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提分教育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2)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此推断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克)24.52.01.08.0反应后质量(克) 0 16.9待测8.0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40%b60%c30%d50%3将乙炔c2h2、甲醛hcho溶于液体苯c6h6中,现测定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a19%b22%c28%d20.7%4向一定量的碳酸钾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abcdaclk+co32hco3bk+co32hco3clck+co32clhco3dk+hco3clco32aabbccdd5下表是各物质中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akno3溶液koh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bfe2(so4)3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chclco2通过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dnano3caco3溶解、过滤、蒸发aabbccdd6已知hcl、naoh、al(oh)3、alcl3和naalo2溶液之间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例如:naalo2+hcl+h2o=nacl+al(oh)3al(oh)3+3hcl=alcl3+3h2oalcl3+3naoh=3nacl+al(oh)3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alcl3+6h2o=3nacl+4al(oh)3如图(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物的质量/g,横坐标为加入alcl3溶液的体积/ml)中,能够正确描述“往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过量”的实验中,产生沉淀物的质量与滴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的是()abcd7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b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就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c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可以通过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等方法来实现d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为铵态氮肥8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图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9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d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二、填空简答题每空3分,共48分10已知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1)a、b两种溶液中,共有七种离子na+、cu2+、ba2+、mg2+、no3、oh、so42,已知两种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各不相同,a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o3离子一定在(填“a或b”)溶液中,其理由是(2)若某溶液中只含fex+、cl、na+、so42,(其它离子忽略不计),且离子个数比为fex+:cl:na+:so42=1:2:4:2,则x的值是11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的caso42h2o固体3.44g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则d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co2、ca(oh)2、cucl2、hcl、fe五名“队员”组成,队员只能将球传递给可以与自己发生化学反应的队员比赛中,由co2“队员”先发球,其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cucl2“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1)为实现“快速进攻”,ca(oh)2除传球给a位置的“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员”;(2)写出连线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14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1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于是引发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学生甲还可能有ca(oh)2、naoh学生丙还可能有ca(oh)2、cacl2学生乙还可能有naoh、na2co3学生丁还可能有na2co3【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4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结论解释】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请你帮他继续完成实验,写出探究的实验方法:15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搅拌,作用是(2)第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下同),第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3)第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填化学式)(4)在第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四分析计算题(29题8分,30题14分,共22分)16小芳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了二氧化碳,并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滴加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象,如图:(1)图象中的a点数值(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通过计算说明,图象横坐标中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浙江省杭州市提分教育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此推断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克)24.52.01.08.0反应后质量(克) 0 16.9待测8.0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判断出该反应的类型【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由表中数据可知,a物质减少了24.5g,是反应物;b物质增加了14.9g,是生成物;d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是生成物,生成的c的质量为24.514.9=9.6g故a是反应物,b、c是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推断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2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40%b60%c30%d50%【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剩余物中不含有碳元素,再根据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可知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碳酸钙的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由题意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20:6,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可用数据分析法,即解题时正确分析数据,找出数据的变化特征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将综合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计算,从而顺利解题3将乙炔c2h2、甲醛hcho溶于液体苯c6h6中,现测定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a19%b22%c28%d20.7%【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式的组成“甲醛(hcho),乙炔(c2h2),苯(c6h6)”,可将物质表示为chho、c2h2、c6h6三种物质,则先利用c的质量分数来计算ch的质量分数,然后得到ho的质量分数,最后计算ho中含氧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根据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可理解为chho、c2h2、c6h6,则存在固定组成ch,由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ch的质量分数为72%=78%,则含ho的质量分数为178%=22%,ho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00%,则混合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22%100%=20.7%,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相对分子质量题目注重基础4向一定量的碳酸钾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abcdaclk+co32hco3bk+co32hco3clck+co32clhco3dk+hco3clco32aabbccdd【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因考虑k2co3在溶液中电离出k+和co32,盐酸溶液中存在h+、cl,因而出现co32+h+hco3,然后hco3+h+h2o+co2,因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即出现如图现象【解答】解:a、因在碳酸钾溶液中k2co32k+co32,所以溶液开始就存在k+和co32并且k+和co32的个数比为2:1,根据图象显示,co32+h+hco3因而co32不断减少,因而a 