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筠连矿区新维矿井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工作情况报告工程规模:180万t /a项目性质:煤矿新建项目 报告编号:CCRI(AH)-002-2009法人代表:王金华项目组长:马丕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二九年七月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筠连矿区新维矿井隶属关系:该项目隶属于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位置:位于四川省筠连矿区沐爱勘探区的东北部,行政区划属四川省宜宾市筠连、珙县两县,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位于筠连县维新镇。项目性质:煤矿新建项目项目设计规模:本建设项目采用一矿两井,两井合用一个工业广场和一个洗煤厂。新维煤矿包括新场井和维新井,新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53.8 a。其中,新场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46.7a;维新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维新井设计服务年限为57.4 a。 (一) 井田概况1、交通新维矿井井口及工业广场所在地乌龟田,距维新镇约2.3km。维新镇有公路通往平寨、沐爱、巡司、筠连、高县、珙县、宜宾以及云南的盐津、牛街、昭通等地。由国铁宜珙支线金沙湾站经沐滩接轨至巡司镇的金筠铁路已建成通车,自沐滩接轨沿镇舟河到矿井工业广场的准轨专用线已完成初步设计,矿井煤炭外部运输已经解决。此外,宜宾已建有机场,水运可沿长江水道与沿江各主要城市相通,区内交通较为便利。2、井田范围新维矿井由原勘探的新场井田(新场井)与维新井田(维新井)组成,位于四川省筠连矿区沐爱勘探区东北部,行政区划属四川省宜宾市筠连、珙县两县。其矿井范围为:东以F3断层及-2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与洛表勘探区毗连,西至新街向斜轴与鲁班山南矿相连,南以F1、F2断层与武乐、沐爱、园坝子井田为界,浅部至地方小煤矿开采边界及煤层露头,深部以-2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新场井田由33个拐点圈定,井田范围:东起镇洲河与维新井田接壤,西至新街向斜轴与鲁班山南矿相连,南以F1、F2断层与武乐、沐爱、园坝子井田为界,浅部至乡镇小煤矿开采边界及煤层露头,深部以-2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井田走向长约6.0km,倾斜宽2.2 km,面积约12.0478km2。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 新场矿井拐点坐标点号X(m)Y(m)点号X(m)Y(m)13109805.0035462800.00183113763.0035468110.0023109830.0035462324.00193113459.0035467462.0033109794.0035461874.00203113355.0035467354.0043112557.0035464487.00213112999.0035466566.0053112595.0035464739.00223112683.0035467296.0063112782.0035465309.00233112487.0035466916.0073113179.0035466028.00243112223.0035467072.0083113552.0035466527.00253112069.0035466940.0093114163.0035467580.00263111929.0035466780.00103114804.0035468184.00273111101.0035467318.00113114858.0035468560.00283110977.0035466692.00123114167.0035469470.00293110476.0035466853.00133113794.0035469587.00303110178.0035466460.00143113613.0035469822.00313109755.0035466370.00153113267.0035469643.00323109480.0035465758.00163113542.0035469553.00333110988.0035464735.00173113798.0035468415.00标高+580m -200m。维新井田由44个拐点圈定,井田范围:西起镇洲河与新场井田接壤,东以F3断层及-2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与洛表勘探区毗连,浅部至乡镇小煤矿开采边界及煤层露头,深部以-2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井田走向长约7.0km,倾斜宽4.6km,面积约32.9287 km2。拐点坐标见表1-2。