路散热器温度适合,特别是在环路较多的大系统中,这种热的不平衡现象更易发生,且难调节。但异程系统能节约管材,但采暖系统作用半径小。 5.2.2同程式:介质流过各环路的路程大体一致,各环路阻力几乎相等,易于达到水力平衡,因而流量分配也比较均匀,不致象异程系统那样产生热不均匀现象。但同程系统比异程系统多用管材。但调试简单方便,供热安全可靠,建议采用同程采暖系统为最佳选择。 5.3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分户采暖就是改变传统的一幢建筑一个系统的“大采暖”系统形式,实现分别向各单元具有独立产权的热用户供暖并具有调节与控制功能的采暖系统形式。本次设计就为住宅楼,所以也将才分户采暖进行分户热计量。室内的分户采暖主要由一下三个系统组成:1:满足热用户用热需求的户内水平采暖系统,就是按户分环,每一户单独引出供回水管,一方面便于供暖控制管理,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实现分室控温。2:向各用户输送热媒的单元立管采暖统,及用户的公共立管,可设于楼梯间或专用的采暖管井。3向各个单元公共立管输送热媒的水平干管采暖系统。同时还要辅之一必要的调节,关断和计量装置。管道连接形式常采用如下五种方式:水平单管串联式,水平单管跨越式,水平双管同程式,水平双管异程式和水平网程式。本次设计选用了水平单管串联(顺流)式。 第六章 散热器的选型 6.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向房间散热以补充房间的热损失,保持室内要求的温度,其中散热器是最为常用的散热设备,供暖系统的热媒通过散热器的壁面,主要以对流的传热方式向房间散热。对散热器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a、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值越高,说明其散热性能越好。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量,增大散热器传热系数的方法,可以采用增加外壁散热面积(在外壁上加肋片)、提高散热器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和增加散热器向外辐射强度等途径。b、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传给房间的单位热量所需金属耗量越少,成本越低,其经济性越好c、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应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要小,少占房间面积和空间;散热器的生产工艺应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d、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外表光滑,不积灰和易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不应影响房间观感。e、使用寿命的要求,散热器应不易被腐蚀和破损,使用年限长。在散热器的选择方面优先考虑铸铁散热器,它结构简单,防腐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以及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其金属耗量大、金属热强度低于钢制散热器。在这设计中,考虑多方面原因,选用四柱760散热器。这种散热器金属热强度及传热系数高,外形美观,易于清除积灰,容易组成所需的面积,便于落地和靠墙安装,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型号散热面积水容量重 量工作压力传热系数KTZ4-6-5(四柱760)0.235m/片1.16L/片6.6kg/片0.5MPa /()6.2 散热器的计算1、散热面积的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F按下式计算:F=Q123 /k(tpj-tn) m式中 Q散热器的散热量,W:tpj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 ;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1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3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该建筑供暖的供回水温度分别为85/60,散热器内热媒的温度,由于本工程采用单管顺流,热媒进入每组散热器的温度逐渐降低直至60度。进出口温度的计算方式如下ttsg-Q1/Q总*(tsh-tsg)tsg散热器进水温度,;tsh散热器出水温度,;散热器传热系数K值的物理概念,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与室内气温tn相差1时,每m散热器面积所散出的热量W/ m.。它是散热器散热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它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有上面的表格可知/()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和散热量Q值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测定的。若实际情况与实验条件不同,则应对所测值进行修正。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1(其值选取按照供热工程附录23)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2值,可按供热工程附录24取用。此次设计是采用的简单的异侧上进下出,所以21.009。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3值,安装在房间内的散热器,可有种种方式,如敞开装置、在龕盒内、或加装遮挡罩板等。附录表25,在此次设计 为上加盖板装置,所以3=1.02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在确定所需的散热器面积后,现假定11,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nF/ff每片或每1m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此系统的f0.235,暖通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面积可比计算面积小0.1m(片数n取整数)3、散热器的布置布置散热器时,应注意下列一些规定: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窗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比较暖和舒适。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在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有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散热器一般明装,在内部装修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可采用暗装。同一房间的散热器可以串连,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邻室串连连接。两串连散热器之间的串连管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的直径相同,以便水流畅通。在楼梯间布置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布置在底层。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四柱一般不易超过50片。4、散热器计算示例;取一楼的一单元1101商店北面窗为例,由于房间的面积较大,房间的热负荷也较大,又因为散热器的片数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已知 Q11490W ,t185-1490/7450(85-60)80,tn20,tt1tn60,K8.58W/m.