为 k+,b 为 co32,故a错误;b、盐酸加到一定程度才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开始分解的缘故,生成的kcl在溶液中仍存在cl;因而cl在图象中随着加盐酸就出现了,所以d必代表cl随着碳酸的不断分解,hco3逐渐减少直到消失因而c必代表hco3故b正确;c、当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溶液中出现h+、cl,并且co32+h+hco3,h+hco3h2co3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不断搅拌,发现开始没产生气泡的原因,结合a项选答,故c错误;d、通过以上选项分析解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对酸的性质理解运用,有渗透离子反应的实质,还锻炼学生的良好推断能力,可谓难题5下表是各物质中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akno3溶液koh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bfe2(so4)3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chclco2通过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dnano3caco3溶解、过滤、蒸发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koh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fe2(so4)3溶液、cuso4均能与过量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nano3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2016届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已知hcl、naoh、al(oh)3、alcl3和naalo2溶液之间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例如:naalo2+hcl+h2o=nacl+al(oh)3al(oh)3+3hcl=alcl3+3h2oalcl3+3naoh=3nacl+al(oh)3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alcl3+6h2o=3nacl+4al(oh)3如图(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物的质量/g,横坐标为加入alcl3溶液的体积/ml)中,能够正确描述“往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过量”的实验中,产生沉淀物的质量与滴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的是()abc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由题给信息:由alcl3+3naoh=al(oh)3+3nacl,知naoh和al(oh)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3:1;由al(oh)3+naoh=naalo2+2h2o,知naoh和al(oh)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即推出产生白色al(oh)3的质量与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参照选项图示既得答案【解答】解:a、由alcl3+3naoh=al(oh)3+3nacl,知方程式中naoh和al(oh)3化学计量数比为3:1,由al(oh)3+naoh=naalo2+2h2o,知naoh和al(oh)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推断出图象a表达不准确;故a选项错误;b、由alcl3+3naoh=al(oh)3+3nacl,知一开始滴加alcl3溶液时,就有沉淀生成,而图示中需要滴加一定量的alcl3溶液后才有沉淀生成;所以图象b表述不正确;故b选项错误;c、由alcl3+3naoh=al(oh)3+3nacl,知方程式中naoh和al(oh)3化学计量数比为3:1,由al(oh)3+naoh=naalo2+2h2o,知naoh和al(oh)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推断出图象c表达不准确;故c选项错误d、由alcl3+3naoh=al(oh)3+3nacl,知方程式中naoh和al(oh)3化学计量数比为3:1,由al(oh)3+naoh=naalo2+2h2o,知naoh和al(oh)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推断出图象d表达准确;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是对题意中出现的两个方程式进行分析、计算,找出量的关系比与图象结合理解即可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7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b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就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c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可以通过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等方法来实现d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为铵态氮肥【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c、灼烧蛋白质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铵根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氨气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解答】解: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时,在除去硫酸钾的同时,带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因此不能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该选项不可行;b、因为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因此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不可行;c、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灼烧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棉纤维,该选项可行;d、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氨气,该化肥可能是铵态氮肥,也可能是含有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复合肥,该选项不可行故选:c【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8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图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r1和h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解答】解:图中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了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d【点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9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d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根据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最后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完了进行解答【解答】解:a、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故a选项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y 2.2g解得,y=5.3g;na2co3溶液的质量=53g,所以图1中b点的值为53,故b错误;c、c点表示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nacl一种溶质,故c错误;d、图1中0a段反应过程是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开始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当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只有把盐酸反应完了,才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因为如果碳酸钠与氯化钙先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也会被剩余的盐酸溶解掉,将不会看到沉淀二、填空简答题每空3分,共48分10已知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1)a、b两种溶液中,共有七种离子na+、cu2+、ba2+、mg2+、no3、oh、so42,已知两种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各不相同,a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cu2+、mg2+、so42,no3离子一定在a(填“a或b”)溶液中,其理由是离子间反应不能共存,且a中含有四种离子(2)若某溶液中只含fex+、cl、na+、so42,(其它离子忽略不计),且离子个数比为fex+:cl:na+:so42=1:2:4:2,则x的值是2【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1)根据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a中存在氢氧根离子,a、b中的各离子之间相互不能反应进行分析;(2)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则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