表1-2 维新矿井拐点坐标点号X(m)Y(m)点号X(m)Y(m)13110121.0035477037.00253115129.0035470272.0023110308.0035476265.00263115347.0035471253.0033110432.0035475503.00273115576.0035473083.0043110490.0035474739.00283115768.0035473926.0053110455.0035474047.00293115907.0035474463.0063110674.0035474000.00303115841.0035474992.0073110498.0035473288.00313115800.0035475691.0083110155.0035472283.00323115595.0035476207.0093110117.0035471998.00333115442.0035476611.00103110122.0035471615.00343115706.0035477281.00113110325.0035470825.00353113746.0035475644.00123110964.0035470307.00363113048.0035474951.00133111849.0035470135.00373112161.0035474368.00143111928.0035470341.00383111932.0035474311.00153112537.0035470224.00393111849.0035474529.00163112777.0035470004.00403111901.0035475438.00173112830.0035469869.00413112196.0035476613.00183113096.0035469667.00423112368.0035477404.00193113225.0035469679.00433111257.0035477192.00203113394.0035469833.00443110382.0035476966.00213113634.0035469884.00223113811.0035469673.00233114160.0035469562.00243114899.0035469615.00标高+400m -200m。3、井田储量根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准的四川省川南煤田选连矿区新维矿井(新场井、维新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新场井和维新井井田储量如下:(1) 新场井新场井资源量(估算标高580-200m)为煤炭(无烟煤)资源量5730.6万t,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965.1万t;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701.8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063.7万t(含煤柱94.4万t)。新场井资源量汇总表如表1-3所示,新场井可采储量汇总表如表1-4所示。表1-3 新场井资源量汇总表煤层估算水平(米)资 源 量(万吨)331332333煤柱(333)小计2号煤层+580+430392.9399.70.3792.9+430+220340.84.9345.7+2200430.7430.70200287.0287.0小 计392.91458.25.21856.38号煤层+580+430925.0112.243.71080.9+430+22040.1540.676.47.9665.0+2200656.1384.276.01116.302001006.85.31012.1小 计965.11308.91511.189.23874.3合计965.11701.53063.794.45730.6表1-4 新场井田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估算水平(m)设计储量(万吨)煤柱损失(万吨)开采损失(万吨)可采储量(万吨)永久煤柱保护煤柱St,d3%+580+4301735161162341324+430+22091411428116656+2200130713111921090020010341814150852小计4990307696923922(2) 维新井维新井煤炭(无烟煤)资源量14831.3万t(估算标高400-200m),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1532.5万t;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845.2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9453.6万t(含煤柱448.4万t)。新场井资源量汇总表如表1-5所示,新场井可采储量汇总表如表1-6所示。维新井资源量汇总表 表1-4煤层估算水平(米)资 源 量(万吨)331332333煤柱333小计3号煤层+400+100146.0857.415.61019.0+100351391.48.31399.735125458.418.6477.0125200205.916.3222.2小 计146.02913.158.83117.98号煤层+400+1001532.51185.0168.263.12948.8+100352514.21180.944.83739.9351252822.4246.03068.41252001920.635.71956.3小 计1532.53699.26092.1389.611713.4合 计1532.53845.29005.2448.414831.3表1-4 维新井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估算水平(米)设计储量(万吨)煤柱损失(万吨)开采损失(万吨)可采储量(万吨)永久煤柱保护煤柱St,d3%+400+10031342082634002264+10035457204267938503512526250363882200125200170101412341327合计1203220848117019641 47 4、可采煤层(1)新场井本井田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41m,含煤十余层,煤层总厚度一般为8m,总含煤系数6%。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4层,从上至下编号为2、3、7、8号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一般6.74m,可采含煤系数5%。含可采煤层的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上段,一般厚度43m,含煤79层,煤层总厚度平均8.76m,占该段厚度的20%;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4层,可采煤层总厚度7.68m,占该段厚度的18%。可采煤层的有益厚度为5.78m,可采厚度平均5.5m。