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修正系数,先假定11.0;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4,21.009;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5,31.02;根据式 F=Q123 /Kt=1490*1.0*1.009*1.02/(8.58*60)=2.97 m/p 四柱760型散热器的每片散热面积为0.35m,则计算片数n为:nF/f2.82/0.23512片查附录23,当散热器片数为1120片时,11.05因此实际所需散热面积为:FF*18.58*1.052.97m实际实际采用的片数n为:nF/f2.97/0.3513片故应采四柱760型散热器13片其余房间同理;计算结果详见附表 第七章 系统水利计算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所以也要采用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利计算原则和方法进行计算。7.1 支管的水利计算步骤:1、在轴侧图上进行管段编号,水平管编号并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2、计算各管段的管径虽然引入口处外网的供回水压差较大,但考虑到系统中各环路的压力损失易于平衡,设计采用推荐的平均的比摩阻Rpj大致为60120Pa/m来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根据各管段的热负荷,求出各管段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G0.86Q/(tgth) Kg/hQ管段的热负荷,W;tg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th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根据平均比摩阻和各管段的流量查供热工程附录表41,选定合适的管径、流速和压降。3、确定各管段的长度。4、确定局部阻力损失。5、求各管段的压力损失PpyPj;6、求环路的总压力损失。7.2:对单元立管进行水利计算1、单元立管的水利计算必须考虑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的影响。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受密度差,高差,大小,和方向的决定但是考虑到质调节的影响,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的影响可按设计工况最大值的2/3考虑。即2、水平干管的水力计算方法,水平干管由于各管段间无高差,不具备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形成的条件,因此在水平管段的水利计算中不应考虑自然附加压力。3、分户采暖的最大不允许不平衡率控制不同系统形式,允许差值也不有所同双管同程式:15 单管同程式:10双管异程式:15 单管异程式:15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双管异程式,所以允许差值为15。4、确定立管与水平干管的管径 将各管段进行编号,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计算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确定个管段的管径,已知各管段的热负荷和设计参数,可以计算出管段的流量,根据立管与水平干管的平均比摩阻的选取原则。查水力计算表,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流速等。 7. 3:不平衡率的计算。1、以一单元一层和二层的计算为例一单元一层用户的阻力损失为 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为则一单元一层用户的资用压力为=2422.571-142.1=2280.471Pa式中- 一单元一层用户的资用压力,Pa - 一单元一层用户的的阻力损失,Pa - 一单元一层用户的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Pa与一单元一层用户并联的3、24及二层用户的压力损失为=430.244+430.244+1320.202=2180.69Pa一单元二层用户的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为=2/3(983.2-968.7)9.82.9=274.727pa它的资用压力为=+=2280.471+274.727=2555.198Pa不平衡率为 X=-/ =(2555.198-2180.69)/2555.198=14.6同理,以一单元一层用户为计算上层各用户的基准,同一单元其他用户及二,三单元,立管的水利计算结果及不平衡率见附表2(水利平衡计算表2、三单元十一层用户(最远端)相对于一单元一层用户的不平衡率(1)经过一单元一层用户的管段2,一单元一层用户管段,管段25、管段76的阻力损失为=985.879+2422.571+1195.691+1012.837-142.1 =5274.878pa三单元十一层用户的资用压力为(1)的计算结果与该用户的自然附加压力的和为5474.878+(2747.27+142.1)=8364.248pa(3) 经过三单元十一层的管段74、管段75、管段50-60、三单元十一层用户管段,管段63-73的阻力损失为=8069.8074pa(4) 三单元十一层用户相对于一单元一层用户的不平衡率为(8364.248-8069.804)/8364.248=0.03 第八章 换热站设计本设计所用的热水为外网热力热水,知小区换热站的设计基本参数为:外网所提供130/90热水,因为建筑所选用的是低温采暖,需要建一所换热站以满足设计需要。换热后散热器采暖供回水温度85/60,采暖补水为软化水(全自动),定压采用补水泵变频定压形式,采暖水温要求自动控制。换热站内设备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经济耐用。8.1、换热器型号及台数的确定根据设计原则及该换热站的情况,由于本设计中,冷,热介质的流量是不相等的,所以,在设计选择时,我们选择采用,不等截面积的“人”字型波纹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可以实现1对2或者更高的比例的换热。本设计中采用四平伟能品牌的波纹板式换热器,采用BR0.05型板式换热器。它可以实现冷,热介质2对1的换热。介质的推荐流速为0.10.5m/s,本设计取0.38m/s,此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为3000/()。计算热负荷: (8-1) 式中 计算热负荷,; 累计热负荷,; 换热面积的计算: (8-2) 式中 F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Q 换热量,; K 传热系数,/(); B 考虑水垢的系数; 对数平均温差,。 (8-3) 式中 热媒入口及热媒出口处的最大、最小温差,;板间流速为时,对于水-水换热器/()。纯逆流情况对数平均温差:根据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修正: 该换热站高区所需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选取换热器的面积为2.46。 选昊特BR0.05型板式换热器一台,单片换热面积0.05,所以换热器片数为2.46/0.05=49.2片,取49片。该换热器的技术参数如下表8.1:表8.1 换热器技术参数型号单片换热面积板片尺寸板片厚度角孔直径接管直径BR0.050.055001680.83828波纹形状波纹间距平均板间距可组合换热面积最大允许使用压力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人字形波纹103.80.550.42Mpa(可以达到,但不允许关闭出料口)一般要求:80120,特殊要求可达250传热系数200060008.2 水泵的选择与计算1、循环水泵的选择 (8-4)式中 循环水泵的流量,; 负担建筑物的总换热量,; 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差,; 水的密度,; c水的比热,; 1.1安全余量。所以本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为 循环泵扬程有三 部分构成:1、供回水管阻力损失;2、末端设备阻力损失;3、首端设备(例如锅炉、换热器等)内部阻力损失。本工程散热器供暖的末端用户资用压力为0.98m。主干线总损失为m。首末端设备阻力损失为12m。则散热器供暖的总阻力损失为10+20+10=40m,即为循环水泵的杨程。一用IS125-100-200A型循环泵两台(一用一备),扬程为44m,流量为150 m3/h。电机功率37kw。2、 补水泵的选择补水泵的流量一般可按循环水量的35%计算。 补水泵扬程 (8-5)式中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幸福里小区小高层住宅楼供暖及换热站设计含CAD图.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926772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