以此来解答【解答】解:(1)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a中存在氢氧根离子,a中就不会存在镁离子和铜离子,铜离子和镁离子就存在b中,a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则b中就有三种离子,已经有了两种阳离子,构成物质还需要阴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不能同时存在一种溶液中,所以硫酸根离子存在b中,所以a中的离子有:na+、ba2+、no3、oh,b中的离子有:cu2+、mg2+、so42,故答案为:cu2+、mg2+、so42;a;(2)由离子个数比为fex+:cl:na+:so42=1:2:4:2,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可知,则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则:1x+41=21+22,解得x=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从实际问题的角度考查了例子的共存问题及溶液的电中性计算,要注意各离子在溶液中的相互牵制性,及离子带的电荷及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1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的caso42h2o固体3.44g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2caso4h2o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则d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cao+2so2+o2【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根据生石膏在加热的条件下失去部分结晶水变成熟石膏,依据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所以该阶段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设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caso4xh2o,caso42h2ocaso4xh2o+(2x)h2o172 136+18x3.44g 2.90g= x=0.5所以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2caso4h2o,硫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cao+2so2+o2故答案为:2caso4h2o,2caso42cao+2so2+o2【点评】本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难度比较大,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前后的联系和综合运用12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co2、ca(oh)2、cucl2、hcl、fe五名“队员”组成,队员只能将球传递给可以与自己发生化学反应的队员比赛中,由co2“队员”先发球,其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cucl2“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1)为实现“快速进攻”,ca(oh)2除传球给a位置的“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cucl2“员”;(2)写出连线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氯化铜会与铁、氢氧化钙反应,铁会与稀盐酸、氯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稀盐酸会与铁、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会与二氧化碳、氯化铜反应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可以和盐酸及氯化铜反应,而氯化铜在最后,因此a是盐酸,盐酸能够和铁反应,因此b是铁,因此:(1)氢氧化钙除了传给盐酸,还能直接传给氯化铜;故填:cucl2;(2)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实验探究题:14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1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nacl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ca(oh)2、na2co3溶液也可使酚酞试液变红于是引发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学生甲还可能有ca(oh)2、naoh学生丙还可能有ca(oh)2、cacl2学生乙还可能有naoh、na2co3学生丁还可能有na2co3【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4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结论解释】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质中,一定含有na2co3,【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请你帮他继续完成实验,写出探究的实验方法:观察沉淀后的溶液的颜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naoh;若溶液不变色,则不含naoh【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科学探究【分析】(1)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na2co3和h2o,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碳酸钠与石灰水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据此分析实验的现象;(3)根据试验的各种现象逐一确定各种物质有沉淀就是caco3nacl是一定的生成物,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成红色【解答】解:(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化学反应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为:2naoh+co2na2co3+h2o(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aco3),所以,c试验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假设猜想】废液浑浊是因为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氯化钠不再于其他物质反应故一定含有:nacl;由于ca(oh)2、na2co3溶液也可使酚酞试液变红,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答为:nacl;ca(oh)2、na2co3溶液也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结论解释】通过图形可以看出滴加氯化钙后,有沉淀生成,在废液中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的只有na2co3故一定含有:na2co3;故答为:na2co3【拓展提高】由于本身混有酚酞,所以可以观察沉淀后的溶液的颜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naoh;若溶液不变色,则不含naoh故答为:观察沉淀后的溶液的颜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naoh;若溶液不变色,则不含naoh【点评】本题利用各种试验现象推断物质的成分考查碱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15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加快粗盐溶解(2)第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na2so4(填化学式,下同),第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oh、na2co3(3)第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caco3、baco3(填化学式)(4)在第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会引入新杂质kcl【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生产、生活、环保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瓦斯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研究发展新经济行业创新创业孵化器经济效应分析报告
- 2025研发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眼镜生产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眼镜制造技术创新及个性化定制与品牌建设发展研究报告
- 2025眼科医疗器械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竞逐态势分析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研发胜任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答案
- 2025电子病历系统医生护士静脉签名法律效力研究
- 2025年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IPC7711C7721C-2017(CN)电子组件的返工修改和维修(完整版)
- 学堂在线 护理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答案
- 2023北京市第一次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第二课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2)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2023年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HY∕T 0305-2021 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 碳储量变化法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
- 医院入职登记表
- 水泥厂除尘设计
- 数学-高中数学127个快速解题公式
- Q∕SY 1673-2014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