现将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2号煤分布全区,出露不良,煤层总厚度为02.07m,平均1.09m,有益厚度为01.74m,平均0.91m,属薄煤层。煤层厚度的变化沿北东方向有明显规律,总趋势是中部厚而两端薄,薄化区面积约6km2,占煤层分布面积的29%。在226勘探线以南,为煤层可采区,可采厚度0.71.74m,一般1.06m,可采区面积16.5km2。3号煤分布全区,出露情况与2号煤相似。煤层总厚度为02.89m,平均1.46m,有益厚度为02.39m,平均1.27m,属于薄中厚煤层。3号煤全区可采,可采厚度0.72.26m,平均1.31m。井田中心无薄化区,仅在浅部及南西边缘有零星分布的薄化点。7号煤位于含煤段下部煤层群的最上部,分布全区,煤层总厚度为0.094.92m,平均1.41m,有益厚度为0.093.23m,平均1.19m,属于薄中厚煤层。煤层可采厚度为0.73.23m,平均1.25m。8号煤煤层分布全区,出露不多,是本井田煤厚最大、储量最多和煤质较好的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总厚度1.267.41m,平均厚3.72m。煤层结构比较复杂,分岔时,由上而下称8之一、8之二和8号煤。可采厚度0.74.34m,平均2.05m。可采煤层特征表1-5如下:表1-5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层间距(m)煤层厚度(m)可采区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可采性及稳定性倾角()体重(t/m3)最小最大平 均最小最大平 均最小最大平 均202.071.090.71.741.06较简单,一般含夹矸1层顶板为粘土岩、泥岩、砂岩,底板为粘土岩大部可采,不稳定4481.752.0313.56.2302.891.460.72.261.31简单,一般含夹矸01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粘土岩、泥岩全区可采,较稳定4491.7511.128.515.6670.094.921.410.703.231.25较简单,一般含夹矸1层顶板为粘土岩、泥岩、砂岩,底板为粘土岩、粉砂岩大部可采,不稳定较稳定2461.750.2416.96.3188之一二02.671.230.702.611.17简单,一般单一结构顶板为粘土岩、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局部可采,不稳定4401.750.935.442.771.267.413.720.704.342.05较复杂,一般含夹矸23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底板为粘土岩全区可采,较稳定4491.558(2)维新井本井田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40.17m,含煤十余层,煤层总厚一般为8.56m,含煤系数6%。可采煤层有3层,从上至下编号为3、7、8号煤层,平均总厚6.37m,可采含煤系数4.5%。含可采煤层的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上段,平均厚43.25m,含煤67层,平均厚7.17m,占16.6%;可采煤层占14.7%。各可采煤层均呈东薄西厚的变化趋势。现将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3号煤属大部可采煤层,可采范围主要分布在井田西部,及井田东部的236线北、热水河与冷水河之间;煤层总厚01.92m,平均0.92m,在可采范围内,可采厚度0.701.59m,可采厚度大于1m的分布于井田西部。7号煤位于宣威组上段下部,井田内大部可采,不可采范围零星分布在井田南部边缘。煤层总厚0.393.23m,平均1.64m。在可采范围内,可采厚度0.702.41m。井田内大部可采厚度在1m以上,大于1.5m的点多分布于井田西部,而小于1m的主要分布在热水河和冷水河之间。8号煤位于宣威组上段底部,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全厚1.038.88m,平均3.81m。煤分层数17层,一般2层,单一结构点多分布在242-246勘探线区间的第一水平;二分层结构点在井田北部成片分布,煤中夹石单层厚0.014.34m,一般多小于0.10m,夹石岩性以泥质岩为主。煤层可采厚度1.034.28m,平均2.59m,可采厚度在2.5m以上的主要分布在井田西南部。总体而言,7、8号煤层属较稳定型煤层,3号煤层因可采段内尚有不可采点,属较稳定偏不稳定型煤层。各可采煤层顶、底板属坚硬岩石类的第一型。维新井田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6。表1-6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层间距(m)煤层厚度(m)可采区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可采性及稳定性倾角()体重(t/m3)最小最大平 均最小最大平 均最小最大平 均301.920.920.71.591.07简单,多为单一结构,局部含夹矸1层顶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粘土岩及细粉砂岩大部可采,不稳定较稳定多为310 ,局部达30 左右1.7512.5625.0118.8870.393.231.640.72.411.26较简单,一般含夹矸1层顶板为粉砂岩及泥质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大部可采,较稳定多为310 ,局部达30 左右1.750.1113.744.781.038.883.811.034.282.59简单复杂,一般含夹矸2层顶板为粉砂岩及细砂岩,底板一般为粘土岩全区可采,较稳定多为310 ,局部达30 左右1.605、地温(1)新场井据精查报告测温资料表明:除新街向斜轴深部8号煤附近地温为一级热害区外,其它地段均属地温正常区。(2)维新井根据本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本井田共在35个钻孔中进行了地温测量,结果表明,本井田无高温热害区。6、滑坡(1)新场井在新场井田南部叶家坝、老虎包、龙洞寺至新场一带,以及北部新街向斜的个别地区,滑坡比较发育,区内共有5处,总面积约5km2。规模较大的为叶家坝滑坡(H37)、老虎包滑坡(H36)和新场滑坡(H35):滑坡体为飞仙关组一、二段及宣威组顶部岩层,东厚西薄,最大厚度约80m,滑体的岩层层序大致正常,但岩石疏松,裂缝发育,岩石破碎。(2)维新井井田内共见滑坡11处,面积最小者仅0.05km2,最大1.2km2。规模较大的滑坡体有:二墩坡滑坡(H32)、钟家湾滑坡(H29)、彭家坝滑坡(H33)和黄桷树滑坡(H34)。滑坡体岩石疏松,裂缝发育,岩石破碎。(二)可研设计概况新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53.8a。新维矿井包括新场井和维新井,以下对新场井和维新井的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进行分别介绍。1、新场井(1)建设规模新场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46.7a,其中:第一水平(+430 m平硐水平)15.8a; (2)井田开拓方式与井口位置新场井初期采用平硐开拓-斜井方式,井口与工业场地均布置在镇舟河西岸的乌龟田附近,第一水平标高+430m。矿井后期深部水平采用平硐、暗斜开拓方式。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有3个井筒,即主平硐、排矸进风斜井、回风斜井。(3)、大巷、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新场井设计采用倾斜条带布置方式。全井田共划分四个水平:第一水平为平硐水平,水平标高+430m;第二水平为+220m水平;第三水平为0m水平;第四水平为-200m水平。一水平为近水平煤层,按盘区划分;二水平为倾斜煤层,按采区划分。本井田各水平开采顺序由上至下。采区(盘区)开采顺序由近及远,前进式开采,逐步向边界推进;采区(盘区)内工作面用后退式开采;沿倾斜方向一般采用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的开采顺序。设计确定本井初期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薄煤层采用高档普采,中厚煤层采用综采。矿井生产初期薄煤层高档面选用MG300-BW型双滚筒采煤机,采高0.81.6m,;中厚煤层综采面选用MG2300AW1型双滚筒采煤机,采高1.53.0m,。综采面采煤机配用ZH440013/32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高度1.33.2m,工作阻力4400kN。薄煤层高档面采煤机配用DZ1425/80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0.871.4m,工作阻力250kN,初撑力75100kN;同时配用HDJA1200型金属绞接顶梁。根据新场井开拓、开采布置,初期开采2号煤层,首采区为2号煤层一盘区,移交及达产时,为一个盘区2个2号煤层工作面生产,工作面长度150m,采高1.15m,煤层倾角一般4,矿井设计年产量60万t/a。本井布置5个掘进工作面可以保证正常的采掘接替,掘进工作面均按普掘配备;全矿布置5个普掘工作面,其中岩巷3个,半煤巷2个,采掘比为1:2.5。(4)矿井运输方式采用轨道运输方式。矿井大巷轨道运输选用3t底卸式矿车运煤。结合本矿主平硐及大巷运输距离较长的情况,选用CDXT2-12J特殊防爆型蓄电池机车。主平硐及大巷辅助运输均采用12t特殊防爆型蓄电池机车。(5)矿井通风方式本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根据矿井开拓开采布置、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投产初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投产初期有两个进风井,分别为主平硐和排矸进风斜井,由回风斜井回风。设计确定选用FBCDZ-8-28A型矿用防爆对旋通风机二台(通风容易期:Q=134m3/s、h=2537Pa;通风困难期:Q=134m3/s、h=3380Pa),每台风机配YBF630S1-8型矿用防爆电动机二台(N=355kW、N=10kV),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6)瓦斯抽放系统地面建永久固定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系统按服务一个水平考虑,瓦斯抽放系统按服务+430.00m水平设计。设计瓦斯抽放纯量为29.03m3/min,瓦斯抽放浓度按45考虑,混合抽放量为64.51m3/min,第一水平最长抽放管路系统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及孔口抽放负压共计20.457KPa。瓦斯抽放站室内标高+468.50m。根据瓦斯抽放设计,设备选2BE1 603-0型矿用水环真空泵二台(Q=173.5m3/min、H=39700Pa、n=266r/min),配YB450S3-4型矿用防爆电动机二台(N=250kW、V=10kV)。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瓦斯抽放站共用IS125-100-400C型供水泵二台(Q=81m3/h、H=32.8m),配YB160L-4型矿用防爆电动机二台(N=15kW、V=380V)。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回风斜井、+440m总回风石门及+440m总回风巷主管管径为450mm,2号煤层回风巷干管管径为400mm,底板瓦斯抽放巷内支管管径为315mm。(7)矿井排水系统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269.5m3/h;最小涌水量为270.4m3/h;正常涌水量为648.1m3/h。矿井初期为平硐开拓,无机械排水系统。(8)矿井压风系统设计根据该矿维新井和新场井的特点,在共用工业场地合建压风机站。并依压风机站必须的供气量178.69 m3/min(其中维新井98.04 m3/min、新场井80.65m3/min)及风动工具用气压力,选用DLG-315W型矿用地面固定水冷式压风机五台(Q=52m3/min、P=0.7MPa),随主机配矿用电动机五台(N=315kW、V=380V),其中四套工作,一套备用。压风机冷却用水采用开启式循环冷却系统。选用IS125-80-160型水泵二台(Q=160m3/h、H=32m、N=22kW、V=380V,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压风机站到用气点的输气管路采用无缝钢管,其主干管为D2458,支管为D1334。管路连接除设备、阀门等处用法兰外,均采用管接头。(9)矿井供电设计在新维矿井工业广场建设35kV/10kV变电所一座,安装主变压器两台。设计按两台主变分列运行,当一台停运时,另一台能满足一、二级负荷考虑(适当考虑利用矿井瓦斯发电带部分负荷)选择变电所主变容量为212500kVA。新维矿井35kV变电所双回35kV电源线路(2LGJ-185/2km)分别引自拟建的维新110kV变电站的两段35kV母线。2、维新井(1)建设规模维新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维新井设计服务年限为57.4 a,其中:第一水平(+100 m水平)36.4a。(2)井田开拓方式与井口位置维新井初期采用斜井开拓,井口与工业场地均布置在镇舟河西岸的乌龟田附近,第一水平标高+100m,第一水平采用盘区上、下山条带布置方式;矿井后期深部水平采用暗斜开拓方式。根据开拓布置,本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有5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管道斜井及排矸进风斜井。(3)大巷、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维新井田初期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结合煤层赋存情况,全井田共划分三个水平。第一水平标高+100m,煤层倾角625,属缓倾斜及倾斜煤层,缓倾斜煤层布置盘区上、下山条带开采,倾斜煤层布置上、下山采区开采。第二水平标高-35m,第三水平标高-125m,煤层倾角均为38,属近水平煤层,布置盘区上、下山条带开采。将轨道运输大巷、胶带运输大巷及总回风巷均布置在8号煤层底板,胶带及轨道运输大巷至8号煤层垂距30m左右,总回风巷至8号煤层垂距15m左右,各大巷之间水平间距30 m。井田南部+100 m水平开采倾斜煤层,布置采区开采,大巷则布置在玄武岩中,设计今后可根据建设及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全矿井共划分为5个盘区、7个采区,均为双翼开采;其中一水平(+100m水平)为一盘区、二盘区及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七采区;二水平(-35m水平)为三盘区;三水平(-125m水平)为四盘区、五盘区。各水平开采顺序由上至下。采区(盘区)开采顺序由近及远,前进式开采,逐步向边界推进;采区(盘区)内工作面为后退式开采;沿倾斜方向一般采用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的开采顺序。维新井一水平(+100m水平)初期开采近水平煤层,共布置两个盘区,位于主、副斜井井筒两侧,即首采的一盘区与二盘区,均开采上山煤,走向长各2km左右,靠近井筒,开采条件较好。本井初期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中厚煤层采用综采,薄煤层采用高档普采。中厚煤层综采面选用MG250/600-AWD型双滚筒采煤机,采高1.43.0m。中厚煤层及薄煤层高档面选用MG265/312-WD双滚筒采煤机,采高1.12.3m。综采面采煤机配用YG3200-13/32A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高度1.33.2m,工作阻力3200kN。高档面选用DZ20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1.242.0m,额定工作阻力300kN,初撑力118157kN。金属铰接顶梁选用HDJA-1200。本井初期开采3号和8号煤层,首采3号煤层,3号煤层作为保护层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3号煤层布置2个高档普采工作面;矿井达到设计产量时,+100m水平布置两个盘区3个回采工作面生产,3号煤层布置2个工作面,为保护层开采,工作面长度为150m,采高1.1m,煤层倾角一般8;8号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为150m,采高2.9m,煤层倾角一般8。为保证正常的采掘接替,矿井布置1个综掘、7个普掘共8个掘进工作面;其中岩巷4个,煤及半煤巷4个。采掘比为1:3.75。(4)矿井运输方式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材料、设备、矸石、人员等辅助运输采用蓄电池机车。根据矿井运量运距计算,+100m胶带运输石门选用DX型阻燃及防撕裂钢绳芯胶带输送机。+100m北翼胶带运输大巷选用DX型阻燃及防撕裂钢绳芯胶带输送机。+100m南翼胶带运输大巷选用DX型阻燃及防撕裂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设备设计选用CDXT-12J特殊防爆型蓄电池机车运输。(5)矿井通风方式维新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根据矿井开拓开采布置、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投产初期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达产初期矿井共有四个进风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管道斜井、排矸斜井,由回风斜井回风。矿井通风容易、困难期需风量为170m3/s,矿井通风容易期负压为2240.8Pa,矿井通风困难期负压为2860.5Pa。设计确定选用FBCDZ-8-30B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二台(通风容易期:Q=189m3/s、h=2647Pa;通风困难期:Q=189m3/s、h=3280Pa),每台风机配YBF630M2-8型矿用防爆电动机二台(N=500kW、V=10kV),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6)、瓦斯抽放系统维新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地面建永久固定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系统按服务一个水平考虑,瓦斯抽放系统按服务+100.00m水平设计。瓦斯抽放纯量为29.03m3/min,瓦斯抽放浓度45,混合抽放量为64.51m3/min,第一水平最长抽放管路系统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及孔口抽放负压共计20457Pa。瓦斯抽放站室内标高+468.50m。根据瓦斯抽放设计选选2BE1 603-0型矿用水环真空泵二台(Q=173.5m3/min、H=39700Pa、n=266r/min),配YB450S3-4型矿用防爆电动机二台(N=250kW、V=10kV)。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7)矿井排水系统维新井正常涌水量为819.25m3/h,最大涌水量为1662.8m3/h,矿水PH值为67。主排水泵房设在+100.0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矿水经敷设在管道斜井(斜长845m、倾角23)中的排水管排至地面(+430.00m)。设计选用MD500-577型矿用耐磨水泵五台(Q=500m3/h、H=399m),每台水泵配YB710S1-4型矿用防爆电动机一台(N=900kW、V=10kV)。在正常涌水时二套工作、二套备用、一套检修;在最大涌水时四套工作、一套备用检修。排水管选用D48016无缝钢管二趟,在正常涌水量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在最大涌水量时二趟同时工作。-35m水平矿井水经敷设在暗斜井中的排水管排至+100m水平,并自流到主水仓。暗斜井斜长395m,倾角20。暗斜井排水设备选用MD500-573型矿用耐磨水泵三台(Q=500m3/h、H=171m),每台水泵配YB560S1-4型矿用防爆电动机一台(N=355kW、V=10kV)。正常涌水时一套工作、一套备用、一套检修;最大涌水时二套工作、一套备用检修。排水管选用D3259无缝钢管二趟,正常涌水量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最大涌水量时二趟同时工作。(8)矿井压风系统设计根据该矿维新井和新场井的特点,在共用工业场地合建压风机站。并依压风机站必须的供气量178.69 m3/min(其中维新井98.04 m3/min、新场井80.65m3/min)及风动工具用气压力,选用DLG-315W型矿用地面固定水冷式压风机五台(Q=52m3/min、P=0.7MPa),随主机配矿用电动机五台(N=315kW、V=380V),其中四套工作,一套备用。压风机冷却用水采用开启式循环冷却系统。选用IS125-80-160型水泵二台(Q=160m3/h、H=32m、N=22kW、V=380V,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压风机站到用气点的输气管路采用无缝钢管,其主干管为D2458,支管为D1334。管路连接除设备、阀门等处用法兰外,均采用管接头。(9)、矿井供电设计在新维矿井工业广场建设35kV/10kV变电所一座,安装主变压器两台。设计按两台主变分列运行,当一台停运时,另一台能满足一、二级负荷考虑(适当考虑利用矿井瓦斯发电带部分负荷)选择变电所主变容量为212500kVA。新维矿井35kV变电所双回35kV电源线路(2LGJ-185/2km)分别引自拟建的维新110kV变电站的两段35kV母线。(一) 项目进展情况四川省筠连矿区属于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云贵基地的组成部分,2007年8月中煤国际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根据矿区建设条件的变化重新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筠连矿区总体规划,该矿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待审批。矿区总体规划推荐维新、新场两井共用一个工业场地,作为一个建设项目、按照一矿两井管理模式建设,矿井名称定为“新维矿井”,可研报告考虑由维新井和新场井组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其中维新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新场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新维矿井的项目申请报告和可研报告均由中煤国际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编制。编制完成后于2005年6月8日通过了四川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预评审;四川省发改委于2007年4月下旬下达了专家评审意见书(川发改能源函2007283号)。5月16日由省发改委、川煤集团、芙蓉公司一道将新维矿井项目核准材料报送(川发改【2007】147号)国家发改委。12月1319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介评审机构(中国煤炭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评审,评审已经原则通过,根据专家组意见重庆设计院于08年1月23日完成一矿两井的可研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的修编,国家能源局08年12月17日批复同意新维煤矿开展前期工作(国能局煤炭函 2008140号)。新维矿井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于2006年11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批复(环审2006573号),同意按照报告书所列要求进行项目建设。国家水利部于2006年11月16日对新维矿井的水土保持方案下达了批复(水保函2006502号),同意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按批复实施工程。国土资源部2009年3月9日批复了新维矿井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国土资预审字2009108号)。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函2007727号文对关于四川省筠连、古叙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于2007年9月13日正式下文同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2007)37号文向国土资源部报“以协议方式出让新维煤矿、武乐煤矿、船景煤矿采矿权”,国土资源部08年6月18日以国土资函2008327号进行了批复,同意以协议方式有偿出让。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一四一队分别在1982年3月和1985年9月提交了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新场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和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维新井田精查地质报告。2009年7月16日,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对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新维矿井(新场井、维新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进行评审,并以国土资矿评储字2009104号出具了评审意见书,2009年7月24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储备字2009196号文对矿产资源储量予以备案。现在该建设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开展的前期工作还有:采矿权价款评估等相关采矿许可资料手续的准备工作,该项目核准后即可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土地复垦方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项目核准后即可报相关部门审批。二、安全核准情况(一) 井田地质勘查报告1982年3月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一四一队完成了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新场井田精查质报告,1983年9月四川煤田地质公司对该报告进行了初审。1984年4月14日四川煤炭工业局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批经,并出具了报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新场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审批决议书(川煤基19840188).1985年9月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一四一队完成了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维新场井田精查质报告,1986年7月4日四川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查,并出具了审查批准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维新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的决议书(川储决字(1986)09号)。2009年3月20日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了2井田的储量核实报告。2009年7月16日,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对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新维矿井(新场井、维新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进行评审,并以国土资矿评储字2009104号出具了评审意见书,2009年7月24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储备字2009196号文对矿产资源储量予以备案。以下对新场、维新两井地质报告核准情况分别介绍。1、新场井田地质报告(1)井田地质勘查程度由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编制的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新场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是在普查、详查及以往多次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勘查后编制而成。本次勘探工作由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一四一队承担完成,采用以钻探为主,辅以地面物探、电测井的勘探手段。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了该井田的储量核实报告。该井田勘探地质报告取得以下成果:该勘探报告查明了地层层序及时代;整个井田的构造轮廓、骨架已按要求控制达到既定的范围与深度,基本查明了井田边界大断层,对于先期开发的第一水平构造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落差大于30m断层多数控制较好,勘探类型划分得当;基本查明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厚度、结构、分布范围及可采边界,尤其对可采煤层产状、露头位置、可采范围及其变化均已查明,煤层对比可靠;各可采煤层的煤种、牌号、煤质主要指标均已查明,其工工艺性能、加工利用方向已有所了解;各含水层、岩性、厚度、含水性及其相互间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连系情况均已大体掌握,并详细论述了未来矿井开发的充水因素,计算了预计涌水量;对于瓦斯、煤尘爆炸、顶底板工程力学性质等影响开发的因素均采样作了测试;储量计算参数的选取基本合理,对其它有益矿产按要求作了相应的评价工作;报告图文齐全。新场井第一水平探明的(331)资源储量占第一水平资源储量的49%,第一水平探明的(331)+控制的(332)资源储量占第一水平资源储量的75%。探明和控制的资源资源储量比例达到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规定。地质报告未对初期采区内落差等于和大于20m的断层查明情况说明,建议进一步查明首采区小断层及其分布规律。综上所述,四川省川南煤田筠连矿区新场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的井田地质勘探达到了勘探(精查)程度,基本符合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规定,符合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基本要求。(2)煤层瓦斯对区内33个煤样,进行了瓦斯含量和成份进行了检测,新场井田瓦斯含量和成份如表2-1所示。新场井田主要煤层瓦斯含量和成分统计表 表2-1煤层名称样品件数总瓦斯含量(ml/gkR)瓦斯成分(%)CH4C20C30CO2N2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小最小最小最小最小2号煤821.0113.5297.9085.570.470.1015.014.1531.0410.186.0462.44000.033号煤915.4310.4299.0986.750.830.117.893.5325.669.612.8566.4500.620.287号煤819.4713.3197.1291.260.540.127.082.7416.895.895.1380.0100.620.228号煤之一、二319.6216.9596.2894.85005.653.392.971.7615.9192.360.750.758号煤521.1413.5397.4690.950.280.285.963.6611.315.116.4682.4501.760.02 根据新场井周边的大地煤矿和落箭村福利煤矿2006年11月由宜宾市矿山救护队做的瓦斯鉴定资料:大地煤矿瓦斯相对涌出量23.63m3/t,绝对涌出量1.57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22.27m3/t,绝对涌出量1.48m3/min。福利煤矿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4.09m3/min,相对36.46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79m3/min,相对涌出量15.96m3/t,属高瓦斯、高二氧化碳矿井。预测本矿井也属高瓦斯、高二氧化碳矿井邻近的芙蓉煤矿和白皎煤矿所采煤层相当于本区的2、7、8号煤层,两矿自建矿以来曾发生过多次瓦斯突出和爆炸事故。1975年8月8日中平硐的C5煤层(相当于本区的2号煤层),瓦斯突出煤量约445吨,1979年10月15日芙蓉煤矿下平硐4238工作面B2、B3煤层(相当于本区的7、8号煤层),瓦斯突出煤量约800吨。白皎煤矿瓦斯突出主要是K3煤层(相当于本区的7号煤层),建矿以来已突出15次,每次突出煤量40吨左右。1971年4月西盘区1262工作面突出煤量约60吨,涌出瓦斯5万m3,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平度市公益性岗位招聘真题
- 2024年贵港市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万题库章节课护理基础学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进度款催收函范本
- 校园火灾应急疏散与逃生方案设计
- 工业园区消防演练与培训方案
- 校园消防安全联合应急演练方案
- 工控设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总投资15000万元)
- 定制企业生产计划考试题及答案
- 保险柜锁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因素评估
- 2025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 难点解析山东省邹城市7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专题测试试卷(解析版)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农业无人机打药培训课件
- 《氢燃料电池货车碳减排项目方法学(JXPHCER-03-004-V01)》
- 医院传染病预防培训体系
- 头晕鉴别诊断
- 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3章(讲练测)
- 内燃机在用润滑油品质现场检验法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